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凡夫語道

字數:5910   加入書籤

A+A-


    ()    老頭兒拄著拐杖,漸行漸遠,茫茫雪地,留下一道佝僂的背影。

    老頭兒臨走嘀咕的話語,讓二人眉頭一蹙,望向腳下一排腳印直通往村內,相視一眼,帶著疑惑便進了村子。

    當良人與秦冰步入村子內時,就像是兩隻怪物,被眾人用眼神掃來掃去,隻覺渾身好不自在。

    一位壯漢裹著厚實大衣,持一把掃帚,正清掃著院前的積雪。

    起早的商販或挑著扁擔,穿梭於大街小巷,不住的吆喝叫賣,還有的則打開門市,掛起招牌,將一列物品整整齊齊碼放在櫃頭前。

    看到村民們忙碌,良人心生納悶:這也不像是無為之村啊!

    “年糕蘸白糖,棗兒栗子大海棠。”

    一群光腚的孩童,套著寬大保暖的獸皮襖子,從小巷簇擁著一位挑賣雜貨的貨郎躥了出來,不時還有後方傳來婦人們呼喊之聲。

    孩童們很是開心,哪裏聽得說教,眼唯有貨郎挑著的貨籃子。追逐到大街上後,孩童們又唱起了歌謠: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頭兒要頂新氈帽,

    老太太要件新棉襖。

    眼見快要過年了,良人看著那群奔走的孩童,回想起小時候也是這般興奮,身後總會跟著噶蛋與得勝子他們,那時二妮子尚小,尤記得哭著鬧著要嬸帶她一起追貨郎。

    幾個孩子攔下貨郎,要了雪白雪白的棉花糖,就像是一團團大大的雪球。

    孩子們不管良人與秦冰這樣的新麵孔,街上左鄰右舍卻投目而望,見著二人行頭,搖著頭,轉身便不再關注。

    “大娘,兩碗熱豆漿,四根油條!”良人拉著秦冰坐在一處賣豆漿的攤位前,秦冰心係遠方,可偏偏良人說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噬魂獸也不是尋常荒獸,能逃脫眾人圍攻,自然不會輕易被人抓住。

    再者,喝完熱豆漿,暖和身子,也好上路。

    穿著樸素的大娘,雙在油漬點點的圍裙上摸了幾把,應了一聲,便收拾碗勺,端來豆漿和油條。

    自從修武入宗,良人與秦冰都再沒有吃過這些,秦冰細嚼慢咽,良人則吹了口氣,就著油條,喝著熱氣騰騰的豆漿。

    “大娘,時下就要過年了,家裏年貨置辦齊活了沒?”良人有意無意套著近乎說道。

    大娘做生意也是個爽快人,來者便是客,擰了一把抹布,道:“也沒啥好置辦的,年年過節不都如此。”

    大娘人淳樸,話不多,良人說一句,她便回一句,而當良人問起為何喚名“無為村”時,大娘緘口不言,深深歎了口氣,兩隻眼珠子直勾勾盯著良人二人,勸道:“吃罷早些上路,聽大娘的話,我也是為你們好。”

    良人再想細究,可大娘忙著裏活,不肯相告。這時遠遠走來一位老伯,肩上挑著兩擔水。

    老伯放下扁擔,先是衝著良人他們點頭微笑,隨後又看著自家婆娘說道:“水倒進缸裏。”

    大娘放下擀麵杖,問道:“送去了?”

    “噯,剛從學堂回來。”

    等著秦冰喝完豆漿,良人起身付錢,可四下一摸,竟找不出半個銅子兒來,秦冰也沒有,良人掏出一枚荒晶幣,尷尬的遞給大娘,道:“這個,我沒帶銅錢,您看這個行不?”

    大娘接過那枚荒晶幣,反從油漬口袋掏出散碎的幾個晶幣。

    “多了,這是找零!”

    一旁的秦冰也沒想到,在這小小山村內,竟然流通荒晶幣,要知道這可是武者世界流通的貨幣。

    “聽大娘的話,早早趕路去吧!”大娘苦口婆心再次勸說一句,送走了二人。

    秦冰走在街上,環顧四周,小聲說道:“良師弟,你有沒有覺得這村子裏的人很不尋常?”

    良人沉重點點頭,確實如此。良人就是小山村走出來的,像他們村子,但凡見到宗門武者,必定前恭後據,仰為神祇。

    可是無為村的村民,卻見慣不怪,很是平常隨意,就連他們都使用荒晶幣,難道此地也尚武修道?但是大娘老伯都沒有元氣。

    想起村口老頭兒的話,這裏還有別的修武者。

    一場大雪過後,初陽東升,積雪漸漸消融於大地,無為村的街道上,走出越來越多的村民們。

    良人他們一路向北,地圖所示,月落城就在蒼莽大山的北方數百裏外。這麽一路步行,終究不是辦法,還得尋個馬市,買上兩匹快馬。

    良人於秦冰在街上轉悠,一邊尋找馬市,一邊左顧右盼。

    漸漸來到村子的北麵,這裏是最為熱鬧的區域,有一個很大的集市,良人找到賣家,挑了兩匹上等好馬,付了荒晶幣,牽著馬兒便出了喧鬧的集市。

    行了沒多遠,便聽得朗朗讀書聲飄蕩而來,在山路的一頭,搭著一間學堂,讀書聲正是從那邊傳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一道道稚嫩聲匯聚一起,卻見山頭的學堂前,立著一塊高大頑石,仿佛有氤氳之氣,徐徐而升。

