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K30毀滅作戰 上
字數:4625 加入書籤
k30,或許現在可以稱其為地獄之門,從這裏冒出來的蟲子已經對涉及人口超過千億的各居民星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kt星團右翼星區聯軍在前一刻衝進k30,準備執行毀滅作戰。
是的,毀滅!
星際公約什麽的,那是在人類之間使用的,而現在他們的對手不是人類,即使k30e4上可能還存在極少量幸存者,可外麵是上千億受災民眾,為了不讓這個數字繼續擴大,周邊國家一致認為必須先斬斷根源!
擁有超過三千艘護衛艦以及更多數量其他型號戰艦的超規模艦隊裏,有一支特殊艦隊,現在的代號是毀滅者,裏麵有二十艘摧星艦和十多艘其他型號對星球武器,比如有神罰之稱的死星戰列炮。
死星戰列炮從武器原理分類應該屬於中輕型巡星艦等級的電磁炮艦,不過與電磁炮艦的高密度金屬射流式攻擊方式不同,它的武器口徑更大、軌道更長,彈道速度卻遠遠低於正常電磁炮艦,初速一般在一千到兩千公裏每秒之間。它發射的彈丸質量是按噸算的,這樣的質量配合專業的內外層材料與特別設計的外形,在穿過大氣層後會以超過200公裏每秒的速度與地麵碰撞,使用鑽地模式時能直接擊穿地殼對地幔層進行打擊!
擊穿地幔對於星際時代的科技算不上什麽非常厲害的能力,但是如果這種效能配合上每分鍾三千發以上的射速,會發揮出比摧星導彈更恐怖的效果,何況死星彈丸的成本遠低於對大氣內導彈的成本。不過由於彈速過低、作戰準備動作時間過長等因素,死星戰列炮的戰術應用範圍趨近於零,毀滅者艦隊中的兩艘都是從博物館裏弄出來剛剛完成緊急升級的老古董。
艦隊進行了短暫的周邊清理工作後並沒有急著護衛毀滅者艦隊去炸行星,而是等在原地。
約半小時後,又有一支規模超過五百艘各型艦船的艦隊完成跳躍動作,剛好落在陣型後方。
這是包括民間武裝艦船與特殊設備的艦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臨時遠程通信機。
雖然人類暫時沒開發出可用於艦載的跨星係超空間通訊設備,不過臨時的還是有的,它通過一個中隊的運輸船進行裝箱運輸,在觀測艦進行高精度定位並搭建後,可以支持至少一百小時的跨星係超空間通訊需求。
臨時遠程通訊機在k11與前方蟲群的對決中並未使用,原因是這東西的搭建調試工作用最專業的團隊也需要至少十八個小時,以之前互相試探得到的結果看根本來不及在蟲群反應過來前投入使用,而k11本地則早就有合資投建的遠程超空間通訊機。
k30不同,外圍雖有一些居民星遭到感染,但地麵人員、設備、武器的努力下,暫時還無法為太空種提供有效的後勤支援,所以k30是現有唯一的基地,在這裏搭建臨時遠程通訊機能更快的對蟲群在周邊地區的行動作出反應,即使在一百小時使用周期之後,也可以在幾個小時內通過再調試與更換零部件再次使用。
五百艘民間武裝與設備艦船中,就有剛剛從過來見世麵的黃金號與海港號。
隻帶黃金號與海港號潘文是有所考慮的。對k30作戰絕對不差他那點火力,多麗絲先前在藍皮海盜處溝通,與k11本地商人接觸不多,哪怕作為她作為他的代表其他人也不會很信服,留下大部分武裝力量在那裏鎮場子能減少一些內務方麵的麻煩。而民間武裝裏,海港號這種級別的船塢艦數量是非常少的,海港號能滿足一些維修需求,說不定就能騙幾個去3地區。
“boss,我們要求前半個小時作戰記錄的請求全部被駁回了。”
“嗯,知道了,通知機庫把鷹眼放出去,注意獲得其他人的共享信息。”
k11的作戰有專門的信息發布辦公室,是為了安撫本地人並為本地人提供預警服務等,k30毀滅作戰明顯沒有類似的需求,而他們似乎也不指望來自民間過來打醬油的艦隊能幫上多少忙,拒絕提供作戰信息也在情理之中。
幾艘鷹眼偵察艦很快被丟出機庫開始工作,不過按照前一個脫離動作階段的內部會議,它們沒有急著去投放偵察設備,隻是利用偵察艦的能力成為額外的觀察點,並試圖搜集可能存在的共享信息。
共享信息比較容易理解,官方聯合艦隊不指望民間武裝提供多少幫助,卻也不會完全不管死活,他們投放的偵察設備可能會在公共頻段提供部分情報。如此一來,其他的民間戰艦投下的偵察陣列等設備可能也會開放雙通道,在自用的加密頻段外提供公開數據。
