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薛蟬之死
字數:3237 加入書籤
天平七年三月十六,充容薛氏薛蟬難產,一屍兩命。
皇上下旨追封薛充容為修容,後稱為薛修容,下葬妃陵。
薛修容突然小產死了,連原因都沒有找出來,她生前住在琥珀宮覽閣,而住在琥珀宮另一個偏殿賞閣的莫婕妤也莫名其妙的死了,一時之間,琥珀宮有問題的說法在後宮中蔓延開來,還說得有理有據的,說什麽先帝在時,住在琥珀宮的有一個妃嬪被人謀害難產而死,最後凶手沒有找出來,是以那位難產而死的妃嬪就化成了厲鬼占據了琥珀宮,對於住在琥珀宮的人都大開殺戒,所以住在琥珀宮的莫婕妤和薛修容都死了。
對於這種鬼神之事,梨伩向來是不信的,她一向覺得隻有人才是最可怕的。
薛修容小產而亡的事兒,保不齊就是哪個宮妃幹的好事,恰好薛修容住的宮殿和之前死了的莫婕妤是一個宮,所以才有那背後之人散發出這樣的謠言來,讓後宮眾人將薛修容之死都往鬼神的方向去想,從而真正的放過那個背後謀害薛修容的人。
不過薛修容已經死了,表明上什麽原因都沒有查出來,所以這事到最後不了了之,反正後宮眾人也沒有誰會去真正在意別人的死活。
但是對於鬧鬼一事,梨伩很快就下了禁令,如今選秀在即,宮中的這些宮殿肯定都會住人的,若是鬧出什麽鬧鬼的事情來,到時候還不好收場,所以梨伩禁止宮中的這些宮女、太監們再議論此事。
由於梨伩的打壓,也隨著薛修容的下葬,這琥珀宮有鬼一事很快就沉寂了下去,和薛修容小產而死的事情一樣,轉眼就成了過眼雲煙,再沒有人提起。
不過梨伩除外。
倒不是因為梨伩同情或者憐憫薛修容,而是因為薛修容小產之前的症狀問題,那天梨伩在琥珀宮問薛修容的宮女的時候,就有一個宮女說到薛修容小產之前食欲不振,整個人昏昏欲睡,但是梨伩就覺得這樣的症狀她似乎有些熟悉,好像曾經也有誰有過這樣的症狀。
後來梨伩仔細回想,最後想到的是——莊昭容!
那個生下二公主難產而死的莊昭容薑琳琅!
當時莊昭容常常在晚上皇上招幸他人的時候派人去將皇上請走,說是肚子裏的龍嗣不大安穩,後宮眾人都以為莊昭容是用了肚子裏的孩子當借口,但是隻有梨伩知道,莊昭容並非借口肚子有恙叫走皇帝,莊昭容從那年選秀後新人進宮就一直食欲不振、失眠、胸悶,太醫換了好幾個也都查不出什麽毛病來,隻說是她是思慮太甚,叫她放寬身心,久而久之,莊昭容自己也信了是她思慮過多。
再後來,莊昭容就難產而死了,隻拚命生下二公主就撒手人寰了。
薛修容死後,梨伩又盤查過薛修容生前懷孕的一些狀況,發現薛修容和莊昭容的的情況幾乎差不多!唯一的差別就是莊昭容生下了孩子,而薛修容是一屍兩命!
會不會是因為當時莊昭容已經懷孕七個多月了,孩子月份已經大了,所以最後生下了孩子,而如今薛修容的孩子才五個多月,是以最後是一屍兩命的結果?
或者莊昭容有這些症狀是在那屆秀女進宮之後才有的,也就是說背後的人對莊昭容下手的時間不長,或者下的藥沒有下足夠,所以莊昭容才能生下二公主,而薛修容一開始就被人下藥,所以五個多月之後就保不住孩子了?
梨伩在這邊胡亂猜測著,她已經命人著手在差查了,這背後之人已經無聲無息的害死了兩個懷孕的妃嬪,她一定要查出這背後之人是誰,不然日後,她如何能安心的懷孕?
梨伩又想起了吳才人吳芷蕾來。
兩年前的某一天,當時因為謀害江嫣江氏而從婕妤貶到采女的吳芷蕾突然來求見她,最後說她並沒有謀害江氏,是因為她撞破了莊昭容難產的秘密,所以被人陷害。
背後之人直指當時還是端修儀的俞寶林俞淩藝!
如果吳才人當年說的是真的,那這次薛修容的事情,是不是也是俞寶林幹的呢?
梨伩不敢確定,因為當初的吳才人說的也不一定是真話,若是吳才人真的知道是俞寶林害了莊昭容,那俞寶林肯定會下手除掉吳才人,可兩年過去了,吳才人依舊活得好好的,還生下了三公主。
不過不能確定不要緊,她可以派人去查證,隻要有了懷疑的對象,這事兒查證起來可就容易多了。
但是這事兒既然做得如此隱秘,那又豈會是那樣簡單就會被查出來的?
梨伩派人查了很久,都收效甚微。
當年莊昭容的事情已經不可查了,如今已經過去了快三年,有什麽痕跡都早已被磨平,也隻有從薛修容的事情中,看能不能查出什麽來。最後,隻有少許的線索指向了正德宮,也就是太後俞安喬!
不過憑著那一點點的線索,根本就不能證明太後跟薛修容小產的事情有關係。
梨伩將手裏的東西都清理了一遍。
她並不需要確切的證據證明太後跟這件事情有關係,畢竟就算最後真的查出來此事跟太後有關係,也不能撼動太後的地位,而梨伩隻需要知道這事兒跟太後脫不了關係,那她以後就可以多防著太後這個強大又無孔不入的敵人就好。
梨伩覺著,莊昭容的事情應當就是俞寶林下的手,不過這主意應當是太後給的,俞寶林當時剛剛進宮,做事情還不夠老練,所以才被吳才人發現了些蛛絲馬跡;而薛修容的這件事情做得顯然比當初莊昭容的事情做得更加的隱秘,如今的俞寶林正處於低迷的時候,整天想著如何挽回皇上的心還來不及,恐怕沒有過多的心思在謀害薛修容的胎兒上麵;但是太後就不一樣了,太後如今養著二皇子,將來恐怕是想要扶持二皇子上位的,自然要提前為二皇子掃清一切的障礙!
況且這事情坐的滴水不漏,也確實是太後的辦事風格,若不是梨伩早年在太後的宮裏安插了一些不起眼的人手,恐怕連那一點蛛絲馬跡都不能查到。
太後果然是好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