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K11反海盜艦隊
字數:5582 加入書籤
藍色的恒星在數億公裏外散發著光芒,寂靜的深空中突然產生一陣扭曲,一堆金屬戰艦不知從何處冒出來。
“boss,目標k23跳躍動作完成。”
“辛苦了。娜傑日達,半個小時內完成換崗工作,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忙。”
“明白。”
在k11站樁的時間太長,搞得潘文對連續的超空間機動有少許不適應,休息數分鍾,等周邊初步情報匯集,才開啟艦隊會議。
“各位的艦隊沒問題吧。”
“正在檢查,應該沒事。”“我公司艦隊情況良好。”……
“那好,大家跟隨本艦隊逐步進入低速巡航,接下來就看納爾財團的了。”
潘文此時帶著各財團、公司的代表艦隊離開,是專門來賺錢賺聲望的。
k30蟲群的啟動,幾乎是在幾天內就導致kt星團右翼星區產生****,不僅僅是已經遭到蟲群感染的地區,連編號在20以內的星係局勢都有些不穩。
坐鎮k11多時的潘文第一時間判斷兩撥蟲群勢力距離拉近之前,會有一小段空檔期。
有雇傭軍的情報支援後,帝國和聯邦對蟲群已經不再是有守無攻被動防禦,對蟲群可能存在的行星進行板塊級打擊會降低蟲群聚集力量的速度,蟲群短期內很難快速的增強力量,最好的方式就是等k30的蟲群的觸角能摸到星際橋。
另一方麵,k30蟲群造成的恐慌,會導致一線部分民間與官方武裝對k11進行規模更大的支持,以保證戰略撤退路線不被截斷,這與他們是否有信心對k30蟲群進行逆襲沒有關聯,隻是攻守平衡考慮後的必然結果。
作出判斷的潘文沒有猶豫,立刻與k11對蟲群自衛抵抗部隊中的各財團、公司進行連續數日的磋商,於是有了他帶隊跑來k23的一幕。
有趣的是,身為曾經的大海盜,潘文這回帶艦隊接近k30蟲群感染區,卻是來反海盜的!
潘文從來沒把自己當成某個陣營的忠實成員,他覺醒者的身份告訴他,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k30蟲群現身使恐慌大麵積擴散、吸引官方武裝的同時,因官方執行力下降會催生出新的海盜利益團夥,而新海盜利益團夥逐漸擴大後,各中小國家的官方勢力會受到很大程度的牽製,無法真正聯合全部力量對蟲群實施反撲。
意思就是新的海盜利益團夥,實際上會變成k30蟲群橫掃kt星團右翼星區幫凶,其存在的惡劣影響要遠遠超過賽格伊斯這個製度還算完整且傾向於地下貿易的海盜聯合體,是一個必須被壓製甚至消滅的群體。
而在這次的反海盜行動中,潘文說服其他自衛抵抗部隊的成員參與,也是用利益刺激。
現在仍然留在k11的財團、公司,不是家大業大產業難以出手,就是十分守舊的商人,或者說是吝嗇都不為過,這些團體在安全和商業利益的選擇中更傾向後者。用數據說明,可以理解為一般商人會為200%的利益冒生命危險,現在還在k11的這幫夥計50%利益就足夠他們放棄考慮安全問題!
