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泥淖中的MR243 上

字數:5095   加入書籤

A+A-


    “boss,偵測到交火,距離兩百萬公裏,判斷為數艘巡邏艦。”

    mr4的國全是居民星,這些經濟體根本禁不起戰火的摧殘,所以mr4發展出了一套獨特的內部互毆方式,眼前偵查到的幾艘巡邏艦交火就算是艦隊摩擦了。

    聽到報告,潘文想了想,命令艦船稍作提速後開始星係掃描,並要求休息中的船員有空打開電視找找有用信息。

    mr4的國內鬥中,太空層麵的戰爭在潘文這樣的海盜眼裏都不算個事兒,全麵開戰的主角還是各軌道港與地麵的爭奪戰。但是由於mr4特殊的地理位置,路過的戰艦、民用艦和各大廠商的船廠、實驗室都很多,想渾水摸魚的夥計數量更多。

    這一很快得到證明,在星係掃描開啟數分鍾後,通訊員發現了情況。

    “艦長,搜集到求救信號,是商隊發出的,距離10,角度-16、。”

    聽到報告,潘文在指揮台上按了幾下,星圖中模擬出求救信號與艦隊的位置,出事地位於星際橋對麵過來前往mr45的航道上。

    不能怪商隊傻,潘文前往d1去來也不過幾天,雖然去之前回港給海港號加裝設備與機器人,不過賽格伊斯作為惑星要塞是可以實時接收到mr4的重要消息的,局麵明顯是突然激化,商隊們離港後沒有跨星係通訊能力,接下來的幾天都會是混亂期。

    “向求援信號靠攏,完成掃描程序後通知各艦進入電子靜默。”稍作考慮,潘文決定去商隊那邊看看,巡邏艦那邊的打鬧就不管了。

    救不救現在還沒決定,艦隊才跳過來速度很低,將現場納入射程內至少要大半個時,可能到了也是白跑一趟。接近求援信號主要是去看看誰在趁火打劫。

    星團kt星團星際橋較發達的一側,基本可以是賽格伊斯的衣食父母,不止是戰艦要依賴這邊的中立船廠補充,經濟、人員往來也很密切,如果在戰火中撿便宜的觸及到¢↖¢↖¢↖¢↖,m⊥co≥m航道安全,不定會導致賽格伊斯提前進入物資限流階段。

    沒幾分鍾掃描圖出來,粗略分析表示在半徑一千萬公裏內,至少有三個地有異常,都表現為高能反應,其中的兩個就是已經發現的求救信號處與巡邏艦衝突,若沒有打起來應該不會有這樣的衝突頻度。

    艦隊航行又過去十多分鍾,休息中的船員已經開始一一回報本地新聞中提到的情況。

    “g1e和g1e5正在爭奪g1第三空間站,船員事情已經持續了兩天了。e4在今天早些時候宣布支持g1第三空間站的原所有者,就是g1e”娜傑日達將整理後的情況簡單的為潘文明。

    mr4、44、45的國由於數量多,經常更換政府,大家也少以國名稱呼,直接用的星係通適排序法命名。g1自然就是mr4最靠近恒星的氣態星,g1e和g1e5則是圍繞g1旋轉的兩顆藍星,e4是第四顆有獨立公轉軌道的岩質行星。

    包括這兩顆藍星和一顆岩質行星在內,mr4總共4顆藍星和兩顆類地行星,也就是有共計六個國家,四顆藍星都屬於g1,由於藍星軌道有時會靠的非常近,可以認為它們最容易爆發衝突的。

    和海默星這種巨型氣態星的約束力差距很大,mr4g1僅有17顆衛星,除了四顆藍星,剩下的十三顆裏,六顆是整體構成物80%以上是水的冰蓋星,一顆表麵平均溫度超過一千一百百攝氏度的熔岩星,剩下的全是類氣態岩質星。類氣態岩質星的個頭比能夠開發的岩質星大,不但氣壓高大氣厚度大,重力一般也達到標準重力三倍以上,大氣內外運輸的成本與效率使礦產難有價值盈餘,其不可開發性讓它岩質星中被剝離出來單獨歸類。

    星際橋節mr4受關注度在三個星係中最高,雖然沒有星際公約明文確認,但大家都知道規矩,周邊任何勢力都不能容忍mr4出現統一政_府,所以除了少數極有野心的家夥,這裏的戰爭很少以直接吞並為目的。g1e與g1e5現在針對空間站控製權的戰鬥也屬於本地特色,戰鬥一般不會擴散到居民星地表,僅以搶奪資源和在事後要求贖金為目的,不過發展到地麵攻擊的情況也不是沒有。

    這個信息能確認mr4的國的確起了摩擦,按照曆史記錄,結果要麽戰爭擴大化,要麽強行結束,雙方積累怨念,最後發展到全麵戰爭或其中一方發生政權更迭改變外交策略。不過參考前期她們已經打了幾個月媒體戰,怨念可能已經累計了不少,敵意逐漸加深的可能性更大。

    對於國間的矛盾,以私人身份參合進去是不合適的,真要有行動也應該是由賽格伊斯高層牽頭。所以得到娜傑日達的轉告後,潘文隻頭表示明白,沒有變更艦隊指令。

    安靜的航行了一段,雷達組出聲:“搜集到的信息顯示求援目標處高能反應停止!”

    被幹掉了?還是已經進入登船行動階段?

