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難得的溫馨
字數:4150 加入書籤
林雅晴打量著自己的房間,還能清晰地看到打掃過的痕跡,地板也是幹淨和擦拭過的。無疑,郭博文即使不是每天為自己打掃房間,那麽今天肯定清掃過了。想到這裏,林雅晴從心裏湧起一-股感激之情。
郭博文從健身房裏出來,慢慢地朝住處走。這些日子沉浸在橡膠的行情裏,讓他心情大好。自己對期貨地琢磨越來越上道,黃瑞鳴不在的時候,也會讓他放心地操作。而這幾天獨立地操作,也得到了黃瑞鳴地讚許。想著這樣走過今年,自己或許真的會在期貨市場上有所成就。
郭博文來到住處的樓下,隱約覺得會有什麽事情發生。他快步上樓,來到門口就聽見裏麵傳來了林雅晴哼小曲的聲音。郭博文連忙打開門,走了進去。
正在自己房間收拾床的林雅晴,聽到開門聲,忙走到門口,一看是郭博文,笑著說:“去健身了?”
郭博文一看,果然是林雅晴,也高興起來:“你什麽時候回來的?華子明呢?”
剛到,還沒通知他。這個點了,讓他知道也沒什麽用。幹脆明天去找他。”
哦。剛到的,還沒吃飯吧。”
待會吃。謝謝你這幾天給我打掃房間。想不到你一個大男人,做事還很麻利的。這屋子,我都弄不到這麽幹淨。”
哪裏,也就是順手的事。”郭博文說著,一邊往自己的房間走,一邊說:“還有幾天才開學吧?怎麽沒在家裏多待幾天?”
沒什麽好待的。”林雅晴說:“被嘮叨得煩了,早點回來躲清靜。哎,為了謝你替我打掃房間,晚上我請客。”
我正要給你說吃飯的事。”郭博文說:“你不在的日子,我炒期貨又賺了一筆,晚上我請你。還找到了一個好地方,估計你沒吃過。”
什麽我沒吃過?”
雞呀。”郭博文說:“你上次請我吃的那叫什麽雞?跟我找到的地方相比,那就差遠了。”
是嗎?遠嗎?”
不遠,就在湖光村。沒想到吧,離武大這麽近,你竟然沒發現!”
那說不定沒什麽特色,是什麽雞?”
炭燒雞。這麽熱的天,還是每天客滿,知道是什麽滋味了吧?你收拾吧,現在正是吃飯的點,要是再晚一點,就被趕晚場的人占滿了,要等好長時間呢。”
沒多久,兩人就收拾好了,一起出門。
湖光村離兩人的住處並不遠,從武大校園裏穿過去,也就二十分鍾不到的流程。由於還沒開學,武大校園還顯得比較寧靜。落日的餘光,還把天空映得比較亮,兩人走在校園裏,有著一種特殊的感覺。
你剛才說這幾天炒期貨小賺了一筆?是炒什麽?”
橡膠。”郭博文說:“在蘇州,聽說美國的輪胎特保案了嗎?”
當然聽說了。”林雅晴說:“蘇州工業園區就有輪胎製造廠,聽說特保案一出,對輪胎廠有很大的影響,蘇州報紙還登過新聞,引發了大討論。這是你們炒期貨的鼓搗出來的?”
怎麽可能呢。”郭博文說:“你也太高看我們炒期貨的了。應該說是特保案給我們了一個機會。”
什麽機會?”林雅晴說:“輪胎特保案就是要交稅,逼著輪胎漲價而已。”
教科書式的思維。”郭博文說:“這要是讓你寫論文,你一定能完成一篇高質量的論文,但寫出來也就是放著,成為存檔文件。”
林雅晴笑了:“那對你們有什麽好處?”
好處就是逆向思維。明白嗎?”
逆向思維?”林雅晴是學金融的,稍微想了一下就明白了:“不踏空?做多?”
