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字數:5820 加入書籤
以前因為皇位的問題,鳳淩天隻能拿著玉璽和聖旨躲了起來,為了不被發現,他連一次家都沒有回去過。但是現在都已經結束了,鳳淩天終於可以見到自己的兩個女兒了。
鳳淩天回到家之後,辭去了官職,專心在家裏陪女兒,和女兒一起經營生意,讓生意越來越好。
這期間他也看出了女兒有心事,但是他並不是特別清楚,不過還是被他知道了,原來鳳舞有喜歡的人了。
一開始鳳淩天以為鳳舞喜歡的是大將軍於戰的兒子於歸,因為於歸總往鳳家跑,來找鳳舞。但是很快鳳淩天就發現,鳳舞對於歸根本就沒有喜歡的意思。
這反而勾起了鳳淩天的好奇心了,到底是什麽人能讓他的寶貝女兒魂牽夢繞的?
作為父親,鳳淩天想要知道鳳舞喜歡誰並不是一件難事,果然,在上一次鳳舞和星哲一起出去的那天,鳳淩天就知道了鳳舞喜歡的人是星哲。
其實鳳淩天對星哲的印象還是不錯的,不管怎麽樣,星哲的人品鳳淩天是肯定的。星哲為了百姓做的事鳳淩天也是有所耳聞,這樣一個無私的人,應該不會對鳳舞不好的。
隻不過有一點鳳淩天不是很滿意,那就是星哲同時跟很多女人交往,鳳淩天擔心如果鳳舞嫁到了星哲家,會不會被星哲的其他媳婦欺負。
所以鳳淩天特意把星哲約了出來,他決定和星哲好好談一談,於是,兩個人約在了城外,相比起城中的喧鬧,城外要寧靜的多,非常適合靜下來談談心。
已經是深秋了,風很涼但是卻不是冬的刺骨,空氣中彌漫著果香,天空中還保留著大雁的身影。
秋天裏那一樹一樹的花,落敗了,隨風來入雨去,即使是凋零,多少還有些高豔吧,褪下了花開時節如少女般的青澀,換上的是一種成熟優雅的美,美的是韻,美的是質,拾起,依然有香氣。
枯黃的柳樹葉和鮮豔的楓葉飄落下來,就像天空中翩翩起舞的彩色蝴蝶。
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無際的平靜的碧海;強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動著,宛如海麵泛起的微波;山腳下片片的高粱時時搖曳著豐滿的穗頭,好似波動著的紅水;而衰黃了的葉片卻給田野著上了凋敝的顏色。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遊多思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為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星哲隨口就是一首燕歌行,曹丕的。當年星哲玩過三國殺,為了熟悉這個看起來酷酷的將領,星哲特地去網上搜索玩法,結果就搜到了這些。
而且不知道為什麽,星哲自從到了這個世界,記憶力就變得驚人的好,以前隻看過一眼的東西,到了這邊卻都能夠倒背如流。
“好詩,好詩,果然有文采,不愧是大唐第一才子。”
鳳淩天被星哲出口成章的能力驚歎到了,雖然以前就聽說過星哲才華橫溢,但是沒想到竟然這麽厲害。
星哲隻是微微一笑,他沒說什麽,也不好說什麽。
秋風蕭瑟,天氣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辭歸,天鵝南飛。思念出外遠遊的良人啊,我肝腸寸斷。
思慮衝衝,懷念故鄉。君為何故,淹留他方。
賤妾孤零零的空守閨房,憂愁的時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懷。不知不覺中珠淚下落,打濕了我的衣裳。
拿過古琴,撥弄琴弦卻發出絲絲哀怨。短歌輕吟,似續還斷。
那皎潔的月光啊照著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憂心不寐夜漫長。
牽牛織女啊遠遠的互相觀望,你們究竟有什麽罪過,被天河阻擋。
有人說,曹丞相的幾個兒子中,曹丕是最沒用的,其實不然。曹操何等精明,如果曹丕沒有真才實學的話,曹操會看不出來嗎?