假如是人類之間的太空戰爭,共享信息是沒什麽蛋用的,因為公開頻段的信息沒有加密,很容易受到戰術武器、設備的幹擾和篡改,這種毫無安全保障的信息誰用誰死。還好現在的敵人是蟲群,蟲群應該還來不及開發過於深入的戰術武器吧。
等民間武裝做了點準備工作,脫離動作較慢的運輸艦隊並入聯合艦隊,龐大的艦隊就開始向k30e4進發。黃金號與海港號則混在民間武裝艦隊裏,成為聯合艦隊的預備隊,綴在艦隊後方。
從民間武裝與運輸艦隊抵達k30到此刻,已經過去近半小時,期間僅有零星的開火,沒人知道蟲群是不是已經準備再次向周邊做反圍剿攻擊。
隨著聯合艦隊逐漸加速時間一點點過去,路上遭遇到的蟲群反而越來越少,異常的情況使得通訊係統中一片安靜。
等艦隊進入勻速巡航後,各功能的偵察設施開始提供更為精確的情報,似乎有大量蟲群開始向集結。
雖然情報上涉及的數量非常龐大,有多少得歸類到戰機等級的垃圾蟲也不清楚,卻沒有民用艦船逃跑,行星防禦是個十分複雜的係統,哪怕是人類在這方麵的成果,也落後於對行星打擊的手段,k30的蟲群並未展現出技術層麵的優勢,不可能比人類表現更好。
幾個小時後,艦隊逐漸接近k30e4,並迎來了第一波打擊。
這是一次合圍攻擊,蟲群的規模從雷達等設備的情報看極為龐大,非常唬人。聯合艦隊指揮官以三成艦隊分出兩個分隊離隊對右翼和上方來襲蟲群執行打擊,而民間武裝則被通知負責拖延後方蟲群的攻勢。
在潘文看來,指揮官或者是指揮部的水平還是不錯的。
早在賽格伊斯在mr241的星基與mr240對應跳躍圈哨站作戰中潘文就有過體會。太空戰規模超過一定程度後,最大的難題是頻繁且幾乎沒有停頓的高能武器射擊,會幹擾偵察設備的性能進而影響到射擊精度,控製交火密度以維持單位區域內的作戰效率是十分有必要的。當初mr241的衝突規模雖不小,但由於當時雇傭軍的艦船級別低,作戰中持續能量指數還不算太高因此有些困難並不明顯,像眼前這支龐大的聯合艦隊若不分開作戰,鋒線艦船根本不用想命中率的事等死就好。
一係列戰鬥指令意味著構成這支聯合艦隊的國家規模都不大,卻反常的擁有大規模作戰經驗,而這些東西在士官學院與一般的資料館中不會記錄,也許總指揮官的ai階級很高。當然也不排除指揮官或指揮部隻是想避免艦隊在作戰中頻繁變更艦船迎敵姿態,畢竟艦隊大了,又是多國部隊,指令越多執行度就會越低。
艦隊一邊等待著迎敵,一邊調整著整體航線,按剛剛發下來的航線調整目標,如果這次蟲群的圍攻持續交火時間過長,艦隊將會在距離k30e4的地區開始繞軌航行,短期內可以不進入減速過程。
其他方麵的作戰與潘文關係不大,後麵包圍而來的蟲群被零星釋放的偵察陣列捕捉到,情報上看似乎品種也十分一般,僅有的幾張能勉強分辨的畫麵,貌似是以早前mr251g1e7曾出現過的有超能力的蟲子為主。
那種蟲子給潘文的印象很深,雖然對戰艦作戰能力實在爛的可以,不過瞬間提速的能力能很好的對抗戰機部隊,屬於非常優秀的炮灰兵種。
交火開始後,果然數量最多的就是這些會亂竄的小蟲子,遠距離打擊這些蟲子效果很差,從相對靜止瞬間加速到數千公裏每秒的速度讓主機預判完全失去了效果,而且該能力還可以用來強行轉向,要不是蟲群的規模擺在那遭到牽連的比較多,二十到四十萬公裏這段距離說不定不會有任何戰果。
潘文等少數處在戰艦陣列偏後方的艦船沒有急著開火,他們大多數都是保護支援型艦船的民間武裝,其中或許有幾個純粹是偷懶,此時卻也沒人有工夫管他們。
不過和其他人不太一樣,潘文隻是在等大家夥動手,這些蟲子雖然沒有k11那裏的那種隱身潛行的能力,想在這個距離辨識大小還是比較難的,它們的攻擊方向也沒有和來路完全重合,偵察陣列的效果算不上好。再說小蟲子們麵對成規模的民間武裝實際上不可能產生多嚴重的威脅,沒其他蟲子它們就是單純來送死的,相信指揮這群蟲子的家夥也不會做無用功。
果然,在雙方距離接近到二十萬公裏時,新的變化出現了,零零散散的,蟲群與民間武裝艦隊之間,開始出現一係列爆破,或者說是單純膨脹的球形火焰。看起來貌似沒有多少用,但是反應快的艦長們已經意識到火球的數量、密度繼續提高,會影響到火力係統的定位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