潘文隻是提供少量的作戰記錄並跟他們好好分析kt星團右翼星區的走向,就足以讓他們看到滿太空裏遊動的金山,一直拖延到今天才來到k23,主要是各方都要處理一些細枝末節。
有利益團體的支持,又有反海盜的大旗掩著,潘文就不用擔心雇傭軍會吊在後麵趁機打他,雖然獲取戰利品的效率會因艦隊規模增加而下降,但至少是個各方麵皆大歡喜的局麵——除即將遭到外來勢力打擊的新生海盜們。
首站選在k23也是有些講究的,k23整個星係裏隻有一顆環境和大小都很差勁的居民星,人口連居民星平均值的十分之一都沒有,在十億以下。在居民守備需求偏低的情況下,k23卻有著兩個空間貿易基地和本區域裏分布範圍最大的小行星帶。守備力不強,良好的貨貿環境,複雜的作戰環境基礎,如果再加上蟲群帶來的威脅,就是個天然的海盜滋生地,實際上它以前就是不服賽格伊斯製約的零星海盜出現較多的地區。
負責向本地官方獲得反海盜談判的納爾財團是個跨國財團,d23就是他們的發跡之地,應該是k11諸多公司、財團中最合適的選擇。
納爾財團沒有讓大家失望,或者說有意在大夥麵前顯擺他們在本地的影響力,艦隊在小行星帶內圈進行低速巡航的十來個小時中沒有受到任何來自本地官方艦隊的責難,僅有數次例行的航線對照詢問。
短短的十多個小時後,納爾財團的船帶著一艘官方通訊船進入艦隊,為所有艦船發放本地通行密匙,有了憑證,隻要不攻擊合法艦船、設施,在本地區的任何行動都沒人管,同時能利用本地空港、星基進行補給。
本地官方效率如此之高,除了納爾財團在本地的影響力外,最重要的原因這支外來艦隊的確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上周的蟲群突然襲擊的惡劣情況在各涉事方的管控下沒有大規模泄密,但周邊國家的官方通過自身渠道也相應的了解到一些當時的戰況,涉事國隻有少部分艦隊為圍剿k30抽調出去,留下來的艦隊在蟲群掃蕩過後無不遭受重創,其中有兩個倒黴的整個星係防禦艦隊都給抹掉了。
在這樣強大的力量威懾麵前,哪怕k23所屬國並不屬於k30的一次跳躍狩獵圈,也同樣麵臨著十分強的防禦壓力。k23由於劣質的居民星,內需就不足進而導致經濟體量偏弱,無法維持龐大的官方艦隊。一些民間武裝被蟲群嚇到後開始各自選擇後路,更是降低了整體武裝力量。
現在有本地財團為代表的艦隊願意做反海盜工作,他們求之不得,這樣可以讓官方武裝力量更為集中,不管是對接下來的同盟防禦談判也好還是防止蟲群可能使用的對首都星係跳躍式突襲都有好處。
裏麵還有個重要的因素,既官方艦隊的**問題。官方艦隊自己去反海盜會出現大量的戰利品貪墨,隻要不讓戰利品上艦,通過給戰利品做定軌運動調整並留下坐標,哪怕有一些變數,十之**的戰利品也會流入私人手中而沒有任何把柄,結果是官方艦隊反海盜並不能給官方帶來紅利,燃料費都賺不回來。這樣的反海盜結果,讓獨_立於軍隊的政、經管理體係不會覺得把反海盜工作交給外人會讓國家損失利益,而軍隊就算有什麽意見,等這邊的情況一上報,他們立刻就會有至少一半被調到首都星區去,剩下的必須以保護居民星和礦產星為主,沒空去幹別的。
回到來自k11的反海盜艦隊本身。k11麵對的蟲群潛行能力太強,為保護大家的產業,民間武裝離不開超空間偵察機製的保護,潘文與其他警戒艦隊管理者聯係後,隻由他自己的艦隊帶隊過來,所以整個艦隊裏也隻有黃金號和鑽石號兩艘擁有超空間信息綜合係統的艦船。
不過就算多麗絲艦隊已經歸隊,所能執行的反海盜策略還是有些單一,獲得反海盜許可後,鑽石號率領的多麗絲艦隊和黃金號率領的潘文艦隊分別領三十艘k11其他勢力艦船,在小行星帶兩端進行巡航執法。