在曹操二十五個子嗣之中,先後出現在曹操視野裏的儲嗣候選人有四位:曹昂、曹衝、曹丕、曹植。最能當得太子者人選至少有二位,劉夫人所生長子曹昂和環夫人所生曹衝。曹丕是曹操的次子,曹昂死後,曹操還曾打算傳位其庶弟曹衝。曹衝是個神童,五六歲時智力已經“有若成人”。且天性仁厚愛人,常常為不慎犯了過失的設法解免,“賴以濟宥者,前後數十”。為此,曹衝深得曹操的寵愛,但曹衝十三歲患病夭折。在他死後,曹操曾對曹丕說:“曹衝之死是我的不幸,但卻是你的大幸。”曹丕後來也常對人說:“如若曹衝仍然健在,將沒有我的太子之位。”曹衝死後,有實質意義競爭儲嗣候選人的隻有曹丕、曹植二人了。不久,曹丕同母弟曹植以風流文采而展露頭角,深受曹操喜愛。於是就發生了曹丕、曹植兄弟間的奪嫡之爭。
曹操長期在立嗣上狐疑不決,難免不影響下屬。時間一長,下屬間漸漸形成了擁護曹丕和擁護曹植的兩個集團。擁護曹丕的有桓階、司馬懿、陳群、邢頤、吳質、賈詡等人,擁護曹植的有丁廙、丁儀、楊修、孔桂、楊俊等人。他們各自結為黨羽,設計謀、造輿論,爾虞我詐,互相傾軋。擁護曹植的楊修出身東漢名門“弘農楊氏”,是個智謀過人的奇士,又身為曹操的主簿,消息特別靈通,對曹植十分有利,在他出謀畫策之下,曹植在這場爭奪戰中漸占優勢,有幾次機會能當上太子。但因為曹植行為任性,平時不注意節製自己,而且還醉酒擅闖司馬門,終為曹操所不悅。
建安二十二年,曹丕運用各種計謀,在司馬懿、吳質等大臣幫助下,在繼承權的爭奪中戰勝了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
建安二十四年,曹丕作為儲君駐守鄴城,魏諷密謀攻鄴,與之同謀的陳禕自首,曹丕率眾平定變亂,誅殺魏諷。
曹丕作魏太子時期,積極組織文學團體並參與鼓勵文學創作,使得同類唱合詩賦作品由此而興,成為建安文學發展獨有之氣象。
延康元年正月,曹操逝世於洛陽,曹丕從鄴城至洛陽繼位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初登高位手掌大權的曹丕,麵對突而其來的權力交接,心理上不免有些激動和誌滿意得。麵對從乃父手中接管下來的國家,深感完成乃父複興國力和實現統一之遺誌,將是他人生今後任重而道遠的責任。
曹丕從東漢末年,綱紀紊亂的曆史中吸取教訓,迅速將權力集中在手,穩定政權局勢。他深知隻有加強鞏固自己的集權,才能鞏固自己的權利寶座的重要性。他一開始就從內部權利製衡中著手,迅速做出反應。他籠絡和扶植自己的政治勢力,重新分配在權利蛋糕上的占有份額,同時打擊排除異己勢力。二月,任命賈詡為太尉,華歆為相國,王朗為禦史大夫。已卯,任命夏侯惇為大將軍。濊貊、扶餘單於、焉耆、於闐王皆各遣使奉獻。五月,冊封投降的山賊鄭甘、王照為列侯,又命蘇則督軍平定武威、酒泉和張掖的叛亂。七月,孫權遣使奉獻,同月,命夏侯尚、徐晃與蜀將孟達裏應外合,收複上庸三郡。武都氐王楊仆率種人內附,居漢陽郡。甲午,帶著軍隊駐紮在譙,在邑東以酒食慰勞六軍和譙郡父老。
漢家天下的政治局麵,早在董卓之亂後就已開始紊亂。曹操遷漢獻帝至許昌後,“挾天子以令諸侯”政令皆出於曹氏。在皇權的擁有上來說,漢獻帝已經成為一個傀儡。曹操雖然戎馬戰爭四方,但以臣子的身份征周旋在各個割據勢力之中。
延康元年十一月,魏王曹丕下詔收斂、祭奠陣亡將士。十二月十日,漢獻帝正式禪讓帝位,曹丕三次上書辭讓。辛未,曹丕登受禪台稱帝,改元黃初,改雒陽為洛陽,大赦天下。黃初元年十一月,以河內郡山陽邑萬戶奉漢帝為山陽公。
黃初元年,曹丕以帝王的身份登上了曆史的舞台,並開始了他七年的執政生涯。在執政期間,曹丕很想成就一番儒家仁政君主的作為。曹丕在政治抱負上,繼承乃父曹操統一山河的誌向。在治理國家理念方麵,追求效法上古仁君、賢臣之世。他對內施政恩威並重,鞏固權利的同時集權在手,製法削藩,打擊異己,詔令禁外戚宦官幹政。他又與民生修養生息,政傾惠民並複興儒學。意在教化民眾,恢複社會生活秩序,促進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
