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俄羅斯的地標—冬宮!

字數:3904   加入書籤

A+A-


    當然,這裏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龍軍部隊的增強最終失守此時,龍軍已經壓到了涅瓦河南岸的格列特山北麵和西麵在蘇軍幾乎損失了僅剩的火炮的一半後,蘇軍的兩個近衛民兵師的士兵們終於頂不住了:龍軍第83步兵師在發動一輪突擊之後,在一片瑞典人和芬蘭人所建造的別墅之間建立了一個立足點與此同時,激烈的白刃戰從一棟別墅打到另一棟別墅,其它突擊隊伍則滲透入了格列特山和勝利廣場之間伊薩基輔東正教大教堂,守軍的最終防線即將瓦解,現在龍軍地先頭部隊現在隻需10分鍾就可以抵第一個目標——冬宮

    一名名叫皮特的孩子後來回憶說:“那真是一段可怕的日子當時我還是個十幾歲的孩子,記得在被圍的大部分日子,我們都待在點著蠟燭的地下室裏,四處堆滿了儲存的食物和煤整座城市被震得四零八落晚上一名年輕的士兵進來地下室和我們待在一起我記得他叫伊萬諾夫,隻比我大幾歲他因為想念家人而忍不住抽泣了起來,他說他不想一個人死在斯大林格勒我的媽媽和伯母都盡力去安慰他可是有一天他再也沒有回來我們全無時間概念,我媽媽被十二月革命島上被中國轟炸機射擊的高射炮聲搞得幾乎神經崩潰每天都會有幾枚炸彈會擊中我們周圍的建築有一天戰鬥的聲響變得很近,我記得一群年輕士兵在我們的房子裏布防,他們叫我們待在地下室裏不久,後樓上傳來一陣很可怕的喧鬧聲、呼喊聲、手榴彈的爆炸聲、機槍的掃射聲、來來回回的靴子重踏聲和人的慘嚎聲夾雜在一起透過窗子我看見在我們的花園裏,一名中國士兵用靴子踩在一個被俘的蘇聯士兵頭上,然後用槍口頂著他的腦門扣動了扳機……”

    隨著所有解救希望的破滅和彈藥補給的耗盡,斯大林格勒要塞的抵抗正在劃上句號7月26日15點50分,霍津中將守軍發出了如下電文:“我們的補給已經用盡至最後一個彈夾,現在的問題是被俘還是試著拚死一搏,逃出包圍圈因此,我將指揮剩下那些還可以作戰的人發動突擊”

    但是對於堅守在陣地附近的蘇軍官兵和其他被圍的赤衛隊民兵士兵們來說,這個命令下達得實在太晚了盡管如此,殘餘的隊伍還是在謹慎的作著突圍前的準備為了輕裝上陣,所有耗盡彈藥的重型武器都被搗毀

    當天夜間,蘇聯的飛機在斯大林格勒空投了6噸糧食和一些藥品,但是,這點對霍津來說幾乎和沒投一樣的物資當然改變不了他的突圍設想

    22時,霍津帶著計劃去見日丹諾夫,可對方卻拒絕突圍他告訴霍津,即使逃出斯大林格勒,也隻不過是從一個“大鍋”跳到另一個“大鍋”,而且作為斯大林格勒地區的黨政軍總負責人,他也不能回去和巴甫洛夫那樣被槍斃他寧可在他的辦公室去迎接最後的時刻

    而此時,戰鬥仍然在斯大林格勒的大街小巷內繼續在殘酷的巷戰中,很多被傷員和民兵往往因為沒有軍裝而被龍軍處決,因為對於許多殺紅了眼的士兵,按照國際法規定,不穿軍服而手持武器者在戰爭中是不受保護的當然,蘇軍的nvd特別部隊也在冬宮前的廣場上槍殺了龍軍戰俘

    到了這個危險的時候,大多數俄國人多少是有些動搖情緒,很多絕望的赤衛隊員開始脫下製服和臂章溜下火線在列寧勝利體育場,第九民兵師第8兵營營長朱達諾夫向他的殘部宣告,盡管有可能被nvd部隊的人當作逃兵槍決,但大家最好還是回家,用他的話說:“現在惟一能做的是讓他們回家,不然難道讓他們向中國坦克扔石頭麽?”

    隨著外圍戰鬥的結束,龍軍的部隊開始向華西裏耶夫斯基島方向推進華西裏耶夫斯基島是一個沙洲,四麵環水,位於大涅瓦河與蘭德維爾運河之間,形狀酷似一個巨大的橄欖球,兩個尖角分別指向西北和東南,長大約8裏,寬約2公裏原來沙皇俄國的主要的政府機關,包括帝國辦公廳和國會大廈和冬宮均在這一帶,包括霍津本人防守華西裏耶夫斯基島的是47步兵師、第18裝甲師,nvd的一個保安旅以及一些退守到這裏的海軍和若幹被打散部隊的殘部,他們憑借堅固的大樓,四周的獨特地形,以火力控製了所有通過沙洲的接近地和通道

