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第89章

字數:7751   加入書籤

A+A-




    三日後見真章

    玖荷小心抬眼一看,隻見老夫人衝她點了點頭, 緩緩道:“你去寫了賣身契來, 我看看你是否真的識字。”

    啊!這是答應了!

    玖荷鬆了口氣,很是輕快的起身, 往西次間的書房去了,老夫人跟謝婆子對視一眼,謝婆子走進了兩步, 小聲道:“夫人,您看這……”

    老夫人搖了搖頭,表情鄭重了些, 道:“你看她是什麽來路?”

    謝婆子皺了皺眉頭,道:“單說識字又會寫, 那至少是個小家碧玉,家裏父母還得開明, 但是洗衣縫補, 還會糊燈籠做扇子……又像是個窮苦人家的孩子了。隻是我看她遇事沉著, 方才連我都慌神了, 她居然能頭一個衝上來扶著夫人,想必也是見過事兒的,原先家裏也是好好教養的。”

    老夫人點了點頭,道:“她說陶敏對她恩同再造……我想著,興許是她的父母受了什麽冤屈, 陶敏給她家裏翻案了, 隻是……怕有點晚了, 一個好好的閨秀,已經淪落到自己養活自己的地步了。”

    兩人一聲歎息,年紀大了心腸總是軟的,況且玖荷長得也惹人憐愛,當下老夫人道:“先看看吧,都是苦命的人啊。”

    玖荷動作很是迅速,賣身契上一句廢話都沒寫,簡簡單單就一句話:張氏玖荷,自願賣身給陶家為奴。下頭還有個手印。

    “你多大了?”謝婆子問了一句。

    “十三。”玖荷道:“秋天的生日,剛過十三。”

    老夫人將這賣身契拿在手裏一看,越發的肯定自己方才的猜測了,她悄無聲息的又歎了口氣,看著站在她麵前風塵仆仆的玖荷,還有明顯是被虧待了所以長得分外的小的身子,輕輕點了點頭,道:“一會讓你謝大娘給你安排,你就住我旁邊的耳室裏,冬天也暖和些。”

    “多謝老太君。”

    話音剛落,玖荷就聽見門口一聲怯生生的“祖母”。

    回頭一看,是方才那跪在堂上哭的小姐,身邊還跟著那中年婆子。

    老夫人臉上嚴肅了幾分,道:“何事?”

    謝婆子從第一眼就對玖荷的印象好得不得了,當下小聲在她耳邊解釋道:“這是大姑娘依依,身邊是她母親的陪嫁常嬤嬤。”

    玖荷輕輕嗯了一聲,聽見依依道:“縣太爺來了,弟弟陪著說話,我來請祖母。”

    老夫人想站起來,隻是方才暈了一場,這會有點手足無力,玖荷見狀忙上前將人扶住,道:“我扶您過去。”

    依依有些疑惑的看了屋裏兩人,這人她方才也見過,在靈堂上給祖母掐人中那一位,可是怎麽……祖母的臉上倒是一如既往的嚴肅,但是謝嬤嬤的臉上倒是帶了幾分淡淡的微笑,依依皺了皺眉頭,忽然看見桌上那張賣身契來。

    小字兒看不清,可是上頭那大大的賣身契跟後頭的紅手印是能看明白的,她心下一震,跟陪著她過來的常嬤嬤對視一眼,跟在老夫人身後一起出了屋子。

    縣太爺過來也沒什麽要緊的事情,玖荷扶著老夫人聽了個明白,無非就是明天出殯,問問人手可夠,需不需要幫忙之類的。

    老夫人自然說是不要的,縣太爺客氣兩句,又說保重身體,放下隨禮便走了。

    接下來便沒什麽事兒了,方才玖荷也聽得明白,這是停靈的最後一天,明天便是出殯,不管是遠親近鄰,多半是沒有在最後一天上門吊唁的,當下她又扶著老夫人到了後頭屋子,想想道:“我去給您燒點熱水,泡個腳渾身都暖了,再好好睡一覺,明天早上起來便什麽事兒都沒了。”

