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另類情報線
字數:4704 加入書籤
由周邊國家為k11提供的無償物資援不少,這些國家也知道k11破了他們沒一個能有好果子吃,或者講蟲群擴散至哪裏,哪裏就坐等全滅,所以多多少少的也要從牙縫裏擠出一些來。
無償物資援助大部分由帝國和聯邦支配,現在主要投入兩顆新要塞的建造,剩下約20%則由本地產業主支配——其中當然也包括了擁有農場的潘文,不過20%這個數字有沒有水分他這種小人物就沒辦法知道了。
會將物資分配到本地產業,還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資源。本地產業基地的基礎都是現成的,而且都有緩速變軌的能力,隻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就算不能參與高強度防禦,至少能讓偵查體係更加可靠,這比建造新設施或調集更多艦隊不但現在的成本低,萬一局勢進入僵持期,後續的維持成本也低的多。
物資並不是錢,由援助而來的全新物資拿到地下市場也不會比舊貨價高多少,所以潘文分配到的物資也並沒有拿去換錢,而是老老實實的和其他產業主交換所需的用於改造農場。
潘文對農場並沒有依賴感,改造上完全放棄了武裝化,而是傾向遠距離戰術支援型,裝配了深空魚雷發射組並正在進行磁幹涉改造。
雖然同為支援武器,魚雷係與導彈係區別還是很大的,魚雷更注重大口徑大載荷,加速度慢,卻擁有真正的超距離射程,上千萬公裏那是家常便飯。當然如此遠的距離,發射機構已經無法為魚雷提供大概坐標以外的目標諸元,在戰鬥任務中,魚雷隻負責對固定且沒有多少攔截能力的目標進行打擊。
k11此刻的敵人是蟲群,蟲群就算有什麽巨型的物體,擁有超空間移動和常規作戰能力的東西也不能算作固定目標,魚雷在這種環境下就不能進行戰鬥類任務,潘文的打算是換裝布設型戰鬥部,用於鋪設臨時偵查區或在遠距離造成短暫的磁幹涉現象以幫助友軍捕捉蟲群。可是小號偵查組件在現在的k11非常匱乏,所以隻能先做少量的磁幹涉彈。
回到蟲群身上。
最近幾天蟲群的進攻規模在逐漸縮減,很明顯的一個陰謀,卻被輿論宣傳成蟲群實力衰退,已經是人類反攻的時機。潘文的特別行動組雖然也在努力,可是小小的聲音此刻也被大勢所淹沒,很顯然連續十天k11安穩無恙已經讓很多人坐不住了,kt星團前麵十個星係已經淪陷,現在誰搶到就是誰的,哪怕有地麵可能會有蟲子,恒星資源擺在那,不要白不要。
在這樣的輿論下,帝國與聯邦產生了分歧。伊斯帝國認為應該等k11做好一切準備再考慮收複那些星係,而加布裏聯邦則判斷可以先嚐試反擊一兩個星係,看結果決定是否繼續守衛k11。
會有分歧不奇怪,帝國現任國君是個偏保守的人,否則也不會在位十多年都沒和聯邦打過一次正式戰爭;聯邦會選擇更激進的方案,純粹是因為k11的資金物資消耗對於一個聯邦製國家的影響更大,他們有必要盡快結束高消耗階段降低戰爭維持費。
帝國的保守救了大家一命,沒有帝國的配合,聯邦不願意讓自己的艦隊孤身犯險,因此啟動了新條例,鼓勵民間武裝集結作為先導部隊,並承諾了戰後的優先開發權。
星際時代的優先開發權是個很妙的東西,就用d21開發公司舉例,它是海默星係第一個完成產業鏈級開發的公司,在獲得星際法庭私有化許可後,實際上就已經擁有了海默星d21衛星的優先開發權。在這個權利麵前,哪怕有什麽勢力在海默星係建國,也隻能向d21開發公司征取平均關稅而不能征產業稅、資源稅,在d21完全開發前,d21開發公司都不用買地或購買使用/開發權,而且沒有產業稅等稅務的情況下,對星係內銷售的成本會遠比一般企業低,隻要管理層不是太離譜,一般擁有優先開發權的公司哪怕開始很小都很容易發展成為本地最大的企業。
對於k1到k10這樣已經淪陷的地區,優先開發權就意味著完成歸屬扯皮前不用承擔任何稅務並會受到一定保護,且在後續開發中也無需付出多少資源成本,總之是個無本萬利的事。
優先開發權的承諾不消耗聯邦任何現有資源,就能給予野心人士強烈的刺激,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畢竟在之後的瓜分中,由於k1到k10到帝國和聯邦的領地有至少兩個中繼點的割裂,另外還要維持形象或者說是吃相,雙方直接拿領地的可能不大,通過星際法庭給出去的優先開發權隻會對自家有利不會有更多損失。
然而帝國並未跟進聯邦的策略,今天剛到達k11的龐大私人武裝群仍然等在蟲群可能突破地區做守株待兔的事。
聯邦的私人武裝則分作兩個部分,一大波繼續留在k11,另外四分之一的則開始集結,從集結方向看,似乎是要前往k7。
k7是星際橋直到kt星團初始星k1中,戰略地位最重要的一個星係,因為它是該區域中唯一一個跳躍區能覆蓋k5到k11共六個星係的地區,更不用說那裏麵還有個蟲群絕對利用不了的高淨度黃金星球,如果能拿下,那絕對發老財了。
對蟲群的研究還沒有出具體成果,但是k7e1無法被蟲群利用已經是個公認的事實,蟲群畢竟是生物,需要元素的多樣化,60%淨度且稀薄大氣層內已經幾乎不含氫氧元素的黃金星球明顯提供不了這樣的多樣化。
可惜這一波民間武裝還沒進入跳躍程序,已經有無數人在背後看衰了。
比如某艘來自聯邦地區的重型巡邏艦上,就有這樣的對話。
“為什麽我們不去湊熱鬧?”
