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激怒

字數:4803   加入書籤

A+A-


    凱撒係列的超能炮是中子軌道炮,中子炮作為生體殺手型的武器,還擁有粒子軌道炮中較遠的射程,是相當受歡迎的主炮類型。然而中子炮較電子軌道炮類彈道速度要低30%以上,並不適於超遠距離打擊機動目標。

    今天用來對付蟲球,還是那東西比較大,而且是由無數個體抱團形成,機動閃避的可能可以忽略。

    艾羅安在接到艦長命令的同時,麵前的火控主屏幕上標記的目標也被增加的第二主機的分析線,他左右兩手分控著操作主炮俯仰與橫角的兩個超精度軌跡球進行了少許修正。

    為便於了解超遠距離的精度控製,順便介紹一下火控手平台。

    火控手平台按炮位大體分作三種,各種艦船類型的火控平台都由這三種構成:擁有超敏精度控製的主炮操作台、每操作台控製二到四門炮副炮的半自動操作台、以及自動化更高的攔截操作台。

    最重要的,當然是主炮操作台。全尺寸炮在做超遠距離打擊時,精度誤差範圍要求在十分之一秒角度內,這可不是個單純靠肉眼就能從大圓盤或全息投影中選中的精度。

    雖然隻負責一門炮,主炮位除了基礎的自動係統外,卻有著所有炮位中最複雜的手動係統。

    俯仰角和左右角都是由兩個軌跡球控製的。人頭大小的球每個刻度都有明顯的卡頓手感,左右滾為1度角,上下滾的精度為1分角,兩個配合使用,最高精度可在五十萬公裏距離上鎖定住一個直徑一百五十公裏左右的區域。

    開火則由另外兩個較小的球及其附屬設備控製,小球沒有卡頓手感,和大球意思差不多,隻是在大球固定後再增加1000到3000倍精度。主炮開火按鈕在左手小球邊的拇指位,可在操作小球時直接按下,另一邊對應開火按鈕位置的則是動態操作麵板,有兩個模式不同的自動追蹤開關和一塊小觸板。小觸板下有一堆按鈕,可在開火前由火控手自行設定每一次碰觸時主炮向該方向調整的大角度,精度為分。

    手動係統是為了讓火控手能在機械反應之前做出攻擊判斷進行彈道修正,自動係統需要等待偵查係統的信號反饋,然而在幾十萬公裏的距離延遲就已經夠嗆,麵對隨機方向的規避,依賴自動係統二次命中的事想都不用想。

    超遠距離攻擊要額外考慮偵查信息延遲的問題,就算是boss階的火控手艾羅安進行過預瞄準,也沒能第一時間擊中目標。

    越過幾十萬公裏的距離,灰色光柱從蟲球的邊緣切入,在短短的六秒間進行了數次定位和追蹤,總算是有一半光柱塞進了目標點!

    貌似是命中了。

    問題蟲子這東西不像戰艦,對攻擊效果的評估讓人有些為難,即使現在的超限機甲有明確的偵查定位,也不可能頂著大片衝過來的蟲子靠近到可直接觀察細節的位置。

    “繼續攻擊下個目標。”

    在海默星區域裏蟲子們反擊速度不會太快,反擊的蟲群到達適合攻擊小型體的二十萬公裏內至少還需要二十分鍾左右,少量的超能力加速蟲也不至於對黃金號造成毀傷級打擊。但是這些都不構成可以浪費時間的理由,因為新蟲子的目標有百多個,黃金號現有位置就能攻擊到三十隻以上,考慮到蟲球多少有些額外的防禦能力,這些都必須交給超能炮收拾。

    三十幾個目標裏有七八個靠近e7地平線上方,蟲子相對密度更高不利瞄準,剩下的目標想全部攻擊,為保證效果至少也要做40%的餘量,攻擊次數仍然需要大於三十次。

    等一號主炮再次開火,潘文瞄了眼兩次攻擊的間隔,眼睛眯了眯,發出下個指令。

    “二、三、四號主炮進行集火打擊,豆豆配合戰術組分析目標,目標要求優先考慮一號主炮的命中難度。”

    “是,艦長。”

    “hi,sir。”

    不是潘文不信任其他的火控手,距離遠產生的各種瞄準問題擺在那,高能射流不足兩秒的正常主炮難以在攻擊中做修正,就算打中了,能不能讓剩餘的能量透過蟲球對目標蟲體進行毀傷也是疑問。

    動用其他主炮去攻擊也是無奈之舉,超能炮在超能模式下,能以很短的間隔做連續攻擊,可是現在的狀況需要艾羅安攻擊蟲球內部的固定點,自動係統為提高戰鬥效率和可靠性並沒有類似的對特定部分鎖定功能,更多的手動瞄準動作嚴重的拖慢了瞄準效率,很可能做三十次攻擊後黃金號麵對反攻的蟲群將沒有回轉餘地。

    ……

    這邊黃金號祭出全部主炮,才發動兩輪攻擊,另一邊e7低軌道上某蟲群母體中的某肥蟲臉上冷汗就下來了。

    “混蛋!又是它!”

