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甘(GS)肅美食-2】
字數:3280 加入書籤
出了天水,往東繞到了平(PL)涼和慶(QY)陽。
平(PL)涼最有名的莫過於靜寧燒雞,聞香千裏之外的名食。
靜寧是曆史和文化的匯聚地,這裏保留著眾多曆史遺跡,也是紅軍勝利會師地界——石鋪紅軍長征紀念館的所在地。
而且這裏還被譽為是“蘋果之鄉”,產出的蘋果又稱“靜寧金果”,遠銷海內外;而它的另一個聲名在外的特色,便是具有近百年加工鹵製曆史的靜寧燒雞。
靜寧燒雞是靜寧的傳統名食,這道美食的烹製十分講究,配料繁多,鹵汁入味,隻有經曆了文火慢燉的時間考驗,才能促成這香飄四溢的桌上美食。
據說,靜寧燒雞是選用國內二十七個地方優良雞種和靜寧土種雞為原料,配以各種佐料精心鹵製而成。
選用的雞個大豐滿,肉質鮮嫩,外表晶亮、囟色褐紅,清香味美,風味獨特,食而不膩,才能久負盛名。
靜寧燒雞的烹製秘訣是配料講究、鹵湯陳老、加工精細、火候適宜。它的配料有胡椒、丁香、桂皮、陳皮、大薑、花椒、草果、白芷、茴香和少量酒、蔥、味精等。鹵湯最短的也有五年之久,而且每二至三天,就得按需要增添佐料。
燒製時一般用文火慢燉,使鹵湯達到似開非開的程度。但也要根據雞的大小、肥瘦、雌雄來決定火勢變化的幅度和成熟的時間。這樣烹製的燒雞,佐料能浸入雞肉內,每逢雞熟,鍋蓋乍啟,濃香撲鼻,沁入肺腑,讓人垂誕欲滴、食欲大開。
這樣精心烹製的燒雞,自然也注重外在的造型,要求絕對要美觀,再加雞肉鮮嫩味美、肉香味厚、爽口不膩、脫骨而成型、軟爛有咬勁,讓人忍不住想一吃再吃。
“聞香千裏外,味從雞肉來。”既是筵席美餐,又是滋補佳品,難怪它一直都是到甘(GS)肅來的遊客必點的美食之一。
而到慶(QY)陽,隻為了一碗餄餎麵。
慶(QY)陽作為革命老區,素有“隴東糧倉”的美譽,這裏資源豐富,民俗文化更是一絕,慶(QY)陽刺繡、剪紙等工藝名揚天下。
隴東地區的飲食樸實而極具生活氣息,土暖鍋、糖角子、羊肉泡、**等美食為百姓尋常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慶(QY)陽麵食種類繁多,而最有特色的便是餄餎麵了。
餄餎麵又叫床子麵,俗稱喝湯,是很傳統的一種麵食,早前,製作者用餄餎床子(做餄餎麵的工具,有漏底)把和好的蕎麥麵團、高粱麵團(現多用小麥麵團)放在餄餎床子裏,並坐在杠杆上直接把麵擠軋成長條在鍋裏煮著吃。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已很少再用人力去擠壓麵條。
壓出的細長麵條在鍋裏煮熟後撈出來,放入清水中過濾,使得麵條口感勁道,在麵上澆些提前做好的湯汁,麵條“遊走”在湯汁中爽滑分明,與筋滑爽口的餄餎麵相配的還有各種小菜,麵菜結合,營養豐富,最後喝上一口濃味湯,心裏的舒坦勁兒就不用說了。
說到的湯汁,那可不是一般的清湯,加入用純羊油熬製的辣椒和百年老鍋湯及新鮮味美的羊肉,輔以八角、茴香、辣椒、胡椒、肉桂、蔥花、枸杞等十餘種佐料,這樣的餄餎麵,吃起來才會味道鮮美,香而不膩,而且有暖胃去寒,滋陰壯陽,保健防病的功能。
車隊一路繼續往北走,依次經過臨(LX)夏、蘭(LZ)州和白(BY)銀。
古詩有雲:“牡丹隨處有,盛絕在河州。”這詩句中提到的河州正是臨(LX)夏,臨(LX)夏不僅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花兒”(歌曲)的故鄉,這裏也曾是昔日商貿繁華的“茶馬互市”所在地。
手抓羊肉作為臨(LX)夏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名吃,肉質白嫩、香氣四溢、回味無窮,“枹罕赤髓羯羊肉”更曾為朝廷貢品。
在臨(LX)夏,有著“無手抓則不成席”的說法。區別於其他肉**細慢燉的做法,手抓羊肉的做法和食用習慣體現出西北民族的豪爽大氣。
一邊聽著一曲婉轉動聽的“花兒”,一邊手抓羊肉,大口大口地撕咬……那滋味……當真過癮……
而甘(GS)肅的省會城市——蘭(LZ)州,最聞名遐邇也是最常見的便是蘭(LZ)州牛肉麵,堪稱是“一碗享譽天下的麵”了。
據說,蘭(LZ)州牛肉麵由回族人馬保子始創,自幼家境貧寒、為生活所迫的馬保子在家裏製成熱鍋牛肉麵,肩挑著在城裏沿街叫賣。後來,他又把煮過牛、羊肝的湯兌入麵中,肉湯香味四溢,當時稱為“熱鍋子麵”。
隨後,馬保子開了自己的店,不再沿街叫賣,就想著推出免費的“進店一碗湯”,客人進門來,夥計就馬上端上一碗香熱的牛肉湯請客人喝,馬保子的清湯牛肉麵由此名氣大振。
後來,蘭(LZ)州牛肉麵便以“一清(湯)、二白(籮卜)、三綠(香菜、蒜苗)、四紅(辣子)、五黃(麵條黃亮)”為統一標準而享譽大天朝。
一條路、一本書、一碗麵,很多人總會這樣介紹甘(GS)肅。一條路當然是指絲綢之路,一本書是《讀者》,而這一碗麵,正是享譽天下的蘭(LZ)州牛肉麵。
在蘭(LZ)州,牛肉麵館遍布大街小巷,不論寒暑如何流轉,人們對於這一食物的熱愛都沒有任何變化。
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麵擺在跟前,試想一下,在寒冬之時,一口滾燙的肉湯,瞬時能夠溫暖凍僵的腸胃;酷暑之際,紅綠相間的視覺感受,又瞬間喚起因酷熱淡化的食欲……於至簡中烹飪出來的這一碗美味……
白(BY)銀酸爛肉可算是“銅城第一家常菜”。
大小均勻的肉塊碰上滋味濃厚的酸白菜,再與青椒、粉條、洋蔥等蔬菜合理搭配而成的白(BY)銀酸爛肉。爆炒後的肉塊肥而不膩,配菜更是變得酸辣可口,這道常見食材的創意結合造就的下飯菜,成了“銅(TC)城”人甚至甘(GS)肅人的首選。
這一道家常菜,就猶如東北有名的豬肉燉粉條一般,與當地人的生活緊密聯係在了一起,這菜中的滋味也早已融匯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縮影,也許正是這樣入口滋味酸香的尋常菜肴,讓很多迷失在都市生活中的人重新喚醒對於生活的本質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