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弟弟進京

字數:4232   加入書籤

A+A-


    錦秀恍然大悟過來:“啊,姐姐明白了。”

    “姐姐是聰明人,自然不用我再說。”說到此處,一貫硬朗的錦宣,竟然泛起了一絲羞澀。

    錦秀欣慰地笑了笑:“這是好事啊,哪天,你帶她來給姐姐看看,姐姐還想做你們的大媒呢。”

    “隻要姐姐高興,我一定盡快將她帶來。姐姐,你一定會喜歡的。”錦宣興奮地說。

    “對了,她叫什麽名字?”

    “她叫孟紫珠。”

    一聽到這名字,錦秀頓時大吃一驚,拉起錦宣的手說:“你說什麽?孟紫珠?”

    “是啊,”錦宣有些納悶地說,旋即又道:“姐姐,你說奇怪不奇怪,我總覺得像有些似曾聽說似得,可是就是想不起來了。”

    “弟弟,這是孟家伯父的女兒啊,你還記得嗎?”

    “什麽?孟家伯父?”錦宣現出驚詫的表情,不敢置信一般。

    不待錦秀說話,孟紫成早已經趕上前:“錦宣,你說我妹妹在哪裏?她現在隴南?”

    錦宣被這突如其來的景象嚇了一跳:“什麽你妹妹?你是誰?”

    “弟弟,這是蘇哥哥啊,他小時候,還曾經教過你功夫呢,你不記得了嗎?”

    錦宣望了他半晌,猛地一拍頭,想起了似得:“蘇哥哥!真的是你嗎?”

    孟紫成也含淚點點頭:“是我。”

    錦宣激動地上前一把抱住他:“沒想到這麽多年,我們又見麵了。”

    “宣弟,快別急著敘舊了,你說說,紫珠現在怎麽樣了?”

    錦宣露出一絲笑容:“紫珠很好。姐姐,說實話,我乍一聽到這個名字,總覺得在哪裏見過似得,就是想不起來,也沒好意思問,沒想到,居然是故人啊。”

    “也怪不得你,孟伯父他們搬走的時候,你還小呢,紫珠更小,哪裏還有印象?”

    “紫珠這丫頭,也真夠淘氣的,本來說好了將她帶到京城來,她偏不依,要自己一個人在安寧州待著,如今那裏又擱不下她了,跑到這裏來,真叫人擔心。”孟紫成又氣又心疼,道。

    “孟哥哥,你也別擔心,這下好了,錦宣不是找到她了嗎?等到回京的時候,我設法勸紫珠妹妹也跟我們一起回去。等到了京城,”她含笑看了錦宣一眼:“就挑個好日子,給他們風風光光地辦一場婚禮,你說好不好?”

    “那自然是好,紫珠這丫頭就是我一塊心病,能有個好歸宿,我也就放心了。”他深切地望著錦宣:“沒想到你們那麽有緣分,以後,我就將紫珠托付給你了。”

    錦宣用力地點點頭:“孟哥哥,不用你吩咐,我也一定不會錯待了紫珠的。”

    一言未了,隻見容兒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了進來道:“昭儀娘娘,不好了,前麵亂成了一團,嚇死奴婢了!”

    錦秀欠起身來:“什麽事?別著急,慢慢說。”

    “那個刺客——救過來之後,太醫說他再也不能習武了,他就急了,拿出那把劍來,又要自刎——”容兒扶住桌角,喘了一口氣,又繼續道:“皇上要叫人攔住他,好歹拉住了,他還是死活不依——”

    孟紫成聽到這裏,說了一聲:“江湖之人,以武功為生命,這也怪不得他,我去看看去。”

    說著,就匆匆出去了。

    錦秀見屋內無人,忙靠近了些距離,悄聲問道:“宣弟,你還記得咱們被帶走的時候,父親曾經遞給我一個紙條,你拿到手裏了嗎?”

