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吳則苟發難
字數:3152 加入書籤
() 且說牛忠權和馬百均不知自己的仇人是誰,卻見狄帆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聽了狄帆的話,二人雖然心有很多疑問,但也安心了許多。心思已定,二人便自去休息,備足精神以待明日。狄帆讓二人休息後,抬頭向禪房外看去,除了蟬鳴,就隻有天空或明或暗的幾顆星星。一切顯得異常寧靜,狄帆自知這是大戰前的片刻安詳。不一會兒,狄帆就運功調息,之後練了達摩易筋經神功的心法,自覺身體有些舒暢,便在不知不覺睡著了。
第二日清晨,智浩大師急急忙忙跑來,說:“不好了,狄施主,南平府的高保勖已經帶人闖入山門了,很快就要到大雄寶殿了。”隨後,子佑等火頭和尚也來了。
在智浩大師沒來禪房之前,大雄寶殿的東側鍾樓已經敲響了警鍾。因此狄帆雖在打坐的姿勢,早已醒來,輕聲地說:“你們少林僧人向來講究四禪八定,慌什麽,不就是有一個人領著一群人來了少林寺嗎?說不定是來燒香禮佛來的呢。”
智浩大師說:“隻是智合師兄都被打傷了,恐怕情況很嚴重。”
原來不僅僅是高保勖帶領著雙龍門、金槍門和大刀幫等小門派來了,還有以吳則苟為首的國師府人馬,其包括號稱雙聖的孔曹楠和嚴華子、號稱大金剛的位大漢、去過老城的小金剛以及一些隨從。後麵還有一個五人組和一個六人組,正是在溳水碼頭的十一人。打傷智合大師的是孔曹楠和嚴華子,幸得一群棍棒和尚護著,才退回大雄寶殿。
狄帆說:“他們人多,你們自然吃虧,這很正常。對了,你們寺不是也來了很多助陣的門派嗎?”
智浩大師說:“來是來了些人,可敵是友也未可知。不過方丈師伯正與眾人商議如何退敵。”
狄帆問:“大師的師父呢?”
智浩大師說:“來此之前,貧僧去過藏經閣了。師父很生氣,說有事等他起來再說。”
狄帆說:“這就對了,隻慧法師還躺著呢,大師不必著急。先別慌,堂堂的少林寺,要有大門大派的樣子。得嘞,這禪房實在太熱,我去衝個涼。大師先給我們人弄點吃的,果腹之相是為急相。”眾人傻眼。
狄帆又說,“還有,讓子佑去大雄寶殿瞧瞧,有事就回來說一聲。”眾人張開大嘴,不知如何接話。
話分兩頭。且說在大雄寶殿前,少林寺以本惠禪師為首,空慧法師和施慧法師分站兩側,智大大師、智空大師、智悟大師、智道大師和智同大師為第二排;少林寺的左側有嵩山派的呂有為和餘天希,右側有武當派的嶽伯雲、年華子、言和子、佟仁子和第五子;泰山派的靈風子、華山派的史秋雨、恒山派的唐姍姍和衡山派的莫大含在嵩山派的左側;丐幫、花葉山莊、東海派和苗繡樓在武當派的右側;其,丐幫有莊青莘、任自齊以及費為公、廉自傑和岑應駱等位九袋長老等人,花葉山莊有莊主花葉等人,東海派有掌門方治陽等人,苗繡樓有苗石發、苗恪訓、苗海卿和管家苗在道;最前麵的便是崆峒派的四人,分站兩旁。
而在大雄寶殿的大院裏,左側以高保勖為首,帶著一大隊人馬,後麵還有雙龍門、金槍門和大刀幫等一些門派;右側以吳則苟為首,孔曹楠、嚴華子和哼哈二將緊隨其後,其嚴華子失了右臂,再往後就是大金剛和小金剛;而五人組和六人組的十一人則站在最後,一言不發,十分安靜。
突然間,吳則苟說:“堂堂少林寺,乃武林泰鬥,不僅對本官身後的幾個門派下重,還對大馬鏢局下如此毒,真是令人發指。今日我等來少林,就是為眾人討個公道。”
其實,雙龍門、金槍門和大刀幫等門派的人並未真正進入少林,隻是在山門前出言不遜,被智合大師打發了。
大馬鏢局的血案也隻有安州節度使府出了告示,而且是案發的第二天就貼出來了。其他勢力,包括武林各派,甚至是京師朝廷,都沒有正式說凶是少林寺的人,隻是狄帆胡亂放出了風。吳則苟這麽添油加醋,隻是想讓眾人增加對少林寺的誤解,至少是為了混淆視聽。
空慧法師素來公正嚴苛,眼裏也是容不得沙子的,聽吳則苟這麽一說,心怒氣已起,說:“阿彌陀佛。我少林寺一向傳教佛法,布施善緣,從來不會欺壓他人。若非雙龍、金槍和大刀等人無禮在先,智合小侄也不會出。”
吳則苟聽了空慧法師的話,便見縫插針,說:“聽空慧法師的意思,就是說但凡有人對少林寺有惡語,你們就會出傷人了嘍?”
空慧法師欲再說話,卻見本惠禪師搶先一步,說:“阿彌陀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爾等有欺相,我佛去相;徒兒去相過深,身有反相。一切因果,有因有果。至於公道,自在人心。”
吳則苟可沒就此罷休,說:“方丈大師好辯詞。明明是少林寺傷了人,還炮製了大馬鏢局的血案,方丈如此回答,恐怕難負眾望。”
本惠禪師反問:“不知吳大人有何主意?”
吳則苟想了想,說:“這第一嘛,少林必須向雙龍門、金槍門和大刀幫等門派賠禮道歉。”
眾人覺得吳則苟過於無禮,都勸本惠禪師不要低聲下氣。隻見本惠禪師作揖施禮,說:“阿彌陀佛。貧僧的徒弟生性莽撞,若是出重了,貧僧在此替智合向諸位賠個不是,還請各位施主海涵。”雙龍門、金槍門和大刀幫等門派的首領們還禮。
吳則苟又說:“第二嘛,至於大馬鏢局,乃是被貴寺的一指禪功和龍爪所害,其一指禪功是達摩院所練,龍爪是戒律院所練。方丈不可袒護同門,須將達摩院和戒律院的所有相關人等,交給本官,朝廷自當秉公處置。”
眾所周知,智大大師為羅漢堂的首座,智空大師為般若堂的首座,智悟大師為達摩院的首座,智道大師為菩提院的首座,智同大師為戒律院的首座。吳則苟的意思是要將智悟大師和智同大師等人帶走,這是少林寺絕對不能同意的。
空慧法師本來就有怒氣,此時聽吳則苟這麽一說,更是惱怒,厲聲說:“休得無禮!你這八品下的吳則苟,簡直目無少林。方丈師弟已經賠禮了,你還要拿我達摩院和戒律院的人。若有本事,你們盡管放馬過來,我少林接招就是了。”
這正是吳則苟想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