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葫蘆山下葫蘆仙

字數:4756   加入書籤

A+A-




    洪水一旦傾瀉而下,那老鱉精肯定要露出水麵,那對它十分不利。

    岸上的人依舊拿老鱉精沒辦法,最後他們竟然拿來了成桶成桶的王水,全都倒入了水中。

    這也是盤門中人慣用的伎倆。

    王水一倒入河水中,立即劈裏啪啦的響了起來。我心中一陣難受,可以想象的到,老鱉精被王水腐蝕著身體,究竟承受著何等的痛苦。

    老鱉精痛,我能感同身受。它痛苦的在河水中掙紮,這個曆經千年,沉積千年的老鱉精,終於爆發了。

    他猛的從河水中鑽出來,朝岸上爬去。

    一旦離開水,它的動作就遲鈍了很多,槍聲猶如雨點一般密密麻麻的砸下來,甚至還有人不斷的朝他身上潑王水。

    老龜痛苦不堪,終於還是沒能衝到岸上。它快死了,真的要死了,全身上下都是被王水腐蝕的痕跡,青煙滾滾的冒出來,甚至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強烈的烤肉味。

    開小差也心疼的不得了:“我草,這幫牲口,簡直連畜生都不如,連動物都不肯放過,”

    再繼續待下去也無意義了,我們沒辦法去救老鱉精,看樣子他是真的活不成了。

    我歎了口氣,拍了拍開小差的肩膀:“算了,走吧。”

    開小差說道:“你拿到我們要的東西了嗎”

    我點點頭:“拿到了。”

    這個地方指定不是研究戰國文錦的地方,我們一路朝西麵走,最後來到了一個小縣城。在小縣城一個三不管的地帶,租了一個小旅館。

    一進去,我就迫不及待的把織娘給我的衣服掏了出來。

    仔細檢查之後才發現,戰國文錦被繡在了那件新衣服上麵。從外麵看不著,隻能從裏麵看。

    那戰國文錦年代古老,都有點腐朽了,可織娘仍舊鬼斧神工般的將戰國文錦繡在了衣服上邊,斷裂處,也都用很細小的針腳給縫補上了。

    其上的字跡,依舊清晰可見。

    博平自古號名區,通漕長河帶郭隅。岱宗昨饞禮神區,依舊神光罨座隅。

    開小差一看見這一行古詩詞,頓時就頭疼起來:“娘的,最害怕這古詩詞了,這句詩詞什麽意思劉陽,你是文化人,給咱分析分析。”

    我硬著頭皮點點頭。

    說實話,看見這一行古詩詞,我也有點頭疼,畢竟我研究的是古文字,而不是古詩詞。所以在解釋古詩詞方麵,隻能動用記憶中大學和高中的知識。

    我幾乎可以確定,在我就讀的這幾年,從沒接觸過這句詩詞,說明這詩詞並不是很有名。

    不過我還是能從這句古詩詞上,找到一些重點。博平,明末清初的時候,博平特指的,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這片地方,三省交界的地方。

    號名區,這裏的東昌府區的確挺有名氣的,東昌古樓,山陝會館,光嶽樓等等。

    不過後麵這兩句話是什麽意思,我一時半會兒還真看不明白,不由得一陣頭疼。

    想來想去也想不明白,就算我能解釋的了,可他具體代表什麽意義呢也根本不可能搞明白。

    我幹脆就不再去想,繼續在那件衣服上搜尋。

    王正泰說織娘會指引我們去一個地方,織娘肯定也將這個信息隱藏在了衣服裏。

    我們很快就找到了織娘留給我們的東西,她直接寫在了衣服上。

    “葫蘆山下葫蘆仙”

