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楚國勢力
字數:2825 加入書籤
趙禿輕笑一聲,說道:“這專治集權誠如先生所言,有著諸多好處,但是先生是不是小瞧了天下英雄?要知道,在上古時期,真正強大的國家都是不是集權的國家,而是具備開明的君主賢名的君王,專治者如秦王,又能如何,二世而亡,貽笑大方罷了!”
“既然趙小先生提到了秦王,那在下便和先生說道說道,秦王掃**,氣吞萬裏,橫貫古今,乃是真正的千古一帝,若是沒有秦王的天下一統,又怎會有今日天下的語言一統,度量衡一統?又怎會由我中原之說?”
趙禿還想接著反駁,這二人從一開始就有些針鋒相對,事實上也是真正的棋逢對手。
“哈哈!好了,二位所言都是是有有道理的,但是我等均不是君王之身,自然不好知道這各種君王知道哪一個更好,孰優孰劣,如今天下將亂,我等均是有誌於參與其中者,自然要對我們未來的對手有所了解,君王的事,我們暫且不提,不妨說說如今諸國的天下名將和著名的謀士吧,這些人才是未來這片曆史天空下的英雄!”
林吉子見楊毅和趙禿越辯論越激烈,微微一笑,連忙岔開話題。
“哈哈,林兄所言極是,那麽就讓在下先說吧,既然如今我等生在楚國,那便先說說這楚國吧!”
楊毅目光微不可查的看向楚希兒,發現楚希兒麵不改色的看著他,依舊是一副微笑的樣子,楊毅清了清嗓子說道:
“如今楚國經過了楚安王政變之後,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磨合,楚國國內已經相對穩定,說道如今的楚國,就不得不提到楚國有名的卞氏四雄了,分辨是位居楚國丞相之位的卞孝良,此人年過六旬,在楚國為相長達三十年,十七歲入朝,三十二歲拜相,三十年中曆經兩代君王,讓楚國保持著天下第一強國的位置,其一生中頗為傳奇,讓陳國俯首稱臣,讓讓西蜀和北周忌憚萬分,兩年前的楚國政變也是由此人一手策劃,未來的大亂中此人必然是諸國中最強大的博弈者之一。
卞氏四雄第二位便是如今蒼雲高原的守將卞孝仁大將軍,身為卞氏的長子,一生喜好領兵,駐守蒼雲一來,威懾整個南楚西疆,令西蜀不敢犯境,北周不敢輕動,就連我蕭家軍的軍士公孫先生都曾經說過,南楚邊疆有此人在,絕不可輕易入侵南楚。
剩下的二位便是有著辯才無雙的卞玉成,曾經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出使南楚南部蠻族,不費一兵一卒,令諸蠻幾十年不曾犯境。還有一位便是卞季和,此人雖是一屆文官,但是卻在楚安王上位後被封做大良造,先前此人最為有名的便是書法和詩詞,是名動天下的文豪,此番被封為大良造,這其中的味道,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林吉子等楊毅話音落下,看到楚希兒感興趣的看向楊毅,接過話頭:“楚國自古人才濟濟,除了卞氏四雄,還有南楚四王,準確的說如今是三王了,武德王楚留士,此人好養士,傳說他門下有著特殊才能的食客就有這數萬之眾,為此他專門在楚國京都城郊建造了一座望仙樓,供門下奇人異士們飲酒輕歎,取樂修養,傳說光是這望仙樓明年的消耗,就要幾十萬兩雪花銀,此番楚國政變,這武德王楚留士手下的奇人異士們,那是出了大力氣的,從一開始刺殺王黨的重臣,到後來的滅世一幹王族嫡脈都是這些奇人異士完成的,所以楚安王繼位之後大行封賞,承諾每年從國庫中撥出五十萬兩白銀供望仙樓使用。
第二位便是武義王楚留名,此人也是和卞季和並稱為楚國文壇雙絕之一,據說武安王政變的檄文便是出自此人之後,那檄文寫的簡直就是天衣無縫,讓楚先王成為了一個昏庸無能之軍,若不是此人在民輿上的貢獻,恐怕楚安王也沒有這麽容易繼位的,
最後一位便是如今已經退居在家的武忠王楚襄子,這是唯一個在楚安王繼位之後選擇了賦閑的王爺,據說此人在楚安王繼位之後,曾在整個朝堂之上大罵楚安王是亂成賊子,此人雖然忠誠可靠,但是卻也是因為正值果敢,讓楚先王不喜,沒有重用,但是誰又能想到,滿朝的文武也隻有此人在最後還願意站在楚先王這一脈上……”
林吉子說任何人的時候楚希兒都沒有任何的表情變化,唯有說道武忠王楚襄子的時候,雙眼中閃過一絲波瀾。
趙襄子這個名字讓楚希兒心頭一疼,響起了兩年多錢,那個夜裏,若不是這個名喚楚襄子的人,恐怕自己和母親也逃不出楚國京都。
進入一品軒之後,為了不引起楚國的注意,她一直沒有動用一品軒的力量去探聽楚國的消息,如今在林吉子這裏聽到趙襄子並沒有生命危險心中略感欣慰,諾大的楚國唯有這位楚襄子叔叔還是真心對她們的。
蕭桓注意到了楚希兒的變化,不動聲色的問道:“林兄,這麽說,這我楚襄子如今雖然賦閑,對他來說到也是一件好事了?”
林吉子輕歎一聲“哪有這麽好的事,聽說如今楚襄子雖然還是有著王爵之位在身的,但是朝廷前段時間又以朝賀為名,割去了他大半的封地,如今楚襄子的封地也不過隻有一城之地,而且還是楚國南部的一個小城,當年的榮光早已經不見了!”
楚希兒聽到此處秀美微皺,不過卻沒有說話,片刻便有舒展開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不知道楚國那位曾經支持楚先王革新變法的張家如何了?張家不是出了一個少年天才嗎?叫張輔誠?”楚希兒問道。
“張家自從變法失敗,政變之後,在楚國的地位便是一落千丈,但是好在張家乃是楚國第一大商人,張家的商行遍布整個楚國,張家的田畝更是遍布全國,武安王也隻是將張家之人削官免爵,並沒有將張家人如何,當年那個曾以少年之身主導過楚國朝局的少年張輔誠,後來一心經營張家生意,這兩年,張家的商業更是風生水起,雖然官路不暢,但是卻已經是越來越欣欣向榮,隱隱有走向巔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