    老夫人衝她笑笑,道:“便依你。”

    玖荷出了屋子,往建在西廂的廚房去了,老夫人則將她那張賣身契放在火盆裏頭燒了。

    “老夫人,您這是——”謝婆子隻說了半句話便打住了,說起來她們這些人裏頭沒有一個有賣身契的,同樣都是在陶家伺候了幾十年,況且那孩子看著如此可憐,也難怪——

    老夫人歎了口氣,道:“你看她那樣子,見了縣令一點都不慌張,哪兒是尋常人家能養出來的孩子?雖然糟了難,但是我們也不能落井下石。”

    老夫人看著火盆裏那賣身契一點點燒成白灰,一點痕跡都沒留下來,這才又道:“回頭等出殯這事兒完了,你跟老謝去一趟縣衙,就說她是我娘家的侄孫女,來投親的,過了明路也算給她有了身份。”

    謝婆子一笑,道:“老夫人心善,不過我看這姑娘挺好,人機靈,眼裏也有活兒,叫您一聲外祖母您一點都不虧。”隻是說完之後謝婆子遲疑片刻,“可要跟她說說?”

    老夫人搖了搖頭,道:“等辦下來再說,況且說與不說又有什麽關係?我看她那樣子,方才說要賣身的時候眼神裏頭滿是惶恐,多半是沒地方去了,讓她以為賣身契在我手裏,也好有個著落。”

    謝婆子笑眯眯的出去給她拾掇被褥等物,玖荷端著熱水進來,伺候老夫人泡了腳,又服侍她睡下,這才算完。

    第二天出殯老夫人是不用去的,甚至家裏的仆人也就隻有那位據說是夫人齊氏的陪嫁常嬤嬤跟著少爺小姐兩個出去了,玖荷依舊在家裏伺候老夫人,不過根據她這麽看著,覺得陶家這一家幾口有點奇怪。

    她上輩子死的時候,陶大人已經很是有名了,可是卻沒怎麽聽說過他的夫人家裏,玖荷皺了皺眉頭,姓齊,又是國公府出身,難道是定國公齊家?

    這就越發的奇怪了,齊家怎麽會把女兒嫁給陶大人這樣的清貧之士?而且——陶家雖然衣食不缺,但是跟齊家相比那就是貧困戶了,而且昨天還說要把兩個孩子接回去。

    齊家可不缺孩子,玖荷依稀間記得上輩子齊家最被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們家裏三房加起來孫子孫女不下二十人,當然好事之人說起來這種事情都是幸災樂禍的。

    “就一個爵位,這麽多孫子怎麽分哦~”

    “沒一個有出息的,都是些酒囊飯袋,整日遊手好閑的都等著老太君死了分家產呢。”

    玖荷皺了皺眉頭,照這麽看,嫁進陶家的必定不是齊家的嫡女,而且也不是受寵的庶女,所以齊家老太君要接這一對半大不小的孩子回去幹嗎呢?

    她翻了個身,屋裏另外一邊響起謝嬤嬤的聲音,“可是換了床睡不著?”

    玖荷嗯了一聲,道:“沒吵著您吧?”她跟謝嬤嬤兩個都住在老夫人屋裏最東邊的耳室裏,天氣冷了住上兩個人倒是也挺暖和,不過老夫人也說了,等到明年開春了再給她單另一間屋子住。

    玖荷很是誠懇的道謝,不過卻沒推辭,陶家是個兩進的小院,跟人口相比,屋子著實是多了一點,倒是能住開的。

    “不用那麽客氣。”謝嬤嬤道:“都是一家人了。”

