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無法預測的蟲子
字數:5989 加入書籤
k35,第一氣態星附近。
肥蟲君在多妮婭內部的指揮中樞一陣頭大。
新的情報顯示在編號k32之前的星係裏,冒出來一支規模很大的人類艦隊,肥蟲君正為此而頭疼。
如果三魔王在信息傳遞速度與指揮係統方麵與人類隻有較小的劣勢,那麽單獨行動的肥蟲君無疑在這兩方麵更為被動,僅有的能依靠的部下隻有唯一級飛行蟲後娜塔莎。
即使是精神體生命狀態的娜塔莎,沒有多妮婭這類“放大器”般的存在,其直接指揮半徑也不過是零點五au,太空輻射狀態非常良好時勉強能到一au。以恒星係為戰術單位,娜塔莎的指揮也有點不夠看,除非是直接衝突,否則無法在指揮層占到任何便宜。而“唯一級”三個字也讓肥蟲君根本不舍得讓娜塔莎單獨去跟那個新冒出來的艦隊叫板。
新來的艦隊行動很惡心人,似乎認定了k32的邊界,三天來沒越雷池一步,也是肥蟲君此時最為蛋疼之處。
在戰爭中,戰略縱深這個東西非常有意思。
當交戰雙方實力差距不是太離譜時,在邊境附近交戰,與在需要額外補給線的位置交戰,戰鬥形態幾乎不在同一個次元。肥蟲君的蟲群此時處於防守方,敵方越是深入,他能動用的手段、兵力也就越多。
做個數值設定,他現在的蟲群隻能接受和自主發起難度等級為2的戰術指令、動作。一旦敵方艦隊越過任何一點,他都有把握以難度2的戰術指令,將敵人逼退至k41-k42防線,甚至消滅掉敵人。可是在k32之前的星係,哪怕啟動難度3、難度4的戰術,他也沒把握能滅了艦隊,最多能做到逼退。
k41-k42防線是人類敗退才開始建立的新防線,之前沒有任何基礎設施,固定防禦、機動守備與反擊力量都是可預測的。這條防線及其後可能被開發的區域,開發需要工業成本與時間,內部權力鬥爭需要消耗實力乃至引起內部衝突,體係結構實力的增長再快也快不過蟲群的自我增值速度。
k29之前暫未被蟲群感染的星係則不同,它們擁有完整的人口結構、工業、科技體係,隨時都可能爆發出難以預料的抵抗力量。這也是肥蟲君自開展後寧願花費近兩個月的時間去感染破壞各地居民星,自己帶著蟲群打遊擊,而從未選擇強攻的最重要原因。
現在留給肥蟲君的選擇不多。
第一種,忍了。
為大局著想,他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借著最初被感染而沒被前一批聯合艦隊摧毀的行星,發展起足夠碾壓一切——至少是能推過下一道防線進一步接近k11。
壞處是忍了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看起來是個遲早都要收拾的問題。
第二種,惡向膽邊生,直接跟這個新來的艦隊拚了。
出動現存的全部力量,他有五成把握滅了對方,成功率這麽低,有麵粉從k35的工業星資料庫裏弄出來資料做支撐,人類有一種星係內超長距離偵查手段,而他的蟲群不能隱身,很難無聲無息的接近。新來的艦隊沒有明確目的,不能用星球安全做要挾,第一批次必須偽裝成力量略弱的狀態,以拖延為目的等待大部隊入場。
可惜,這個戰術被啟用根本是不可能的,肥蟲君還記得自己的最終目的,絕不能把老家毫無防備的開放給k41-k42防線的那群家夥。
最後一種辦法,提前啟動麵粉的偽裝艦隊。
麵粉的寄生體在k35星係已經搜集到數百艘可用於作戰的艦船,隻是有些良莠不齊,真正投入到第一線還能發揮作用的僅一兩百艘而已,其中有一半還是沒太多威脅的巡邏艦。
