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來自銀行的委托 下
字數:4296 加入書籤
客戶經理的話讓潘文再次坐下,先聽聽她怎麽說。
“根據我行勘探部門的確認,kt14星雲中央重生的恒星在未來幾年內即將自主點燃,該情況會導致周邊國家現有的通訊機製受到長達數百年的負麵影響,我行希望在事情發生之前做好布置盡可能減少影響。”
“哈,這種大事我可隻能看看而已,難道銀行覺得弄幾十個我這樣的,能阻止恒星點燃嗎?”
潘文回憶了下星圖,就覺得客戶經理太能扯,以kt14的地理位置,恒星點燃時產生的輻射紊流和噪波想影響到mr星團來,少說得好幾十年。
kt14屬於另一個星團,mr係距離kt係最近的就是小國叢生的mr243星係,也是mr係跳躍到kt係的唯一通道。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一直沒人願意去接手mr243那些小破爛國家的管理權的原因之一——太容易引起公憤。
kt14是個與mr241性質相似的星係,都處在原恒星爆炸後的重生期,進度稍微落後一些,它的原恒星質量和年齡都有點小問題,因此爆炸後形成的星雲中星晶密度很低。不過事情總有兩麵性,普通商業販賣的設備在kt14采集星晶的成本非常高,時效更是一塌糊塗,所以那邊不像mr241一樣被眾多勢力盯著且隨時都有局部戰鬥,開采局麵很和諧。
恒星勉強成型讓黃道麵都不夠統一,kt14星雲中基本都是碎石沒有小行星,專門的開采船直接采集一切能裝進去的物質在船內現場加工,運走時就已經是高純度星晶了。去除了作戰的艦船成本這個大項,星際聯合銀行作為kt14星晶采集公司的控股方,在kt14獲取星晶的成本很低。
所以雖然穩定同位素密度低導致產量偏低,畢竟是有利潤的,不像回收mr241出產的星晶得按照國際公開價做等價交易。按國際公開價等價交易時,銀行其實也就賺個提煉星晶鑄造星幣的鑄造費和一點手續費而已,所以對他們來說哪怕mr241才是最大的星晶產地,重要性卻還不如kt14。
恒星點燃對銀行是非常重大的利空事件,點燃後可能裏麵幾百年都沒辦法正常作業,銀行此時可能也是有點急上頭了。
潘文可不覺得現有武器能把顆恒星怎麽樣,自然要趕緊撇開。
客戶經理見潘文拒絕的如此幹脆,知道他想到那方麵去了,畢竟星際聯合銀行對kt14的開發權不是什麽保密的事情。
“潘先生可能想的有些偏差了,kt14對我行非常重要不錯,但是這次尋求大家的幫助也是真的為人類社會著想,而且也不是去阻止恒星點燃。”客戶經理加快語速解釋了句,看潘文沒有離開的意思,才繼續說,“我行擬請一批船主建立臨時公司,以雇傭形式,在kt14建立人工惑星級粒子穩定器期間進行現場保護。您知道我行受星際公約法限製,不能動用任何武裝力量參與和星幣、星晶無關的事件,kt14的事情,而通過星際仲裁法庭申述特別案件恐怕會錯過時間。”
合情合理,星際公約法的確有這條。聯合銀行管理著整個人類社會大部分星幣,運營網絡除了較為分散,複雜度和實力都不比一個中型國家弱,如此龐大又關係到星際貿易整體穩定的機構,受到各方嚴格限製也是必然的。
這法子既保護了銀行產業,完成後還能為銀行獲取更多口碑,讓那些企圖和聯合銀行爭奪客戶的金融機構頭大無比。
可是。
“為什麽不找保險公司或安保機構?我可是賽格伊斯人呢。”他沒直接說海盜這個名詞。
“因為建設工期的關係,我們隻有一次機會,不能允許有任何失敗的可能。保險公司事後賠償對事情沒有幫助,跨國安保機構在國家和國際利益的選擇傾向上受到高層質疑,而請多家安保公司參與此事的雇傭成本會高很多。選擇在各方勢力中邀請有實力的船主另組公司也是不得已的做法,希望最大限度避免工程進度遭到影響。”
客戶經理說完見潘文半天沒反應,拿出絕招:“以您的艦隊實力加入本計劃,我可以保證您的月均收入超過一萬星幣。”
