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2章 種大櫻桃樹苗的提前準備工作

字數:3827   加入書籤

A+A-




    大櫻桃樹苗聯係到了,不過對方要求王少東向指定賬戶打過去一千塊錢的定金,然後到時候拉貨的時候拿著銀行單據一塊結賬。

    王富民有些擔心,但是王少東覺得確實有這樣的必要。自己一下子要一多萬樹苗,價值八萬多塊錢,要是苗木場遇到了開玩笑的,這一多萬樹苗從地裏挖出來之後,沒有了買家可就麻煩大了。而自己如果說不把錢打過去,對方沒當真,等到自己過去拉貨的時候也沒憑沒據的,到時候自己白跑一趟也隻能吃啞巴虧了。

    一千塊錢的押金,應該說王少東還是可以接受的。

    養雞場這邊步入正軌,水庫建設進程迅速,鬆柏山腳下的散養雞計劃進展順利,現在就隻剩下吳家峪子果園還沒有著落了。

    王少東將一千塊錢的定金打給了膠東苗木場之後,回到家裏,便開始跟父親立馬商量起接下來種樹的事情。

    一萬多苗木,一車拉過來,接下來到山上種樹就需要大量的人力了。

    像王少東要買的這種大櫻桃樹苗比較小,一個人一天頂多也隻能種一百棵樹。這一萬多棵樹,讓一個人種的話,就得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行。而三個月以後,這些小樹苗可就都完全幹枯成柴禾了。

    苗木場那邊說了,小樹苗拉過來之後,放在陰涼的地方,一周之內栽培,是能夠保證成活了。如果超過一周的話,那可就不能保證了。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計算題,王家一天最少要種1500棵樹,所以最少需要雇傭15個勞力。按照一天20塊錢的工錢計算,光種這些樹,又得花兩千多塊錢。

    而且,為了加快種樹的進度,保證苗木的成活率,王少東決定直接雇20個人。

    在大寨鄉大寨村橋頭的地方,有一個勞務市場,每天在那裏等活的人都有上百,所以找人種樹這種短工是不愁找不到人的。

    本來王富民和王少東商量好了,說是等到樹苗拉回來之後,再到勞務市場去找雇工。

    但是王少東上了山上之後,躺在床上,思考著關於種樹的問題,忽然一個想法在他的腦海裏麵閃了一下,然後他一下子坐了起來。

    “既然是種樹,就少不了挖坑,為什麽我不提前雇人挖坑呢?坑挖好了,然後樹苗來了,直接蹲在坑裏,倒水填土不就行了?”

    想到這裏,王少東立馬拿出了手機。

    “喂,爸,我忽然想到一件事。”

    “什麽事啊?兒子。”

    “咱們明天到勞務市場雇人挖樹坑吧,到時候樹苗來了,直接就可以種在樹坑裏了。”

    “對呀,兒子,爸怎麽沒有想到這一點呢?”

    掛斷電話,王少東滿意地笑著。

    然後另一張床上躺著的鄭濤看著王少東問道:“東哥,你剛才是不是跟大爺說挖樹坑的事情了?”

    今天晚上在雞舍那邊值班的是鄭輝,然後王少東和鄭濤兩個睡覺。

    “對啊。”

    “東哥,我覺得吧,你們要是找人挖樹坑的話,最好你和大爺弄點石灰,把需要挖坑的地點用石灰點個叉,然後再定個標準,挖一個坑多少錢,這個坑要挖到什麽標準,到時候也好算賬。”

    王少東一聽,樂了。

    “你說的很對啊,這些細節,我還真沒想到呢。這可真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了。對,這些細節明天要注意。”

    明天要挖坑,然後聽了鄭濤的話,那麽到山上點樹坑的任務肯定得讓王家最信任的人去做,最好就是王少東父子兩個了。

    看看時間,已經是晚上十點了,王少東沒有再給自己父親打電話。

    第二天一大早,王少東就又下了山,回到家裏。

    他跟父親說了說昨天晚上鄭濤跟自己說的話,然後王富民點著頭說:“鄭濤說的確實有必要,要是我們不點坑的話,到時候雇來的人肯定光找著那些容易挖的地方挖。那這樣吧,咱們村最懂種樹的,就是吳老二、劉玉江和蘇玉龍了。玉龍和玉江在水庫那邊太忙抽不開空,我去找找吳老二看看,一天二十塊錢雇他來給咱們幫忙。”

    “爸,除了吳老二,還有一個人,我看請他來給咱們家幫忙,保準差不了。”

    旁邊做家務的趙士玲抬頭看著王少東問道:“東子你說的誰啊?”

    “就是我小舅啊!”

    趙士玲有些鄙夷得撇了撇嘴說道:“他行嗎?”

    王富民高興地連連點頭:“對對對,東子我怎麽把你小舅給忘了,這山上的事情,就沒有你小舅不懂的。東子你快點給你小舅打個電話問問,看他有沒有功夫來幫幾天忙,我去吳老二家。”

    王少東點著頭,看著父親走出去到村裏找吳老二,然後自己便給小舅趙士海打過電話去了。

    電話裏麵趙士海一聽說自己姐姐家又要建水庫又要種果園,很是興奮,當下便答應肯定過來幫忙。

    王少東三個舅舅,大舅趙士堂是個傳統的木匠,年齡大了;二舅趙士濤在大寨村集市頭上開了一家木材加工廠,主營銷售樟子鬆、魚鱗鬆、落葉鬆、白鬆等圓木,以及帶鋸加工木板,平時很忙,根本沒空來王家幫忙;然後小舅呢,看起來整日遊手好閑,所以王家有什麽事情,喜歡讓趙士海過來幫忙。

    上午八點打完電話,九點的時候,王少東的小舅趙士海就跑過來了。然後趙士海剛進門,王富民便領著吳老二來了。

    在王少東的記憶裏麵,對於吳老二,自己所有的記憶是關於他講故事的。小時候,全村的小孩都喜歡圍在吳老二的身邊,聽他講故事。

    吳老二是個老光棍,年齡六十左右了,靠著放養了十幾隻羊維持生活。

    在2007年之前,羊肉的價格一直維持在十幾塊錢一斤的樣子,然後活羊的價格也不怎麽高,一般就是三四塊錢的樣子。養七八隻母羊,一年下二十來隻小羊,到最後平均一隻羊能有四十斤的樣子,總算下來養一年羊能換兩三千塊錢的樣子。

    對於一個老光棍來說,這些錢也夠花的了。

    聽到說村裏的首富要找自己到山上點樹坑,吳老二看起來很高興。

    然後王少東見到父親領著吳老二來了,便說道:“爸,我帶著俺小舅和吳二爺爺到山上點樹坑,你去勞務市場找二十個人來挖坑。對了,你去跟他們說,挖一個坑1毛錢,標準剛才俺小舅跟我說長寬深都三十公分的標準就行了。”

    這樣的標準,兩三分鍾挖一個綽綽有餘,對於勞務市場上的勞力來說,一個小時挖三十個坑都算小意思了。

    王少東吩咐完,父子兩個便分頭開始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