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六章:嫡子

字數:4420   加入書籤

A+A-




    長寧是坐在皇帝的禦輦上進宮的。

    長安城剛遭戰亂,百姓們的眼裏還帶著恐懼,所以當遼東重兵護持長寧進宮時,並沒有多少人敢來圍觀,他們隻敢遠遠看著。

    這位大公主從前是用鳳駕抬進宮的,誰能想到八個月後的今天,竟然換成了龍輦。

    長安城因為女帝大軍入駐而變得熱鬧起來,長寧也算是楚家正統血脈,由她來執掌皇權,百姓們下意識便有一種回到從前的感覺。

    滿朝文武因為多多少少都受到了長寧的恩惠才幸免於難,對於女主登基的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慕清彥也聰明的沒有去追究那些“通敵叛國”之人的罪名。

    為了安撫人心,他替長寧下了第一道聖諭,柳一戰逆亂之際的所有來往故事,全部既往不咎,隻看今後行跡。

    官員們的心是徹底安了下來。

    也是在同一天,慕清彥公布了皇宮中幸存禦醫的供詞,證實了小晉王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死了。

    滿朝嘩然。

    小晉王登基後的確鮮少露麵,就連聖旨都是柳一戰代為宣告,倒也合情合理。

    更何況趙宇他們喪心病狂,為了裝腔作勢,甚至在小晉王的屍體上塗抹防腐的藥膏,妄圖延緩腐敗,證據確鑿。

    直到今日,慕清彥接手皇宮,這個可憐的孩子才開始入殮。

    長寧按著皇帝製度住在乾祥宮,而他自己,因為皇夫的身份也名正言順地入住寢宮之中,與陛下同吃同睡處理政事也無人敢有異議。

    說白了,朝中百官隻能希望慕清彥是真心對長寧公主的。

    否則,這遼東十萬大軍壓境,慕清彥就是現在宣布登基,改朝換代,他們也是屁都不敢放一個的。

    百官們的想法,慕清彥都知道。

    事實上,長寧此刻若是清醒著,慕清彥斷不會參與到這些事當中來。

    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一旦議政就有謀朝篡位挾天子令諸侯的味道,但他依然保持一個既不跋扈也不謙卑的態度,讓百官摸不到頭腦的同時,也不敢輕舉妄動要求他還權給長寧。

    慕清彥此舉當然是為了拖延時間,他從未想過自己稱帝。

    即便現在慕家的天恩已經不在,他對於星象占卜之術的感知也沒有從前那麽敏銳和強烈,慕氏一族永不為人主的詛咒也跟著煙消雲散,他隨時可以登基自立。

    但他沒有半點心動。

    江山天下,抵不過紅顏一笑。

    慕清彥看著長寧平靜的睡容,心中第一次感受到這句話是何等精準的至理名言。

    所以為了長寧清醒後的傾城一笑,他必須要堅持。

    慕清彥用沾濕的布帕替長寧擦幹雙手,指尖掠過長寧手腕時忽然一頓。

    他手指停在長寧腕上彈跳把脈,臉色說不出的古怪。

    “這怎麽可能……”

    打斷慕清彥的,是一條軍報。

    睢安侯的曹家軍按兵不動,即便聽到睢安侯因為“行刺女帝”而被慕清彥擒下,也沒有半點異動。

    明麵上看,是這兩萬曹家軍根本不是遼東十萬大軍的對手,所以還沒打就認輸了。

    實際上……當然也是這麽回事兒,隻不過還要多加一條。

    那就是睢安侯被擒時說的不錯,曹家軍中還有主事者。

    而且這個人並不是曹彧。

    因為在攻下長安的第一時間,睢安侯世子曹彧就衝進城中尋找自己的母親。

    當曹彧看到自己一家不但完好,甚至還成了整個長安城的避難所時,心情複雜,但並沒有要求釋放睢安侯。

    所以,慕清彥有理由懷疑,曹彧根本不知道睢安侯被抓起來的消息。

    睢安侯軍中,竟然還有這樣的人物。

    不但能隱瞞身為少主的曹彧,還能控製全軍。

    他到底是誰?

    慕清彥很想知道這個人的身份,他也清楚,自己很快就能知道這睢安侯的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所以他依然將重心放在處理軍務上,一副對曹家軍不聞不問的樣子,與此同時也派人密切關注西北戰局,已防柳一戰得知消息後反撲。

    當初柳一戰帶走的,是大楚西北軍防最頂尖的隊伍,一旦柳一戰率領那二十萬大軍反撲,後果將不堪設想。

    不過就算真打起來了,慕清彥也不犯怵。

    柳一戰手裏的大軍有一半是鷹眼關將領,算是跟他出生入死過的舊部。

    而且他鷹眼關主帥的名頭還在,一聲令下,柳一戰的二十萬大軍就得有一半人心浮動。

    加上慕清彥手裏這十萬大軍可都是遼東的心腹,與突厥對戰多年,戰力不比西北軍差,甚至還能稍強一些,所以慕清彥並不畏懼,唯一擔心的不過是生靈塗炭。

    “報!有緊急軍情!”西北八百裏加急文書傳來,是鷹眼關的守城大將所送:“柳一戰兵敗!西北軍折損過半,已逃回境內!求長安速速來援,否則國門破矣!”

    原本安寧下來的長安又因為這條軍報慌了起來。

    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難道大楚的氣數真的盡了?

    慕清彥緊急處理,但不知何時,楚朝國運將盡,新朝必屬柳家的傳言在長安城傳了起來。

    春曉緊急組織墨子行會的人抓捕,將那幾個釋放謠言的柳家死士揪出來丟進大牢。

    但傳言還是放出去了,有人開始質疑長寧女帝之位的德行,甚至有人說隻有讓位柳一戰才能熄滅戰火。

    原本因為攻城之戰平息的質疑聲漸起,春曉和周灣聯手抓了一波又一波,卻沒有個盡頭。

    “這肯定是有人在暗中搞鬼!”周灣當著慕清彥的麵都發火了。

    要不是有人在長安暗中搞鬼,留言絕不會這麽源源不斷。

    而且這件事對於新帝傷害實在太大,讓長安的氛圍又一次陷入緊張,慕清彥極為重視,親自清查之下,發現矛頭竟然指向了長安城外的曹侯軍中。

    事情一下變得複雜起來。

    這長安城外的兩萬人比起十萬遼東軍是不多,但也不是個小數目,現在按兵不動,就是顆定時炸彈。

    慕清彥是個好獵手,對方既然按耐不住,他就更有耐心耗下去。

    畢竟現在是他和長寧占據大義,有按兵不動的資本。

    他明麵上是在主持西北軍大事,但對長安城這些流言蜚語沒有一刻放鬆,該抓的證據都握在手裏。

    當足夠挑明是曹家軍營中傳出來的留言時,曹家軍營動了。

    那個幕後的人站了出來,拿著長寧此前登基的聖旨向全天下宣告:“先帝傳位嫡子,但嫡子,並非隻有長寧公主一人!”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