    行進之路,必要經過那座學堂,二人牽著馬匹,緩緩走了過去。

    越上山頭,學堂高高矗立,修得倒像模像樣,一間內堂,遠遠就能看到一群孩童跟隨著一位老學究搖頭晃腦,口念念有詞,誦讀的正是剛才那一段。

    秦冰將馬放在原地,望著學堂內,口跟著也附和一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師姐,這啥意思?”良人學不來鄒鄒的東西,對於一個隻認識幾個大字的他來說,這等玄奧口誦他完全兩眼摸黑。

    秦冰念著念著,眉頭漸蹙,眸光直直盯著學堂內。

    而良人則不然,他走到學堂院內,圍繞著那塊高大的頑石看了一圈,這塊頑石總給他一種奇異之感,卻又道不明,朗朗誦讀聲入耳,他還以為是眼花了,石頭竟然也能冒出“仙氣”來!

    秦冰隨著朗朗之聲,緩緩走到學堂窗前,向內望去,一位調皮的男童紮著抓髻辮,搖頭一偏,正好對上秦冰的眼神。

    男童瞪大眼睛,明晃晃的,許是第一次見到這般漂亮的大姐姐,男童朝秦冰吐出半截小舌頭,嘿嘿發笑。

    不巧,過道走來老學究,捧著一冊書卷,當即狠狠敲在男童頭上,嚇得男童抱起腦袋,口連忙誦讀起來。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卻不知老學究又是一通書卷砸了過來,堂內其他孩童望之,哄堂大笑,老學究轉身,氣憤言道:“莫笑,莫再笑!”

    孩童畏懼不已,老老實實誦讀經。

    而這時,那位老學究從堂走了出來,他落在門口,輕瞥了秦冰一眼,便望著院內的良人,猛地咳嗽幾聲。

    良人驚醒,初見老學究,穿著棉袍,頭戴氈帽,將一背,頗有幾分仙風道骨之氣。

    老學究下了石階,走近,看其盯著那塊高大頑石,直言道:“心不予靜之,可悲可歎矣!”

    良人盯著老學究,正想問話,誰知那邊的秦冰不知怎麽走了過來,見著老學究,盈盈一拜身,請教道:“敢問先生所教何學?”

    老學究冷眼掃過良人與秦冰,將書卷拍打於掌心,冷哼一聲,道:“為非給娃娃們講些為人之道,煩請二位上人不要誤了堂課。”

    “先生見諒,我與師弟路過此地,遠聞朗朗書聲,禁不住心奇,特來一觀,打擾之處,還望先生原諒則個。”

    良人在旁,聽師姐也這般鄒鄒說話,便衝老學究喊了一聲,說道:“此石為何物?”

    老學究朝秦冰麵露緩色,轉眼看向良人,滿是厭惡,哪裏來的這般混小子,一點禮數也不知,尚且還是個修武的宗門弟子。

    老學究冷眼一瞪,絲毫不畏懼良人的身份,拂袖而去,便道:“天之道,豈可汝知乎!”

    秦冰在身後拉了一把良人,忙追著老學究表達歉意:“先生且慢,唐突之處,萬望勿怪!”

    “師弟不善人情,常居於山,此番下山,正是好生曆練。”

    那老學究停頓腳步,轉身看著秦冰,又冷眼掃過良人,說道:“武道修行,心乃最真,天道自有定數,人道卻在心。”

    良人覺得老學究說得在理,可他拉不下麵子,終究扭過頭去,目不轉睛看著那塊豎立的頑石。

    一旁秦冰再道:“願聞先生講解真意。”

    “不敢!一介山野村夫耳。”

    “但不知先生所教經是何物?小女子才疏學淺,還是頭回聽聞,可否請老先生詳解幾句?”秦冰麵帶誠意,虛心請教。

    老學究對秦冰尚有幾分好感,既然問了,他也沒有執拗,指了指院那塊頑石,說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故此留石,以流傳千古。”

    “經乃頑石留傳?”秦冰略顯驚訝,也朝頑石看了過去。

    不過她見到的就是一塊普普通通的大石頭,並無良人所見的那種氤氳之氣,也沒有老學究所說的那種篆刻經。

    老學究拂須含笑,走過兩步,言道:“頑隕天降,神物也,吾輩凡人,豈可悟得真意。”

    “老先生之意?為何我看不到石刻經?”

    “看不到咯,僅此一段而已,好在老夫抄寫了下來。”老學究走過良人身旁,拍了拍後者的肩膀,頗為得意的揚著書卷。

    良人一直聽著他們的談話,的確在頑石上看不到任何刻字,可是他在石頭上方卻見到一團氤氳之氣。

    最快更新無錯,請訪問請訪問: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