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蜀道難於上青天
字數:3424 加入書籤
<h3 class="read_tit">第263章 蜀道難於上青天</h3>
無中可生有,終究未必無。天命亦可改,鳳凰浴火生。凡事在人為,豈可一言定?
這意思就是……我們兩個的感情,還是有可能的!隻要我們兩個堅持下去,就有可能逆天改命,即便麵對生死的考驗,也有可能浴火重生!
我抬頭望向李白,他的臉色果然也比剛才晴朗了許多。我立即跟他說著我心中的想法,我轉過身,想好好謝謝那位老道長,可那位道長卻已經不見了人影。
人呢?”
李白也皺起眉,完全沒注意到老道長究竟是什麽時候離開的。如此神出鬼沒,速度如此之快,頓時覺得剛剛那位道長真像個仙人。
雖然算是得到了高人指點,可下下簽依舊是下下簽,想要走出逆境、熬過艱辛坎坷、走上那條最好的線路、得到最好的結果,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但既然還有希望和轉機,就絕對不能放棄。
李白揉揉我的頭道:“好了,既然下下簽也有可能變成上上簽,還有什麽好擔憂的?你也別放在心上。”
我對他笑著點點頭。
這會兒,一位走入殿中的老者吸引了我倆的注意,他看起來年紀很大,但卻身姿挺拔,精神矍鑠,看穿著,應該是一位朝廷官員。我扭過頭,卻發現李白已經上前問候,但看起來這位老者似乎並不認識李白。
你是……”
李白拱手道:“晚輩隴西成紀李白,字太白。”
老者立即露出一臉的驚喜之色:“莫非閣下就是譽滿長安的隴西才子,李太白?”
李白笑了笑,立即謙虛了幾句。
兩個人就這樣聊了起來。我在一邊看著這位老者,心中有點犯嘀咕,這個老人……會是誰呢?會不會又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大咖?唐代名人多啊,特別是盛唐。看這位老者,似乎有個六七十的樣子,這麽大的年紀……從剛剛李白對他的稱呼來看,他應該姓賀,這個姓氏並不是那麽普遍,而唐代姓賀的名人……我的天,難道他是賀知章?!
我的腦子裏瞬間竄出許多賀知章的詩句,沒錯,他也是個才子來的,還跟李白一樣愛好交友,朋友圈廣,吳中四士、仙宗十友都有他的份,而且,在朝廷裏還吃得很開,明皇很賞識他。
我站在一邊,仿佛看到這位老者在發光。如果他真的是賀知章的話,那李白的機會,可真的來了!
就在兩個人聊的差不多的時候,老者似乎是問李白有沒有隨身攜帶著自己的詩作,而李白則從衣袖中取出了最近新作的一首詩。而那首詩,我昨天還跟他一起讀過,就是我相當熟悉的那首《蜀道難》: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谘嗟!
無論是在李白的詩作之中,還是全唐所有詩作之中,這首《蜀道難》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我想,讀過這首詩的人,都會驚歎不已。不過,在李白那兒,這首詩沒什麽特別的,他也不認為這首詩寫得有多好,隻是剛好碰巧隨身帶著這個詩稿,就拿出來給人看了。若是沒有隨身攜帶詩稿,他大概會當場來一首。
老者這會兒正捧著詩稿,很是認真的默讀著李白的詩作。李白一臉淡定地站在一邊,還偷偷對我笑著,我卻心情悸動地期待著這位疑似賀知章的老者讀完詩後的反應,以及對這首詩的評價,這樣一來,我也就能確定他是不是賀知章了。
如果他說這首詩不好,那他肯定就不是賀知章,堂堂的賀知章,不可能會那麽有眼無珠。
結果老者突然發出一聲感歎:“啊!”
把我給嚇了一跳!
緊接著那位老者就情緒激動地說道:“好詩,真是好詩!我已經多少年沒讀過如此佳作!真是蒼天有眼,我在有生之年竟然還能讀到如此絕妙、大膽的好詩!”
他的模樣真的是相當激動,甚至都已經熱淚盈眶,他忽然拉住李白說道:“此等佳作,並非凡人可作!李太白你絕非凡人,乃是謫仙下凡!”
行了,不用懷疑,這人肯定是賀知章!李白“謫仙人”的稱號就是賀知章叫出來的!
李白簡單地向賀知章介紹了一下我,之後,賀知章就情緒激動地拉著李白去山下的酒肆裏喝酒,一路上都情緒激動地說著這頓一定要他來請。
看來,賀知章真是個愛才之人,一首詩,竟然會讓他激動成這樣。我也很開心,李白終於遇到了他的貴人,這一次,可能他的機會真的要來了。
到了酒肆中,這兩個人端起酒杯又聊了起來,聊得熱火朝天,天南地北什麽都聊,儼然一對相見恨晚的忘年之交。看著這場麵,我心中很是開心,來到大唐之後,也是第一次對未來充滿了期望。
曾幾何時,關於“未來”這兩個字,我根本不敢去想。但是現在,我稍稍有了些期待。如果李白能出仕,一切就能迎來轉機。
雖然事情還都是八字沒一撇,但找到了那麽一個點,一切就會容易很多,方向也會清晰很多。
賀老雖然年事已高,但酒量卻似乎相當不錯,端起酒杯一杯接著一杯,毫不含糊。如此一來,兩個人之間的距離似乎又縮短了些。
幾壺酒下肚,賀知章也開始抱怨起朝廷中的一些事,說如今人才難尋、好官難求,朝堂之上風氣不正、日漸**種種,李白也就著一些實事簡單談了些自己的看法,聽得賀知章連連點頭,頻頻稱好。
我坐在一邊默默不語地望著他們,心中漸漸平複了下來。真金不怕火煉,李白有真才實學,隻要有機會,他必定能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