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緝拿回宮
字數:4324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周鼎記 !
尉遲寶林暗自後悔隻帶的兩個侍衛前來,心想:
這小子的功力絕對在我之上,如果真是要拒捕,自己三人未必是他的對手,看這柳文直和他關係也非一般,還是先用聖旨嚇他一下再說吧!
於是臉一沉,從懷中掏出聖旨大聲宣道:
“永城縣縣令柳文直接旨!”
柳文直趕忙跪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永城縣少年安和,在朕初登大寶舉國歡慶之時,無據而散地震之謠言,亂朕臣民之心,特旨永城縣縣令柳文直協宮中侍衛捉拿此人,既刻押送長安,不得有誤!”
“臣領旨謝恩!”
柳文直一驚,又不敢當麵抗旨,隻得先應承下來,再做打算。
還沒等柳文直站起,尉遲寶林對兩名侍衛大喝一聲:
“速速將安和拿下!”
兩名侍衛一個執鐵鎖、一個執枷栲,鐵鏈嘩啦一聲朝著安和當頭套下,趁著安和一愣神的功夫,一名侍衛將枷栲迅速地夾在安和脖頸上,另一名侍衛束起鐵鏈便拉,安和雙腳仿佛生了根一般,穩穩的紋絲沒動。
遇次突發情況,安和本能地雙手拉住鐵鏈往外一甩,哪侍衛竟然隨鐵鏈被甩出兩丈多遠,跌翻在地,良久直立不起。
哪枷栲本夾在脖子上並無不適,隻是哪侍衛忙中出錯,連同安和脖子裏的鐵鏈一塊住,安和喘不過氣來,臉色通紅,青筋暴起,幾乎背過氣去,抬手抓住哪枷栲用力一掰,哪枷栲頓時分為兩半。
看著兩丈外躺在地上,滿臉是血的侍衛,安和拿著兩截枷栲,木頭一樣呆立在哪裏,他雖然知道自己氣力比以前有增,但卻不知力大如斯,竟能輕而易舉地將哪枷栲掰斷。
安和此舉,把哪尉遲寶林和另一名侍衛唬得青蛙一樣跳到院內栓馬樁處,從馬上卸上竹節鋼鞭和橫刀,分執手中,看著安和,竟然沒敢動手。
柳文直見狀心中大駭,心想:
安和如此行事,實是抗旨不遵之大罪,傳之宮中,不但性命難保,恐誅滅九族之虞,急上前攔住。
“二人將軍,且慢動手,容我勸勸安和!”
二人站在哪裏,瞪著安和,目眥盡裂,絲毫不敢鬆懈。
安和本無意反抗,剛才所為,皆是人處危景之中本能反應。此時,自己亦是嚇出一身冷汗。心想:
這要要壞,抗旨不遵本是死罪,打傷欽差,豈能獨活?還是先隨他進宮吧,等今日夜裏地震之後,哪李小九(李治排老九,安和稱之李小九)就會知道自己所言非虛,定會免已之罪。
想到此,沒等柳文直來勸,就跪翻在地:
“將軍息怒,小子非是抗旨不遵,隻是一時性意,出於本能,才做此蠢事,小子願隨將軍即刻回宮,麵見皇上,任由處治,絕不反抗!”
尉遲寶林環睜豹眼,喘氣如牛,手中鋼鞭握得更緊,顯然對安和的話不太相信。
安和就讓柳文直吩咐捕快從衙中又取來一副枷鎖,自已夾於脖頸。
雖然知道哪枷鎖對安和全無用處,但看安和自願戴上,尉遲寶林才放下心來,將哪竹節鋼鞭重又掛回馬上,又讓侍衛將哪鎖鎖上。
尉遲寶林這才走上前來,在安和胸前輕擂一拳:
“小子,沒想到小小年紀,竟有這般功夫,將來定是將軍之材,甚對本將軍口味,如果此次進宮,皇上能饒你不死,本將軍定會將你招至麾下!”
