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化險為夷
字數:4029 加入書籤
() 原來從天王殿走來的是安遠節度使司馬仁說,方才說話的也正是他。見是司馬仁說,國師和他的義女都安心了許多。司馬薌見父親來了,馬上迎了上去。
原來,司馬仁說在收複複州之後,見梅城不能得,便撤軍了,後來又收到國師派逯小普轉給他的信件。其大意是複州和梅城之事了結了,不論結果如何,也不要問緣由,即刻率領一隊人馬趕來少林。這才有了司馬仁說上少林之事。
此時,狄帆、張順子和何師我等人已經覺察到,武林人不會再為難國師府了,至少國師不會被囚禁在少林。狄帆認為隻要國師能夠順利下山,那麽自己的兄弟們也就不會陷入其。不結怨、不結仇才是狄帆的真實意願。
至於花葉,因為他來少林,是帶著吳越國主錢弘俶的使命來的。大意為:隻要讓原各種勢力不和睦,相互打鬥,最好能相互攻伐。隻要讓原地區不穩定,哪怕是他們之間有一絲猜忌,就算不辱使命了。原不安定了,那江浙地區就無憂了。也正是因為如此,花葉才顯得十分不安,怕不能圓滿完成錢弘俶交給他的任務。
進入大院後,司馬仁說立馬領著司馬薌以及一大隊人馬,忙給國師及其義女行禮。因在安州與何師我和張順子等人有接觸,司馬仁說也對狄帆等人多有禮數。稍加寒暄之後,司馬仁說便說:“剛才是誰說國師要與民同罪的?我大漢國師,身份高貴,豈是你們當的一些宵小能比?”眾人一聽,司馬仁說這話是針對花葉的。
當四下裏尋找花葉,卻見他早已躲到最後一排了,眾人心偷笑。隻見本惠禪師走向前來,說:“阿彌陀佛。隻因國師和馬施主戾氣過重,老衲特留他們二人在少林住上一段時日。”
司馬仁說說:“大師當真要留住我大漢國師?”
本惠禪師說:“阿彌陀佛。”
司馬仁說說:“諸位好漢應該知道,忠武軍節度使馮大帥與本帥是過命的兄弟。如果少林寺膽敢囚禁國師,本帥將聯合馮大帥,盡起安州、許州兩地之兵,與諸位周旋到底。一夜之間,恐怕這少林寺……”說完,司馬仁說帶來的一大隊人馬揮舞旗幟,以示威武。
宗政百全說:“不急不急。我看那馮大人怕是來不了了。即便是到了少室山下,這個時辰他也該原路折回了。”
司馬仁說問道:“為何?”宗政百全微微一笑,並未作答。
畢竟在複州和梅城,司馬仁說多少吃了摩尼教的虧,此時聽了宗政百全的話,他也是將信將疑。深思了一會兒,司馬仁說心有了主意,說:“還有一點,四年前,那大遼早已南侵過,國師出謀劃策,功勞都在案上。如今北方虎狼依舊猖獗,如果大遼乘秋高馬肥之,再次南侵,國師又在少林寺。請諸位好漢想一想,若是他們踐踏了原,這份罪過我看你們誰人能夠擔當得起!”這才是眾人最忌憚的,一時間也沒人說話。
狄帆踢了張順子一下,又看了何師我一眼。二人會意,張順子說:“我看你們快點打吧,打完了,該死在這裏的,就死在這裏,也不枉佛光普照一回,總比死在虎狼的嘴裏要好。沒死的,一會兒跟著我們大哥下山,那登封縣的登元客棧有的是好酒好肉。你們能吃上一回,也就夠了。”
何師我說:“不對,不對。如果喜歡宵夜的,應該夜裏還有一頓。”
張順子連連點頭,說:“對,對,對……是我考慮不周。以後啊,你們自家的寶地就別想著有人來進香了。因為啊,原的百姓都死在北方虎狼的鐵蹄之下啦。當然,少林寺這塊寶地也是要毀的。不會太晚,就在你們動的頃刻之間。”
何師我說:“不對,不對。要是動,肯定是先死人,然後再毀了這大雄寶殿啊。還有,就是他們自己的家啊,不得跟這少林寺一樣啊,至少也得掀了瓦,拆了頂梁柱吧,也就沒了進香這說法了,你說呢?”
