698.第698章 致富路上

字數:3792   加入書籤

A+A-


    對季如初來說,這場春雨雖然總體太過浩大超出了期待,不算頂頂好的天氣,但是也有一個好處,春雨過後,地耳冒出來了。小說 vw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地方的不同,前世季如初記得地耳一般是在初夏時節的,夏天的雨後,地耳蘑菇到處都是,那時候是她最歡喜的時候,因為那樣能吃飽了。

    所以看到這時候的地耳,季如初還是很興奮的,地麵還未完全幹,她挎著籃子出去采地耳了。

    剛剛出來的地耳,非常的鮮嫩,稍微用一點力都能把它碰壞。

    季如月和季小寶也嚐試過,但卻是總不如季如初技術嫻熟,當然了,季如初那是前世練過多少練出來的啊

    那時候一個人生活,找不到吃的,這些大自然的饋贈是她最喜歡的東西。

    到了後來,她被那個父親接走了,再也沒吃過這些,即便是後來她跟淳於一起滿世界各個不同的野地裏亂跑,也沒再見過地耳,想來要麽是環境地質不對,要麽是汙染太厲害了。

    不管怎麽說,這時候看到地耳季如初都是很興奮的,和季如月他們一起,春雨過後,許許多多野菜也冒出來了。

    薺菜馬齒莧苦菜婆婆丁都還隻是鮮嫩的小芽,但是大家都吃的是這個鮮嫩滋味呀

    再過幾天是蕨菜水芹菜等等也該出來了。

    吃野菜這與家庭貧富無關,在鄉野裏,大家都喜歡這種不要錢又鮮嫩的應季菜。

    所有的鮮嫩滋味,都勾起了季如初或多或少的回憶。

    但是,她還是最喜歡地耳。季家當然也有口福吃出自季如初手的難得的拿得出手的菜品。

    春雨過後,真正的春耕開始了。

    季家開始忙了起來,哦不隻是季家,應該是家家戶戶都開始忙了起來。

    當然,季如初更加的忙。

    不過,倒不是鹽廠的事兒了。

    鹽廠現在天氣好的時候曬鹽,天氣不好的時候煎鹽,產量一直還算尚可。

    這些現在都歸李昱曉管著,季如初當然不會多事。

    雖然她也好,究竟是他們看重這鹽廠呢還是不看重李昱曉呢竟然舍得將他丟在這裏的鄉野裏。

    當然季如初知道的是現在大齊那位新帝已經穩坐釣魚台了,不過似乎三王爺依然負隅頑抗,還摻和進了大安的事。

    但是這樣的事,她作為一個小老百姓管得著什麽呢日子還是一樣的過,誰當皇帝都沒多大的影響。

    最讓季如初煩的是這李昱曉還有一點不好,那是活生生把他們季家當長期據點了嗎這有事兒沒事兒往他們家跑,季小寶旁邊那間東廂房,簡直都快成他的專屬房間了。

    偏偏季明山和楊氏還對他感恩得很,總覺得是他幫助他們一家過起了好生活。

    這讓季如初無語至極,隻能努力的再去鼓搗自己的事兒,哼,竟然否認她的努力,那她還要更努力才是啊

    所以季如初每天往荒山還有蘆花溪跑的更勤了。

    親眼看著滿山的番瓜小苗種下去,一天天長大,那種感覺簡直是美極了。

    還有蘆花溪的蘆葦一片片也瘋長起來,因為季如初規劃的好,原本蘆花溪那塊地方溪水並不占多大地方的,現在讓季如初截流然後布置了一下,滿滿的有形成小型濕地的趨向,這讓種植的羊長得也更好了。

    對此季如初深表安慰。

    羊根葉果都可入藥,而漿果味酸甜,富含維生素,不僅生食非常美味,還可以釀酒做飲料和果醬,甚至還可以作為工業原料染色。

    當然在季如初這種吃貨的眼裏,做工業原料染色什麽的,實在是浪費,是藥用果實都是浪費。至於根和嫩葉,這才是實打實的藥材,不可放過。

    羊藥用名稱木半夏,性味酸澀平,主治平喘活血止痢,用於哮喘痢疾跌打損傷。

    種植這種藥用植物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春采葉夏采果秋挖根曬幹,季季都有收獲,真算得是全身都是寶。

    當然,銷路是不用愁的,季如初拿一副人體構造圖,直接跟回春妙手董誌遠定下了他的醫館以後木半夏的采購供應。

    而呂氏,不知道是不是在閨女和女婿家裏樂不思蜀了,竟然直到春耕結束都沒有回來,對此,季老爹不提,家裏人也都不管,似乎她回不回來都不重要了。

    倒是李昱曉記得每次給季如初分紅,井鹽暴利真是如此,季家的日子好過,周圍的人也跟著沾光。

    季明山心疼老父一個人住在荒涼的村尾,夫妻倆商量過後又問了季如初把季老爹接了過來,反正新房子很大,亮堂堂的大瓦房,季老爹先還打死都不願意過來,之前的事情,他都沒臉。

    還是季如初他們好說歹說才將人勸了過來,沒有呂氏,季老爹又是個還算慈祥平日裏不管事兒的老頭子,一家人倒還算得是和和美美的。

    季如初分紅了,隔壁的村塾也開始學了。

    建立村塾的事被提日程。

    季如初知道,這種事情絕對不能再完全由季家和她一手包辦。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人的骨子裏也是有惰性的,幫人一次兩次還尚可,若是每次都幫忙,那麽會形成一種依賴,甚至本來的幫忙也會變成理所當然,等到萬一哪一天你不願意幫忙了,不願意付出了,反而成了大家聲討的惡人。

    季如初可不願意落入那樣的境地,那麽要從一開始做好準備。

    建立村塾,最後還是以鹽廠的名義來做的。

    張家灣修了一所村塾,石橋村修了一所村塾。

    石橋村是蓋在祠堂旁邊的,村塾的要求不大,又不像前世的小學或者學什麽的,再說也不是每家每戶都會把孩子送來村塾,所以占地不是很大,也沒有多大的設施要求。

    商量畫圖等等,直到房子建成,已經有到了麥收的季節了。

    季如初的蘆葦長勢良好,到了盛夏,整塘的蘆葦到時候的收獲才會巨大,季如初看著都能預料到。

    番瓜已經摘過兩輪的番瓜花和嫩芽了,不僅來福客棧要,是李昱曉的一品齋都下了訂單。

    所有的一切都在欣欣向榮,蒸蒸日。

    vwhtlbook4040590dex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