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 掛靠安府

字數:406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周鼎記 !
    李會,王全來宅上時間短倒沒覺的什麽,但晴雲,金鳳卻感覺麵前安和的氣質忽然一變,之前有些懶散的氣質一掃而光,整個人多了幾分自信與興奮。
    有了安和的吩咐,再加上李會辦事得力,不過幾天功夫,李會就派人收購了不少的茶葉,李會的茶葉作坊也早就開了工,作坊的地點就設安宅。
    “王爺,按您所說的三鍋相連炒茶灶已經砌成,現在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好幾倍,六十個工人每天大概能出120斤茶葉,其中4斤生茶能出一斤茶葉,茶園的產量加上收購來的茶葉,大約有近萬斤,這樣算下來,大概月餘才能將全部茶葉製完。”
    李會一臉欣喜的向安和報告了茶葉作坊現在的情況。
    安和之前演示時是用一口鍋炒茶,不時的要調節鍋內的溫度,但在大規模炒茶時,用這種方法效率低下,所以安和就將三鍋相連炒茶的辦法說了出來,由李會去實施,果然效率提高數倍。
    “嗯,不錯,工人的獎勵製度一定要不折不扣的實行,每製好一斤茶葉就給他們五文錢的工錢,這樣才能充分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安和很滿意,但仍不忘提醒李會不要克扣工人的獎勵。為了能盡量多的增加炒茶量,避免作坊裏的工人消極怠工,安和當時就決定實行獎勵製度,每製成一斤茶葉給工人五文錢,多勞者多得,這下立刻充分調動了不少人的積極性。
    “王爺對工人寬厚,小人敬佩之極,絕對不會克扣工人的工錢,請王爺放心!”李會一臉堅毅的表示道。
    李會作為作坊的主事人,安和給他開了每月10吊的工錢,這個工錢是他來安宅做工的兩倍,李會當然高興得話都說不出來了。
    安和品了品茶葉作坊炒製的新茶,發現比自己炒的要好上不少。這讓安和很是滿意。還沒等他休息一會。李會卻又求見。
    “阿郎,新茶的銷售商家奴才已經找好了,今天特地帶他來見您!”
    大唐的商人地位極低,‘士、農、工、商’排在最末。商業更是被看作是賤業,以安和的身份,是不可能打著梁王府的招牌去賣茶葉的,所以隻能找信的過的商家代銷。
    “噢,這種小事你做主就是了。不用帶人來見我!”
    安和有些奇怪,按理說一個商人無論如何也用不著他親自接見,李會做為安宅的管家,應該不會犯這種錯誤才對啊?
    “阿郎,這個商家想掛靠在咱們安府的門下,所以還是請阿郎親自接見一下!”
    李會臉上的神色有些尷尬,說話也有些吞吞吐吐。“是不是這個王家和你有什麽關係啊!”安和問道。
    果不其然,李會十分尷尬的點點頭說:
    “阿郎英明,什麽事都逃不過您的眼睛,這李莊的確是我的一個遠房表親。不過,您請放心,在生意上,我一定丁是丁,卯是卯,和對待別的商家一樣。”
    現在這個李會也摸清了安和的脾氣,膽子也大了許多,以前不敢說的話現在也有膽子說出來了。
    之前已經說過,大唐商人的地位極低,別說是王公貴族。就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也不願意從事商業,但商業所產生的巨額利潤卻又讓人很眼紅,所以富有的商人在社會中處於被宰割的地位,時不時的被人刁難或訛詐。為了擺脫這種被宰割的地位。各個商家紛紛尋找靠山,將產業掛靠在豪門旺族的名下,每年送上大筆的銀錢做為奉金,由豪門旺族為他們提供庇護。這樣一來,豪門旺族得到了需要的銀錢,而商家借著豪門旺族的名望得以平安發展商業。算是一個兩贏的局麵。
    王家本來是長安城中的十大富商之一,家族產業在長安城也是數一數二的,本來是掛靠在應國公武士彠的府下,武士彠本來是李淵最信任的大臣之一,但從李世民登基後,應國公的權勢一日不如一日,王家的商業也受到影響,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後來王家隻剩下幾家小作坊店麵勉強度日,從長安的十大富商一下子跌落成勉強糊口的小商人。
    “讓他進來吧!”安和對高重吩咐道。
    反正讓誰幹也是幹,不如送給李會一個人情。“小人****生,參加安爺!”
    來人跟著李會剛一進來,立刻跪倒在地行禮道。
    安和打量了一下這個王家的主事人,發現他大概有三十多歲,方臉長須看上去十分的儒雅,看樣子根本不像一個商人,反而像是來長安趕考的士子。這個****生禮數雖然恭敬,但表情一直很平靜,目光盯著地麵從不和安和對視。
    “嗬嗬,王先生客氣了,快快請起!晴雲,快給王先生奉茶!”
    安和笑臉如花,趕緊將人扶了起來,並且新沏的茶也奉上。
    ****生顯然被安和如此熱情的態度嚇了一跳,手足無措的坐下來一動不敢動,場麵一時間有些尷尬。
    “王先生,想必李會已經將請你來的原因告訴你了吧?”安和喝了口茶想了想,這才開口說道。
    “安爺折殺小人了,先生二字小人愧不敢當,王爺稱某林生便是!”
    ****生一聽安和問道,立刻站起來躬身回道:
    “來之前表兄已經告訴過小人,說您製了一批新茶,想要交於小人代銷!”
    “嗯,不錯,你旁邊的就是新製的茶葉,你品嚐一下,看看味道如何?”安和抬手示意他坐下,這才開始說道。
    ****生老老實實的坐下,端起茶杯看了看茶色,然後又放在鼻端聞了聞,這才小口的品了一下,然後閉著眼睛回味了一下,猛然間睜開雙眼,大聲的讚道:
    “好茶!此茶湯色碧綠通透,茶香深厚怡人,品之先微苦而後甘甜,是難得一見的好茶!”
    “嗬嗬,林生果然是識茶之人,以你對市麵上的了解,此茶該如何定價才是?”
    對於茶葉的價格,安和一直沒有定下來,一是他對大唐茶業不了解,也不知道市場上多大的需求,萬一定高或定低都不合適。
    “這~?”****生沉吟了一下,“小人敢問王爺,此茶的產量如何?”
    “咦?這和產量還有關係?”
    安和奇道。
    “是的,如果此茶產量很少,那麽就走高端路線,定價百貫一兩也不為過,但若是產量很大,小人建議定價不妨低一些,以免茶葉無法全部售出!”
    行家就是行家,考慮的事就是比安和這個外行人要周全。
    “嗯,今年的春茶因為準備不足,所以隻有兩千斤的產量,如果這次銷量不錯,等夏茶下來我準備擴展作坊的規模,估計產量會提升數倍。”
    安和想了想回答道,茶葉一年四季都能采,按季節不同可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
    “這樣看來,此茶的產量不小,就不適合高端銷售,現在最好的茶也不過800文每斤,此茶比市麵上的茶都要好,價格最好定在1000到1500文之間,絕對不能超過最高價的兩倍。”
    ****生恭敬的答道。
    “嗯,好,如果我以900文每斤的價格批發給你,你可願接下這單生意?”
    安和心裏笑開了花,沒想到****生竟然定出這麽高的價格,每斤炒茶耗費的材料成本在250文左右,就算除去人工和場地等成本,每斤也不過300文成本,以900文的價格賣出去,淨賺了600文,兩千斤就是1200貫,而且這還是第一季的,等下一季產量翻幾翻,那就是三四千貫,一年最少也有一萬貫的收入,這簡直有些不可思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