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救命錦囊
字數:3138 加入書籤
其實梨伩見李昭儀主要就說了奉充儀那天來找她的事情,然後跟李昭儀說了一下自己的猜測,也就是這事兒是有人指使奉充儀做的,至於這個人是誰,就隻能靠李昭儀自己去查了。梨伩還向李昭儀幫奉充儀求了個情,畢竟以李昭儀的能力和家世,想要對付一個出宮了的妃嬪實在太容易,奉充儀這次害得李昭儀這麽慘,李昭儀肯定不會放過奉充儀。但是奉充儀畢竟幫過梨伩,也算是救了八皇子一命,所以梨伩就想著替奉充儀向李昭儀求個情,畢竟奉充儀並不是真正想要害李昭儀的人。
李昭儀看在梨伩的麵子上,又看在梨伩大半夜為自己送來消息的份兒上,李昭儀答應放過奉充儀。
梨伩鬆了一口氣,李昭儀說話還是比較算數的,既然她答應放過奉充儀,那奉充儀應該不會有什麽事了。
奉充儀也是糊塗,李昭儀雖然看起來在後宮偏安一隅,但是李昭儀的家世在那裏擺著,根本就不是她一個小小的充儀可以去對付的,到時候奉充儀惹怒了李昭儀,李昭儀狠心除掉奉充儀,那奉充儀也隻能是白死了,最後得利的隻會是幕後的那個人!退一萬步說,就算李昭儀不知道這事兒是奉充儀在搞鬼,可萬一背後的人要殺人滅口呢?畢竟奉充儀如今在宮外,背後的人想要買凶殺人可容易得多了,到時候,奉充儀都沒地哭去!
奉充儀是個聰明的人,怎麽回去做這樣不利己的事?估計還是奉充儀太小瞧這後宮了,也太小瞧背後之人和李賢妃了。
梨伩當即給奉充儀修書一封,讓信得過的人親自去交到奉充儀手中去。
梨伩怕信被別人截去,所以在信中問得很隱晦,隻說了李昭儀被皇上由賢妃貶為昭儀的事情,又說了若是李昭儀知道是誰在背後陰了她一把,憑李昭儀的個性,一定會跟那個人不死不休,還說了一些殺人滅口之類的小故事,信的最後梨伩問了奉充儀一句話:去了陌上宮之後,還去了哪兒。
梨伩相信奉充儀不會不明白她的用意。
梨伩還讓送信的人給奉充儀一個承諾:若是奉充儀回信的話,那奉充儀就可以達到自己的心願。
奉充儀千方百計,甚至不惜給自己樹敵,也要去五華山,想必這件事對奉充儀很重要,如今奉充儀已經成功出宮去了,但若是命都沒了,那奉充儀去五華山還有什麽用?奉充儀若真是個聰明的就知道怎麽選擇。
若奉充儀認死理,那她也隻能保證李昭儀不會去找她的麻煩,但是卻不能保證那指使奉充儀的人不會對奉充儀滅口。
如此,她也算仁至義盡了。
奉充儀收到梨伩的信的時候,剛剛到五華山。
要說梨伩這信來得還挺及時,因為奉充儀在上五華山的時候,剛好遇到了一場刺殺,要不是皇上安排了精銳的人手保護她,恐怕她如今已經魂歸西方了。
所以奉充儀對梨伩的話毫不懷疑。
奉充儀又聽了送信的人給自己傳的話,有些哭笑不得。
她從小就自恃聰明,因為並不喜歡後宮的勾心鬥角,也不屑於和那些女人勾心鬥角,所以她一直都過得很低調,但是卻因為一個蕭妃,入了皇貴妃的眼,後來又被皇上看中,然後她就開始在後宮裏小心翼翼,怕因為別人的嫉恨而遭了什麽人的暗算。
因為她是早產的,從小身體就不太好,有高僧給她批了命,說若是家裏人想要她健康的長大,必須在六歲之後送到寺廟中修行五年,否則不出十歲就要夭折。母親一向信佛,所以到了六歲之後,她就被送到了寺廟裏,對外則說她被送到杭州外祖家養病去了,所以這件事兒,很少有人知道。
她在寺廟裏一待就是五年,跟廟裏的尼姑一樣生活,她的性子原本就比較冷清,又在寺廟帶了那麽多年,所以漸漸就養成了有些冷淡的性子,不太愛與人打交道。後來回到家中,家裏的下人曾說她比起旁人來少了幾分煙火氣息,母親怕她真的成了尼姑,所以聽到這樣的言論,還把那幾個家人發賣了。
十一歲那年,她從寺廟回家之前,見到了那個給她批命的高僧,高僧給了她一個錦囊,說錦囊裏麵的東西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救她一命。她雖然並不太相信,但是畢竟在寺廟帶了那麽多年,對神佛還是有幾分敬意,於是這麽多年,那個錦囊她一直帶在身邊。
但是就是這個錦囊,卻為她帶來了災禍。
奉充儀想到此,苦笑不已,命人拿來紙筆,奉充儀想要給梨伩回信。
提起筆,奉充儀又將自己貼身放的那個已經有些陳舊了的錦囊拿出來,放在手中反複撫摸。
好半響,奉充儀才幽幽的歎了一口氣。
她手中明明隻有這樣一個也許可以救她一命的錦囊,不知道為什麽,到了蕭妃那兒,卻成了她有斷定禍福的能力,蕭妃想要拉攏她,所以蕭妃就把她調到百花宮去住。她不太喜歡蕭妃,所以自然不願意被蕭妃拉攏,還好後來有皇貴妃幫忙,讓她搬離了百花宮,不用再麵對蕭妃。
但是後來不知道為什麽,皇上也知道了蕭妃拉攏她的原因,又派人去仔細調查了一番,知道了她曾經去寺廟待過五年,所以皇上就真的以為,她在那五年裏學了什麽本事,能夠替人算命消災。於是皇上就開始寵愛她,之前她還不知道皇上的意圖,直到她成為了婕妤之後,皇上跟她攤牌,皇上想讓她算出誰會禍亂後宮。
可是她哪裏有這樣的本事能夠算得出這樣的事情?可若她直接告訴皇上,她做不到,那皇上會不會惱羞成怒的要了她的命?
她不能賭。
雖然不知道皇上為什麽認定有人會惑亂後宮,但是她卻不敢亂說,萬一她說錯了,出了什麽事,恐怕到時候全家都會給她陪葬。
於是她就想到了這個錦囊。
她打開了這個隨身多年的錦囊,裏麵隻有一顆藥,她找了信得過的人檢驗了那藥。
那是一顆假死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