    求援目標是商隊,能引起某些人興趣的商隊一般是載貨量較的武裝商船,武裝商船具有一定反擊能力,本身的內部結構又有大改,戰鬥中不慎解體也是有的,因此不太好用打劫一般貨船的標準來衡量。相反,常規貨船都是以巨大的運載量來獲取利潤,戰艦裝不下貨物反而不太會被直接打劫,多是以收取過路費、保護費的形勢作案。

    “能從金屬反應判斷目標情況嗎?”這個問題是給戰術組的。

    “我們正在試,依據現有的情報判斷目標沒有解體,具體情況還要靠近一才能有結果。”

    潘文頭,沒有解體就算是打鬧,想了想他發出下個指令:“副艦長,命令超限機甲組前出準備,要求遠程控製室讓鷹眼一號離隊,你自行判斷合適距離,準備用鷹眼一號發送我們的加密識別包。”

    如果是賽格伊斯哪個不長眼的海盜做的,潘文就不打算管了,mr4人多眼雜,打自己人被傳回去很麻煩的,他還想借用死亡之海的地利多弄死幾個玩家呢。

    接下來的十分鍾,艦隊掌握了目標的情況,商隊由一艘武裝商船與兩艘中型運輸船組成,攻擊方則是一艘護衛艦與數艘巡邏艦,現在進入登船階段暫時無法具體判斷巡邏艦數量,但總數不會超過八艘。在現在的潘文艦隊麵前,這樣的艦隊就跟拿著水槍的孩童一般,所以隻剩下確認身份的環節了。

    鷹眼一號在艦隊側麵,與主艦隊和目標形成約三度夾角的位置發出加密識別包。

    加密識別包是賽格伊斯在死亡之海內部區域使用的識別方式,與平時用的身份識別信號略有不同,它是以加密的脈衝式數據封包形勢送出,能最大限度的增加強幹擾環境下的通訊距離。同樣的,這種封包隻能用賽格伊斯安全局送出的數據識別模塊進行快速識別,否則第一層破解開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交易回款記錄單,反饋時間超標即可判斷敵我。

    封包發出去不到一百秒,攻擊船隊打開了主動索敵!

    主動索敵是銀河時代表達敵意最直觀的手段,索敵一開,也不需要判斷對麵是誰了。

    “艦隊戰鬥準備,通知各艦解除電子靜默自由行動。副艦長,通知超限機甲組,把情況轉告柏妮斯隊長,有可能的話,最好能救下商隊的人。”

    現在艦隊與目標距離一百萬公裏,因為登船行動的關係,攻擊艦隊的速度比潘文艦隊要慢一。但是他們已經啟動主動索敵,一百萬公裏在護衛艦主動索敵下不會有什麽秘密,應該會直接開始撤離行動,如此一來自家大船反而不一定有機會進入最佳交戰距離,所以潘文首先就把主意打到商隊身上。

    倒不是潘文要繼續攻擊方的打劫行動,商隊的貨物處理起來很麻煩,賽格伊斯起來多好多好,但畢竟不是個消費體係健全的居民星,幾乎有一半是海盜的賽格伊斯對物資的需求很……別致,很多東西消化不掉。他幫助商隊還是臨時起意,打算給對方留個賽格伊斯的正麵形象。

    正麵形象聽起來有些鬼扯,但實現起來並不難,不過要等到戰鬥過去才行。

    所謂的戰鬥,基本是一邊倒的局麵。

    超限機甲有部分是機甲形體,直線加速性能比戰機稍差,仍然比巡邏艦好的多,二十多台前出的超限機甲很快把所有的正在加速的巡邏艦引擎打掉,隻是護衛艦的攔截能力太強,潘文沒讓她們涉險。

    在太空裏引擎熄火是很要命的事情,如果伴隨著引擎隔離區被貫穿,事情就更嚴重。艦船係統的複雜就不一一明,總之引擎室被貫穿,就算有儲備能源和隔離裝置的保護,艦內人員也活不過一百時。

    柏妮斯為首的超限機甲組很快從成為活棺材的巡邏艦上找到了被綁架的商隊成員,通知黃金號把炮艇等人員輸出載具弄過去,順便讓陸戰隊去抓俘虜。

    潘文的艦隊沒有繼續追擊孤零零逃跑的護衛艦,而是盤旋減速後停在商隊旁,賺了他們錢!

    作為載機船塢艦的海港號第一次發揮作用,將商隊受傷的武裝商船裝起來進行快速修複,可惜武裝商船基本就賣個殼子錢,因為打算趁此建立賽格伊斯的良好形象,持續了三時動員了超過兩百名技師的修複也就收了成本費,不到500星幣。

    提一下,船塢艦的維修方式有三種,按維修效率從慢到快劃分分別是開放型維修、半封閉式維修與全封閉維修。第一種是專業船塢艦才有的維修模式,在需要時將艦體一部分甚至動力係統外的全部結構,展開為超過自身體量的開放維修平台,缺能數出好幾十種,主要是維修設備、載具在太空裏快不起來,艦載維修設備型號也不對稱無法高效使用,但是能讓中型巡邏艦體量的型船塢艦維修護衛艦,後兩種維修方式都隻能修比自身船塢的船。

    幫助商隊修船的過程中,潘文沒去湊熱鬧,他這裏的事兒也不少。

    首先,回收人員檢查時發現,被擊落的七艘巡邏艦,有六艘是伊斯帝國的自建型號!

    玩家最終還是繞過了賽格伊斯提前跑出來作案了啊。潘文對此早有心理預期,隻是沒想到這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