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又偷了礦
字數:4628 加入書籤
離開死亡之海後,潘文的艦隊並沒有直接離開mr242,而是躲了起來對mr242做了一次長達七十二小時的細致掃描。
躲這個詞用在沒有足夠遮蔽物的太空裏似乎有些不妥當,其實還是有些船跡罕至地區的,比如跳躍圈遠點和冰障之間。
冰障是恒星係和冰區的界限,也是恒星係最外圍天體的紮堆區(如果有),太陽係的冰障區有自己的名字——柯伊伯帶,但大銀河時代的冰障區有名字也沒人記,統稱為冰障。
與各星係小行星帶做區別,小行星帶常年受恒星風滋擾,輕質元素如氫、氧基本已經被吹光了,隻剩下較大的固型物,可以利用艦船的偵測和機動能力做規避動作。工業方麵,小行星帶是很好的礦石產出地,引力低,有大氣的小行星也很罕見。
冰障則集合了裏麵被吹出來的物質,輕質元素是主要構成,恒星年紀足夠的情況,冰障會含有冰核、小行星甚至行星,不過冰核仍然是主體,由於恒星作用在這裏幾近於無,有些細小冰顆粒會處於遊離狀態,對艦船的威脅就如同mr241的星雲一樣,是不可能支持超空間跳躍動作的。工業方麵,冰障除了作為最末位的水源選擇,沒有任何開發價值,恒星能幾乎為零,天體不是處於幾乎絕對零度,就是重力大能自己保溫,開發起來成本高的不敢想。
跑來跳躍圈遠點和冰障之間,主要是工程浩大,涉及到的範圍半徑超過了二十五au(約四十億公裏),需要一個航行軌道可以長時間穩定下來的地區,天體、艦隊在這裏都幾乎絕跡,提供了足夠的環境。
本次掃描的觀察點有兩個。
一是現在還是敵人的雇傭軍們,有沒有在死亡之海外肇事。
根據潘文在第二機動艦隊能獲得的消息推測,現階段雇傭軍在死亡之海裏的平均收益並不高,比mr241肯定低的多,在僵持了一段時間後,還在死亡之海折騰的應該都是有組織的玩家社團,低收入的個體戶要麽回mr241或內部戰線,要麽就選擇在mr242周邊打擊航線。
牽涉到打擊航線,也就聯係到第二個觀察點,既途經mr242的運輸航線是否還健在。
商船經過mr242的好處,是進行星際貿易的門檻會變低,隻要能進行超空間跳躍的船都可以加入,而且從mr242可以略過混亂的mr241,直接進入帝國和聯邦邊境240與239。如果不經過mr242,就必須從243跳直接跳到241才能轉到帝國和聯邦境內,這條航線不但需要超空間跳躍機能更好的船,而且對武器效能一般的商隊就是以卵投石的舉動,很可能進去就再也出不來。
mr242的航線狀況完全可以代表帝國和聯邦對外界的進出口貿易情況,而它是否還在良好運作,現在還關係到星幣的供求關係變化。
通過數十小時的掃描,潘文的艦隊獲取了幾十張mr242掃描圖,結果還算不差。
由於民船沒有隱形需求,甚至在大部分時間裏它們需要別人在更遠的地方發現,因此光譜特征在掃描圖裏會比較容易分辨。從間隔超過半小時的掃描圖裏分析,現在的航線運量比死亡之海開戰前降低了約三分之一,能理解為商人們規避危險的正常縮量。剩下的部分在整個掃描周期裏顯得很平均,並沒有出現大批商船集體行動的情況,集體行動是航線存在危險時商隊最常用的方式,通過該情況,也可以排除掉雇傭軍騷擾航線的情況。
從掃描結果看,結論有好有壞。
好的自然是星幣增值產生的危害一時半會的還無需擔心。mr241落入帝國和聯邦手中,外部星幣供應量跟不上需求量,按理應該是星幣增值物價降低導致各種破產,需求降低後才能回歸平穩。不過賽格伊斯的危險期會刺激周邊物價上升,從第二艘凱撒艦的購買價格看,周邊物價攀升速度還快過星幣增值,也許會抵消掉星幣增值的影響也說不定。
壞的方麵則是玩家的集團化越發嚴重了,玩家是一種很需要自由選擇的生物,隻有集團化才能約束他們到處放火的衝動,死亡之海開戰這麽長時間外麵的航線還能維持穩定,說明大規模玩家集團在整個群體裏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散人已經沒有話語權了。
由於大銀河時代的規則不太注重個人能力,集團化是不可避免的結果,這會讓他們變得更難對付,但向另一個方向想,也許這樣的他們才能在對付紀元boss時發揮的更好吧。
看過mr242,潘文臨時改變主意,艦隊掉頭殺回了mr241!