    這種程度火力的人類戰艦不久前才隔著大氣層見識過一次,也正是那次讓他下決心將蟲群重心轉向太空,想不到它在太空蟲母即將成長到成年體的緊急時刻又回來了!

    太空蟲母是蟲群在太空環境裏保持核心競爭力的最強依靠,是蟲群在太空的生產及補給基地,按垃圾戰蟲計算,一隻蟲母僅依賴自身儲備物質和精華就能生產超過十萬隻,而太空蟲母本身在進行特殊器官的強化後甚至能進行超空間跳躍!可是太過於龐大有時候也是種缺陷。

    太空蟲母在生長期間,被不遠處的人類發現幾乎是必然的,早在準備工作期間,肥蟲君就已經對太空蟲母構建調製計劃做了諸多應變方案。

    首先是數量,太空蟲母是肥蟲君基因庫裏非唯一蟲體裏耗費最龐大、等級最高的蟲子,必須要他本體在旁邊才能調製,為保障自身安全,也為迷惑敵人,肥蟲君開工就動了上百顆蟲母蛋。

    資源方麵,為讓眾多太空蟲母能盡快成長,地麵的蟲後們瘋狂的繁殖著純粹搜集精華的小蟲,從地表到地底都不放過。

    太空蟲母的體型遲早會無法時刻遮擋,肥蟲君在動工同時也開始對地麵蟲群做出巨大調整,原生蟲群幾乎被趕盡殺絕,留下部分戰蟲對付偶爾死而複生的小群體外,大部分之前的戰蟲都被分解成有機質和精華(就是吃掉)製造更多的蟲後,讓e7變成了完全的生產基地。

    這實際上就有點孤注一擲了,人類艦隊一直沒下狠心對付他和他的蟲群,就是因為看起來“貌似正常”,整顆星球的蟲群在種類、行為都完全改變的情況下可算不上正常。但是為了讓太空蟲母能順利完成,一切都是值得的,由於能特化超空間跳躍的能力,有了太空蟲母前麵就是無限寬廣的星海,它遠比一顆可供大部分蟲子適應居住的星球更為重要。

    也正是搏出一片天地的想法,讓肥蟲君在前幾天麵臨人類艦隊的試探性攻擊時,發動了瘋狂的反撲。

    當然說是瘋狂,其實也就是數量對比龐大,肥蟲君在人類艦隊前多次吃虧後,還是保留了一定謹慎,太空蟲母幼體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第一波接觸僅丟出低軌道圈一成的戰蟲。

    開戰之後他有些慶幸,在一大堆戰艦集結後,人類的攔截能力體現的淋漓盡致,垃圾戰蟲毫無用武之地,任何戰果全憑運氣。於是在第一波反撲後,肥蟲君調整了策略,地麵加速供應太空蟲母生長需要的精華及物資,戰蟲們以一定的規模按時去人類艦隊處送死,隻要拖過足夠的時間讓太空蟲母成為完全體,幹掉那隻人類艦隊就是分分鍾的事!

    送死戰術看起來沒什麽技術含量,但是從結果看人類根本沒空來管e7正在生長的太空蟲母了。趁此機會,通過娜塔莎的飛行蟲母們,肥蟲君也是好好了解了一番對手的科技水平。

    數天後,肥蟲君意識到那種敢單挑蟲群火力離譜的戰艦並非滿地都是,正常的艦隊以蟲海戰術攻擊也不是完全沒有結果,趁著地麵生產轉換的完成,他發動了一波大的攻擊。這波攻擊隻幹掉對方三艘船,按當時低軌道上戰蟲數量與敵方艦隊的比例算還吃了些虧,不過也借此將人類艦隊的小動作給嚇沒了,此後的幾天已經不會偶爾出現幾隻船從艦隊裏分離搞小動作了。

    原本這樣下去,再有一百小時左右,太空蟲母們即可進入最後的成長階段,屆時它們雖然還不算完全體,卻已經能在照顧生長的同時少量生產高階太空蟲了。

    一切好好的,結果剛才作為指揮和精神節點的飛行蟲母們反饋的信息表示——有太空蟲母被貫穿核心,解體了!

    將精力放在太空蟲母調製上的肥蟲君這才通過娜塔莎規整信息,發現來的正是之前跑來惹事的戰艦。

    仇人見麵分外眼紅,何況那家夥完全不拿蟲群當盤菜,站在人家射程外胡搞瞎搞,看樣子是非要把肥蟲君的勞動成果毀於一旦才會甘心的樣子,這種行為讓肥蟲君動了真怒。

    蟲群裏,除了具有“唯一屬性”的高階個體,是沒有個體意誌的,肥蟲君下個自殺指令,所有蟲子立刻會死光。在肥蟲君強製精神指令下,一半的太空蟲母停止生長,直接轉入生產模式,除了下麵繼續輸送的物質和精華,也調動自身物質開始製造蟲子的高級戰蟲——穿梭。

    發出這個精神指令,雖然是處於憤怒,還是讓肥蟲君心裏有些滴血,這些停止生長的太空蟲母,細胞在經過成年化轉換後,將失去繼續長大的可能,一半的數量加在一起,恐怕也就能頂一隻完全體的太空蟲母,那可都是耗費了地麵無數資源和精華長出來的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