沒錯。”郭博文說:“整個期貨公司,從大戶到分析師,全都說橡膠下跌,但我和老板卻說要做多,橡膠會漲。結果我們贏了。到現在橡膠還沒開始跌,依然在爬升。等過幾天,我們合約到期,就開始數錢了。”
是嗎?”林雅晴有些吃驚地說:“做多?為什麽?特保案不是什麽好消息呀。”
當然不是好消息。”郭博文說:“尤其對於我們的輪胎產業,那更是悲催得不能再悲催了。但對於投機者而言,就是一個可以找到機會的好機會了。”
郭博文一邊走,一邊給林雅晴介紹這些日子發生的事,等到了吃碳鍋雞的地方,故事還沒講完。
碳鍋雞的小店,已經有一些人了。好在現在還不是高峰期,還有幾個位置。林雅晴還真是第一次來這裏,她聞到雞肉和魚肉的香味,不禁讚歎道:“一聞到味道就知道錯不了。是雞肉好吃還是魚肉好吃?”
都吃。”郭博文說:“你我真好沒吃飯,你坐了火車,我剛剛運動過,真是飯量打開的時候,浪費不了。”
服務員上來,為兩人擺好碗筷,郭博文讓炭燒雞和炭燒魚各來一份,然後又讓上了幾瓶飲料:“不用吃飯了,就吃雞和魚就夠了。”
林雅晴笑著點頭:“哎,你的故事還沒說完呢。期貨公司那些大戶後來是什麽反應?”
能有什麽反應?後悔唄。”郭博文說:“我現在是明白炒期貨後悔是什麽滋味了。本來的選擇就是兩種,多和空,在選擇的時候有人明確告訴你為什麽選擇,但最後做決定時偏偏選擇了錯的一個,然後每天看著行情朝自己判斷錯誤的方向發展,這是什麽滋味?”
林雅晴說:“很正常呀。任何投機市場都是少數人賺錢,多數人賠錢,要不然,錢從哪裏來?期貨公司又不是印鈔公司。”
話是這麽說,但賠錢的人可不這麽想。那是賺錢的機會就在眼前,但卻這麽錯過了,而且還有人提醒。隻不過,這種提醒是時常上演,卻沒有人能接受教訓。”
怎麽接受?”林雅晴說:“任何投機者都相信曆史不會重演。就是讓同樣的劇情重演一遍,有的人依然會選擇錯誤的一麵,而且依然不是少數。”
我當然知道了。”郭博文說:“這就是少數人賺錢的道理。但更讓我感到驚奇的是最先醒悟的竟然是什麽都不懂的人。而學院派道理說的是一套套的,但操作成績卻不好。”
郭博文把這些日子期貨公司發生的事跟林雅晴說了一遍,林雅晴說:“啊,發生了這麽多事?怪不得你說你賺了。還是你這行有意思。”
那就別留校了,也來炒期貨吧。”
那怎麽行。”林雅晴說:“我可是搞學術的,無法融入你們這樣的圈子。”
有什麽不行。”郭博文說:“我以前對金融、期貨都不在行,現在不一樣算專家嗎?更何況你還是名校學金融的。”
學什麽跟做什麽不一樣。”林雅晴說:“炒期貨跟炒股票一樣,沒有學曆門檻,裏麵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我可不擅長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就如同你說的什麽大姐大、李姐一類的人,我跟她們說不到一起。那還怎麽從事這一行?”
郭博文這才醒悟神仙氣質般的林雅晴不是俗世中的人。
接下來的時間,兩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美食上。雖說是蘇州人,但幾年的武漢生活,已經讓林雅晴接收了吃辣的習慣。因此,對炭燒雞和炭燒魚的美味讚不絕口。直說自己怎麽沒早發現離學校這麽近的美食。
第二天,林雅晴來到華科大。偌大的校園,也因為還沒有開學,而顯得空蕩蕩。林雅晴已經來過多次,知道要到哪裏去找華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