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安和之思
字數:4685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周鼎記 !
刺客的武功很高明,尤其是他那飄忽如鬼魅的身法,更是令人驚怖。
可皇宮大內最嚴密的警戒處並不在宮內,皇宮大內就是帝後的家,是他們唯一可以放下麵具休息放鬆的地方,誰會在自己的家裏草木皆兵,處處布陳重兵呢。
外緊內鬆,皇宮的重要防禦布設在外圍。
帝宮九重,闕高攬月,宮牆內外百丈之內沒有一棵樹,連一棵草都沒有,人非飛鳥,如何逾越這一覽無餘的百餘丈距離而不被人發現?
皇城外圍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俱都是精明幹練的大內侍衛,刺客怎麽可能無聲無息地通過?
唯一的解釋隻有一個:
宮裏有人策應!
李小九在看到武媚被刺的一刹那,就想到了這個問題。
方才,刺客逞凶時,在武媚的眼中,最可怕的不是那口劍,而是那個持劍的人。同樣的,在李小九眼中,最可怕的不是那個刺客,而是那個控製著刺客的人。
李小九噙著冷笑,殺氣漸漸盈上修長入鬢的眉梢。
兵曹參軍事黃有道跪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乞求的目光望向武媚,武媚同樣沒有看他一眼,隻把雲袖一拂,背過臉去。
兩名甲士走過來,大手重重地按在他的肩上!
看到安和受了傷,李小九大聲對站在一旁的魏順安說:
“快去傳太醫,救治安愛卿!”
魏順安應聲而去。
看到纏在安和臂上的絲布很快變成了紅色,武媚心中很痛,想走上前去安慰他,看皇上在,又不敢,臉上滿是複雜之情。
不一會,一名年輕英俊的太醫提著藥箱在魏順安的帶領下,急步趕來,李小九安排一個宮女,將安和領到太極宮內一個宮女居住的別院內,讓安和躺在床上。
年輕的禦醫輕輕地把纏在左臂上的絲布揭下,看了一下傷口,還好,傷口並不太深,將上好的金創藥給他敷上,又重新用一塊白棉布給他包紮。
安和動了一下,胳膊上一陣鑽心之痛傳來,他裂了裂嘴苦笑了一下自語道:
“媽的,幸虧躲得快,不然,老子怕是要掛了。”
禦醫顯然沒聽到他的粗口,專心致誌地將左臂上的傷給他包好,然後對安和說:
“還好,劍刺的不深,沒有傷著骨頭。”
說著又從藥箱內拿出一白色的瓷瓶:這
“是上好的創傷藥,記得三天換一次藥,保證你半個月之內就能恢複如常”。
安和接過瓷瓶感激地看了一眼,這禦醫,年紀也就二十多歲的樣子,一襲青衫,頭戴鑲著寶玉的襆頭,麵如冠玉,唇紅齒白,舉手投足,溫文爾雅。
安和心想:這宮裏就是不一般,連醫生都這麽養眼。
忙對禦醫道:
“在下安和,多謝禦醫救治。”
禦醫微微一笑道:
“某叫沈南蹘,如果半個月內不見好轉,可到太醫院找我。”
說完,跨起藥箱,衣袂飄飄,飄然而去,很有文士風流的瀟灑氣度。
沈南蹘?沈南蹘?
這個名字,好像在哪兒聽說過。
安和思忖良久:我靠,這不是將來女皇的麵首嗎?
安和後世在看小說時,知道女皇在李小九死後,養了幾個麵首,這沈南蹘就是最著名的四大麵首之一,其它三個分別是馮小寶,後被女皇賜名為薛懷義,張昌宗,張易之二兄弟。
麵首是啥?
麵指的是麵容之美,首指的是頭發之美,麵首指的就是美男子,男寵,說白了就是富貴家女子的地下情人
由此看來做個麵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要有一張耐看的臉,還要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頭發。
也就是說你長了一張迷死人不償麵的臉,如果長了一頭自來卷,也是不符合條件的。
大唐是個開放的朝代,女皇與千金公主、高陽公主、以及後來的太平公主都養有麵首,別以為做麵首這活好幹,其實這絕對稱得上是高危險工種。
不少的美男子由於心理素質和禮節欠佳,麵對威嚴的女皇與公主放不開,還有的動作粗魯,說話二,女皇與公主們不滿意,輕者被責罵攆走,重者讓衛士捆了扔進池子裏喂王八。
所以說,一個好的麵首都是有兩把刷子的,一把好刷子在下麵,另一把刷子就是要懂得女皇和公主們的心理,知道什麽時候說什麽話,什麽時候侍候她最合適,以什麽樣的方式侍候她們才能讓她們滿意。
安和心想:這個沈南蹘看起來斯斯文文的,原來也是個泡妞的高手啊!
這家夥長得這麽漂亮,又舉止文雅,一看就是個典型的少婦殺手,怪不得,女皇能看上這小子。
這武媚把自己弄到這宮中來,是不是也想把自己發展成為她的麵首呢?
想到武媚將來有這麽多的麵首,安和嚇了一跳。
老子可幹不了這活,不然這綠帽子還不戴得把脖子給壓折了。
長得帥,真麻煩,安和歎了口氣。
薛懷義、張昌宗,張易之這三人沒見過,可剛才這禦醫沈南蹘,那風流瀟灑的模樣自己就比不上。
也許隻是自己自我感覺良好,人家武媚根本就沒看上自己呢?
想到此,安和心裏一寬。
自己已經救了武媚兩次了,要不是自已伸手相助,估計上次在終南山那刺客就得手了,這武媚也怕早已香消玉殞,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就不存在了,老子是不是無意之中改寫了曆史了呢?
安和有點得意。
可想起了袁天罡與李淳風的預言,說不定這武媚命中注定就是要做女皇的,自己不救她,也許會有別的人救她。
想到此,安和那點小得意又消失不見了。
其實安和並沒有太關心誰做皇帝,他前世隻是一個小白領而已,來到大唐,已是從四品的官,相當於現代的廳級幹部了,他很知足。
再說安和也不是一個男權主義者,誰說皇帝都要由男人當呢?
這武媚做了女皇,給中國曆史灰暗沉悶的敘事中楔入了一抺胭脂紅粉的想像,留下一抺不太光明的暗香,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安和根據以前所看到的史料,在武則天當政時期雖然使用了一部分酷吏進行殘酷打擊異已分子和李唐宗室,但也隻是官吏、宗室等上層階級中進行,對老百姓無論是養民政策還是養民措施上還是做的很不錯的。
在她統治期間人口與經濟無論是比太宗的“貞觀之治”,還是李小九統治末年都有了很大的增長,為後來的開元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且科舉在武則天時期開始真正的興旺。
考試糊名製防止作弊從武則天開始。
殿試考生由武則天開始。
可能女人天性就反對戰爭,在她統治期間也很少主動發動對外戰爭,人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太平日子。
想到此,安和對武媚將來做皇帝心裏並沒有太多的排斥,隱隱之中還有些期待。
既然無力也無心改變大的曆史趨勢,那就讓它沿著它原來的大的方向走吧。
主流改變不了,自己能不能在支流上做些事情呢?
比如說,救助一下某個人,改變一些可憐的人悲慘命運,使其人生軌跡向好的方向改變。
再比如,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現在和未來的皇帝推行和改進一些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措施。
“媽的,老子什麽時候變得如此偉大了。”
在後世一直把“事不關已,高高掛起”,”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各人自掃門前雪,何管他人瓦上霜”等處世態度作為人生格言的安和暗暗罵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