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六章 劍
字數:4085 加入書籤
() 此事,陳凡倒也有想過,便直接回到:
“病發就病發吧,你也不用理會,這萬箭穿心之痛,固然難忍,但好歹我也是死過一次的人,這點疼痛,無關緊要。”
白露珠聞言,也是心一震,這話聽著總是覺得有些揪心,萬箭穿心之痛,哪裏是無關緊要的,不過陳凡這麽說了,她也真的不好再勸什麽了。
不過陳凡卻又是開口道:
“哦對了,這洞窟可能會有些枯燥難忍,這樣吧,我找個人陪你說說話。”
陳凡此話,讓白露珠大為不解,直到陳凡單變出一物,讓她大吃了一驚。
這一物,其實就是一個傀儡,這是當初在星辰海之時,那青陽子給他的一個女傀儡,名叫小青。
陳凡目的,固然不在於此,畢竟這小青可是有著元嬰初期的實力,放出來也是多多少少能為這裏增添一些防護,以免自己閉關太深沉,連出現了危險都不知道。
白露珠固然是不知道小青是傀儡,隻覺得陳凡一大變活人很稀奇,待其再次看向陳凡之時,陳凡已經入定了。
環空間內,陳凡淩於半空之,雙目緊閉,陷入沉吟之。
片刻之後,待其睜開雙眼之時,麵前出現了一道白光,這道白光,便是之前安允那最後一劍,已被陳凡牢牢的記在心。
陳凡沒有任何的動作,之時目不轉睛的盯著這道白光,陷入無限的感悟之。
這一看,在環空間內過去了一年之久,而陳凡的眼神,也是多了一種淩厲之光。
陳凡兩世為人,都是主修法術,從未淬煉過身軀,也並未修習過劍術。
他之所以能以金丹的境界一戰元嬰後期,無非就是點,第一點就是自己的術法,其一為六字真言,其二為呼風。
第二點則是因為自己的速度,早年他從元嬰老者的神識團,得到了瞬身之術和縮地成寸,經過一係列的演變,化為了雷字訣。
單憑雷字訣,就已然能和元嬰後期的飛遁速度比擬,甚至更勝一籌。
最後一點,便是自己開了洞天,銘烙印於洞天之,洞天一開,萬法不侵。
若沒洞天,他也不可能和元嬰後期一戰,畢竟元嬰後期的術法,隨意一道就能將其身軀毀滅。
他兩世,都是重於感悟,輕視一切外物,因為在他看來,一切的外物,都會隨著時間消亡,唯有堅定的心,才能永生不死。
而安允那一劍,徹底的讓陳凡見識到了什麽叫劍術。
劍術天才,陳凡所見不多,李沁茹算一個,其次便是劉小義,再或者,廖化等人也算得上。
陳凡認為,自己若是能刺出像安允那樣的一劍,則橫行洲,不在話下,甚至連禁區之,也可一闖。
又過了許久之後,陳凡也是轉移了視線,單一抓,一把普通的木劍出現在。
使用木劍之人,陳凡見過兩人,第一便是安允,其次便是馭道人,不過後者,已經將木劍作為了自身的本命法器,其心智,可謂恐怖如斯。
試問誰淬煉本命法器之時,會選擇一件普普通通的東西呢?不都是選擇越強大的越好麽?
倘若陳凡有著極高的劍術天分,恐怕他的本命法器,也會是一把木劍罷了。
木劍雖弱,但執掌之人強大,那威力,一樣的強大。
說到底,這是一種心境!
陳凡持起木劍,學著安允的樣子,一劍刺去。
這一劍,不帶任何靈力,甚至不含一絲力道。
一道勁風隨之出現,同時伴著的,還有幾片落葉,於虛幻漸漸化為飛花,直至蕩然無存。
這顯然不是陳凡想要的結果,不過陳凡並不失望,因為這才是剛剛開始。
陳凡不覺閉上了雙眼,收劍許久之後,再次一劍刺出。
這一刺,便是十年。。之久。
重複著同樣的動作,陳凡已是漸漸習慣,孤寂之下,唯有的木劍做伴。
春夏秋冬的幻影,在陳凡身旁不停的變換。
初春之時,鳥兒停在其肩上,耳畔伴著鳥兒的鳴叫聲。
酷暑之時,有少許雨水沾身,秋涼之時,落葉飄過,涼風拂麵。
嚴冬之時,大雪紛飛,卻始終沒有讓他的身子挪動半分。
他心,隻有一道白光,即將要爆裂開的白光。
十年如一日,其的木劍,早已因為和空氣相觸,而化為了無形,剩下的,隻有一把木柄了。
但其每次刺出之時,卻依舊有一道劍氣飛出,如是細看,那劍柄之上,其實還是存在著劍身的。
隻是這劍身,卻是虛無的。
若是有外人在此,必定以為陳凡是一把劍,而不是一個人。
那劍,是他自己,而他自己,則是一把劍。
又過了十年,陳凡出劍之時,已然沒有了劍氣,更沒有什麽勁風,甚至連灰塵都沒有掀起來。
但倘若有一元嬰期修士站在他麵前,陳凡這一劍,必定會將他一分為二。
而這一劍,甚至是沒有動用靈氣的。
如此這番,又過去了八十年,春去秋來,秋去春來,始終如一日。
若從他刺出第一劍開始,已經過去一百年了,在環空間外,也是有十多年的時間了。
十年磨一劍,百年得劍心!
幾乎在離他刺出第一劍過去了一百年的時間之時,陳凡突然睜開了眼睛,其的劍柄,突然間爆裂了。
其實這劍柄,早就已經承受不住了,隻因為還存在著一把虛無的劍身,才得以支撐這劍柄。
隨即陳凡單一抓,那爆裂的劍柄,又回來了,甚至連劍身也回來了。
隻見他還是持著木劍,一劍刺去。
一樣是普普通通的一劍,一樣沒有什麽勁風,也沒有什麽劍氣。
不過這劍身,卻是一丁點都沒有損壞。
見到此,陳凡麵色一喜,因為他覺得,自己已經學會了安允的劍法了,若要再提升,隻能從心境入,再練,也是白費力氣。
其實這時間本就沒什麽劍法,那些招式看似強大,實際上恰恰脫離了劍法的軌道,就這麽輕輕一刺,便是劍法的真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