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損失與知己知彼
字數:4537 加入書籤
發生在e7低軌道的戰鬥持續時間很短,卻讓紅發女海盜菲奧蓮的戰機部隊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除了一個黑發棕眼名叫王小明的陸戰隊員獨自幹掉三隻蟲子,被戰機部隊其他成員直接打掉的僅有五隻。
e7直接在大氣層內進化出了可以與太空戰機匹敵的太空種,立刻就引起整個軌道艦隊的高度關注,這可不是什麽好兆頭。六名小股東共十艘護衛艦接替了臨時勘察的菲奧蓮部隊,暫時值守在e7發生戰鬥區域的同步軌道。
e7的微型防衛機布置再次調整,投入了更多數量,配合一些最近幾天仿製了劣質品,將巡邏區上升到中層軌道。該區域軌道繞行e7約7到12小時,更高的距離大幅度縮減防衛機觀察與攻擊的反應角,車載級火力射程不足則可以借由捕捉目標後的運動彌補。最後,防衛機的行為模式也改為三機同步,為此也不得不犧牲部分全球偵察的頻率。
重新部署的過程中,幻影蟲也偶有出現,不過新的值守部隊配備有幾架炮艇,擁有護盾的它們在出擊時及時偶有失誤,也不至於被單隻蟲子的電漿直接擊毀。
不幾日,軌道艦隊鎖定了幻影蟲的出現地點,經判斷應該是某一窩蟲子發生了特別的突變弄出那種詭異的超能力蟲。
e7並非軌道艦隊的開采開發目標,對它,他們可不像對d21一樣溫柔,當場發射了數十枚對地聚變導彈還不滿意,借用那邊正在造船廠的零部件臨時搭建了兩門簡易電磁炮,然後往大氣層內狂丟耐高溫金屬。
這些太空裏沒個蛋用的東西丟到地上隨時都能產生影響範圍數公裏的破壞,活躍區裏砸出地殼熔岩層也是經常的事。
動用簡易電磁炮後,每天對著誕生怪蟲的區域丟上千個金屬塊,幾天後就將幻影蟲誕生點半徑近千公裏變成一片熔岩地獄。
這種行為在星際公約法中,是明令禁止對有人星球和可改造星球使用的,當然e7不屬於保護範圍,何況也沒人會去告發。
與戰艦配置的電磁近防炮不同,戰艦用電磁近防炮在短時間內發射巨量高速彈頭,還要盡可能減少震顫以免影響本艦命中率,所使用的彈頭是輕量化的,即便以每秒300公裏的低速射擊,一碰上大氣層也會立刻燒掉。自製的簡易電磁炮塊規矩沒那麽多,做的比全尺寸主炮還大的家夥能讓百多公斤的金屬塊達到每秒四、五百公裏之間,耐高溫金屬在接觸大氣層產生劇烈減速時隻會氣化小部分,隻要給金屬塊稍微休整一下形狀,就能在末端以非常離譜的動能打擊地麵,十來次就能頂的上一枚聚變導彈的效果。
這種對地打擊方式其實是借鑒了死星衛星這種已經被全麵禁止的武器模式,隻不過死星衛星是專業化對陸地板塊的攻擊武器,效果猛烈無數倍罷了。它的好處是成本非常低廉,普及化的電磁武器是個技師拿到原料就會造,投擲下去的金屬也是d21采集來的,頂多能算一點大氣內往返運輸艦的壽命損耗和人工費用,加在一起也就三五發對地導彈的價錢,除了較為費時效果卻更好。
經過數天轟炸,接下來的幾天裏沒有再次發現怪蟲,軌道艦隊撤離大部分,僅留下兩名小股東共三艘船繼續值守,見著哪出現怪蟲,就拿簡易電磁炮炸它個稀爛。
……
借助領袖蟲空中蟲後娜塔莎強大的精神力量,上麵軌道艦隊的所作所為肥蟲都知道。
肥蟲達成了禍水東引的初步構想,讓人類幫忙消滅了大片的蟲子,那些專門攻擊高空飛行蟲的小機械也被打掉一些。可是肥蟲同時也被頭頂上人類的行為給震驚了——簡直慘無人道……蟲道,竟然為了打擊一種讓他們感受到威脅的蟲子,直接把半徑近千公裏的區域生生從地殼表麵給抹掉了!