    錦宣神情一怔,旋即會意地點點頭:“姐姐還記得。那張紙條,我現在還留著,隻是上麵隻有寥寥幾個字,我也曾潛心琢磨過,隻是看不太懂。姐姐看看。”

    說著,見左右無人,從貼身的衣裳裏拿出那張紙條來,遞給錦秀。錦秀接過來,隻見紙上正是父親那熟悉的字跡:青極丙二。

    錦秀皺了皺眉頭,這幾個莫名其妙的字叫她也有些摸不著頭腦,她不禁向錦宣道:“你也看不懂嗎?”

    “我不知曾經看過多少次,隻是不知道這四個字是什麽意思。”錦宣搖搖頭。

    錦秀又認真看了一會兒,還是不得要領,剛要說話,忽見皓廣進來,連忙將紙條折了一折,塞到衣裳袖子裏,一麵笑道:“前麵的事情怎麽樣了?聽說那個刺客要自刎?”

    “沒事了,幸虧紫成去了,勸了他兩句,現在已經不鬧了,朕又加封了他為此地裏長,雖然武藝盡失,可是也能管理此地民風,他倒也情願了。”

    孟紫成後腳跟著皓廣進來:“這是皇上恩典,對一個刺客,也能免罪,還開恩加封。”

    “他也不是為非作歹之人,不過是不明緣故,所以才做出這樣魯莽的事來,情有可原,況且,這樣一來,百姓的心也會聚攏,豈不是一舉兩得?”

    “不管怎麽說,此地還是太過險峻,皇上也不宜久留,還是抓緊回京要緊。”

    “朕心裏自有打算。待事情辦完,自然就會回去的。”

    錦秀見這個機會,忙說:“臣妾還想討皇上一個恩典。就是宣弟的事——”

    “怎麽?”

    “這下臣妾的弟弟也找到了,實在不願再分開了,所以請皇上一個恩典,能讓弟弟也進京去,賞他一個差使,以後也能為皇上效力。”

    皓廣點點頭:“這是自然的,朕豈會不允許?”

    “但是,草民不光是一個人,還有那些兄弟,不能撇下他們不管——”錦宣遲疑地說。

    皓廣十分果斷:“把他們都帶進去就是了,都劃到京城守備隊裏,由你負責管理。”

    錦宣喜出望外:“多謝皇上恩典,原來還怕皇上嫌棄他們是山穀之人,不肯收留呢。”

    不等皓廣說話,錦秀便笑道:“你們那些兄弟也是為民做事,皇上是最明大體的,怎麽會那樣想?”

    錦宣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見皓廣一直目不轉睛地看著錦秀,不覺笑道:“時候不早了,姐姐也早點歇著吧。”

    皓廣點了點頭,錦宣和孟紫成對視一眼,都悄悄退出去了。天色漸漸昏黑,盞盞燈火熄滅,陷入了寂靜之中。

    十多天之後,鑾駕從隴右啟程,踏上了回京之路。隻不過和來時不同的是,這次回去,還多了錦宣、孟紫珠和一百多個勇士。見到錦宣的第二天,錦秀就求了皓廣,將孟紫珠帶進宮來。皓廣本來是知道她的,自然一口答應下來。

    孟紫珠是個清秀開朗的姑娘,她本來不想進京,奈何哥哥一再要求,況且她現在心裏最放不下的是錦宣,情絲所係,終於答應來了。

    錦秀的心情,也比來時好了很多,除了尋找到了弟弟,心裏也變得踏實起來,隻要錦宣能夠入朝為官,自己也多了一個膀臂,對付陳庭,也就更有把握了。

    弟弟的身世,她還沒有急著告訴她,久別重逢,父親離世的悲傷還沒有過去,她怕弟弟受不了這個打擊,想著有機會再告訴他。

    隻是那張紙條,她現在還是琢磨不透,這幾個字,究竟代表的是一種什麽含義呢?她知道,父親絕不會是胡寫亂畫幾個字這麽簡單,這裏麵一定蘊藏著巨大的秘密,可是,現在她還猜不透這個謎,隻有以後等待時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