“你傻嗎?這群蟲子一看就是那啥boss,你看看曆史書,那啥boss有這麽傻?能讓人把出擊路線從中間截斷?”即便是玩家,紀元boss也是個很忌諱的詞匯,哪怕對話的對象同為玩家。
“打不過可以跑嘛,你看這次去的船不少啊。”
表示反對的玩家搖頭:“看起來不少,但是你看看留下來的,大夥都不相信這個規模能對那啥boss造成多大困擾,你作死別帶我。”
實際上這次準備進入k7的民間武裝,大多數都不是玩家的艦船,是認不清大局的吃瓜群眾。
吃瓜艦隊的集結花了些時間,最後在確認有一波來自k7的虛弱蟲群侵入k11後,立即啟動了跳躍程序。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支總數量約一千艘中小型戰艦的艦隊就這樣消失在時間的長河裏了。嗯,似乎以沒有然後做結論有些不妥,因為蟲群在艦隊完成脫離後約六個小時,k11遭到了來自k7蟲群的襲擊。
在聯邦和帝國總數超過兩千艘各型戰艦以及玩家和其他民間武裝規模更龐大的力量前,蟲群的襲擊仍然拆毀了跳躍點周邊大部分偵查設備。
規模上這次的襲擊並不算很大,比帝國和聯邦艦隊剛剛駐守k11的頭兩天略強一點,然而針對性的戰術攻擊並沒有跟人類艦隊留下太多時間做反應,蟲群就是盯著偵查設備來的。
接下來的事情很麻煩,補口子,或者在沒有獲得k7有效情報前就派遣大部隊進行再反攻都需要大量的艦船。
麵對蟲群,一艘常規艦船能預警的有效空間隻相當於四到八個放置偵查器,在半徑一百多萬公裏的區域裏補口子會導致其他方向的官方守衛力量大幅減弱,而能執行戰術攻擊的蟲群很可能會有下一步戰術動作。
再反攻,更讓人為難,帝國和聯邦在境外行動中是無權直接命令民間武裝進行指定配合的,何況毫無情報支持的再反攻根本保證不了死活,哪怕隻是提個建議說不定都會影響後半輩子的官路。
在難以抉擇的情況下,最終還是玩家們出了個頭,部分戰艦自覺進入了k7對應跳躍區進行巡邏,這樣一來就隻要等待後勤到位就能對本區域偵查體係進行再布設。
在這種戰略級攻防中,玩家們利用論壇進行的超越時空和死亡的情報交流是很占便宜的,在大家都沒搞清狀況的情況下,他們已經搜集到少量作死玩家的情報,基本能判斷k7很可能已經是蟲群前線中樞。
能獲得如此級別的信息,全靠玩家的能力體係與眾不同。
從大銀河時代伊始,玩家的能力體係就與原住民完全不一樣,原住民的各種技能都是超級跳,每一級每一階都是天差地別,一個人很難掌握多種能力。而玩家的能力體係則是小步快跑,級別差距小,提升不明顯,但是到了今天,一些等級十分高的玩家已經能發展出特殊才能,甚至遠強於某些領域的高階npc。
比如在本次作死行動的時候情報搜集中,就是幾個走駕駛專精線路的玩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在npc一方,駕駛專精是個全階段通用執照,僅附屬執照有階級差別產生一些戰鬥差距,根據npc本身的智能階級可能有更多差別,但是整體而言不會太離譜。而玩家的非攻擊向駕駛專精傾向,能讓這幫貨的小型飛行器獲得超神般的閃避與機動性,越小的飛行器效果越明顯,特別在應付蟲群的非持續射流型攻擊時效果特別好。
這回,就是幾個玩家的戰機駕駛員閃避了無數的蟲群攻擊,一不小心就觀測到蟲群的超大分布區域,按他們死前經曆的攻擊頻率、強度判斷,鎮壓了本次作死行動的蟲群,最多隻占到k7蟲群總量的二十分之一!這是個極為可怕的數字,甚至可以斷言,若是沒有點強力武器和比較可靠的反隱形網,這波湧到k11就很可能將k11給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