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相互利用

字數:458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周鼎記 !
    長孫無忌正在與中書令褚遂良、大理寺少卿張睿冊在府中喝酒。
    褚遂良、張睿冊是長孫無忌的死黨,所以長孫無忌沒事時總喜歡在家中請他們喝酒,以示拉攏。
    褚遂良、張睿冊都是明白人,知道長孫無忌位列首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然樂著抱長孫無忌的大腿,所以常在長孫無忌家小聚。
    三個正喝得盡興,朱七慌裏慌張地跑了過來,結結巴巴將發生在醉仙樓的事說給了長孫無忌聽。
    長孫無忌氣得臉色鐵青,渾身發抖,一口還沒有嚼爛的雞肉不小心咽到肚子裏,將他噎個半死,好容易順過氣來:
    “家門不幸,出此逆子啊,這小兔崽子早晚要害了長孫家啊!”
    褚遂良與張睿冊看著長孫無忌痛心疾首的樣子,知道這酒是喝不成了,二個很識趣的拱手告辭了。
    罵歸罵,長孫潤終歸是自己的兒子,盡管長孫無忌恨得牙根真癢癢,在夫人茫然無助與滿麵淚痕中,長孫無忌還是決定進宮去見李小九了。
    長孫無忌坐著轎子裏一邊往太極宮趕,一邊心中暗罵禦史大夫李乾佑和監察禦史韋思謙這兩個不識時務的東西。
    自從長孫無忌得知兒子被禦史台的人帶走後,自己不便出麵,多次通過其它官員從側麵給兒子求情,無耐禦史大夫李乾佑和監察禦史韋思謙都是驢脾氣,雖然知道了長孫潤是長孫無忌的兒子,也絲毫不給麵子。
    韋思謙更是一本奏到李小九那裏,要求對長孫潤嚴懲。
    李小九收到韋思謙的奏折後,也沒表態,揮手讓韋思謙先下去。
    韋思謙很是疑惑皇上的態度,他雖然耿直,也不敢問,隻得悄悄地退了下去。
    李小九手裏拿著奏折,笑了。
    上次皇後打算把武媚接回宮中,李小九雖然同意了,但心裏總是不踏實。
    所謂皇家的事再小都是大事,都是國事,更何況武媚是先帝的才人,已然在感業寺出家,按說是決不能再回到宮中的,如果朝中的大臣們提出反對,自己還真沒有應對之策,特別是那個自己的親舅舅長孫無忌。
    李小九心:,如果他知道了,十有**會反對,他一向以顧命大臣自居,怎回容自己做招回先帝才人之事。
    可看到韋思謙的奏章,他知道機會來了。
    所以他不表態,事情既然已經鬧到了自己這裏,如果沒有自己的表態,禦史台的那幫人無論如何是不敢私自放了長孫潤的。
    他在等,他等長孫無忌來求他。
    魏順安進了殿內,小聲對正在批閱奏章的李小九說:
    “皇上,長孫太尉求見。”
    “你終於來了”
    李小九喃喃地說,他放下奏章,微笑對魏順安說:
    “宣!”
    長孫無忌走了進來,麵帶愧色地給李小九打了一躬,李小九忙賜座。
    “為臣教子不嚴,實在是慚愧啊!”
    長孫無忌並沒有多說什麽,宮中的秘線已經把韋思謙在皇上麵前把長孫潤給告了的消息告訴他了。
    李小九故意裝作一愣:
    “舅舅此話怎講?”
    他私下裏從不叫長孫無忌為長孫愛卿,而是喊他舅舅,以示親情。
    長孫無忌看皇上故意裝傻,隻得又滿麵愧色地將長孫潤在醉仙樓的醜事又說了一遍。
    李小九打了個哈哈說:
    “此事,朕已知道,朕這裏有好幾封朝中大臣們上的折子,都是請求對長孫潤表弟嚴懲的,說什麽皇戚犯法,與庶民同罪,如果按照我《大唐律》規定,官員私自嫖宿,不但要削職沒爵,永不錄用,可還是要挨板子的啊!”
