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雅典神廟】

字數:4238   加入書籤

A+A-




    戀上你看書網 630book ,最快更新美食攝影師最新章節!

    楚闌和林妠兩人通過兩道柱廊,進入神廟內的“百步大廳”。

    這裏曾經坐落著128米高的雅典娜神像,她全副武裝,頭帶飾有戰車飛鷹的頭盔,左手持帝盾,右手托勝利女神。通體使用金片包裹,麵部、手臂和腳趾用象牙裝飾,雙眼則以寶石鑲嵌。

    隻可惜如此美麗的雅典娜神像已經在戰火中化成了塵埃,徒留給後人一片無盡的遺憾。

    帕特農神廟東西兩端的基礎和簷部呈翹曲線,這樣的設計,造成了視覺上更加宏偉高大的效果。

    另外,四根角柱比其他石柱略粗,用以糾正人們從遠處觀察時產生的錯覺。

    這些都是帕特農神廟在建築美學方麵的獨到之處,凝聚了古人無窮的智慧。

    ——

    楚闌放慢了腳步,瀏覽著神廟中的大理石雕刻,這些以神話宗教為題材的雕刻,種類繁多,數量龐大,讓人歎為觀止。

    帕特農神廟北麵便是名聞遐邇的雅典娜勝利神廟(temple of athena nike),這座建於公元前449-前421年的神廟,也稱為雅典娜勝利女神廟,尼基神廟,以及無翼勝利女神廟。

    在希臘人心目中,雅典娜是代表著智慧、技藝與勝利的女神。在希臘神話中,雅典娜可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即使在中國,也是家喻戶曉。

    雅典娜神廟采用愛奧尼亞柱式,台基長815米,寬538米,前後柱廊雕飾精美,是居住在雅典的多利亞人與愛奧尼亞人共同創造的建築藝術結晶。

    可惜的是,在1687年,土耳其人在和威尼斯人爭奪雅典衛城的戰爭中無知地拆毀了這座建築,不過幸好,在1835年,考古學家們細致地收集起了無數大理石碎片,在幸存的完整地基上拚湊起了神廟遺址。

    飽經風霜,又經曆歲月和戰事的無情洗禮,雅典娜神廟已經變得殘破不堪。

    但感激上蒼,仍有幾根女神柱保留了下來。每個雅典娜女神的姿態都獨一無二,雕刻精良,栩栩如生。

    雅典娜神廟很是高大而壯觀,站在下麵都夠不到柱基,楚闌再一次深刻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但渺小的自己說不定也能做出一番偉大的事情來,誰知道呢?

    楚闌的相機一路照個不停。

    ——

    接下來是伊瑞克提翁神廟(erechtheion),它位於埃雷赫修神廟的南麵的一塊凹凸不平的高地上,建於公元前421年~前405年之間,是雅典衛城的著名建築之一。

    本為放置八聖徒遺骨的石殿,傳說這裏是雅典娜女神和海神波塞東為爭做雅典保護神而鬥智的地方。

    它是培裏克裏斯製訂的重建衛城計劃中,最後完成的一座重要建築,設計非常精巧。

    伊瑞克提翁神廟有三個神殿,分別供奉希臘的主神宙斯、海神波塞冬、鐵匠之神赫菲斯托斯,分別有兩條別具特色的柱廊把它們連接起來。

    北方廊柱的天花板和地板上都有方行孔,據說是被波塞冬的三叉戟刺破的。

    伊瑞克提翁神廟東區是傳統的六柱門麵,向南采取虛廳形式。

    南端用六根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少女像柱代替石柱頂起石頂,她們長裙束胸,輕盈飄忽,頭頂千斤,亭亭玉立。

    楚闌不得不感歎古建築師們的智慧,精雕細琢,鬼斧神工之妙啊。

    由於石頂的份量很重,而六位少女為了頂起沉重的石頂,頸部必須設計得足夠粗,但是這將影響其美觀。於是建築師給每位少女頸後保留了一縷濃厚的秀發,再在頭頂加上花籃,成功地解決了建築美學上的難題,因而舉世馳名。

    不過現在在神殿所看到的女像柱都是複製品,為了避免空氣汙染及保存古跡,其中的五座女像柱收藏在衛城博物館,另外一根女像柱真品則收藏在大英博物館中。

    在塞爾丘克通往以弗所的道路旁,還有一大片遺跡空地,空地上挺立一個圓柱,是名列古代七大奇跡之一的阿爾忒彌斯神殿。

    古跡早在公元前6世紀就已經存在,曆史感異常的濃厚。

    神殿是為以弗所的守護神——豐饒女神阿爾忒彌斯而建,神像身上布滿許多**,象征豐富多產。

    “古人的想象力可真夠豐富的。”楚闌吐槽了一句。

    ——

    一座座神廟走過,仿佛置身在希臘的神話當中,那一卷卷的神話仿佛在眼前鋪開——

    眾神之主,天空之神,宙斯到處拈花惹草,到處勾搭美女,遍地開花;

    海神波塞冬,拿著三叉戟征戰著浩淼無邊的海洋;

    冥王哈迪斯帶著他的三頭惡犬,坐著四匹黑馬拉的戰車,手持雙叉戟,帶領著死人的靈魂浩浩蕩蕩奔赴冥府;

    智慧女神雅典娜,體態婀娜、披堅執銳地從宙斯裂開的頭顱中跳出來,光彩照人,儀態萬方;

    太陽神阿波羅駕著戰車巡視著廣闊無垠的天空……

    神已不在,這個世界終究是屬於曾被他們視為卑微的人類的。

    ——

    太陽漸漸落了下去,遙遠的天際,一片赤橙黃的霞光。

    霞光籠罩下的雅典衛城仿佛鍍上了一層黃金,光彩奪目,儼然一整金色的城堡。

    楚闌和林妠坐在台階上,涼風徐徐吹來,吹得林妠的秀發飄揚。

    兩人靜默不語地看著下麵的阿提卡斯劇場(atticus odeon)。

    阿提卡斯劇場(atticus odeon)建於公元161年,傳說是阿提卡斯的富豪為了紀念妻子所建,後來作為禮物捐贈了給雅典市。

    外麵看來有些破落,滿是歲月剝落的痕跡,但其實內部的大理石座位全部是翻建過的。

    音樂廳是三層式的建築結構,半圓型的劇場直徑38米,在任何一個地方都能聽清楚舞台上演員的台詞及音樂席的表演。

    足可以容納6000觀眾的劇場,每年的夏天,這裏依然是雅典慶典音樂會的舉辦地。

    可惜啊,來得不是時候,沒能在這樣古樸的曆史劇場裏看上一場表演。

    ps:謝謝大家的喜歡,謝謝投了推薦票、收藏、留言以及喜歡這部的親,謝謝的7張推薦票,其他人就不一一點名了,默默記在心裏。也許,對你們來說,這些隻是輕輕動一下手指的動作,但對我來說,卻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勵,謝謝你們。

    “世界那麽大,很想去看看”,但錢包那麽小,時間幾乎沒有,周遊世界對現在的我來說,隻能是個空談,於是寫這部,美食,美景,美人,足跡遍布全世界。真正的寫的第一本書,寫得不好的地方,請留言賜教,謝謝大家。

    “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群;你是我的眼,帶我觀賞世界的美景;你是我的眼,讓我看見這世界在我眼前……”

    看清爽的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