除去潘文艦隊,這次過來湊數的六十艘各型護衛艦來自足足三十個公司、財團,基本上把k11所有有實力的商業組織一網打盡。幾十張嘴等著分錢,每個團體代表能分到的肯定不會太多,賺錢本身就已經變成次要目的,更多的,是想利用反海盜行動增進聯合艦隊的默契。起碼讓他們能通過更多戰鬥,習慣潘文的指揮和作戰模式,以免在後期強度更高的戰鬥中出現重大而致命的執行失誤。當然也有點增進友誼和利益捆綁的目的在其中。
k30的蟲群沒有真的衝出來霸占其他星係,隻是感染,處於非直接涉事地區的k23海盜活動有所增加,規模卻還較小,差不多也就是大銀河時代啟動時mr241的海盜那樣,以巡邏艦和武裝商船為主要作戰力量,護衛艦隻占很少的比例。
打擊這種級數的敵人看起來有失大海盜的身份,不過擁有兩套超空間信息綜合係統作為指揮中心的艦隊,能夠大範圍單向無延遲發送小分隊具體指令,打起這種小東西效率才叫高,匹配了第二智能主機提供龐大計算能力的黃金號與鑽石號甚至比其他同類戰艦更能適應小行星帶的複雜環境,把海盜們從裏麵揪出來。
或許居民星的吃瓜群眾會疑惑為什麽外來民間艦隊比軍方同規模艦隊打擊海盜的效率還要高,但這事兒在k11反海盜艦隊自己眼裏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超空間信息綜合係統專利最早就是泰坦重工專為移動設施開發的小型化綜合係統,別國與其他商業集團即使有些類似產品,不是星基用,就是需要購買或獲得專利授權的,成本與技術成熟度與泰坦重工的本廠產品沒辦法比。此外,該技術的確可以進行偵查,不過精度與信息完整度卻根本不值一提,沒有豐富的使用經驗表現十分差勁,遠不如低成本的偵查機、偵查艦形成的偵察圈好用。加之泰坦重工的主要經營範圍是mr星團,山寨成本與性能都無法保障的kt星團內部地區,類似型號戰艦的整體儲備量很低,並非每個國家每個星係都有,而k23在中小國家裏也屬於經濟實力偏弱的代表。更不用提反海盜艦隊的領隊還是潘文這種不知道幹過多少壞事的大海盜,整個團隊有著遠超正常邊防軍的小規模實際作戰經驗。
反海盜生活過去一周,潘文帶領的k11反海盜艦隊共擊沉海盜船130艘,擊傷並俘獲海盜船78艘,追繳被打劫物資622萬噸,救出人質230人,艦隊艦船受傷10艘,被擊沉數0。必須要提的是和海盜一起在作戰中打死的人質數量遠超被救的數字,作為非官方反海盜艦隊,潘文根本就不在乎本地人質死活,能活著被救出來的都屬於有老天保佑的!
追繳的被打劫物資和人質由納爾財團本地的小艦隊分批交給官方,隻為艦隊換回極少的禮金,勉強算攤平食品成本。艦隊裏都是些摳門商人,如此不劃算的生意能執行,主要還是為保持正麵形象,壓下毫不顧忌人質安全等各種反對聲音。
雖然比較摳,畢竟都是守法商人,對形象還是在乎的,通過正麵的形象工程,納爾財團也很快獲得與官方談判的優勢,為艦隊拿到本地補給折扣,多少填補些因少賺錢而受創的小心肝。
而在過去的一周中,k30蟲群又一次完成對單獨星係的偷襲與感染作戰,將被感染星係數量增加到八個,涉事的居民星數量更是達到十四顆,涉事人口總量終於跨過了一千億!
千億級,哪怕在星際時代也是個傷不起的數字,跨級別的數字增長,終於讓周邊國家盡棄前嫌放下內部鬥爭,公開宣告無論付出什麽樣的代價都要拔掉k30的蟲群。
k11反海盜艦隊中的很多人都對此消息表示欣慰,覺得蟲群的災害或許到此為止了。
隻有潘文暗自搖頭,對此不抱絲毫希望。通過近距離搜集情報,還有隊伍中在本地有產業的商團提供側麵幫助,了解過整個k30外侵過程後,他隱約覺得k30蟲群在人類之中可能還有內鬼!連敵人是誰都不清楚,又沒有能夠無視一切戰術戰略全麵壓倒性的軍事力量,在k30這種能通往十幾個目標區域的地方怎麽獲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