    7月25日起,龍軍第四裝甲集團軍已把華西裏耶夫斯基島團團圍住

    7月26日,龍軍大大壓縮了對華西裏耶夫斯基島的包圍圈,幾個軍全部壓在河岸上進行強渡的準備在準備進攻的時候,龍軍各部隊接到了這樣的命令:“不要心疼炮彈,也不需要節省子彈,迫擊炮彈和手榴彈要敞開打”龍軍這次要畢其功於一役,使出全部的本事來了各種口徑的火炮,從反坦克炮到大威力要塞炮,比如口徑的39型重型榴彈炮,全部用來進行直瞄射擊甚至把各種型號火箭炮和列車炮也在煙幕和煙塵掩護下,直接推到河岸上,對蘇軍防禦工事進行齊射這次,龍軍“以強製勝”的作戰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至

    到27日淩晨,有數以千記的蘇聯士兵平民湧進列寧格勒北部山林和沼澤地區,甚至在有的地段上人數還過了中國駐軍為了盡快逃離,這些筋疲力盡的幸存者們艱難的在雪地,森林和山丘和沼澤地域中跋涉著,遭受重創的蘇聯空軍也盡力出擊,一時間,整個俄羅斯西部和卡累利阿南部的蘇軍機場上引擎聲轟鳴不斷,有的飛行員甚至駕駛著帶傷的飛機起飛,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盡最大可能掩護殘餘守軍逃脫

    而龍軍立即展開了大規模圍捕,這次猶如一次大型的圍獵活動,對於大部分的龍軍士兵這已經不能稱之為戰鬥了在幾天內他們設法封鎖了大部分突圍路線,並且出動半履帶裝甲運兵車和坦克在斯大林格勒周圍巡邏,對投降者發放通行證不斷有突圍的蘇聯軍人和民兵掉進陷阱被捕獲,被俘者中的大部分人被立即槍決,因為他們沒有規定穿著蘇聯軍服所以很多人被當作遊擊隊和當地的抵抗力量這些人的屍體隨即被拋進埋屍坑

    7月27日,帝國遠征軍司令部向北京發出了一封電報:“皇帝陛下,我軍已於昨日也就是7月26,經過數天的血戰徹底控製了斯大林格勒城區此次戰役耗時三個月,我們共殲滅斯大林格勒方麵軍包括紅軍第4、第52、第55、第59、第42、第67、第20、第2、第10集團軍,空軍第3、第6集群,約270000餘名敵軍,擊毀和繳獲坦克3000餘輛,火炮1578門,飛機1700架基本上全殲了蘇軍在北方的力量帝國萬歲,吾皇萬歲溥寅,7月27日”

    不過溥寅的這封電報雖然發了過去,但是斯大林格勒的槍聲仍然沒有結束,蘇軍仍然據守在斯大林寧格勒最後一個地方——冬宮

    冬宮初建於1754年,1762完工,是18紀中葉俄國巴羅克式建築藝術最偉大的紀念物1837年,一場大火將其焚毀,1838—1839年重建由著名建築師拉斯特列裏設計冬宮是一座蔚藍色與白色相間的建築,高三層,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呈封閉式長方形最初冬宮共有1050個房間,7個階梯,1886扇門,45窗戶

    冬宮的四麵各具特色,但內部設計和裝飾風格則嚴格統一麵向宮殿廣場的一麵,中央稍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宮殿四周有兩排柱廊,雄偉壯觀宮殿裝飾華麗,許多大廳用俄國寶石、孔雀石、碧玉、瑪瑙製品裝飾,如孔雀大廳就了2萬多塊孔雀石,拚花地板用了貴重木材禦座大廳又稱喬治大廳的禦座背後,有4.5萬顆彩石鑲嵌成的一幅地圖

    冬宮的亞曆山大柱於1830-1839年建成,以紀念曆山大一世率俄軍戰勝拿破侖軍隊這一偉績整個冬宮包括五座建築物:冬宮、艾爾米塔什、舊艾爾米塔什、艾爾米塔什劇院、艾爾米塔什

    此時,斯大林格勒的最高指揮官日丹諾夫正在那裏,享用最後的晚餐,就在這個時候,龍軍步兵第30軍所屬步兵第150師和第171師和三個戰鬥工兵旅,開始開始了奪取這座要塞的戰鬥

    他們首先攻擊地是艾爾米塔什宮

    艾爾米塔什宮於冬宮地東北角,靠近彼得格勒大門,是一座有圓頂的大樓,由於受到了多次轟炸,已變成了空蕩蕩的龐然大物艾爾米塔什宮四周設置了環形防禦宮殿西麵有一個開闊的小廣場,北麵、西北麵和南麵都掘有塹壕、交通壕,有的塹壕中還注滿了水宮殿所有的門和窗戶都用磚石堵上隻留出小小的發射孔和觀察孔,主要出入口前麵均砌起了高牆和胸牆宮殿內大約有1200—1800左右的蘇軍殘餘部隊主要由蘇聯紅軍步兵、飛行員、軍校學員、水兵和ndv部隊等組成,主體是ndv的斯大林格勒衛戍旅的一部分兵力和第128步兵師餘部防守(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