    玖荷的嘴角在黑暗裏微微翹了翹,道:“總算是能睡個安穩覺了。”這是她兩輩子的感慨,不過謝嬤嬤聽在耳朵裏,卻越發印證了昨天跟老夫人的那番猜測,當下道:“老夫人心善,不會虧待你的。”

    玖荷想起她上輩子的結局,心中越發的感慨。

    她上輩子最後到了將軍府做廚娘,將軍府門禁還算森嚴,孫氏進不來,她總算是有了幾天安慰日子,這輩子重生第二天就從家裏跑了出來,一路上住著大通鋪過來,到今天——

    到今天才是她這兩輩子第一個安穩覺,甚至這被子上淡淡的樟木味道,也叫人聞了特別的安心。

    玖荷不知不覺中睡著了,謝嬤嬤許久沒聽見她回答,反而聽見黑暗裏頭響起很有節奏的呼吸聲音,不由得一笑,也睡著了。

    第二天一早,玖荷起來便叫她們看了自己說的什麽都會不是騙人的。

    從早飯到午飯,收拾屋子洗衣裳,縫縫補補,甚至還修補了家裏的燈籠。

    要說謝嬤嬤原先也不想讓她做這麽多活兒的,不過是帶了點玩鬧的心態,是打算叫她做著看看的,甚至老夫人也是一樣,有點看著小孩子胡鬧的心情。

    隻是當玖荷有模有樣從早上忙了一天到晚上,非但一日三餐做的完美無缺,甚至她說的縫補等等也都是真的,不管是老夫人還是謝嬤嬤,都收了玩鬧之心,對視一眼,眼神裏既有驚訝也有心疼。

    這姑娘是糟了多少罪啊,兩人看在眼裏,心裏又多了幾分感觸,又對她生了幾分信任。

    不過這麽一來,玖荷是徹徹底底在陶家安家了,有了她,謝嬤嬤也沒有原來那麽忙了,甚至看門的老謝也能輕鬆一些,總之家裏上上下下都很是滿意。

    不過要除了已經故去的齊夫人的配房常嬤嬤。

    轉眼出殯已經過去六天了,這天,玖荷做了早飯端去給少爺還有小姐用,因為這頭一個月算是熱孝,吃得無比的簡陋,除了米湯青菜,就是幾塊豆腐等物。老夫人雖然心疼兩個孩子,也隻能如此,更是不叫他們多動,生怕一個不注意就虧了。

    隻是就算這樣,兩人還是瘦了一圈,臉色也蒼白了起來。

    玖荷先給小少爺送了飯,端著食盒又去小姐屋裏,就聽見常嬤嬤道:“要我說還是回京城的好,你母親是你外祖母最最疼愛的女兒,你回去了必定是享福的,哪兒像是在這兒,給夫人辦了喪事之後,窮的全家老小都隻能吃米湯啃饅頭度日了。老夫人更是不肯鬆口,連我嫂嫂都不肯見了,要我說,不如——”

    玖荷一聽這話便火冒三丈,推了門進去便道:“常嬤嬤慎言,你怎麽能說老夫人的不是呢!”

    玖荷點頭,著急補充道:“再說平日裏少爺讀書習字,我也不能打擾不是?我做飯,縫補洗衣裳,還是要在老夫人屋裏的。”

    謝嬤嬤笑著拍了拍她的肩膀,“你比少爺大了三歲,少爺……其實老夫人也沒把你當成是丫鬟,你隻管當少爺是弟弟便是。”