規模比新來的艦隊差的多,但是配合一個規模恰當的蟲群做反派去策應的話,還是很有希望讓偽裝艦隊混進去的,到時候來個裏應外合,倍數差不算太大的數量就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了。這個戰術成功率最高,麵粉親自帶偽裝艦隊,就算對方要求視訊通訊都能糊弄過去。
唯一的困難是一旦啟用偽裝艦隊,絕不能讓任何信息脫離戰場,這無論如何看起來都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偽裝艦隊最能發揮作用的時刻,一定是最終衝擊k42防線的時候,若走漏了消息,人類防線因嚴格排查隻會降低少許守備力量,蟲群想強衝防線,仍然要付出難以估量的代價。
三個選項都不怎麽樣,肥蟲君頭疼了很久,還是決定放小保大。
麵粉現在絕不容有失,他不止要消化工業星的人口,也要吸收人類技術儲備,試圖恢複工業星的戰艦生產,完成後隻要後續人口跟得上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偽裝艦隊給人類添亂。
人口在k35也不是問題,k35的已開發行星集中在氣態星g1周邊,單位區域內的防禦力量較為集中,其中的居民星屬於現蟲群控製區裏最後被感染的一批,在啟動偽裝艦隊計劃前地表還沒被破壞,至今為止的人口縮減大半是社會內部暴力導致的,以十億為單位的人口量隻要一個單位能被送上太空,剔掉無法適應太空環境的,仍然是個極為龐大的數字。
不過即便是放小保大,肥蟲君也不願意讓新來的人類艦隊太囂張了,必須讓他們知道蟲群的領地可不是阿貓阿狗都能來的。
一連串的命令交給娜塔莎,她會將命令轉交給前麵的蟲群。
娜塔莎,整個大銀河時代裏都是極端特殊的個體,同時她也承擔著一些來自木衛二水下基地的試驗數據采集任務。
外界的事情與她本身的意誌沒有太多關係,得到新任務的她心情並不很好,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她總會冒出“主人好弱”的念頭。可惜精神體擅長偵查與指揮,對改變物理現狀毫無幫助。
娜塔莎是個高智能ai,和所有的高智能生命一樣,都有可能被負麵認知影響行動方式,這回她就犯了個不算是錯誤的錯——路過各目標區域蟲群時發送直接突變為擴散空雷場的命令。
命令與肥蟲君發下的命令並不衝突,隻是將“合適的時機”變成了“現在”。
肥蟲君的本意中,“合適的時機”需要各地蟲群自行判斷,分支蟲群雖隻能執行難度二的指令,隻要有過交戰,判斷出對方能否全滅己方還是沒問題的。在抵近過程中蟲群保持一定慣性速度突變成空雷場,運氣好能讓對方吃個大虧,最不濟也能在航線上造成一些麻煩。
“現在”就變,敵人倒是沒了消滅蟲群填充信心的機會,更不可能根據各地蟲群猜到肥蟲君的整體力量規模。可是空雷在經過長時間的擴散後,密度不足以對同一隻艦隊造成連續打擊,就算被踩到也不痛不癢。好處是空雷的散布區域會非常大,對路過此地的各種物體造成長時間的困擾。
話說回來,娜塔莎改變了命令,並不是她因為某些奇怪的念頭變傻了,她仍然是那個ai最高的精神體蟲子。
突變為空雷場不是蟲子的天然能力,需要經過太空蟲母的回收再利用,娜塔莎認為主人已經弱的夠可以了,太空蟲母不應該留在危險區域等待時機,直接完成突變任務向k35地區集合才是正道。
讓各地散落的蟲群轉為空雷場不是娜塔莎唯一的任務,若隻是這一個任務,隨便調個普通的飛行蟲後由穿梭蟲帶過來傳令就行了,她最重要的任務是改變各被感染星球的地麵蟲群指令。
根據她轉達的新指令,目標區域的幾顆居民星蟲群運作模式有所改變。
