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借力打力
字數:5086 加入書籤
無從得知魔王們已經十分接近友軍的潘文,在帝國與聯邦叫停雇傭軍活動後的三個月中,幾乎把自己慢慢轉變成了正常的商戶——除了仍舊脫離群眾平均水準的艦隊。
雇傭軍被限製而產生的短暫和平潘文很重視,不止是自己偷礦時沒有與雙方巡邏艦隊發生摩擦,偶爾還會幫著他們去驅趕其他來偷礦的家夥。吃獨食並非他這麽做的目的,重要的是的短暫平穩無法容忍過多的參與者一起偷礦。
帝國與聯邦眼裏最大的敵人永遠是對方,在帝國或聯邦眼中隻是邊境地區很小的一部分,雙方都不會為這裏投入過量的官方力量,所以的局麵進入巡邏艦隊無法收拾的程度時,雙方很可能再啟動雇傭軍製度,最多是換個名目罷了。
偷礦的收入不算很高,由於需要避開所有的艦隊,即使使用“吞噬”大石頭的方式,首月的月收入也隻能維持到兩萬星幣出頭。為提高效率,潘文終於采購了一個凱撒級重型巡星艦的定製配件,小行星解體吊艙。
小行星解體吊艙實際上是凱撒級選購配件之一,拖掛式船塢的簡化版,取消掉了船塢的分層結構,可是講就是個箱子。有了這個箱子,黃金號就能做與海港號一樣的動作,篩選目標標準稍微增加的情況下,艦隊整體開采效率仍然強化了六成以上。
凱撒級的選購配件由於不負責本地供能,且沒有動力與護盾,因此即使有切合主體的隱身外形,還是很便宜,吊艙的費用在第二個月就已經通過額外收益給拿回來了。
可話說回來,選購的掛在配件看起來挺好,但在用的時候卻會讓凱撒級本體的作戰適應力直線下降。
加速度降低,姿態變更時本體質量增加導致的慣性加大,非戰鬥麵攔截迎擊角度遮蔽等等,總之隻能在非戰鬥任務中使用。
從另一個角度看,幾乎零戰事的活動也讓艦隊中的船員心理壓力有足夠的時間來釋放,從三個月前的每天二十五例心理谘詢,降低到現在的每三天一例,潘文相信自己的艦隊已經做好了隨時麵對超規模戰爭在其中渾水摸魚的準備。
當三個月的時間過去後,挖礦的整體收益已經到了一個相當可觀的程度,不過由於中間支出了本年度年薪,超額的工資帽將收益數降低到了四萬星幣。加上早前從k30摸回來的護衛艦、k7金礦挖掘隊的收入,此時潘文手頭的錢已經攥到能購買第三艘凱撒級戰艦了。
但是潘文在後續重型巡星艦已經解鎖的情況下,還是放棄了第三艘凱撒級的購買,準備囤積更多資金購買主戰型重型巡星艦,同時借用自家d21開發公司團隊的談判工作已經提前展開,按注釋會讓黑屋給的最終報價進一步降低。基本原理是完成談判進入工程準備階段,後期黑屋就不需要對一些零部件/設備做加急處理,進而縮減不必要的開支。
巡星艦的分類比中、輕量級艦船要少,噸位越大的分類就越少,因為它們本身已經能集成足夠多的功能,到了重型巡星艦級別,主要以側重分類而不再是功能。
凱撒級的側重是分到戰術麵信息綜合艦中,而單比直接戰鬥能力,凱撒級在眾多重型巡星艦中是排不上前十的。
潘文看上的是404廠在本年度第一次年會新聞發布會中公開的全新戰艦——h1米沙勒級。
hx米沙勒級是404廠和泰坦重工聯合製造的重型巡星艦型號,h0米沙勒級此刻就已經占據重型巡星艦銷量榜前三好幾年。h1米沙勒級相比其前身,在噸位沒有絲毫增量的情況下,擁有了更好的護盾係統以及全新的模塊導入係統。
全新的模塊導入係統必須重點說明。
泰坦重工原有的模塊係統是單純的內部模塊,如訓練/遙控,居住/食堂,能源儲存模組,額外副引擎模組等等,除了遙控功能,其他的模組替換在實戰中並不能給予直接幫助,因為這幫貨的引擎都會留有冗餘負載,足夠背負全效能作戰及護盾恢複超過一百秒。
而h1米沙勒級則采用了新的外部模組,左右兩舷各2列每列3個,采用空模組時,十二個模組所占用的空間都能被機庫使用,采用武器模組時,除了可搭載額外攔截係統、額外重點護盾、導彈陣列等單模塊等,也可以使用占用雙模塊位的主炮模塊、2x模塊位的超空間信息模塊以及xx的能源模塊。
其中2x是占用左右各一個模塊位後,中間貫穿整個船體機庫,當然這個結構也匹配了船內原有的樓層通道進行延長以進出機庫。若以包含通道按體積計算,2x差不多是五個模塊。可惜這是個忽悠人的噱頭,該模塊的寬度有242米,加上hx米沙勒級本身同樣兩百四十多米的寬度,除了下訂單時由本廠做一次裝載,根本找不到合適的船塢進行作業,除非專為裝卸該模塊設計製造全新船塢,或者一邊敞開內部接受宇宙射線洗禮一邊進行開放式裝載。
xx的能源模塊則是為安全設計,能源模塊本身並未占用兩側的模塊位,但同時能源模塊的線路複雜程度也導致外麵的模塊自行換裝的難度會提高很多,因此官方建議用戶自選功能配成2x整體模塊。
h1米沙勒在全模塊填充後,機庫的容量大幅縮水,將比h0米沙勒減少40%可用容量。不過潘文現在並不太在乎機庫的大小,他是個體戶,手頭又有超限機甲這種小體量重火力的東西,沒錢也沒必要為這些大家夥的機庫購置全戰力武備,機庫一般隻是充當戰利品存放倉庫而已。
