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三不粘】
字數:3304 加入書籤
相傳,相州(今安陽)有位縣令,他的父親喜歡吃花生和雞蛋,但因牙齒脫落,再也難以體會其中的滋味。
縣令就讓廚師每天蒸雞蛋羹給他的父親吃。但時間一長,縣令的父親也吃膩了,食欲越來越差。縣令就讓廚師變換一下飯菜的做法。廚師絞盡腦汁,將雞蛋的做法變換了許多花樣,縣令的父親還是胃口不佳。
有一天,一個廚師想出了一種新的做法。他把雞蛋黃加水打碎後,再放入白糖,然後倒入鍋裏炒出一盤色香味俱佳的菜肴,臨時取名叫桂花蛋,縣令的父親品嚐之後,連連誇讚這道菜好吃。
從此,這道菜就成了縣令家的主要菜肴,一家人百吃不厭。
這年秋天,正值縣令的父親過七十大壽,賓客盈門,縣令大擺宴席,為父親慶賀壽辰。當然,宴席上依然少不了桂花蛋這道菜。
平時做這道菜的時候,廚師總是用小鍋烹調,一次炒一小盤菜。然而,慶賀壽辰這天,吃飯的客人多,小鍋炒菜太慢,廚師就改用大鍋來炒。
可是,因為是第一次用大鍋做桂花蛋,該放多少原料,廚師的心裏沒有底。桂花蛋炒好之後,他發現蛋黃太稀,就連忙又往裏麵添加粉芡,一邊炒一邊往裏添香油。
結果,這回炒出來的桂花蛋色澤黃潤,晶瑩欲滴,香氣四溢,大家品嚐了之後,都誇獎這道菜味道鮮美,甘甜爽口,實在是菜肴中難得的佳品。
於是,桂花蛋很快就在安陽聲名鵲起,風行開來。
不久,乾隆皇帝到江南巡察民情,路過安陽,提出來要品嚐安陽的風味小吃。
AY縣令就讓廚師精心炒了一盤桂花蛋,獻給乾隆品嚐。
乾隆吃了這道菜肴之後,十分高興,他見這道菜肴不粘盤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齒,就當即下了聖旨,將桂花蛋賜名“三不粘”,並讓縣令把這道菜的製作方法給了皇宮裏的禦膳房,以備皇帝以及後宮嬪妃隨時品嚐。
於是,這道菜就從安陽古城進入了BJ紫禁城,成了一道禦菜。
據說,後來有一位禦膳房的老廚師告老還鄉,在他離開皇宮禦膳房的時候,就把“三不粘”的製作方法帶出了紫禁城,使這道來源於民間的美味佳肴又重新回到了民間,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北(BJ)京會做“三不粘”的廚師不多,因為這道菜難度極大,一般飯館都做不好。
楚闌特意跑到同和居品嚐了這道讓乾隆皇帝大加稱讚的人間美味,埕亮的白色瓷盤,金黃似月的桂花蛋周圍擺上用京糕切刻而成的晶瑩鮮紅的小兔,平添了幾分神奇的色彩,顯得更為富貴雅麗。
“三不粘”金黃顯眼,京糕鮮紅奪目,紅黃相映,鮮豔喜人。
舀一勺入口,果然是入口爽滑,濃香甘美,色質純美,香甜宜人,楚闌一連吃了三盤,才堪堪過癮。
對“三不粘”的質量,民間流傳有“四不”、“三看”,講究一個“滑嫩”。
四不:不緊、不粘、不出油、不汪水。
三看:一看色二看形三看味。
色:金黃帶亮,火色均勻,不生不糊。
形:外形飽滿有張力,無結塊,無疙瘩。用勺一舀,不流不散不板。
味:味道濃香沙甜,油而不膩,口感爽滑細嫩,略有咬勁。吃完之後隻剩下一個空盤和滿口甜香便是好手藝。
楚闌一邊擦著嘴巴,一邊細細回味著,唇齒留香。
雖然前幾天才剛嚐過希臘的美食,但打從心裏,楚闌其實更加鍾愛大天朝的美味佳肴,先不說色香味,單是從營養搭配、健康的角度,大天朝的美食都是遠超其他國家的,更何況,大天朝的美食不僅僅是美食,更是一道精心製作的藝術品。
與“三不粘”近似的還有一道叫“溜黃菜”的,也是京城名菜,配料和手法和“三不粘”差不多,隻不過口味偏鹹鮮。
它的做法是:四個蛋黃一個蛋清,加入雞湯和調料、水澱粉打勻,下鍋推炒,講究一百零八下出勺,上麵再撒點火腿末。成菜後略稀呈麵醬狀,顏色金黃,風味鹹鮮,口感滑爽嫩軟,也是算得上京菜中的名品。
據說,RB天皇曾經專門派人到北(BJ)京同和居購買“三不粘”,然後坐飛機帶回東京給他品嚐,而且吃得津津有味。看來,美食的誘惑力有時候也是十分巨大的,美食也常常會讓人日思夜想,那種牽掛的情懷,甚至可以和熱戀中情人的相思之情相媲美。
萬福居的名菜是滑鱔魚,可惜,現今已經找不到萬福居的身影,楚闌隻得去了另一間遠近有名的老字號品嚐了這一道名菜。
花椒、海椒濃香撲鼻,像是火烈性(X)感的女郎一樣勾人食欲,鱔魚鮮美,肉質極其彈嫩,感覺像是現刮的,吃一口,滿嘴的鮮!
而萬興居的褡褳火燒,是老北(BJ)京常見的傳統名點,現在街頭巷尾隨處可以品嚐到。
說起褡褳火燒的曆史,那還得追溯到清代光緒年間。1876年,從順義來京的姚春宣夫婦在北(BJ)京東安市場擺了一個做火燒的小食攤。
姚氏夫婦做的火燒與眾不同,他們用手工將豬肉切肥剁瘦成米粒狀,加進薑蔥末,用清水打餡攪拌至粘稠。然後用溫水和成軟麵,擀成薄皮兒,裏麵裝上拌好的餡,折成長條形,放在餅鐺裏用油煎,油煎至金黃色後,起鍋上桌,趁熱食用。
火燒煎得金黃的色澤惹眼,焦香四溢,咬一口外焦裏嫩,味道鮮美可口。如果吃褡褳火燒時再配用雞血和豆腐條製成的酸辣湯,鮮香酸辣,簡直是餘味無窮。
褡褳火燒的口味類似鍋貼,但形狀不同。因為它呈長條型,有時對折,類似古代背在肩上的褡褳,故名褡褳火燒。
因為實在是太過美味,一來二去,姚氏夫婦的小攤的生意越做越火。兩人索性開起一家名叫瑞明樓的小店,專門經營褡褳火燒,一時名噪京都,成為BJ家喻戶曉的名食。但可惜傳至第二代因經營不善倒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