之前感染的行星,地麵蟲群接到的指令都是在保存自身的前提下盡可能搜集精華,如果地麵人類反撲力量減弱,就滅了人類加大搜集力度。該過程中有一定的精華會被儲備下來,用於緊急情況下調整蟲群社會結構或為低軌道提供補給。
新的命令則是減弱對地麵的控製力度,盡可能保留一定數量的人類,並強化軌道防禦,這就要用到早前在mr251星係用過的蟲子——蜂巢。
蜂巢生產的小蟲是體型很小的近距自爆蟲,行動距離自然無法彌補天差地別的射程差,不過它們有實體,在地麵指揮下形成一定密度,加上大氣層本身對能量武器的抗性,能很好的限製敵人用能量武器對地麵進行高精度轟炸,同時也可以強製引爆一些導彈。
娜塔莎對任務的轉達倒是沒問題,隻是在命令的合理範圍內,增加了大氣圈防禦體係的最終精華投入量:反正主人一時半會也不會來這裏搜集精華,別給人類占了便宜。
……
對於娜塔莎在眼皮底下到處傳令,潘文帶頭的玩家艦群毫無反應。
倒是有一次遠遠的偵查到了極微弱的波反應和金屬反應,可是娜塔莎的外殼體型根本就不在人類的“武器”認知中,若一定要對其特征進行定義,倒是像無人管控後脫離軌道的人造衛星!所以那次的偵查連定位都沒完成,更不用幻想現場抓到蟲群的重要助手了。
自身應該做的工作潘文倒是沒有敷衍,帶著玩家艦群在幾個被感染的邊緣星係到處轉悠。接應撤離該地區的民間組織、消滅能夠定位到的蟲群、對一定規模且恰好在地表上做壞事的蟲子進行地表軌道打擊等等。
幾天下來,沒有發生艦隊內部叛亂的情況,各艦檢疫等也沒有特殊情況,構成艦隊的各方麵逐漸安下心來。看來k30蟲群真的有點傷,隻要不過界就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所謂得寸進尺,在看似無礙的環境下,玩家開始想測試蟲群的底線,早些時候,他們通過參謀們向潘文提出對行星打擊的要求。
行星打擊和軌道轟炸完全是兩碼事,構成行星打擊標準的最低限度也是陸地板塊打擊,蟲群控製區邊緣幾個星係裏的居民星上還有無數人口,這一魚雷或對行星導彈下去,那可不是靠變個身份就能忽悠過去的罪行。
如果潘文和玩家艦隊以k41-k42防線做補給區,對有人區進行一次板塊打擊或者能說的過去,那邊現在有多亂用膝蓋都能想到,根本沒人管,就算新成立一個什麽聯合機構也不會追溯以往的罪行。不過這混亂中想獲得穩定補給實在不靠譜,不被其他人類滅掉都算好事了。
這明顯是要找人背鍋的行為潘文當然沒同意,卻也沒明確反對,暗示他們可以自己行動,但自己不會帶隊。
可惜玩家似乎也隻是提議一下,見他不肯背鍋,也就沒再提過。
沒機會看狗咬狗倒是讓潘文好一陣可惜,隻能繼續在本地區晃蕩,然後就碰上了見鬼的事。
後續的幾天裏,艦隊有二十六艘戰艦被空雷擊中,而且根據各地的掃描和偵查結果,除了他們,幾天裏至少有幾百艘各界航行器被空雷擊中。檢查過程中采集到的證據顯示,這居然是蟲子的空雷!
沒人懷疑過蟲子能布設空雷場,空雷根本就沒有技術等級,隨便找個技師學生弄些原材料都能敲出來,何況是能夠進行超空間跳躍的蟲子。但是蟲子布雷的情況和動機卻實在摸不透。
一般來說布雷是以區域封鎖/保護為目的,而以出事船隻的擴散度看,蟲子似乎想要封鎖數個星係!
簡直有病!不管是參謀們還是潘文在看到數據時都是這麽想的。
封鎖整個恒星係,哪怕隻封鎖各跳躍圈及以內的區域,要動用的物資量都極為離譜。全麵封鎖一個恒星係的物資需求,都能硬鋼潘文帶著的玩家艦隊,都不一定會輸,顯然蟲群沒那麽多資源,所以封鎖密度就跟沒有一樣,這種封鎖密度都不用刻意去排雷,過十來個月恒星就能給它們全回收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