    “這……”玖荷皺了皺眉頭,從裏頭品出點不太尋常的味道來,隻是想抬頭求證的時候,卻發現謝嬤嬤已經到前院去了。

    玖荷索性一個人在這屋裏將所有思緒都整理了一遍。

    首先,謝嬤嬤說這話絕對不是無的放矢,應該是在暗示她什麽。

    其次,換屋子這事兒換了小姐是常理,可是換了她……還讓她住在原本小姐住的西廂房裏,這番的抬舉她,讓人不免多想。

    而且老夫人還說了搬了屋子就讓少爺好好讀書,還要教小姐做衣裳做被子什麽的。讀書玖荷不太了解,不過女紅這事兒玖荷是在了解不過了。

    做衣裳縫被子等等可比繡荷包要費事兒多了,當然不提那些精致的雙麵繡,就說一般的水平。

    縫衣裳得先量尺寸打板,幾片都得裁得均勻一樣大小,最後就是縫在一起了。

    說起來不過簡簡單單三個程序,可是但凡中間哪一片裁得不合適了,這衣裳出來就是斜的,針腳如果粗細不一樣,穿是能穿,可是衣裳是扭的,人看著還能精神嗎?

    再說繡荷包,整個都能拿在手裏,左右不過巴掌大點地方,怎麽都能看清,做衣裳就得整出好大一塊地方來,圍著不停地轉,單說把布拉平整這一條……玖荷記得上輩子她剛學縫衣裳的時候,就差點沒哭出來。

    而且玖荷還見過無論怎麽縫被子,都能跟床單縫在一起的人……所以說,學這兩樣東西,但凡心不靜,那是絕對糊弄不過去的。

    老夫人要給小姐教這個……小姐是肯定沒多少閑工夫了,而且少爺一旦開始讀書,兩人又不在一個院子,怕是一天隻能見上一兩回了,這麽一來……玖荷總覺得有點別的意思。

    比方老夫人對小姐已經心生警惕了。

    玖荷歎了口氣,老夫人將這一對父親不在身邊,又新近喪母,正彷徨無助的姐弟兩個分開教養,除了心生警惕,還能有別的意思嗎?

    不過玖荷同時也鬆了口氣,陶大人對她恩重如山,這輩子來了陶大人家裏,老夫人對她比上輩子所有人加起來都要好,這才是個家的感覺。

    所以一想到陶大人的女兒對老夫人……不敬,玖荷自己就已經難受到手足無措了,更別說要去跟老夫人說了。眼下雖然不用明說,玖荷依舊打定主意要好好看著少爺小姐,總之陶大人的這一家子,誰都不能出事情!

    這麽一想,玖荷又精神抖索的往前院去了。

    少爺還沒回來,不過小姐屋裏已經有了人,玖荷過去一看,小姐正和謝嬤嬤說話。

    “……這東西便不勞謝嬤嬤費心幫我收拾了。方才祖母也說了,我這個年紀差不多也該學著做點什麽了,不如我先收拾了,回頭嬤嬤幫我檢查一遍可好?”

    小姐的聲音比方才越發的柔弱了,而且還很是恭敬,說到最後那個可好兩個字,幾乎都帶上了點懇求。

    謝嬤嬤的表情不太自然,道:“這是自然的,我不過來看看您屋裏的家什,您看那些您用著合適,回頭搬去後頭屋裏。又或者位置什麽的,您想再換換?”

    玖荷走了過去,衝著小姐微微屈膝行禮。

    “你來的正好,”謝嬤嬤一看見她便鬆了口氣,道:“快跟依依說說這屋子是怎麽布置的?”

    玖荷看小姐屋裏其實也是差不多的布置,便將方才兩人商量的一一說了出來,又看著小姐,看她怎麽說。

    依依沉吟片刻,道:“倒是也沒什麽,就照你們說的擺放便是。”說完又問:“看祖母的意思,是越快越好,這兩日我便把東西收拾出來,這就搬了吧。”

    謝嬤嬤正想答應,沒想玖荷搶先一步開口了。

    “許是還得過兩日呢?”她笑了笑道:“那間屋子原先是飯廳,外頭人來人往的不說了,裏頭是半間倉庫,放了不少雜物,收拾出來倒是快,隻是許久不住人的屋子難免陰冷,又是冬天,得好好烤上兩日才好住人。老夫人雖沒明著說,但是這不會叫您住潮屋子的,姑娘您收拾東西也不必太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