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輿論攻勢

字數:4515   加入書籤

A+A-


    狂笑聲回蕩在岸邊。

    蘇哲當然有資格狂笑。

    這一場蒲阪津對峙,本來是劉備占據著主動,甚至在前番諸葛亮使出“仙術”,化解了他的東風之時,更是對蘇軍上下靠成了人心震動。

    可轉眼間,這場對峙就以蘇哲奪取弘農郡,劉備被迫棄守蒲阪津而告終。

    甚至,劉備連從容撤退的機會都沒有,付出了近五千士卒的死傷後,才灰溜溜的逃走。

    蘇哲完勝。

    蘇軍將士們再次享受了勝利的喜悅,再一次見識了他們主公的超凡智謀,對蘇哲的崇拜,再次回到巔峰。

    船上的劉備,卻臉色陰沉,看著岸邊耀眼揚威的萬千蘇軍,極不是滋味。

    他真恨不重殺回岸邊,跟蘇哲血戰一場,找回被蘇哲奪走的尊嚴。

    “小小一場失利而已,主公完全不必意,他日等主公收取涼州,徹底坐穩關隴之後,再向那蘇賊十倍討還便是。”

    諸葛亮卻始終平靜如水,情緒不起一絲波瀾,淡淡的寬慰著劉備。

    劉備這才長吐口氣,望著岸邊冷哼道“蘇哲,你我之間的戰爭才剛剛開始,咱們來日方長!”

    發下狠話的劉備,不屑再看東岸一眼,轉身朝向黃河西岸。

    前邊就是關中的地方,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涼州諸郡,那些凶悍的郡守們,還需要他恩威並施的去徹底的收服。

    關中方麵,還需要從益州遷來更多的百姓,讓關中重新繁榮起來,以保障他將來兵出關東之時,有足夠的糧草供給。

    船行漸遠,十幾艘船筏,漸漸消失在了滾滾黃河的那一邊。

    岸邊,蘇軍將士的歡呼聲也落下了帷幕,將士們開始打掃戰場。

    由於劉備走的倉促,近萬斛糧草,五百餘隻牛羊還來不及運往西岸,這些東西都變成了蘇哲犒賞將士們的戰利品。

    當天晚上,蒲阪津酒氣衝天,肉香四溢,蘇軍將士們載歌載舞,盡情的狂歡,以慶賀這場征討並州的最後一戰取得勝利。

    他們都知道,他們的楚公與劉備之間的戰爭,暫時告一了段落。

    現在,血戰餘生的他們,終於可以回家,帶著他們的戰功賞賜回到久別的妻兒身邊,享受天倫之樂。

    從遼東到並州,蘇哲連年征戰,到這個時候,確實也有些累了。

    也該是停下征伐的腳步,好好休息一下的時候了。

    於是,在攻取蒲阪津後的第三天,蘇哲便留徐晃率三萬精兵坐鎮並州,防範並北五郡的匈奴人。

    留郭淮率兩萬精兵,駐守蒲阪津,防範劉備。

    同時,他又命李嚴率三萬精兵,屯駐於弘農郡一線,防範潼關方向的敵軍。

    各處留守安排好後,蘇哲便率主力軍團,由陝縣南渡黃河進入弘農郡,再由弘農郡東進洛陽,最後由洛陽南下,前往許都。

    時年夏初,蘇哲帶著他十幾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回到了許都城。

    事隔近兩年多,蘇哲終於再一次回到了許都。

    兩年多前的時候,他就是從這裏,誓師北伐,率領著大軍殺過黃河,前去收複河北。

    如今,短短兩年時間過去,不光是冀幽並三州,連遼東諸郡也被他納入了版圖。

    而這次的北伐,他更是連著滅了袁紹,曹操和董卓三大諸侯。

    功勞不可謂不輝煌,收獲不可謂不大。

    蘇哲此次再回許都,就是要向漢廷,向皇帝劉協,向天下人展示他的赫赫武功。

    果然,當蘇哲還京的消息傳回許都之時,整座都城都沸騰了。

    “你們聽說沒有,咱們的楚公回來啦。”

    “是啊,楚公這一去就是兩年,回來時河北都被他拿下了,實在是了不得啊。”

    “看來楚公當真是天命之主啊,注定要代漢稱帝。”

    “可不是嘛,我聽說董昭,陳群那幫子大臣們,已經給皇帝上表,下詔給楚公進位為王呢。”

    “哎呀,這楚公要是當了王,那可是漢朝幾百年來,第一個異姓王啊。”

    “就楚公的功績,鐵定當得起王,莫說是王了,現在當皇帝就有資格。”

    ……

    許都的大街小巷,無論市井小民,還是達官貴人,都在熱議著蘇哲,對蘇哲的敬畏也達到了空前。

    蘇哲他人還沒到許都,滿城上下都掀起了蘇哲將進位為王的輿論風潮。

    而忠於蘇哲的“漢臣”們,也審時度勢,輪番的上表,請求劉協封蘇哲為楚王。

    劉協當然是一萬個不情願了。

    當年漢朝開國之時,漢高祖劉邦為了贏項羽,不得不采取封異姓王的手段,來安撫拉籠英布,彭越等諸侯。

    漢朝立國之後,劉邦為了大漢帝國的長治久安,才用各種手段,將異姓王逐次削平。

    最後,劉邦臨死之前還立下遺囑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所以自從漢初之後,東西兩漢四百多年間,除了一個篡位的王莽之外,再無一人外姓稱王。

    異姓稱王,此時已變成了“篡國奪位”,“改朝換代”的代名詞。

    蘇哲如果稱王,就意味著向天下人宣告了他要改朝皇帝的雄主,離篡奪他劉協的皇們,也就隻剩下一步之遙。

    劉協當然不願意了。

    他不想把祖宗留下的基業,拱手讓給蘇哲,更不願淪為一個恥辱的亡國之君。

    所以,劉協是以各種借口為由,不斷的敷衍大臣們的上表,就是遲遲不肯下詔。

    是日午後,皇宮大殿。

    劉協無精打采的坐在龍座上,看著殿前的大臣們,不厭其煩的進言,勸他封蘇哲為王。

    劉協的對策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用各種其他的議題,來敷衍過去。

    “稟報陛下,楚公已班師還京,目下已率十五萬大軍兵臨許都北門!”

    大殿中,瞬間鴉雀無聲。

    原本滿臉厭惡,假裝糊塗的劉協,陡然間身形一震,打了一個深深的寒戰。

    “那蘇哲還朝就還朝吧,還帶了十五萬大軍回來,他想幹什麽?”

    劉協立時緊張起來,腦海裏湧起一個不祥的念頭。

    這時,階下的董昭站了出來,拱手厲聲道“陛下,楚公中興漢室,豐功偉績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陛下若不能論功行賞,加封楚公為王,隻怕會激起城外那十五萬大軍的憤怒,到時候那些寒了心的將士們,若是失去了控製,做出什麽出格的事來,隻怕陛下會後悔莫及啊。”

    威脅!

    董昭這已經是在裸的威脅。

    蘇哲率十五萬大軍還京,明擺著就是要以武力威脅,如果他劉協還頑固不化,蘇哲便可能率軍殺進皇宮來,滅了他這個傀儡皇帝。

    劉協深深的打了一個寒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