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流言
字數:4792 加入書籤
好久不見?
阿音狐疑地盯著那個小太監,眼神中的疑惑都要淌出來了。對方被她這樣的眼神盯著,笑容變得有些難看,似乎想要說點什麽表達一下自己的不快,最後卻吞了回去,隻是說:“阿音姑娘不記得了?當初去行宮的時候,是在下趕車的。”
趕車的?
太監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做粗活累活的,無疑是最下等的,貼身伺候主子的,才是太監們追求的終極。
阿音還是有些不太記得。當初去行宮的路上來去匆匆,又記掛著大皇子暈車的事,哪裏還能注意到一個趕車的小太監是什麽樣。況且……
眼前這個人也已經和當初大不一樣了。
穿在外麵的衣服已經換成了在許可範圍內最好的棉質衣裳,腳底的鞋子明顯用了上好的緞子,想要炫耀的心思藏都藏不住。昂起的頭顯得有些傲慢,但習慣性弓著的背部卻表明他還沒有完全脫離以前的習慣。這樣矛盾的人,阿音其實是不怎麽愛打交道的。
他們往往自卑而敏感,說錯了什麽,甚至沒有說錯什麽,都會讓他們覺得是冒犯了他們。
阿音笑了笑:“對不住,我不太記得了,當時心思都在旁的地方了。如今是高升了嗎?”
聽到她說不記得的時候,對方臉上立刻就閃過了一絲屈辱之色,聽到阿音問起是不是高升,又立刻變成了得意。但阿音知道,從自己說不記得的時候開始,對方心底就已經滋生了憤怒。
“沒錯,”對方得意洋洋地說,“承蒙幹爹賞識,如今在陛下身邊伺候。”大約是為了炫耀,他輕佻地盯著阿音,道:“阿音姑娘不知道在下的幹爹是誰吧?是陛下身邊的戴總管。”
戴總管?阿音倒是確實記得有一個姓戴的大太監,但平日裏沒什麽往來。想來對方也不至於在這種地方說謊,當下說一聲恭喜,笑道:“日後說不得就要公公多加照拂了。”
明眼人都知道的客氣話,對方卻明顯當了真,當下越發矜持起來,端著架子道:“照拂一事,那是自然的。”眼神滴溜溜地在阿音身上打了個轉,又縮了回去,皮笑肉不笑地說:“隻是阿音姑娘這些時候不見,倒是有些落魄了。”
真是不懂禮貌的家夥。阿音這樣想著,微微地笑:“都是伺候殿下,在哪裏都一樣。”今日忙了一天,她覺得累得慌,也不想再與這個太監多打交道,當下道:“不知道公公過來是有什麽事?可要阿音帶路?”
“不必。”對方格外自矜,“太後殿中,在下也是熟悉的。”說著,視線狠狠地在阿音身上刮了一眼,又露出那種有些不自然的笑容來,驕傲卻又下意識地諂媚:“阿音姑娘記住了,在下叫做戴成。日後,免不得還要多多打交道呢。”
說完這樣的話,對方方才一步三搖地走了。阿音盯著他的背影,隻覺得這樣一個人當真是不知所謂,略微得誌了一點,就忍不住要露出猖狂的心來。這樣一個小人,若是應付起來,還當真是麻煩。
回去歇了一晚上,他倒是已經將這個人忘在了腦後,對方回去之後卻忍不住一而再地想起,心中委實火熱。
雖說年紀小了點,但再長兩年,也就長大了。如今看著就已經得了殿下的厭棄,再過兩年,隻怕就已經徹底被殿下忘記了,到那時候,還不是自己說什麽,就是什麽。
越是這樣想,越發地得意起來。
過了幾日,就聽說了一件事。太後娘娘收到了安王殿下的信件,懇切地說著要入京來探看太後娘娘,情真意切地說著自己多年不見太後,心中掛念,如今夜夜難眠,白頭發都多了好幾根。太後因為小兒子的貼心,心中委實高興得緊,就等著與陛下說起這件事,得了陛下的旨意,就讓安王入京了。
阿音吃了一驚。向來藩王不愛在皇帝正當盛年的時候入京的,就怕被猜忌自己的皇帝一鍋端了。安王以前也是如此,怎麽如今忽地就變了?
