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偶遇藥王

字數:478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周鼎記 !
    兩人正在尷尬之時,尉遲循寂手裏提著隻兔子興衝衝地跑了過來,看到尉遲阿敏躺在地上,一愣問:
    “怎麽了四妹?”
    尉遲阿敏紅著臉說:“沒事,剛才走路不小心摔了一下。”
    安和忙伸出手,尉遲阿敏遲疑了一下,才拉住安和的手站了起來。
    尉遲循寂提著野兔向安和、尉遲阿敏炫耀:
    “看!我射中的,一箭斃命,箭法還行吧?”
    安和忙恭維他說:
    “三哥箭法當真是百步穿楊,百發百中啊!”
    尉遲阿敏在一旁笑著說:
    “小妹隻知哥哥文采出眾,卻不知何時箭法也練得如此精準了!”
    隻到從他二人那裏收到足夠多的讚揚和羨慕之情,尉遲循寂才心滿意足地把兔子掛在了馬上。
    安和與尉遲阿敏怕他看出什麽端倪來紅著臉相互看了一下,各執弓箭向相反的方向走開了。
    尉遲循寂看已打到獵物,就坐在旁邊的石頭歇著,一邊唱著小曲,一邊得意地看著掛在馬上的野兔,隻到尉遲循毓扛著一隻牛犢大小的野豬走了過來,他才站了起來。
    看看掛在馬上才兩三斤重的兔子,尉遲循寂收起了臉上的得意之色,驚訝地看著尉遲循毓,心想:
    這麽大個的野豬,也不知道這家夥是怎麽打到手的?
    尉遲阿敏在不遠處看到一隻野兔,正領著一隻小兔在吃草,忙搭弓瞄準,看到小兔子圍著老兔子又蹦又跳的樣子,終不忍心,收了箭,任由受驚的野兔帶著小兔子向遠處跑去,隻到消失不見……
    一頓飯的功夫,尉遲阿敏與安和從鬆林深處回來,卻見尉遲循毓的馬前已擺著一隻野豬,兩隻野雞了。
    尉遲循寂看著野豬、野雞,羨慕之情溢於外表,不住地誇讚:
    “要說箭法好,還得數大哥,這百騎軍的校尉可不是白給的,這箭法真是驚後羿,賽李廣,堪比三山定天山的薛丁山大將軍了!我看……”
    “你還有完沒完?”
    尉遲循毓看他說得有點離譜,就打斷了他的話。
    尉遲循寂看馬屁沒拍成,反倒拍在馬腿上,收了笑臉,悻悻而去。
    四人清點了一下戰果,尉遲循毓打了一隻野豬,兩隻野雞,尉遲循寂一隻野兔,尉遲阿敏舍不得殺生,卻采了一包山菇回來,而安和則兩手空空。
    看到了他們都有所獲,安和有點不好意思,兩手一攤說:
    “不好意思,誰讓俺的箭法這麽差呢?”
    四人將獵物放在馬上,看看天色尚早,並不急著騎馬趕回,而是牽著馬一邊走,一邊看風景。
    行到半山腰時,一群穿著青色法衣的尼姑從山下走來,領頭的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尼姑,手裏敲著著木魚。
    聽路邊和行人講,這是長安城內感業寺裏的尼姑。
    “天下修道,終南為冠”,終南山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修道勝地,它既是佛教的策源地也是道教的發祥地,不少高僧大德,多聚於此。
    不出意外的話,感業寺的尼姑們每個月都來終南山清靜一日,不吃不喝,念經誦佛。
    山路狹小,盡能容四人並排通過,安和一行四人忙閃在旁邊,讓尼姑們先過。
    一行尼姑行至過半,一名二十多歲的尼姑幾乎擦著安和身子經過。
    這尼姑寬額方頤蛾眉鳳目,她的臉上沒有笑容,尤其是哪眼神,一半驕矜遮掩著另一半憂傷,雖是青衣青帽,仍掩飾不住她超凡脫俗的氣質。
    安和看著她不禁呆了一呆,那尼姑注意到安和在盯她,蛾眉一彎,鳳目微亮,隨及又暗淡下去,雙手合十,平靜如水般從安和身邊經過。
    安和聞到她身上散發出一種如麝如蘭般的特殊香味,再回首,人已遠去……
    尉遲阿敏看他一隻盯著哪尼姑看,心中不悅,用手拉他的衣角,安和回過神來,不好意思的朝尉遲阿敏笑了笑,卻見尉遲阿敏小嘴撅起老高……
    四人牽著馬走至山腳下,忽見幾個壯漢,坦著胸,露著乳,吃力地抬著一口白木棺材,後麵跟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婦人。
    老夫人仰麵捶胸,嚎啕大哭,悲痛欲絕。
    安和看此慘景,不禁為老婦人難過,再看旁邊的尉遲阿敏,早已淚濕滿巾。
    安和突然看到棺材內有紅色液體滴下,忙走向前,用手指沾了,放在唇邊聞了聞,一股血腥味撲鼻而來。
    死人怎麽會流血?