自上回被雇傭軍趕跑,潘文的艦隊已經有小半年沒回來mr241了,再次進入透著暗黃色光線的星塵地帶,已是物是人非。
潘文趁著雇傭軍的大佬們在死亡之海折騰,趁機殺回mr241,一是為確認星基的情況,另外則是弄點零錢。
據賽格伊斯自己報導,星基還在,潘文希望這能是真的,畢竟mr241多混亂一天,mr251的d21開發公司就多一天時間發育,如果因為貨幣供求關係變化導致利潤大幅縮水,那就太坑人了。
完成跳躍的第一件事就是釋放超限機甲隊和11號偵察機,用幾分鍾的時間將半徑兩百萬公裏內的情況弄清楚。
偵察和掃描結果顯示現在跳躍圈裏非常冷清,這也是必然的,畢竟mr241實際已經處在帝國和聯邦控製下,不再是那個自由開采的世界。簡單偵察了下情況,為了防止有偵察器仍在工作中,潘文的艦隊沒有試圖留在原地尋找礦產,直接離開黃道麵進入迷霧區中,開始了下一波掃描。
可惜超空間信息係統在星塵中的效率不怎麽樣,中範圍的掃描並沒有找到星基。貌似沒什麽希望,不過潘文還是保持樂觀的,如果拋開擬真世界不談,單以玩家和npc的角度看,玩家是需要東西練級的,賽格伊斯那邊的混戰場麵還沒打開,真正能參與到戰鬥的畢竟是少數,所以海盜在mr241的存在仍然有一定必要性。
不管星基還在不在,既然沒找到,潘文也隻能改為短期打算,利用掃描能力定位,從迷霧區靠近內圈,然後以超限機甲部隊和艦載炮艇、戰機等小不點,帶著探礦機下去探礦。
為了節省時間,選擇和開采機製也大幅變動,凡是發現了星晶反應且石頭直徑在五十米以上九十米以內的,直接讓海港號展開“吃掉”。九十米以內的直徑是海港號艦載設備能直接在非展開狀態在機庫內“翻邊”的,而且能同時收納六顆,一顆九十米直徑的石頭全重約七十二萬噸,重量在解除機庫重力模擬後不成問題,礦機直接在機庫人員、設備的支持下工作效率飛快,基本隻要管提煉的事情。
雖然工作內容異常怪異,但海港號的老學員帶著新學員們做的很好,開工後的星晶礦石產能平均24小時接近兩百噸,換算成銀行回收價,幾乎是每天一千星幣的收入!
效率和前麵控製三個礦點比都幾乎翻倍,但這種開采方式很明顯不是一般艦隊能用且敢用的。沒有超空間信息綜合係統的功能就無法保證大型船塢艦展開時的安全性,哪怕是實際控製mr241的帝國和聯邦艦隊,還需要互相提防呢。沒有足夠多且忠誠的人手,就無法長時間保持高效率采集,這個重擔隻有現在有兩批學員的海港號才能做到,正常艦船位置這個規模的人員,全壽命期費用能把人嚇死。
潘文的艦隊並不貪多,一般是戰機、機甲部隊在同一區域找到三到五顆合適的石頭,黃金號反複確認有偵察空隙,讓海港號下去吃掉石頭後立刻回到迷霧區大範圍轉移,礦的煉製和廢棄物丟棄就在轉移中逐漸完成了。
挖礦活動進行了幾天,超限機甲隊的球型偵察機在偵察時捕捉到有趣的事情,六艘塗裝分屬於帝國和聯邦的巡邏艦在同一顆小行星的兩側挖礦!
普通雇傭軍資金鏈幾近斷裂的狀態在這個畫麵中體現的淋漓盡致,這兩幫夥計可是持續對抗了至少兩個紀元了,如果不是窮的沒辦法了,絕不可能忍受對方在自己臉上搶礦的行為。
當然“窮”隻是個相對定義,他們能變錢是沒錯,卻不能無限製的變。大銀河時代強調戰爭機器的力量,個體存在感薄弱,死亡成本是所有紀元有史以來最高,前麵雇傭軍的船爛倒還不在乎,死了最多也就是挖幾天礦又是一條好船,而現在……從死亡之海裏的非信標區衝突看,基本已經全員普及精工級設備,就算有政策補貼,死亡代價仍然是呈現攀升狀態的,顯然現在就已經超出底層雇傭軍的盈利和變錢能力範圍了。
這對潘文是個極好的消息,意味著玩家的整體力量已經很難再大跨步前進了,而潘文有d21的夥伴們做後盾,對抗玩家的能力應該會逐漸從一個拳頭變成一抬攻城機。
至於這六艘窮苦人家的艦船,超限機甲對根據潘文的指令並沒有進行摧毀。超限機甲個體型、破壞力的比例比太離譜,一攻擊立刻就會被發現mr241又有**oss了,潘文還要多挖點礦,可不想再被圍剿。
由於海港號裏還住著準備去d21的賽格伊斯底層人員,在開采進行了十二天後,得知這些人開始情緒不穩,艦隊不得不閃人了。不過潘文將這次偷礦經曆記在心裏,既然雇傭軍集團化嚴重,有大行動時很容易就無法兼顧太多地區,隻要不產生騷動,空擋還是不少的,隻要mr243沒被占領,多少也能算一條外快財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