黃初三年二月,鄯善、龜茲、於闐王各遣使奉獻。是後西域複通,置戊己校尉。三月,封皇長子曹叡為平原王,弟弟曹彰等十一人皆為王。四月,封曹植為鄄城王。九月,立貴嬪郭女王為皇後。
曹丕對外一向主張征伐,渴望早日實現統一山河的誌向。他積極折衝疆場,曾兩次興師伐吳。黃初二年(,吳國孫權因前襲殺關羽收荊襄之地,害怕劉備報複首尾難顧,乃假意與魏曹丕遣使修好奉章,並遣於禁等還。”曹丕遂遣“太常邢貞持節拜權為大將軍,封吳王,加九錫。”孫權由是稱臣於魏。同年劉備憤孫權之襲關羽、聯曹魏,親率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劉備盛怒不許。是年,攻破吳軍巫口和姊歸兩處。
黃初三年正月,孫權給曹丕上書言說出兵迎敵,曹丕作《報吳王孫權書》鼓勵其殺敵。閏月,孫權破劉備於夷陵。當初曹丕聽說劉備率軍東下,與孫權交戰,樹柵連營七百餘裏,認為劉備犯兵家大忌,必定速亡。過了七天,孫權擊破劉備的文書送到。隨後孫權因解除了蜀漢的威脅,故在遣長子孫登入魏為質一事上拖延再三,魏吳兩國的聯合逐漸出現貌合神離的狀況。同年十月,孫權複叛。對於孫權的欺騙與背叛,曹丕十分惱怒,又下《伐吳詔》鼓勵將士們曰:“南征進軍,以圍江陵,多獲舟船。斬首執俘,降者盈路。牛酒日至。”表示堅決要南征孫權之意。
曹丕自許昌南征,諸軍兵並進,曹真、張郃、曹休等諸路大捷,擊敗孫盛、[14]大破呂範、火燒諸葛瑾,幾乎攻下江陵,[17]孫權臨江拒守,幾條戰線或潰或敗,僅朱然獲勝,曹丕勝利在望,卻不料遇到疫疾,孫權乘機重新遣使納貢,雙方言和,曹丕退兵。十一月辛未,命鎮西將軍曹真率諸將及州郡兵討破叛胡治元多、封賞等,平定河西。
過了十天,破胡告檄傳到洛陽,曹丕非常高興,大笑說:“我在帷幕之內運籌帷幄,諸將在萬裏之外奮勇作戰,其相應若合符節。前後戰克獲虜,沒有如此之多的。“
黃初四年,曹仁、曹彰、賈詡先後去世。
黃初五年四月,曹丕立太學,製五經課試之法,置春秋穀梁博士。
黃初六年二月,派遣使者從許昌到沛郡詢問民間疾苦,救濟貧困者。同年,並州刺史梁習大破鮮卑軻比能。十月,曹丕行幸廣陵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裏。當年大寒,水道結冰,舟不得入江,乃引還。期間,經過雍丘,到曹植處所,與曹植見麵,增其戶五百。十二月,曹丕一行從譙經過梁,派遣使者用太牢禮祭祀東漢太尉喬玄。
在實現統一問題上,曹丕既有希望於能有王化之舉達到夙願的誠心,也有興國強兵而滅賊寇的強硬之誌。雖然,兩次伐吳卻由於時機不成熟而無功而返,但由於統一誌向的驅使,使得曹丕在位後期施政更需要富國強兵,以至於對於當時的社會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與此同時,其執政功績對於中國文學此一時期的發展風貌與繁榮,也多少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
黃初七年正月,曹丕回到洛陽的宮殿。五月丙辰日,曹丕病重,命鎮軍大將軍陳群、中軍大將軍曹真、征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受領遺詔,共同輔佐嗣主曹叡。讓後宮淑媛、昭儀已下的都各歸其家。
同月十七,曹丕去世,時年四十歲。諡號文皇帝,廟號高祖。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樹不墳,葬於首陽陵。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