    安和急步上前攔住抬棺的隊伍問道:
    “老婦人哭送何人?”
    不料老婦人隻管嚎天呼地,痛哭自己的,對安和看也不看,理也不理。
    此時旁邊過來一位身背葫蘆手拿拂塵的道士,安和看他一頭白發像是七十多歲的人,竟能容貌氣色、身形步態皆如同少年一般,心中十分好奇。
    道士走上前去安慰老婦人道:
    “老婦人不要難過,棺內之人尚有救。”
    老婦人聽說棺內人有救,才停止了哭聲,邊擦眼淚邊說:
    “您有所不知,小女難產,死去已有兩天,現在再救恐怕也晚了?”
    老婦人擦幹淚眼,抬頭一看,驚喜地喊到:
    “您是孫真人?”
    老婦人以為自己眼花,又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定神仔細一看,果然是孫真人,不覺大喜,忙喊抬棺木的:
    “快停,快停!”
    抬棺的人以為老人氣糊塗了,傳來喊話:
    “半路上不能停棺啊!”
    “停!停!我娃有救啦!孫真人來了!”
    聽說孫真人來了,抬棺的人才停下來,將棺木緩緩落地。
    有人小聲嘟囔:
    “醫生能治病,但治不了命。何曾聽說過能把死人治活?”
    老道士來到棺前,讓人打開棺蓋一看,說:
    “好險啊,貧道若遲來一步,這母子二人可就真性命難保了。”
    隨即拿出銀針,找準穴位,紮進婦人身內,兩指不斷地撚提轉動。
    眾人圍著棺木,噔大眼睛,摒住呼吸,盯著棺內婦人。
    稍停,棺內便傳出嬰兒的啼哭,產婦的**,眾人才鬆了一口氣。
    老婦人喜極而泣,忙翻身跪倒,連連磕頭說:
    “老神仙,您真是俺全家的救命恩人啊,老婦下輩子願做牛做馬來報道您的大恩大德!”
    老道士忙將他攙起: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佛屠,懸壺濟世為貧道平生所願,份內之事,不足言謝。快快將此母子二人抬回家中,好生調養別再有什麽閃失。”
    老婦人一邊拜謝,一邊招呼抬棺的幾個壯漢,抬著棺內的母子向家中趕去。
    孫真人一針救二命,把旁邊圍觀之人驚得目瞪口呆。
    老道士看老婦人一行人走遠,一擺佛塵正要離去,卻發現剛才用手指聞血的少年,正張大嘴巴一動不動地看著自己,走上前去問:
    “少年郎適才攔那抬棺之人,是否查覺異常之狀啊?”
    安和看老道士問他,才回過神來,忙打躬說:
    “不才隻是見棺材之中有鮮血流出,因而懷疑棺中之人並未氣絕,沒想到老神仙一針救二命,在下實在是驚為天人,不知老神仙高姓大名?”
    老道士佛塵一擺回答說:
    “貧道孫思邈!”
    安和差點驚倒:
    這……這老道原來是傳說中的藥王啊!
    求推薦,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