h1米沙勒搭載四門雙模塊陽電子主炮後,主炮數量會達到驚人的十座,其中有兩座是雙聯裝的,也就是總共有12門主炮!假如也進行智能主機自動化改裝,潘文就可以在不付出太多維持費的前提下,大幅強化艦隊火力,持久戰階段艦隊相當於多了兩艘黃金號。
當然,與獵槍號當初積分購買時換算成星幣超過四萬一樣,h1米沙勒這樣的重火力主戰型會更貴一些,這艘體量比黃金號大20%的船,在包含了四套主炮模塊、一套重點護盾x2額外能源模組後,談判團隊谘詢時的報價是十九萬八千星幣,據說該價格還是打過折扣的了。空出來的兩個模塊潘文也沒有浪費,屆時會以贈送的方式將這兩個模塊做戰機/機甲專用機庫的匹配改造。
潘文整個艦隊都沒有專門的戰機/機甲機庫,畢竟大機庫能兼容小功能,反過來把機庫弄成十幾二十米一層,大的就收納不了了。但戰機機甲的專用機庫也並非一無是處,這東西能省掉一些大機庫發射機甲/戰機時的環節,縮短投放反應時間,同時維護時也更方便,不需要太多大號設備配合。
按最新收到的進度表看,如果黑屋的最終報價能降低到十六萬左右,他的籌錢效率也能穩住,拿到h1米沙勒也是三個月後的事情,著急也沒太多用。
撇開錢與艦隊本身的事,在平靜的三個月裏,潘文主要在做的事情就是推動推進器的完善了。
他和d21開發公司的股東們反饋回的推進器相關數據很全麵,然而憑借d21開發公司本身的研發力量,想讓完全符合現代戰爭的要求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暫時隻能為其開發民用市場。潘文知道是哪來的,甚至猜的到是個殘缺產品,所以也知道這玩意被丟到第二世界來一定要進行全麵改進,才有可能最終在真實世界裏達到實用標準。
為此,通過往來於的通訊船聯係過數次後,潘文取得了股東會的授權,將拿出來作為本次與404廠、泰坦重工談判的籌碼,但目的不是為他自己買船做抵押款,而是要借助兩廠的研發力量,同時共享後續型號的專利權。
這件事辦成很容易,實際上關於的談判進度已經就要完成。
作為第二世界中全新類型的推進器型號,也已經表現出足夠多的優點,404廠與泰坦重工等於無需支付任何前期研究、製造、測試就拿到了一款很有錢途且已經實現民用需求的推進器。他們隻要投入微乎其微的研發力量,做出任何小改進讓其成為新型號,就已經實現了潘文方的初步要求能夠共享專利。
而對於d21開發公司的其他股東而言,就算白送專利共享權給兩家大廠他們也是願意的,因為兩家並不是隻有軍工係產品,同樣也生產民用艦,一旦被用到兩家的民用船上,d21開發公司立刻就成了無需專利費的低成本配套廠商。至於潛在客戶會轉投兩家大廠,反而不是大問題,d21開發公司的主營業務是能源燃料,生產力就算再擴大幾倍,也隻能為附近兩三個星係提供民用艦船的製造,而兩家大廠的產品遍布數十個星係,如果把普及開,光是大修換裝的需求就已經超過d21開發公司自身能接觸到的訂單量。
此時談判的重點全集中在兩點——投產後兩家大廠的研發再投入力度,和“後續型號”包含的範圍。
說起來這個談判讓早早注冊了專利權的d21公司占盡優勢,是全新概念推進器,專利注冊時並不存在其他同類產品,所以描述的包含範圍就變得非常廣,按專利書上所寫,“無燃料消耗,推力不弱於同體積等離子推進器的新概念磁動力推進器。”
想要避開後續型號的概念,要麽增加燃料變成複合推進模式,要麽就故意做的比等離子推進器推力低。前者會增大材料耐熱等特征要求,同時增加成本,並因複雜度提高增加產品體積;後者更不用說,兩種避開後續型號的方式都會導致市場競爭力下降,這絕不是商人該做的事情。哦!還有個辦法,等d21開發公司破產專利自動失效!
商場如戰場,後續的技術都要免費給別人,自然會讓談判轉入不順,但在某些方麵,d21開發公司則做出了讓步,如果的後續開發進度能保持行業優勢,d21公司將不會再授權其他公司參與係列開發,同時d21開發公司旗下管理的船廠對外發貨的報價也一定會高於兩廠。
沒有學習過商業手段的人眼裏或許沒什麽了不起,然而d21開發公司是此時唯一占有專利權的合法公司,因此它的授權會獲得星際法庭保護,就算後續有其他公司通過什麽渠道獲取類似專利,打起官司來先擁有專利的也會受到偏袒。如果不再授權其他公司參與後續開發,就等於是由兩廠共占利潤並獲得了法律優勢。相比獨占,兩廠共占不但能規避掉某些地區的反壟斷法,同時d21不參與價格競爭,讓擁有長期合作曆史的兩廠也很容易在單一產品上實現實際壟斷的利潤。
相比壟斷行業產生的利潤,後續可能出現的仿造品、山寨品則不在談判考慮中,真正具有優勢的產品被模仿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而兩廠的規模也讓他們有足夠的自信,在占據先手時一直與對手們保持產品代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