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喜州

字數:4753   加入書籤

A+A-


    戀上你看書網 630book ,最快更新長白山下好種田最新章節!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災區的瘟疫終於被治好了,當然會有一部分人死掉,這個是無法避免的。不過相對來說,死亡的比例並不大,而且一般都是年老體弱的人。這些人本來底子就差些,根本就熬不過去。

    接下來就是秋收和重建了,東北這邊冷的早,得趕緊的把房子都蓋好,要不然百姓冬天一樣熬不過去的。

    中部地區的糧食產量,比去年減少了一半,而東部和西部,也都減產了。這種旱澇不均的天氣,莊稼即便是沒有被水淹,一樣也是會受影響的。子軒上報朝廷,請求免了今年的稅賦,皇帝也同意了。

    雖說糧食少了些,不過糊口還是夠用的。百姓們一聽說今年可以免稅,倒是十分感激。

    糧食產量的減少,直接影響到了靜涵的酒坊,但是這種天災,實在是沒什麽辦法。靜涵隻收到了十來萬斤的糧食,看來也就隻能這樣了。

    子軒在府衙這邊主持著災後的重建,幾個受災嚴重的州縣,都派人下去查訪。然後子軒決定將民眾的房屋,建在地勢高一些的地方,這樣多少能夠避免再次受災。

    有府衙出麵,從東部山區弄了老些的木料回來,然後各地的兵士幫忙給百姓重新蓋了房子。

    等到九月末的時候,房子已經全都蓋好了。百姓們歡歡喜喜的搬進了新家,經曆了洪災和瘟疫之後,人們倒是更加珍惜眼前的時光了。隻要人還在,以後還是能夠過上好日子的。

    依銘宇的意思,直接就讓子軒做隆州的知府算了,但是子軒卻並沒有同意。他這些年為官,說實話真的是有些累了,若是做了這隆州的知府,怕是靜涵又要跟著操心整個隆州的事情了。所以在銘宇提出來的時候,就直接拒絕。

    “銘宇,按朝廷的規矩,這官吏是不能在自己的家鄉做官的,必須得回避。以往我在鎮東,和雙甸離著遠,又同是縣,並不算什麽。倘若是隆州,那可就正好下轄著雙甸了,這樣不合規矩的。再者隆州知府,正四品的封疆大吏,如今的我還沒有那個資曆呢。”子軒笑著拒絕了銘宇的提議。

    銘宇也是明白這些的,於是就上書朝廷,要求給子軒賞賜。

    皇帝原本也和銘宇的打算差不多的,可是看到了銘宇的奏折之後,這才改了主意。同時下旨,將鎮東縣改為喜州,林子軒任命為喜州知州。這知州是正五品的官員,子軒原本才是正七品,一下子升了好幾個品級。

    朝廷裏有人讚同,有人反對,但是皇帝已經決定了,自然是不聽他們的。同時,皇帝也下旨獎賞了誌明、慶年等人,畢竟誌明可是把藥鋪整個給搬空了的。而且在這次瘟疫之中,誌明和慶年等人也是立了大功。

    喜州下轄了五六個縣,這些縣令,不能全都從外地調過去。考慮到喜州的特殊,皇帝決定還是聽一聽子軒的意見。最後定下來,將趙縣丞和劉主簿各自升為知縣,剩下的,再從別的地方派過去。這也是對二人的獎賞,畢竟在這次事件裏,二人也算是有大功的。

    十月初,朝廷派來了隆州的新任知府,這人姓周,看樣子也就不到四十歲的年紀。子軒和這個周知府交接了一下府衙的各項事務,感覺這人倒是還可以。辦事穩當厚重,接人待物的,也十分的謙和有禮,即便是子軒低了他好幾個品級,也沒有像方知府那樣瞧不起人。

    子軒和周知府用了五六天才算是將所有的事務都交接完畢,那邊銘宇等人都等的有些不耐煩了。他們還想去喜州看看靜涵和孩子的,再者離京時間也挺長了,趕緊辦完事好回家去。

    終於等到子軒忙完了事情,大家一起去了喜州。

    靜涵早就接到了消息,知道子軒升官的事情,心裏自然是替子軒高興的。能夠一展才華能力,做出一番事業來,是每一個男人的理想。如今子軒的能力得到了肯定,靜涵也是為自己的丈夫高興。不過高興地同時,也難免會心疼。子軒得到這一切,並不是憑空而來的,是他自己兢兢業業的努力換來的。

