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大和尚到

字數:3926   加入書籤

A+A-


    慶嬪雖隻是嬪,但她是為聖上嚐藥而死的,她的身後事自然不能虧待了。

    一些朝臣心裏都在嘀咕聖上當真是九五命格,這樣都死不了,反倒是慶嬪,眼瞅著六皇子長大了入了聖上的眼,母憑子貴的好日子馬上就來了,反倒是為聖上擋了災。不得不承認,或許世間真有命數一說。

    隻有太子憋了一肚子冤屈,與東宮的屬官道“你們是沒看見小六的樣子,孤縱是有八張嘴,怕他也要以為這事兒是孤幹的。那是孤的父皇,孤怎麽能做出那樣大逆不道的事呢?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是孤幹的吧,孤有那麽傻嗎?當著這麽多的麵就給父皇下毒?”怎麽也得尋個人少的時候吧。

    詹事大人憤憤,“六皇子好大的臉麵,焉能因為慶嬪娘娘為聖上擋了災,便遷怒於殿下。慶嬪娘娘能為聖上嚐藥而死,也是她的福氣。他有什麽好怨恨的!”他真不愧是太子的心腹,君臣間頗是心有靈犀。

    長史大人皺了下眉頭,問太子,“不知慶嬪娘娘中了何毒?”

    太子說來更是晦氣,道“父皇的湯藥,一向是由江太醫親自來煎,那藥渣已經查過了,並沒有問題。湯藥煎好後,自有試藥的內侍,那試藥的內侍也好好的。查來查去也沒弄明白毒是怎麽下的,凡是接觸到湯藥的人全都押進慎行司審問了,隻希望能快點有個結果,要是查不出小六那狼崽子真能吃人。”心裏嘀咕著,小六果然是長大了,他防著他真是對了。

    阿九親自坐鎮慎行司,審了一天一夜,沒有結果。阿九是看出來,這些人是真的不清楚。可是除了這些接觸湯藥的人,還能是誰呢?皇後娘娘?湯藥是經由她手才到慶嬪手中的。阿九皺起了眉頭,覺得十分棘手。

    沒有確鑿的證據,他心裏再懷疑也沒有用,皇後乃一國之母,豈是能妄言的?

    兩日後,阿九的師傅空玄大師到了京城。他來時,整個京城的局勢已經如繃緊的弓弦,一觸即發。

    空玄和尚真是仙風道骨的模樣,一身雪白的僧衣,雪白的長須飄在胸前,手中拿著金色禪杖。最引人注目的卻是他的眼睛,深邃地如那千年的古井,沉靜通透卻又悲天憫人。前來迎接的宗室和朝臣心中就是一突,心道如此高僧,難怪能把九王爺培養得文武雙全。

    “師傅!”阿九欣喜又激動地上前攙住大和尚的胳膊,“您怎麽現在才來。”聲音裏不自覺地帶上了依賴和親近。讓向來覺得他冷清的朝臣們都覺得自己看花了眼,那個冷麵冰山王爺還有如此溫情的一麵?

    大和尚慈祥地看著阿九,“這不是就來了嗎?”他瞧著阿九的氣色,雖有些精神不濟,倒也還好。凡塵中他也就這麽一點牽掛了,自然盼著阿九好好的。

    太子的態度很客氣,“父皇危在旦夕,梁首輔也臥病不起,孤等實在沒有辦法,隻得請大師過來,聽聞大師醫術不凡,還請大師幫父皇瞧一瞧。還有京中的疫病,雖有幾個方子,總是不大對症,也請大師幫著看看。”

    大和尚單手立在胸前,道了一聲阿彌陀佛,“貧僧在外雲遊,聽聞聖上龍體有恙,後又接到小九的求助,隻是當時需到山中采幾味草藥,耽擱了些時日,便請小友先前往京中送信,貧僧稍候就到。有勞殿下帶貧僧去給聖上請安了。”不卑不亢,榮辱不驚。

    太子心頭卻不大舒服,他知道這個老和尚是九皇叔的師傅,是得道高僧。可再是方外人士見了自己這個太子也得行禮吧。他倒好,一句阿彌陀佛就敷衍過去了,這顯然沒把自己放在眼裏呀!

