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西蜀糧荒
字數:3183 加入書籤
試想,如今西蜀因為絲綢有利可圖,更加上康氏行政不再以糧食繳納稅負,而是以財帛,加上絲綢業利潤之大,即便是西蜀國政都大力推行。
所以如今的西蜀的糧食,上至軍糧下至民用大抵都是依賴於趙國和南楚的交易的,其中又以趙國為主要糧食供應國,若是……
就在蕭桓在細細思考的時候,趙遠之接著說道:“請陛下下令,立刻終止一切與西蜀的糧食交易,對諸多大商行,大商人全部予以警示,對於西蜀國內的未出售的糧食盡數銷毀,加上之前北周蕭家軍燒毀的西蜀大軍的糧草,我想不日西蜀便會退去的,那西蜀康忠義之所以如此著急的進攻泉陽,想來也是他們大軍糧草不濟的原因吧!”
“丞相遠謀!”
趙複聽罷此話神色一變再變,最終化作了滿臉誠摯的敬意,對這趙遠之一拱手,接著眾多文武百官也紛紛對趙遠之抱拳口中稱頌:“丞相遠謀,我等敬佩!”
趙華琛微笑著看著趙遠之點點頭:“丞相真乃寡人之臂膀,那麽此事就全權交由丞相處理了,退朝吧!”
……
西蜀幾日後突然陷入了糧荒,眾多大商人紛紛拒絕向西蜀出售糧食,而安歇大商行的倉庫一夜之間全部發生大火存糧燃燒殆盡,幾乎沒有留下分毫。
雖然南楚依舊可以交易,但是卻是杯水車薪,原本趙國之糧便已經占據了西蜀糧食供應的八層,如今穩定的供給源突然斷絕,這讓西蜀措手不及,西蜀多地同時爆發的糧荒,更有嚴重的地方已經發生了大麵積的饑荒,國內的糧食價格更是達到了恐怖了一日九連漲的恐怖情況,諸國西蜀商人借機大肆提高糧食價格,原本幾錢一鬥的糧食被太高到了十幾兩銀子一鬥,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國大商人的隱遁,這個價格更是以一個不可思議的速度繼續飆升。
此時西蜀朝堂一片安靜,整個氣氛陰沉到了極點,蜀昭王在王座上怒目掃視這堂下群臣:“大司農,如今國內情形如何?”
堂下大司農不敢怠慢連忙走出來對這蜀昭王一抱拳說道:“陛下,如今國中糧價已經失控,多地已經發生了嚴重饑荒,若是情形再得不到控製恐怕……恐怕……”
大司農吞吞吐吐不知道如何出口,蜀昭王雖然年邁,但是精神卻十分的足,見大司農唯唯諾諾的樣子頓時心頭大怒:“哼!你身為大司農,掌管全國農事,稅收,如今卻出了這麽大紕漏,你該當何罪?”
“陛下!”大司農嚇得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向上頓首:“陛下,臣當值期間,我西蜀稅收足足翻了三倍有餘,如今國庫充盈,臣……臣……”
“住嘴!”蜀昭王大喝一聲:“國庫充盈?國庫充盈,如今為何讓我西蜀陷入如此之災?”
“陛下!自十幾年前,為增加稅賦,適逢我蜀國絲綢利潤豐厚,往往有十倍之利,至此在全國推行桑麻養蠶的國策,這……這可都是諸位大人商議通過,陛下首肯……”
“哼!大司農大人,你自己沒有做好自己的差事,難道你你還有汙蔑是大王的錯嗎?你作為大司農即便是子安推行國策,但是你卻以為貪功心切,致使我趙國全民種植桑麻,而不知五穀,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國策中可是明明白白的寫著國中農事當以六分桑麻,四分五穀,如今呢?若是大司農大人嚴格執行大王聖旨,何至於如今讓一個小小趙國牽著鼻子走,而我蜀國被人家釜底抽薪?你還不知罪,難道你想因為你一人知罪而牽連九族不成?”康忠良突然走出隊列對這大司農沉聲說道。
康忠良最後那句“難道你想因為你一人知罪而牽連九族不成?”讓大司農整個人一愣,他是個縱橫宦海幾十年的老人了,自然聰明,被康忠良如此一說瞬間麵如死灰,知道自己今日在劫難逃了。
這扶持桑麻的國策牽涉甚廣,主要參與者便是康氏一派的革新派,而當時十倍之利的誘惑下,保守派,舊貴族更是這項國策最大的受益人,他們擁有者最廣大的田畝,最充沛的奴隸,佃戶,所以這也是唯一一件讓保守派和革新派都十分滿意的國策,而他大司農這幾年因為政績突出更是受到保守派和革新派的重視和拉攏,況且,雖然大司農他自己清正廉潔,但是自己家族因為自己在這個肥缺上,也是賺的盆滿缽滿。
如今顯然這國策出了問題,壓根不是他的罪過,但是若是這罪過他不抗下來,恐怕無論是保守派,還是革新派,亦或者是剛剛還在大義凜然詰問自己的蜀昭王都容不下自己。
如今聽到康忠良看似威脅,但是實則是給了他一顆定心丸的話,抬起頭感激的看向康忠良,康忠良暗中對他微微點頭,大司農這才轉過臉去,對這蜀昭王匍匐下來:“陛下!臣……知罪……臣在擔任大司農一職之時,未能提前察覺我過農桑之事,致使如今我蜀國陷入如此危機,臣……知罪了,懇請陛下責罰……”
“責罰?你這一顆人頭如能能對我西蜀百姓交代?”蜀昭王雙眼中閃過一絲狠辣,朝堂之下更是噤若寒蟬。
康忠良雙眼匯總閃過一絲不好的預感,連忙打斷了蜀昭王的話:“陛下!大司農雖然不查,罪不可赦,但是大司農在任數十年卻一直清正廉潔,還請陛下開恩,大司農祖上更是對我西蜀開疆擴土立下赫赫戰功,還請陛下從輕發落。”
康忠良“噗通”跪倒在地,然後對著蜀昭王拜了三拜,康忠良這一行為,讓整個西蜀朝廷分為了三派,一派自然是保守派的人,他們紛紛出聲冷笑,這蜀昭王想要拿大司農治罪,分明是要用大司農一族的血來掩蓋國策失策的問題,如今康忠良居然敢當麵求情,這可是大王過不去啊!
加上這國策可是革新派一手策劃,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另外一派則是革新派的人,誰都不是傻子,都可以看出蜀昭王的用意,就連大司農自己都已經任命,此時這位革新派的代表人物突然如此求情,這不是要將革新派帶到溝裏去嗎?
不少革新派的老人們更是暗中長歎:“這康忠良終究是年輕氣盛,這等政治的敏銳程度拿他的哥哥康忠義可是差的太遠了。大司農即便是革新派的人,但是如今的情況也不能當麵與大王過不去啊!”
另外一些人則是大司農的門徒好友們,紛紛朝著康忠良投來感激的眼神,因為水都知道這大司農一定是必死無疑了,但是這家人如何處置,便在這蜀昭王許與不許之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