    子軒離開家也有兩個多月了,小兩口還很少分開這麽長的時間呢。清遠每天都會嘟囔著爹爹為什麽還不回來,清遙雖然說話還不是很清晰,也是爹爹爹爹的經常說。

    “爹爹這兩天就能回來了呢,清遠高興麽?”靜涵抱著清遙,然後拉著清遠的手問道。

    “娘親,爹爹真的快回來了麽?太好了,我都想爹爹了。”清遠立時高興起來。

    旁邊的春柳等人也都笑了。這些日子,不光是靜涵提心吊膽的,就連家裏這些個丫頭,也是跟著擔心。如今聽說老爺竟然升了知州,她們當然也跟著高興的。

    大家正說話呢,突然外麵進來人,說是老爺回來了。靜涵一愣,不是說了明後天回來的麽?“快,出去看看。“說著,趕緊穿了厚衣裳,然後帶著人出去了。

    來到前院,果然看見子軒領著一些人回來了。仔細一看,原來竟然是三叔、大哥等人。靜涵快走幾步,迎上前去。“三叔、姑父,你們怎麽來了?”靜涵趕緊上前行禮。

    “我們惦記著你這邊,就跟著子軒一起過來。兩年沒看見你了,想你了唄。”誌明笑嗬嗬的說道。

    “二姐,你就光看江三叔和姑父了,沒看見我們是不是啊?”銘宇在那邊不幹了。

    “你二姐我就一張嘴,總要挨個的打招呼吧?就你事多。”靜涵瞪了銘宇一眼,然後就笑了。“好了,快進來,我這就讓人安排住處去,咱們這回可得好好的聚一聚了呢。”

    娘家人來了,靜涵自然是高興的很。挨個的打了個招呼,然後就讓子軒陪著他們,自己去安排住處和吃食去了。

    錢氏是跟著子軒一起回來的,一看這情形,也上前幫著忙活。

    “姨母,你這一路辛苦了,還是去休息吧。這點事情,一會兒就好了。”靜涵趕緊催著錢氏去休息。

    “不累,這幾天在府衙,也都歇過來了。這樣,我幫你看著清遠和清遙,你去忙活吧。”錢氏最惦記的,自然是那兩個小家夥了。

    “好啊,姨母去瞧瞧他們吧,這兩個小東西還經常念叨,姨奶奶怎麽還不回來呢。”清遠兩個是錢氏從小哄著的,所以跟錢氏非常的親近。

    靜涵帶著人收拾屋子,好在去年整個縣衙都翻修了一回,又加蓋了好些的房子,如今倒是不愁著沒地方住了。各個屋子裏東西都是齊全的,原本就收拾的挺幹淨,所以不用太忙活,也就弄好了。

    靜涵又去了廚房那邊,讓人多預備些好吃的。好在莊子上剛剛送來了不少的東西,倒是也不愁吃的。靜涵又吩咐人去莊子上,讓那邊殺兩隻羊,再殺一頭牛。娘家人來,一定要好好的招待才行呢。

    這些事情都安排妥當了,靜涵才來到會客廳裏。大家都坐在屋裏等著靜涵呢,一看靜涵回來,全都笑了。

    “靜涵啊,不用弄得太隆重了,咱們都不是外人。我們在這裏也就是住一晚,明天就得回去了。”誌明笑道。

    “三叔,你們好不容易來了,哪能才住一天就走啊?總得多住幾日才行。”靜涵一聽就有點著急了。

    “我們出來也有一個多月了,得回家看看。總得跟你爺奶說一下這邊的情形吧,別讓他們擔心啊。再者文翰他們離京也有三個來月了,該回京複命的。咱們有時間再聚就是了,明年是你爺爺六十六歲大壽,咱們可說好了,到時候都得回去啊。”誌明就說起來老爺子過壽的事情來。

    在東北這邊,有一個習俗,就是老人六十六歲的生日一定要好好的操辦一下的。都說六十六,不死也得掉塊肉。所以做晚輩的,都十分重視老人的這個壽辰。

    “哎呀,我都忘了呢,原來爺爺明年六十六了呢。”靜涵一拍腦門,她真的是忙的忘了。

    “這回不就知道了麽?到時候可一定得回去啊。文翰,你們幾個也是,到時候可千萬別忘了。”誌明笑笑,如今孩子們都各自成家了,天南海北的,想要聚到一起可沒那麽容易呢。

    “好,到時候我們一定回來,大不了請上一段日子的假期罷了。好在爺爺是正月裏的生日,那時候還算清閑,沒啥事兒。”文翰和鵬程等人趕緊點頭答應。

    銘宇倒是無所謂的,他是王爺,一般不參與朝廷的事情,隨時都有時間。倒是雲飛,略微有些為難,畢竟他如今是禦林軍的統領了,不過這個也有法子解決。

    大家在一起親熱的說著話,文翰等人都對這邊的事情挺好奇的,靜涵就給他們解說。說到這幾年在這邊做的這些事情,大家都對靜涵十分的佩服。

    “二姐,待會兒我可要嚐嚐你說的那個牛肉。那年皇兄來了,回去之後還念念不忘的說過幾回。要不是這路途太遠了,恐怕是早就讓你往京城送牛肉了呢。還有你說的什麽鬆花蛋,這個我也要嚐嚐的,要是好的話,咱們就在京城也弄個鋪子,專門賣這些東西得了。”銘宇就是個吃貨,一聽到吃的就嚷嚷起來了。

    看清爽的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