月均一萬星幣說實在的不少,特別是建造人工惑星那工期得按年計,一年後,玩家發育會讓戰鬥會逐漸轉到消耗戰類型,加上移動星基護航艦隊完工後設備需求降低等因素,打獵能產生的收入扣除掉作戰損耗,利潤肯定要大幅度縮水。
但潘文摸了摸眉心的疤痕,一會兒後還是搖頭:“你找我說事情,大概已經調查過我名下的戰艦了,但是這件事恐怕幫不上忙,因為我的船大部分都在執行另一個長期任務,不可能自己跑去給你們做保安吧。”
客戶經理明顯有些失望,但是她遇到這種事情應該也不是第一次,馬上整理好情緒,說了幾句客套話將潘文和艾爾莎等人送出營業廳,甚至都沒有要求簽訂保密協議之類的——也許銀行巴不得大船主們把事情散播出去,讓他們能少費些口舌。
回到黃金號上,讓艾爾莎幾個去船上玩,打發娜傑日達做出航準備,把自己關在艦長室後,潘文的眉頭又鎖起來。
他已經決定不參合銀行的事情,也不可能反悔,畢竟mr251海默星d21衛星還有他的股份,根本不可能抽出多少力量花幾年跑去銀行賺一筆出來。
讓他有些不安的是kt14恒星點燃的事情。
第二世界是個完整的社會,它的每個紀元都會經曆一個循環,從開始、發展、動亂,再到毀滅,其中僅僅最後的毀滅算是個變量,決定是否會自我毀滅,取決於各方勢力在大混亂後能否維持一個不算太脆弱的平衡,雙子星傳奇時代就因為能達到平衡,讓聯邦和帝國兩個龐然大物在過度到新時代後仍然是時代的巨人。
而動亂是必然會經曆的環節,潘文原本理所當然的認為一切動亂之源都會是玩家,或者想他一樣會突施怪招造成巨大影響的家夥。可是按現在的局麵看,帝國和聯邦非常克製,即便是都遭到到邊境打擊,仍然隻是將玩家之間的衝突盡可能全部導入到mr241區域。
玩家能記憶無損的複活還能“變錢”,帝國和聯邦的策略讓雙方各具優勢,他們想徹底分出勝負沒有強大的外力加入是不可能的。
但今天銀行裏聽到的消息讓潘文有了新線索。
誠如客戶經理所說,恒星點燃後的不穩定階段會極大的幹擾現有人類社會的超遠程通訊,哪怕慢一點,但可以預想的是被影響到的範圍就會與整個人類社會發生信息脫離或嚴重遲滯,而實時信息卻是現代國家統治社會甚至是獲得周邊情報最為依賴的工具。一旦發生那種狀況,大國分崩離析都算好的,怕是什麽蛇頭都會有占山為王的機會。
假如大混亂真是因為星際聯合銀行建造穩定器計劃失敗而蔓延出來,按第二世界管理層的意願,大銀河時代內部係統時間至少要有兩三百年。
問題是玩家們哪裏可能等到那時候,以現在的情況,要不了多久帝國方的玩家就會掏出少量護衛艦,最多有幾年的時間就會導致聯邦玩家依賴低成本恢複戰力無法跟上帝國方的腳步,或許在那之前就會調整戰艦開放策略。一旦雙方玩家普及到護衛艦,別說是軍隊,神仙來了也是個屁,那時他們絕對會幹出更多隻是遵從他們自身意誌的事,兩個大國被動的被帶入戰爭泥潭中可能性很大。
也就是說kt14恒星點燃時,mr這邊,人類社會最大的兩個國家已經開打了,那還不算大混亂嗎?
“嘖,怎麽快變成哲學問題了。”潘文自言自語的吐槽自己。
站起身,到工作間的實體的立體星圖旁看向kt14,實體星圖是個磁浮的模型組,會跟真星圖一樣每個恒星係有各自軌跡,算是個裝飾品,但偶爾也有其他用。
手指在桌子邊光線模擬的鍵盤上按了會兒,kt14的中心亮起,各個小星團下麵的桌麵上以kt14為中心,顯示出一堆大大小小的箭頭。
看了會兒潘文搖搖頭,還是沒搞明白,它的影響是真的要幾十年才能到達mr243,其他星係更別說了,到251甚至要兩百多年。難道是他臆想過度,大混亂其實跟kt14恒星點燃沒一毛錢關係?
搞不明白的哲學題自然隻能放下,接下來,他得帶些貨去mr251給隊友們,其中有部分是卡瑞達訂購下來順便帶去的,還有點小玩意是潘文自己出錢買的,希望能讓萬事不順的d21開發少點波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