    人群中過來瞧熱鬧的老英王卻是目光複雜,他緊盯著大和尚左手拇指上的碧玉扳指,越看越熟悉,越看越像是皇家之物,像他兒時父皇哄著他玩給他看的畫中人手中之物。父皇曾指著畫中氣宇軒昂的青年對他說,那是仁德太子,是他皇祖父的兄長,後來出家做了和尚。

    那時候小小的他很不明白,既然都是太子了,怎麽還能出家當和尚了。所以這事他記得特別清楚,那副畫像他也記得特別清楚。

    現在那枚仁德太子手上的扳指出現在小九師傅的手上,一樣的都是和尚,難道這就是仁德太子?他老人家還活著?可也不像啊,掐指算算,仁德太子該有百歲了,可眼前這和尚瞧著紅光滿麵挺精神的呀!也就六十歲的樣子!

    可轉念又一想,這些得道高僧的年紀誰又說得清呢?就說皇覺寺的雲海大師吧,瞧著也就三四十歲的樣子,其實都過七十了。而且除了仁德太子,又怎麽會恰巧救了小九呢?肯定是算出皇家有此劫難,所以這位空玄大師十有就是仁德太子了。

    想到這裏,老英王上前恭恭敬敬見禮,“高僧有禮了,我是小九的皇叔,英王。”

    眾人都蒙圈了,這,這,英王這是老糊塗了吧?他怎麽行的是晚輩的禮呢?即便這大師是九王爺的師傅,也跟英王也是平輩論交呀!更讓眾人覺得詭異的是,那和尚居然坦然地受了老英王的禮,就好像英王是他家小輩似的,而一旁的九王爺居然也不提醒,就好像那是應該的。

    這是怎麽一回事呢?朝臣,尤其是宗室們紛紛打量起大和尚來,試圖能看出點什麽來。

    很快就到了昭德殿,阿九對大和尚道“師傅,您給皇兄看看。”

    大和尚點了點頭,坐在龍榻旁的繡凳上,一手扣住了聖上的脈象,細細把了片刻鍾,道“聖上初時可是突然暈倒,然後高燒,一直昏迷不醒,最終脈象平和,人卻是遲遲不醒?”

    大皇子和太子連忙道“大師說的不錯,父皇現在倒是不燒了,隻是一直不能醒,不知是何緣故?”

    大和尚道“可否讓我看一看聖上的醫案?”一麵打開阿九給他準備的藥箱,取出針囊,拈一根細若牛毛的金針自聖上頭頂而入,他的手既快且穩。

    諸位皇子都嚇了一大跳,一言不發便這般給父皇治療,也太大膽了吧!可他們見九王爺和老英王都沒有作聲,隻好也閉了嘴。不過目光卻緊緊盯在大和尚的手上,暗自捏了一把汗。

    大和尚連下五根金針,阿九見他額頭沁出汗珠,忙拿出帕子給他擦汗。大和尚又接過江太醫遞上的醫案,很快的翻閱了一邊,然後起身道“聖上中毒頗深,要解比較難。”

    大皇子都結巴了,“什,什麽,父,父皇是,是,中毒?”

    大和尚點頭,五皇子的心理素質比大皇子也好不到哪裏去,“怎麽就中毒了呢?”其實,大皇子和五皇子都對父皇的病有所懷疑,但他們懷疑的是,可能是太子把疫病弄到父皇身上去了。至於別的,給父皇下毒什麽的,整個太醫院的太醫都在呢,難道連是病還是毒他們都分不清楚?

    就連四皇子都不由看了太子一眼,太子心下憤憤,都看孤作甚!

    阿九是最鎮定的一個,“師傅,我皇兄中的是什麽毒?”

    大和尚道“大燕朝開國伊始,太醫院曾有位太醫偶得上古一方,製成一味奇毒,毒性慢而烈,初時脈象症狀皆似風寒,毒深之時,脈象與常人無異,中毒之人,往往就在昏迷中往生。所以,此毒就名往生。”

    太子道“請大師替父皇解毒!”大皇子等人附和。

    阿九道“師傅,您可能解此毒?”

    大和尚道“為師並未解過往生,隻能勉力一試,不過聖上最多能撐十天,所以為師要在十天之內,想到穩妥的方法解毒。不然十天一過就是大羅神仙也救不了聖上了。”

    頓了一下看向太子等人,“你們考慮一下是否要貧僧解毒,貧僧先去城中瞧瞧得了疫病的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