    李小九幾案上其實隻有一道韋思謙上的折子,他故意說有好幾道,加強事態的嚴重性。
    長孫無忌忙又一躬說:
    “微臣身為首輔,自然是要做百官的楷模,絕不敢為犬子做無罪開脫,隻是看在老臣忠心事君,不曾倦怠的份上,還請皇上從輕情處理。”
    李小九哈哈一笑說:
    “舅舅莫要擔心,這些奏折還不是被朕都壓下來了嗎?沒朕的旨意,他們是不敢自行處理的。再說,表弟年紀尚輕,做此荒唐事也在所難免,改日我下一道旨意,罰他一年的俸祿,你把他領回去,好好教訓一下就是了。
    長孫無忌一顆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家資雄厚的他對朝庭的俸祿壓根就沒有放在眼裏,隻要不治兒子的罪,就謝天謝地了。
    可皇上為什麽不現在放了長孫潤,非要改日再下旨放了他呢?
    長孫無忌心中有個天大的疑問。
    李小九好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對長孫無忌說:
    “舅舅,父皇在世時,曾把才人武媚贈於朕,可父皇駕崩之時,朕悲痛萬分,心如死灰,恨不得隨父皇而去,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了,整日沉浸在無邊的悲痛之中,等朕想起此事時,武才人已在感業寺出家了,朕不忘先帝之賜,現在有心把武才人召回宮中,不知舅舅意下如何?
    長孫無忌一聽心想:哼!看來坊間的傳言是真的了,皇上真的是出宮到感業寺與武才人相會了,還先帝賜給你的,我就不信一代英主李世民能做出把自己的才人贈給兒子的荒唐的事,怪不得現在不放我兒子,原來這在裏等著老夫呢。
    他其實對武才人也並沒什麽深的印象,畢竟,武媚在進感業寺之前隻是李世民的一個才人,還沒有達到讓他這個首輔記住的程度。
    你想給你老子戴綠帽,你就去戴唄,我隻要我的兒子,雖然他是個逆子,可一想一自己死去的妹妹長孫皇後,心裏還是有點不對勁。
    此時,長孫無忌哪裏會想到他所有的一切連同大唐的江山將會毀在這個女人的手裏,如果他要知道以後的結果,打死他,他也會力李小九不要把武媚接回宮的。
    長孫無忌心裏這麽想,嘴上卻說:
    “既然是先帝賜給陛下的,微臣想來,即使皇上把她接回宮中,大臣們也不會說什麽的。”
    李小九一聽,心中暗喜,心想:
    隻要你同意了,諒別的朝臣也不敢說什麽。
    怕長孫無忌再說出什麽不利於自己的話來,安和忙轉移話題說:
    “上元節過後,朝庭就要舉行科舉考試了,以朕看來,這個主考官還是有你來當吧,如此大事,讓別的人當主考官,朕怕鎮不住腳啊!”
    李小九又往長孫無忌嘴裏扔了個糖豆。
    。
    長孫無忌一聽,滿心歡喜,因為他知道科舉主考官的選擇一直是朝庭的一件大事,作為主考官一是可以收攏一部分學子為已所用,另外也是一個肥缺,雖然自隋朝一來,一直在完善科舉製度,盡量做到公開公平,可要做到絕對的公平也幾乎是不可能的,難免會有一些家境富裕的學子提著禮品,才物到主考官家中拜謁,這幾乎成了一個公開的秘密了。
    長孫無忌忙又一躬說:
    “微臣多謝陛下的信任,微臣定鞠躬盡瘁,親力親為,選拔合格的人才,為朝庭效力,為陛下分憂!”
    李小九滿意地點了點頭。
    兩人又聊了些朝堂上的事,可隻到長孫無忌告辭出宮,李小九也沒再提長孫潤的事,既然皇上已說過要放了他,想來斷然不會食言,看皇上不開口,長孫無忌也沒有再好意思再提。
    回到家中,長孫夫人正坐在屋裏眼巴巴地等著長孫無忌回來呢。
    “怎麽樣啊,皇上…..放了兒子沒有?”
    長孫夫人怯生生地問。
    長孫無忌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我的兒啊,你這可讓為娘咋活啊!”
    太尉府內傳來長孫夫人震耳欲聾的哭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