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
字數:2882 加入書籤
在劉範的堅持和反複的勸說下,西涼下都已經明確了要承接天下數百萬流民的大政方針。 vw首先站在開發西域的角度看,沒有這些流民,沒有開發西域的人力資源。如此一來,西域還是西域,始終不會是劉範的地盤,而隻是控製範圍罷了。
其次,如果西域被開發,加有幾百萬的新增人口,劉範的勢力會得到成倍的增加。雖然現在劉範是涼州之主,但無論是耕地麵積還是出於戰略考量,涼州還是遠不如西域。現在擁有一州之地的劉範,尚且能威逼朝廷,如果再開發西域,尚不知勢力將會如何強盛。
接著,劉範深知以人為本的重要性。更多的人口會帶來更多的糧食,更多的兵源,更多的賦稅,更多的商機。爭霸天下,不是看占領多大的地盤,而是看占領地域的人口多寡。
官渡之戰前,曹操擁有兗州豫州和徐州,再加一個南陽郡,袁紹則擁有青州並州幽州和冀州。從麵積看,曹操和袁紹的地盤都差不多大。但曹操為什麽不如袁紹是因為袁紹治下人口繁盛,僅僅一個冀州有六百多萬人口,更不要說其他三州各有一兩百萬人口。反觀曹操,他的地盤是原,是全天下戰亂最集的地方,所以人口很少,加在一起,都不如一個冀州。所以在官渡之戰曹操隻有七萬可用之兵,袁紹卻有七十多萬。
總之,隻要有足夠的人口,爭霸天下不成問題。而劉範缺少的東西太多太多,最缺少的是人口。現在涼州有三百萬人口,但西涼軍加錦衣衛,占了其的三十萬。以九個人養一個人,無疑十分吃力。幸虧劉範手金錢繁多,不然涼州遲早疲弊。但維持西涼軍和錦衣衛不能停,所以劉範隻能吸收流民。
朝廷之,多有智謀之士。和西涼武們想到一起的,大有人在。其,以司隸校尉王允九卿劉表車騎將軍皇甫嵩和衛將軍朱儁為代表,另外還有其他的九卿,都堅決反對將流民交給劉範。劉範和他麾下武所計劃的,他們都已經料到。如果朝廷把流民交給劉範,雖然是毫不費力地解決了農民起義問題,大大減輕了流民對朝廷統治的威脅,但更加是讓劉範實力大增,這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劉範對朝廷的威脅遠勝於流民。流民不過是些烏合之眾,朝廷剿滅起他們來雖然費力,但還是可以鎮壓下去的。而劉範可沒有流民那麽簡單,可不是朝廷想鎮壓能鎮壓得下去的。
最重要的是,屬於世家大族的王允和劉表等人,在這件公事也存在私心。他們這些世家大族,得勢的秘訣是掌握人口和土地以及選官製度。隻要把這三件事辦妥,世家大族的地位可以千年不變。王允和劉表等人何等聰明,這等事豈會不懂
現在這個時代,是世家大族崛起的黃金時代。一方麵,流民遍布全國,衣食住行都沒有著落,正好讓世家大族強行擄掠去,作為自家的奴仆。另一方麵,戰亂四起,出現了許多無主耕地,世家大族也趁機搶占耕地,擴大實力。之所以西晉建立後,官府統治的人口從東漢末年的五千多萬下降到一千多萬,是因為世家大族趁著戰亂,把官府的人口都據為己有。以至於世家大族勢力膨脹,甚至西晉的建立都是仰仗世家大族們的鼎力相助。
因為流民問題,世家大族其實是賺得盆滿缽滿。但劉範要求朝廷把流民交給他,這是裸要從世家大族的虎口裏搶食。不論是劉範還是世家大族,誰隻要掌握了這一批人口資源,誰的實力會大增。故而,王允劉表所代表的世家大族勢力,絕不可能答應劉範的要求。
但世家大族也有其他的觀點。以太尉楊彪九卿楊溫為代表的另一派世家大族勢力認為,把流民交給劉範其實對世家大族利好更大。首先,流民問題讓劉範解決了,社會治安改善,世家大族才能平穩的發展實力,不然萬一流民們舉行起義,世家大族是首當其衝。黃巾之亂,許多世家大族都慘遭黃巾軍的屠殺,身死族滅。
其次,流民都離開家鄉奔向西域,他們的土地才會名正言順地成為無主之地,世家大族才可以快速並廣泛地瓜分掉。占領了無主之地,世家大族的實力更一層樓。
最後,楊彪和楊溫等人堅信,劉範不可能從流民身得到好處。流民的數量以百萬計,足足有五六百萬人,朝廷都難以治理安撫,何況劉範朝廷並不知曉劉範囤積有四百幾十萬石的糧食,認為涼州荒涼之地,並不產糧,根本養不了這麽多人。他們認為,一旦流民餓了,第一個是用劉範的肉充饑。
而且再看看西域,也是不毛之地。據朝廷的討論,認為劉範很可能會把流民遷往西域。因為涼州也養不了這麽多人。而西域在朝廷的印象裏,不僅是沙漠死地,更是不服王化之地。朝廷不知道劉範已經借烏孫人的刀,基本解除了西域各國的武裝。所以他們認為,西域各國一定會反對劉範將流民引入西域。這樣一來,劉範便是內外交困。所以在他們看來,劉範妄圖掌握流民,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遲早劉範要被撐破肚皮。
所以,把流民塞給劉範,不僅能讓朝廷一掃頹勢,世家大族受益,還很可能讓劉範從此一蹶不振,實在是一舉多得,一箭三雕的好計策。從整個戰略來看,把東州的流民這個定時炸彈,拋給處在西州的接盤俠劉範,是一個禍水東引戰略。
和楊彪楊溫同一個看法的,是劉宏和何進。在這兩派的站隊下,王允和劉表等人自然是無力反抗,隻能是同意了劉範的要求。於是,經過長達七個時辰的反複討論,朝廷終於又統一了口徑,答應把流民轉讓給西涼。
答應是答應了,但西涼還有條件,那是朝廷必須在流民遷徙出力,包括人力物力都必須朝廷來辦。為了實現禍水東引的戰略,朝廷雖然勉強大體同意這個無禮的要求,但朝廷還是在一個關鍵點犯了難:遷徙這麽多流民,必須要提供大量的糧食,朝廷雖然還有七十多萬石糧食,但還是不夠。最少也必須給流民準備兩百萬石的糧食。而隻有漢室還有儲糧幾百萬石,但是劉宏不打算出這批糧食。
在劉宏看來,儲糧是漢室的,是祖宗們一代一代積攢下來的,好不容易有這麽多,怎麽能給朝廷拿了去
vwhtlbook4040950dex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