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銀橋
字數:3526 加入書籤
沒等他數第二個數,我鑽進了那輛甭吃裏,開玩笑,那家夥是誰?地府十大陰帥之一啊,得罪上他那以後還過不過了?
從他剛才說的話中我也得知,想要救回師傅那是不可能了,師傅在這裏卻是正道,而師兄和筱筠也都活蹦亂跳地在上麵,像是被一隻手握緊的心髒也終於鬆了開來,感覺從未有過的自在。—籃。色。書。巴,
我越來越覺得我這次下來是有人想要害我。
誰害我?
司徒攀那孫子唄!我在土地廟裏的時候還看見他在和土地公鬥地主,估計是想看我一步步踏進深淵,這****的,要是女的,那絕對是個心機女表。
而我估計師傅也的確是在極幽之地,但應該不會是在吃苦受罪,白無常不是說了嗎?師傅在極幽之地是正道,而師傅一生行善積德的,指不定在極幽之地做個鬼差還是什麽的,估計那塊地方也是個牛逼的領域,想進去很難,算進去了也不一定能活下來,一定是這樣。
這次沒讓司徒攀的陰謀得逞也算是我福大命大了,白無常也說了,算計我的那個人肯定會遭到報應,那行了,既然老天還是長著眼睛的,那我不用怕什麽了,我現在當務之急是趕緊返陽,然後多多的積德行善,這次下來我才明白了做好事兒有多重要。
至於正一道,老子早晚把他們給血洗了,我師傅在上麵活得好好的,為了《天地符經》把我師傅給弄死了,別叫我逮到,逮到非上演一把報仇雪恨不可。
唉,剛才還說要行善積德的,現在又想著報仇了,不談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德,是要積的,仇,也同樣是要報的!
準備發動車子,我習慣性抬頭看了一下後視鏡,忽然我發現有點不對勁兒啊,細一看,我眉間的那道傷疤竟然產生了變化,變成了一個“十”字形的傷疤,但是不仔細看是看不出的。
不知道這事兒和我做的那個夢有沒有什麽關係,想不清楚不去想,將車子發動後我開了起來。
我是在“滅親”這一關被卡住的,那麽這裏距離鬼界堡是整整一萬裏路,往東走三十裏,那是酆都城的大門了。
這路線是李長勝告訴我的,我也試著將他所說的地圖畫下來過,可畫下來後的地圖完全是錯誤的,得撞牆,估計在地府,不僅講究風水,還利用的奇門之術建造房子和鋪路。
用我的甭吃,三十裏路不過是幾分鍾的功夫罷了,進了城一路暢通,報個名字的事兒,再次來到那一明一暗兩盞燈前,我和守門的鬼差說要走明燈路,那家夥也客客氣氣地讓我走了。
暗燈路的大門是用玉做的,而這明燈路的大門則是用金子做的,進了這大門之後發現是條開闊的大陸,李長勝和我說過這條路是通往還魂崖的。
顧名思義,還魂崖是專門留給那些過陰的先生還魂用的,我走著走著發現自己登上了一處山崖,應該是還魂崖沒跑兒了,崖邊有一座橋,橋上有四尊護橋神獸坐落兩邊,界碑石上寫“金銀橋”。
橋邊有一家店鋪,門口有個攤子,一位老婆婆拿著大勺子給過往的鬼魂舀湯飲用,這老婆婆便是孟婆了,這金銀橋是讓鬼魂走的,他們被審完後,會來到金銀橋。
說到孟婆啊,那可還有個故事說了,也是師傅在我小的時候和我說的,我都記著呢。
孟婆娘家姓孟,一生沒有嫁人,所以沒有夫家姓,孟婆的本名已經被所有人的都忘記了,包括她自己。
孟婆一生最大的成是煲得一手好湯,遠近聞名,喝過她的湯的人都紛紛讚不絕口,說這湯敢稱天下第一湯,名聲傳遠了,連皇帝也要喝孟婆煲得湯了,喝了一次後不過癮,竟生了要將孟婆留在宮中隻為他一人煲湯的念頭。
孟婆雖沒有念過書,但也懂得“伴君如伴虎”和“自由可貴”的道理,所以委婉推卻不成後,說出寧死不從的話來,皇帝一生氣,孟婆歸了西。
據說,孟婆遇害的那天,六月天裏雪紛紛揚揚,下到半夜沒停。
且說孟婆到了陰間後,閻王念孟婆一生勤懇、樂於助人,再加上她為屈死,又想到陰間每每來了魂魄還陽後大都還記得上輩子的事兒,這樣凡間便亂了套,一會兒出個奇人,一會兒來個怪道,這也是為什麽古時候的能人異士比較多的原因了,所以派孟婆在金銀橋畔開個店,招牌用“孟婆湯”,過了橋的人必先喝一碗孟婆的湯方可繼續前行。
閻王退下所有隨從,對孟婆說:“此湯是一定要喝的,如若有人沒喝,必會造成人間大亂,這罪,可不是一般的輕了。”
孟婆念著閻王的法外開恩,謹遵王訊,不敢怠慢。
閻王又給了孟婆一小包藥粉,感概一聲,說道:“凡人都有幾世幾輩的輪回,上輩子的恩怨喜悲不能帶到下輩子,你把這忘憂粉放到湯裏,喝過的人會忘記從前的一切。”孟婆唯唯而諾,退下。
金銀橋畔生意很好,每日絡繹不絕,廢話,那都是免費的,要我我不喝個幾大碗都不算完。
從橋這邊過去的,都是陽壽已盡,審完準備投胎的。
在陽間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孟婆的湯煲得很好也都知道孟婆屈死的事情,雖訝異著孟婆將店搬到了金銀橋畔,卻也沒有多問,準備過橋時來坐下歇腳時喝上一碗,然後前行。
孟婆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每日裏煲湯,原料還是最先那一鍋裏的,往後湯少了添水便是,偶爾人少時,孟婆也會感歎一番,忘記過去究竟是好還是壞,孟婆也不知道,隻是這湯孟婆從沒自己喝過一口。
幾千年的光**流一般過去,孟婆還是每日裏煲湯,閑下裏想想幾千年前的事兒,畢竟上了年紀,孟婆記性有些差了,雖然謹記閻王的叮囑,但難免會有疏忽,沒有喝孟婆湯的人再投到陽間,便傳開人死到陰間必先喝孟婆湯,忘記前世一切的消息,我想這是這個故事為什麽能讓我聽到的原因了。
這以後,再有人要過金銀橋,雖大部分人都自願喝湯,卻也有個別寧死不喝的了。
孟婆清楚的記得那是陽間的中秋節,孟婆坐在金銀橋下看月亮,銀盤兒似的月亮飽滿明亮,映得橋下的水都格外的清粼,孟婆正手執陰間發的月餅,素餡兒,一口一口細細品味著時,隱約著從橋那頭走來一個女子。
年輕女子二八年華,生的杏眼粉腮,甚是美麗,此刻,那女子搖搖晃晃地走上橋,眼中含著淚水,路過孟婆也沒搭理,陰差押她坐在孟婆的店中。
孟婆輕歎一口氣,盛了一碗湯放在姑娘麵前,姑娘杏目瞪圓,兩行清淚撲愣愣滑下麵龐。
“孟婆婆,我實在不能喝這個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