而且,安王與太後的信,怎麽忽地一下子連宮女們都知道了,連自己都聽得到她們的議論?貴妃的生辰過了之後,她又悠閑了起來,能讓她這個幾乎不怎麽與宮女們往來的人都聽到,顯見的已經是傳得沸沸揚揚了。
聰明人大約是不少的,但此時居然仿佛一個都不見了,居然就這樣任由消息傳播,也沒有人想著去製止什麽的。
等太後知道宮中有這樣的消息傳播之後,頓時就怒了。她確實想要安王入京來看看自己,但也沒想過是這種時候,更沒想過要用這樣的方式來達成目的。她與陛下之間原本就有隔閡,好容易這些時候略有些緩和了,若是因為這件事再生波瀾……
她連忙派人去請了陛下過來,又叫上了大皇子。
大皇子聽了太後的吩咐,也不做聲,隻是默默坐下來,腦袋裏想著的,卻是今日之事,陛下不問,他最好還是不要說話才好。他與安王這個叔叔從未見過,也就生不出什麽感情來。雖說太後平日對自己不錯,但也不值得為了安王這個叔叔而惹了陛下生氣。
是的,這個時侯他已經斷定,陛下會因為這件事而生氣了。
沒有等太久,陛下就來了。顯見得心情還不錯,進門的時候爽朗地笑了兩聲,方才與太後見了禮,又見到旁邊行禮的大皇子,居然伸手摸了摸他的頭,拍了拍他的肩膀。
這樣陌生的接觸讓大皇子有些驚愕,他抬頭去看陛下,後者卻已經快步走了過去,親密地坐到太後旁邊的椅子上了。
陛下今日依舊是屬於天子的明黃,頭上戴著玉冠,因為心情好而顯得神采飛揚,與太後說話的時候,很明顯也更加願意順著太後說話,不一會兒就讓太後笑了起來。
大皇子在旁邊默默地坐了一會兒,陛下居然也能想起他來,笑著問起他這些時候的功課如何了。
“雖說聽政,可也不要忘了功課。魏先生是有名的大儒,跟著他學一學做人的道理是極好的。”大皇子起身應了是,被陛下揮了揮手:“一家人,何來這麽客氣。”
太後見陛下心情這般好,心中不免也鬆一口氣,笑道:“今兒皇帝你倒是心情好。”陛下聞言笑容更甚:“青兒還不知道,方才朕得了邊疆軍報,今年他們準備著掃蕩幾個胡人部落,讓胡人自己先鬧騰起來。想必百姓今年又能過一個好年了。”
政務上麵的事情,太後卻是半懂不懂,聽陛下這樣說,卻隻聽明白了最後一句,當下越發笑得真心實意,念一聲阿彌陀佛,道:“這還真是天大的好事。”陛下哈哈地笑了起來。
說了一段,太後方才說起自己的目的。
“今兒請皇帝過來,倒是有件事要與皇帝你說一說。”太後這樣說著,目光落在陛下臉上,見他依舊是笑微微的,心中略微放鬆些。她自己也知道,旁的事情上自己可以隨意,但是與小兒子相關的事,再多幾分謹慎也不為過。
“近日宮中有流言,”太後一開口,就為這件事定了性,隻是留言,“說哀家想讓你弟弟入京來。”剛說到這裏,她就看到,陛下的笑容變得沒了笑意,隻是還掛著一個笑臉,心中歎息著,連忙將話都說了出來,“但哀家絕無這樣的心思。哀家倒是迷惑,什麽人傳出了這樣的流言來,顯見的是要讓你我母子之間生了間隙。”
她這樣迅速地將事件做了一個結束,對陛下道:“隻怕這宮中,還有人別有用心。”
陛下的視線從太後臉上一掃而過,漸漸地就笑容中又多了幾分真意:“此事母後無需擔憂,既然朕已經知道了,就容不得那等小人作祟,定然要揪出來的。”
太後胡亂地點了點頭,心裏頭頗有些不得勁。明明就是希望小兒子入京的,如今卻不得不說這樣的話出來……她露出了一個微笑:“既然皇帝來了,可要留下來與哀家一同用膳?青兒今兒也一起,哀家再讓人抱了小二過來,咱們祖孫三代,也一起好好吃頓飯。”
陛下聽到太後說起小二,眼神一閃,道;“母後安排就是。”
太後連忙讓大皇子去帶了二皇子過來,對陛下道:“你與小二之間也該好生親近親近才是,不管怎麽說,也是你兒子。”陛下不置可否地笑,聽太後絮絮叨叨地說著二皇子的一些事。太後說著說著,忽而想起一件事情,連忙問了出來:“小二小二地叫了這麽久,皇帝你可曾想好了要給小二取個什麽名字?青兒倒是已經祭告過祖宗了,小二如今連個正式的名字都沒有,倒是不好告訴祖宗呢。”
陛下依舊微微地笑:“母後無需擔憂,朕心中自有成算。”
聽他這樣說,太後也就叮囑陛下將這件事多多記掛在心上,休要忘記了,不再多說什麽了。
不一會兒,大皇子帶了二皇子過來,太後喜笑顏開,一時間倒是和樂融融地吃了一頓飯。
等到飯後,陛下看著太後逗弄二皇子,忽地說出一句話來,倒是讓太後大大地吃了一驚:“朕想著,青兒的年歲也不小了,也不好在母後這裏打擾太過。所以,朕覺得,也該讓青兒搬出去了。”
就連大皇子都愕然地抬起了頭。之前的時候,陛下可從未透露過這樣的口風。(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