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十二字

字數:4094   加入書籤

A+A-


    第四十九章十二字

    “以物易物,互通有無。”黎昊盡量說的通俗,生怕他們不明白。

    雷澤點了點頭:“你的意思是讓軒轅人來我們集市換東西,不過……”

    話隻說了一半,就被鳳羽打斷:“沒必要,他們軒轅能有什麽東西!神農人有糧食,東夷泉都有鹽和陶器,要換也是找他們換!”

    黎昊早已預料到這種結果,笑道:“首領說得不錯,可問題是有華氏部落離我們近啊,如果能從他們那裏換來我們需要的東西,我們為什麽還要舍近求遠呢?

    據我所知,每一次大老遠出去換東西,在路上都會死去一些族人吧?”

    “是又怎麽樣,就算我準許族人跟他們交換,諒他們也拿不出值得我們交換的東西!”鳳羽有些不服氣,不可舍近求遠,這麽簡單的道理他如何不懂,可是有華氏部落裏並沒有部落急需之物。

    黎昊覺得時機到了,果斷說道:“其實鳳遊氏除了陶罐和糧食以外,也沒有多少其他東西,糧食往往還夠用,不過其他地方有啊!

    我們可以讓神農人自己把糧食運過來,可以讓泉都的人自己把陶器和鹽送過來。軒轅有華氏部落沒有我們需要的東西,並不代表軒轅其他地方沒有,要不然泉都的人為何要爬山涉水地去軒轅城呢!

    而想要他們心甘情願地過來,隻有一個辦法——修路建市!”

    黎昊看到兩人隻顧低頭思考,沒有反對的意思,繼續道:“憑什麽神農有陳都,軒轅有軒轅城,東夷南邊有泉都,我們這裏為什麽不可以有?”

    鳳羽依舊沉默著,一旁的雷澤忍不住道:“可是修路並不容易,就怕修了以後,仍然沒有人願意過來,那豈不是白修了?”

    黎昊幹脆拉著雷澤跪坐在地上,然後撿了三塊小石子,在西南北方向,各擺下一塊,最後又簡單地調整了一下位置,使之正好對應東夷泉都、神農陳都以及軒轅軒轅城。

    黎昊又抓起一塊石子,放在正東方向,繼而說道:“雷澤大人請看,這便是鳳遊氏部落所在,它屬於東夷聯盟,離東夷泉都自然最近,同時距神農泉都和軒轅軒轅城也都不遠,隻要有三方中有一方願意前來,另外兩方肯定會爭先效仿。

    就拿東夷泉都來說,那裏的人如果想去軒轅城換東西,大可以來我們鳳遊氏部落,如此這般,不用爬山涉水,大費周章,他們自是十分歡喜。

    不過前提是鳳遊氏部落已經有了軒轅城的東西,讓泉都的人不致空手而回。若想擁有軒轅城的東西,我們大可跟軒轅有華氏部落交換,所以首先要跟有華氏部落講和。

    歸結起來,便是修路建市,以物易物,互通有無!”

    有點繞嗎?

    確實有點繞,黎昊看到雷澤不停地撓著腦袋,就知道這個人已經被繞進去了,他暫時還不知道作為首領的鳳羽是個什麽情況,是否能懂得他剛才長篇大論的意思。

    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說到底修路絕對是一本萬利的事,若是能夠成功,那麽鳳遊氏部落或許能夠成為當時全天下的貿易中心。

    盡管剛開始規模不會多大,不過可以慢慢發展的嘛!

    鳳羽一會兒眉頭緊鎖,一會兒臉露微笑,顯是在潛心思考,似乎仍拿不定主意。

    猶豫了好大一會兒,終於說道:“想法是好的,做起來卻很難。單單就是和談,有華氏部落就未必會同意,更何況修路絕非易事,單單靠我鳳遊氏部落,恐怕很難實現,想必還要他們軒轅人跟我們一起才能成功吧?否則其他地方的牛拖依舊進不來有華氏部落,更到不了我們這裏。”

    終於碰到一個明白人,黎昊很是激動,忙道:“難,並不代表沒有可能,首領隻要同意,我願意放手去幹!”

    鳳羽奇怪道:“我真的很不解,你並不是我們部落的人,為何處處為我們著想,難倒真如其他人所說,你的心天生就這麽善良?”

    黎昊仰天打個哈哈,笑道:“那麽你信嗎?”

    鳳羽搖了搖頭。

    黎昊大笑道:“我也不信,不過我倒是見過這種人,那就是我娘。

    其實我之所以賣力地幫助你們,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同為東夷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更何況有黎氏部落與鳳遊氏部落相距又不遠;二是,報答鳳祥多次相助之情;三是,為了有黎氏部落,往南修路,必須要經過有黎氏部落的土地。”

    鳳羽目不轉睛地望著黎昊,仍舊不說話。

    黎昊被盯得渾身不自在,假意妥協道:“好了,好了,我認了!其實還有最後一點,就是為了我自己,你們鳳遊氏部落越好,我得要的好處也就越多。

    現在我開始提要求了,等修路建市以後,我要你們給我建一間房子,特別高大的那種,還要兩頭牛,不對,要五頭牛……

    哎,你別走啊!”

    ……

    最後鳳羽的確同意了,並且順理成章地把和談的重任交給了黎昊,起初這讓他頗感頭疼,不過轉瞬一想,既然還要說服有華氏部落的人一起修路,正好一起解決了。

    但事情並沒有想象中那麽簡單。

    對於如何和談,黎昊一竅不通,為此他專門請教了經驗豐富的雷澤,得到的結果卻是,隨便派一個人去有華氏部落走一趟,說明情況即可,對方同意講和就停戰,不同意就繼續打。

    這算哪門子經驗?

    黎昊決定按照自己的方法來,他千挑萬選也沒挑出來一個滿意的人選,幹脆隨便選了一個人,讓他稍話過去。

    開始時他說了一大堆修路建市的好處,結果那個人不是記不全,便是表達錯亂有誤,總不能符合要求。最後黎昊不得已又把那十二個字抬了出來。

    然後加了一句:此舉對於軒轅與東夷,皆有莫大好處,若有興趣,我們不妨見麵詳談?

    前去送口信的人當天就回來了,據說他到了有華氏部落後,軒轅人很是熱情,不僅好吃好喝地招待著,還當即同意雙方停戰和談,不過……

    送口信之人道:“不過對於什麽修路建市,他們似乎不同意。”

    “什麽叫似乎呀,同意就是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似乎是個什麽意思?”黎昊瞅著這人圓滾滾的肚子,多少有些生氣,肯定光顧著吃,把正事都忘了。

    送口信的人打了個飽嗝,急忙道:“昊,是這樣的,他們首領的確不同意,可是首領旁邊的那個年輕小夥子不僅欣然同意,還一直嚷著要見你呢!

    本來首領是一個部落的領頭人,他隻要不同意,底下人也不會有意見,可是那個年輕人似乎一點也不怕首領,當時就跟首領吵了起來。”

    “那結果呢?結果呢?”黎昊看到了希望,甚是激動。

    送口信之人道:“他們讓你近幾日親自去一趟他們部落,當麵說給他們聽。”

    黎昊揮手讓他退下,陷入了沉思:把之前所說再重複一遍,並不是難事,而且我有信心說服他們,可是要親赴有華氏部落就有點強人所難了。

    可這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黎昊猶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