轉過頭來對柳文直說:“速去準備一輛馬車,這小子穿枷戴鎖,不便騎馬,皇上有旨,讓速去速回,我等在這耽擱不得。”
柳文直心想:就看今晚是否真發生地震了,如果平安無事,就是神仙怕也救不了你了。
歎了口氣,柳文直就讓主簿阮元準備馬車去了。
安和又結合後世抗震措施詳加交待,柳文直記在心裏,尉遲寶林一旁冷冷地看著,心想:
這倆人弄得跟真的是的,還沒聽說過有人能提前幾天預知地震之事,這小子難道是神仙轉世不成?
稍時,阮元已將馬車準備停當,牽於衙內,尉遲寶林吩咐一名侍衛趕車,一名侍衛騎馬,將另兩匹馬牽於馬車後麵。
自己抱著竹節鋼鞭和安和一塊坐於車上,安和讓人找來黃大海,讓他告知林一山,並加以照顧,然後與黃大海、柳文直揮淚而別。
馬車走到林一山被填平的大坑邊時,安和看到有十多輛裝有木料、磚、石灰的馬車停在哪裏,勞工們正在往下卸東西,原來公孫恒、王仲田、林長貴他人三人一大早就組織人員將永城縣的建房材料購買一空了。
尉遲寶林和安和分坐在馬車兩旁,尉遲寶林抱著竹節鋼鞭兩眼微閉,時而張開,密切注視著安和。
安和隔著車窗將目光投向窗外,路過永城縣轄內每個村莊,都能看到在大大小小的空地上,放有有村民從屋內搬出的家俱,青草茂密的地方,有村民放牧的牛羊。
看來永城縣縣衙的工作做得還是比較到位,隻是想到自己此次進宮,吉凶未卜,不由得思緒跌宕起伏,暗自神傷。馬車奔馳在寬闊的驛道上,耳畔風聲陣陣,此起彼伏,恰如心之波瀾。
離長安還有很長一段路,馬車車軸的吱啞聲響得人難受,尉遲寶林耐不住心頭寂寞,便睜開眼,問安和道:
“你小子既能預知地震,想必定非凡人,長路漫漫,給本將軍卜上一卦如何?”
侍衛給柳文直介紹時,安和就知道他是唐朝著名將領尉遲敬德的兒子。
在後世,安和小時候喜歡一邊幹農活,一邊拿個收音機聽評書《說唐三傳》,評書上說:
尉遲恭離家投軍,其妻梅秀英正懷身孕,尉遲恭將孩子起名寶林,並且留下自己雌雄雙鞭中的一根,刻上“尉遲寶林”作為父子相認的憑據。
後來梅秀英被北國白良關總兵劉國楨所擄,梅秀英為了保護腹中孩兒,忍辱答應嫁給劉國楨,尉遲寶林出生後,便成為劉國楨的兒子,取名劉寶林。
唐軍掃北,尉遲恭為先鋒,兵進白良關,打傷劉國楨,劉寶林要為“父親”報仇,和尉遲恭大戰三天不分勝敗。
梅秀英得知往日夫君來到,將劉寶林的身世告訴了他。劉寶林在陣前亮出刻著“尉遲寶林”的鞭來,雙鞭相會,父子相認
。尉遲寶林倒反白良關,殺死劉國楨,梅秀英自盡全節。後來無論是掃北和征東,尉遲寶林都跟隨父親,衝鋒陷陣,屢建功勳,是大唐新一代的中流砥柱之一。
還有一本書上說尉遲寶林後來出家當了和尚,宋朝平西王狄青在一次偶遇中遇到了替唐皇出家、已經高壽的尉遲寶林。他整整活了三百八十五年。
前者是演義,不足為信,後者一聽就是杜撰。
安和看過《資治通鑒》,知道尉遲敬德有尉遲寶林、尉遲寶琪、尉遲環三個兒子,尉遲寶林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安和心想《資治通鑒》上記載的總不會是假的吧,我不了解你,我還不了解你老爹,他在後世可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啊!
反正長路漫漫,不知何時到達長安,我切唬他一唬。
追看的朋友,請收藏一下,投個推薦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