王從容偷笑了下,說:“張大哥、何大哥,你們別唬人。他們可都是英雄好漢,聰明過人,可不會上你們的當。”
原來王從容也沒隨張順子他們一起從膳律房裏來,而是跟著狄帆,最後才到的大雄寶殿。因為狄帆怕他與高保勖會了麵,有些尷尬。在高保勖走後,狄帆救馬德龍的時候,王從容才從大雄寶殿裏出來。因與張順子等人相處多日,也知他們的秉性和處事的方法,王從容此時這麽說,也在情理之。
眾人默然。因為缺少一個台階,本惠禪師等人也沒有表態。隻見馬德龍放開了馬茜的,笑了笑,然後走向前來,說:“國師,乃朝廷之國師。諸位英雄如果強行將他扣留,必將引起朝廷的不滿,這恐怕對誰都不是好事。老夫本是大馬鏢局的人,也是親炮製罪案的元凶。如果諸位願意放國師下山,老夫願留下來,在佛祖麵前,既能懺悔,又能為諸位說經頌德,還望諸位成全。”
國師說:“不行,要走,我與哥哥一起走。”馬德龍搖搖頭,示意國師不必多說。
本惠禪師說:“阿彌陀佛。若能如此,也算是幸事。老衲竟然忘了四年前的前車之鑒,未能從大局考慮,真是罪過。”見本惠禪師已經同意了馬德龍的意思,眾人也就不好多說什麽了,便紛紛準備離去。花葉自知事情辦得不理想,也沒有辦法,隻好混在人群,離了少林寺。
馬德龍說:“蒙方丈收留,在下感激不盡。”
本惠禪師說:“佛法本是普度眾生之道,從未有殺戮之意。馬施主能誠心悔過,真是善莫大焉!老衲看你與四師弟有緣,就與他一起參佛論道吧。”
馬德龍下跪,說:“弟子拜謝方丈大師。”
馬茜忙扶起他,二人說了一會兒話,相擁而泣。
隻慧法師走過來,說:“馬姑娘不必傷心,這對你父親來說,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或許算是最好的歸宿了吧。日後啊,你想父親的時候,隨時可以來少林寺。”
馬茜自知暫時沒有別的辦法了,又因父親馬德龍剛剛受了重傷,試過眼淚,點了點頭。經本惠禪師同意,隻慧法師便領著馬德龍去了藏經閣,馬茜和馬先隨後。
國師也來與馬德龍和隻慧法師話別,剛要走時,被狄帆叫住了。狄帆說:“國師莫急,在下有兩件事要與國師商量。第一件,就是現在大馬鏢局血案的事情,已經基本真相大白了,可是大馬鏢局家屬總是無辜的,我想國師是不是要有個態度?”
國師說:“不知狄少俠有何想法?”
狄帆說:“家屬撫恤事宜,聽說原錢莊已經做了,那麽國師是不是也該做點什麽?”
國師哈哈大笑,卻沒有說話,隻是提腿要走。狄帆便攔在前麵,說:“如果國師沒個態度,就算大遼南侵,也得留國師在山上住上幾日。”
司馬仁說走向前來,說:“狄少俠不必較真,國師已經吩咐過本帥了,我安遠節度使府願意承擔一半的撫恤事宜。”
狄帆說:“好,那是我誤會國師了。第二件,再問國師和司馬將軍,不知朝廷何時才能與各大門派和睦相處?”因司馬仁說在奪得複州,又撤了圍攻梅城的軍隊之後,與各大門派交戰的軍隊就開始陸續撤離,回了各自的駐地。此時狄帆還不清楚,故有此一問。
國師隻說:“此事,我大漢朝廷自有主張,不勞狄少俠費心。你若有空,還是多關心關心自己的身體吧。”
司馬仁說見狄帆沒得到想要的答案,笑著說:“狄少俠可以派人去打聽打聽,我朝廷的軍隊已經回防了,正準備應對北方戰事。”
狄帆聽了司馬仁說的話,安心了許多,就不再問了。隨後,國師和他的義女就領著國師府的人離了少林寺,許青恩也混在其。司馬仁說與狄帆等人拜別,也和女兒司馬薌等人走了。
丐幫、武當派和泰山派等門派的人也就都走了,隻剩下嵩山派、峨眉派、苗繡樓以及狄帆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