這讓肥蟲不禁在心中捏了把冷汗,如果之前不是用幻影蟲以原生蟲群的領地為基點,做試探性攻擊,若是大量戰蟲出現在太空並遭遇失利,隻怕會引來毀滅整顆衛星的打擊。
現在星球遭到了更嚴密的監視,但是肥蟲卻沒有因此更加煩惱,有失必有得,經過這次行動,他終於首次直觀的了解到現代太空艦隊的作戰能力。對他這種非常特殊的群體來說,沒什麽比了解人類世界的力量更重要,從此他就不需要用蒙的去猜測人類太空艦隊作戰能力,這對他分配精華的使用很有幫助。
肥蟲在洞穴裏規整得到的情報,將人類的作戰單位從小到大分類。最小的一種能發射細細的激光,幻影蟲隻要不是在電漿即將離體的時刻遭到攻擊,威脅很小,在大規模作戰中幻影蟲以2:3的比例或普通太空戰蟲以3:1的比例換掉問題不大,即使對方在太空裏速度會更快,無非也就多拿出一倍去對付。另外一種尺寸大了數倍的東西已經裝配有護盾,火力也分出主次,幻影蟲打起來有些吃虧,3:1能搞定都不錯了,不過幻影蟲身為小號超能力蟲,本身的作戰能力是差了點的,或者得以更強的蟲子對付,
除開幾種小機器,來自同步軌道的打擊才讓肥蟲傷神,那明顯就是能直接從地麵用“望遠鏡”觀察到的東西,這些數量很少的戰爭機器能直接從同步及高軌道地區直接穿透大氣層攻擊地麵,雖然穿透大氣層後的威力一般般,但是在太空環境裏一點都不好惹。從娜塔莎處反饋回來的信息經過對比,前麵的戰鬥對方都沒有動用那種能穿透大氣層的主炮。
蟲子的空中力量弱勢,不在於生物體或外殼的強度,這些都能通過特化器官得到增強,以數量優勢消除差距。它們弱勢的地方在於攻擊手段受限於生物本身的承載力,無法達到人類高能武器臨近光束的程度……不,哪怕十分之一都不到。
以太空蟲類最常規的武器高能電漿團為例,它有追蹤功能能達到較高的命中率,可是本身沒什麽速度,全賴發射電漿的蟲子在發射末端的本身速度及器官運動獲取一個相對速度,沒經過個體特別強化的蟲子所發射的電漿絕對速度值最多隻能有光速的50分之一,也就是幾千公裏每秒,幻影蟲這樣擁有速度異能的蟲子在外太空環境可能會更快也快不到哪去。緩慢的彈道,當雙方作戰距離達到幾萬公裏時,首次命中的過程基本就夠人類把蟲子消滅掉了。
類似的情況蟲群裏很多,哪怕是超能型蟲子,同樣的超能在大氣內的表現也遠強過外太空。歸根結底,異蟲是太空旅行生物,而不是從真空中憑空演化的妖怪。
肥蟲也沒有什麽好辦法解決武器弱勢,唯有給蟲子們做一些強化調製,以其他方式提升它們在外太空戰場的存活率,比如強度高到離譜的生物內磁場或更完善的以精華為基礎的推進器官等等。
強化之類的都是細節問題,肥蟲更操心的是要以何種方式突破人類動不動就大動幹戈的警戒圈,擁有三分之一星球表麵的他,可不能再像前一次一樣孤身落跑,否則難保下個發展地不會有更遭的情況,起碼他現在對腦袋頂上那幫家夥還算有些了解了。
從頭頂的人類戒嚴程度看,突破的機會隻能有一次。
其他太空戰蟲無法獨立脫離引力場離開大氣層,幻影蟲無論如何都必須是突破主力,行動必須在同一個時間點清掃掉軌道上所有的小機器,然後以一部分幻影蟲糾纏大號戰爭機器,剩下的立刻進入往返搬運的階段。
對方的反應時間最長僅有兩小時,在大號戰爭機器遭到攻擊時可能會更快,如此短的時間,幻影蟲往返大氣層也需要休息間隔,按前麵的想法搬運幾十萬普通戰蟲上去是不現實的,那就隻能走精英路線。
肥蟲趁著勾引計劃結束前幻影蟲的零散行動,有測試幻影蟲突破大氣層時的負載力,以此數據參照,將基因庫裏現在能調製的各種太空蟲,選了幾種可能性高的出來調製出原形幼體,花了不少時間和精華,總算找到一種能擔當重任的蟲子——蜂巢。
如同基因庫中所標記的名稱一樣,蜂巢的主要作戰方式就如同古代生物蜜蜂的蜂窩一般,釋放海量的小蟲攻擊敵人。肥蟲所屬的蟲群中有兩種蜂巢,太空種和陸地種,陸地種的階級很低,大約與本地蟲群中的水晶蟲相當,太空種卻是不折不扣的係統化防禦體,釋放的小蟲也能發射小小的電漿球,比幻影蟲都高級不少。
到這裏必須要介紹一下肥蟲的資源界麵,他的資源界麵實際隻有一個指標,就是精華。精華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他的肥蟲本體所擁有的精華,顯示為球狀,沒有具體數值,但通過製造可知隨著等級成長容量是越來越大的。另一部分則是他自家蟲群占領地可利用的精華,同樣也沒有數值,依據精華分布狀況,顏色不同而已。
所以肥蟲調製蟲子時,精華部分的精確計算還挺難的,反正以他自己的計量方式,一隻基礎型蜂巢幼體調製需要的精華就相當於三隻幻影蟲,成年體則要另外灌進去上百倍才夠,隨著作戰進行還要更多!
想達成驅逐人類的作戰目的,無疑他還需要準備海量的精華才夠用,衛星上的精華足夠,卻需要時間由各地的蟲子們一點點采集、囤積起來,所以肥蟲必須繼續忍耐一段時間。
肥蟲躲在地下製定計劃,調製蟲子們的時候,飛行蟲後娜塔莎也有新的任務:不分晝夜,能送死的都去送死,沒被發現的都強製其躲在地麵進入休眠,讓整個控製區裏能飛的蟲子快速消亡,盡可能降低人類的警戒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