    我們幾個麵麵相覷,葫蘆山下葫蘆仙,啥意思讓我們去一個叫葫蘆山的地方,找葫蘆仙

    這葫蘆仙,肯定是代指的人名,先不管了,當務之急還是去找葫蘆山。

    可是我們打聽了一通,結果卻讓我們很失望。這裏根本就沒有叫葫蘆山的地方。

    這織娘可真是給我們出了一個大謎團,我們根本猜不透謎團的謎底。

    思來想去,最後還是聽我的意見,幹脆我們一塊去了東昌區,也就是上頭詩詞提及到的地方。

    在那個地方,說不定能找到“葫蘆山”的線索。

    東昌古城,名勝古跡數不勝數。光嶽樓,山陝會館等這些都是全國文明的古建築。

    我們先大吃大喝了一頓,然後找了一家旅館住了下來。我們實在是太累了,連遊山玩水的心思都沒有了。

    一直等到了第二天的上午十點鍾左右,我們才終於睡好,又大吃大喝了一頓,這才是出去尋找線索。

    我們又打聽了一些人,可都不知道“葫蘆山”是哪兒。也隻好在這處風景區閑逛。

    巍峨聳立的鐵塔,通體鋼鐵,始建於宋朝年間,曆經風霜幾百年,依舊巍峨不倒。

    光嶽古樓,曆盡滄桑,聳立在風景區中間。無數才子佳人在此留下佳話,甚至連乾隆皇帝都三登古樓,讚歎此景隻應天上有。

    山陝會館,東南西北的商人匯聚於此,共商討生意。南來北往,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這裏孕育了豐富的儒商文明。

    這片風景區麵積,甚至比一個大村莊還要大。有古代留存下來的古建築,也有現代化的複古建築,古樸和現代文明相結合,帶給人的震撼,是語言無法形容的。

    我們看傻眼了,不由自主的遊覽遍了整個風景區,差點把身上的任務給忘掉。

    我們打聽了一圈,竟同樣沒人知道“葫蘆山”在什麽地方。不過我們卻得到了一個有用的信息,那就是東昌,也就是此地盛產東昌葫蘆。

    葫蘆山,會不會就是種植葫蘆的商戶呢想明白了這點之後,我們當即就又打聽,這附近有沒有種植葫蘆的地方。

    而我們打聽到,基本上東昌葫蘆的原材料,都來源於“鄭家”。

    鄭家是東昌府區的一個小鎮子,我們來到鄭家的時候,才發現這裏是一個繁茂的鄉村集市,集市上人來人往,各種手工飾品層出不窮,看得我們眼花繚亂。

    李雪琴是個有豐富閱曆的人,經曆的事情不比我們少。可她畢竟是個女人,所以對這些飾品愛不釋手,忍不住的就買下了很多。

    當然,這裏最多的商品,還是葫蘆。有成品,也有半成品。鏤空雕刻技術在這裏達到了一個頂峰,我們甚至發現了一個小葫蘆上雕刻著整座村莊的技巧。

    我們詢問了一番,最後得知這些葫蘆都種植在了西邊的耕田區。不過現在並不是種植葫蘆的季節,我們去到了之後,才發現地裏荒涼一片,隻有幹枯發慌的葫蘆植物。

    一整天還是沒找到關於葫蘆山的半點線索,無奈,最後我們隻好又回到了住處。

    可是,在我們經過光嶽古樓的時候,竟驚奇的發現,光嶽古樓上竟閃爍著led閃光燈。

    閃光燈就組成了一個葫蘆的形狀,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葫蘆山”

    葫蘆山上葫蘆仙,葫蘆仙是不是在這座葫蘆山上也就是說在光嶽樓上

    我很激動,當即就想爬上去看看。可現在這裏車水馬龍,人太多。而且這光嶽樓並不對外開放,所以若是我們想爬上去,隻能到半夜無人的時候,偷偷摸摸的爬上去。

    打定主意之後,我們當即就回旅館休息了,準備到半夜再來。

    到了半夜兩點鍾,我們準時來到。這裏的空氣還有點微冷,led裝飾燈依舊在閃,不過這裏已經沒有人了。

    四麵牆壁很陡,而且根本沒有樓梯,想要爬上去,不借助外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好在我們早有準備,買來了登山繩,一端拴著一根鉤子,將鉤子掛在了城牆上麵之後,我們就順著城牆往上麵爬。

    李雪琴女流之輩,就留在下麵吧。我們好容易爬上去,已經累的氣喘籲籲了。

    作者題外話:喜歡的朋友可以加讀書群:靈異宿舍483646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