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陶家老三
字數:4339 加入書籤
春夏之交,多有雨水。 vw
雨後的天空,更見清新。
夕陽下,河道邊,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正靠坐在一顆大柳樹下,懷抱著一塊木板,用樹枝蘸水,在麵一筆一劃地寫著字,對不遠處小夥伴們的打鬧聲不聞不問。
在這個世界,想要出人頭地,最重要的途徑是考取功名,寫書。前世的書生被人說成手無縛雞之力,但這世的書生,卻可以擁有毀天滅地的威能。
在天地才氣的加持下,書自成世界,擁有種種不可思議的威能,強如聖者,能輕易將十萬大軍卷入書世界,悄無聲息間讓其灰飛煙滅
明天,是鄉試的第一道初試,春試。隻要能夠通過春試,能夠成為書生,在才氣碑的幫助下打開天門,吸納才氣,從而異於常人
少年揉了揉酸痛的食指,一邊理清腦思緒。
少年名叫陶知謙,是陶家村一個尋常人家的少年。
他前世來自一個叫做地球的地方,是一個大學裏的圖書管理員。一天半夜,圖書館突然失火,陶知謙沒來得及從圖書館逃出來。但不知什麽緣故,他的靈魂恍恍惚惚,卻是占據了這個世界一具十五歲的少年身體。
陶知謙從一開始的茫然,惶惶無助,經過半個多月時間的沉澱後,這些情緒統統都化作了一股豪情。
這是一個什麽時代這是一個書生的時代,一個小說家主宰的時代。
陶知謙前世除了是一個圖書管理員外,還是一個絡小說寫手。平時利用閑暇時間,陶知謙在絡書寫各種各樣的故事,一方麵能夠賺取一些生活補貼,一方麵偶爾也能獲得一些讀者欣賞。
雖然大體可說滿足,但是隱隱間,陶知謙還是覺得有些失落。
算絡小說寫得再好又能怎麽樣錢財名氣
但是在這個世界,小說卻是能夠自成天地,擁有種種威能,小至生活細節,大至改天換地,教化萬物。
更何況,陶知謙還有一個誰都不知道的秘密,他腦海有一個圖書館,前世失火的那個圖書館
陶老三,該回家啦不遠處夥伴的呼喊,打斷了陶知謙的思路。
哎,來了陶知謙答應著,起身將木板收起來,跟小夥伴一起去百十米外的山坡,把自家老黃牛牽了下來。
陶家一共兄妹四人,麵老大陶知行,今年剛二十歲,前年娶了大嫂,已經分家出去了。
老二陶知恭,老三大兩歲,如今正在縣城裏酒館當夥計。
陶知謙下麵是小妹陶小紅,十三歲。
至於父母,則是陶家村一對地地道道的農民夫婦。
一大家子人雖然說不富裕,但也能勉強有個溫飽,村裏那些貧賤人家自是好了許多。
等陶知謙回到家,已經是夕陽接近落幕。母親馮彩鳳正在最後一道菜,小妹陶小紅則在一旁幫著打下手。
吃飯間,父親陶行章照例說起事。
老三,你現在也十五了,整天在家裏這麽呆著也不是個事。老大今天從鎮回來,說徐記鐵鋪正在招募學徒,你收拾收拾,明天去徐記鐵鋪試試,爭取學門手藝,以後也好有個出路。
陶行章是家裏的頂梁柱,說出的話自然也毋庸置疑,根本沒有和陶知謙商量的意思。
陶知謙嘴嘎吱嘎吱地嚼著青菜,聞言皺眉道:爹,明天是春試,我要去考書生。
什麽春試陶行章瞪了陶知謙一眼,道:這幾年的春試,你哪次沒去連考官的一個點評都混不到,還書生,你根本不是這塊料。村裏的陶五你也知道,莫非你要學他不成
陶五也是陶家村人,如今年近五十了,幾乎每一年的鄉試都會去,但考了幾十次,從來連春試都過不了。如今陶五家底漸漸落空,又沒學著什麽生計,餓了頓愁下頓,連一門媳婦都討不,常被村人引為笑柄,用來教育自家小孩。
馮彩鳳也在一旁勸道:老三,你如今也不小了。再說你爹也不是不讓你考春試,隻是你先學一門手藝,不是還有明年麽明年再考也不遲。
馮彩鳳說的話陶行章委婉,但明顯也是不支持陶知謙。
陶知謙道:爹,娘,這次春試我是一定要去的。如果這次春試不過,不用你們說,我也自己去找一門生計。
嘿,連老子的話都敢不聽了,翅膀硬了是不是。告訴你,這次你一個銅板都別想從老子這裏拿到,看你怎麽去春試。陶行章氣得啪一聲,將筷子砸在桌。
陶小紅本來正夾著一筷子青菜,被嚇得一個哆嗦,將青菜抖落在地,唯唯若若地左右看著三哥和父親,生怕三哥和父親打起來。
馮彩鳳連忙在一旁勸說。
本來好好一頓飯,這樣鬧得個不歡而散。
春試還有十個銅板的報名費,陶知謙已經和他爹鬧翻,自然連半個銅板都落不著。
夜幕臨,繁星滿空。
俗話道一錢難倒英雄漢,實在不行,也隻能明日去當鋪了陶知謙有些愁苦的蹲坐在家門口,盤算著自己有哪些東西可以當些錢,可想來想去,也是一些補丁衣物,隻怕值不了幾個錢。
老三突然這時,一聲輕聲呼喚傳來,一個黑影正在二十幾米外的屋簷下,朝陶知謙招著手。
陶知謙一愣,走過去一看,原來是老大陶知行。
陶知行道:老三,聽小妹說,晚飯你和爹吵起來了
陶知謙歎道:爹不讓我去春試。
爹年紀大了,我們做兒子的應該讓著點,再說爹娘也是為你著想。陶知行邊說著,邊從懷掏出一把銅幣,遞給陶知謙,說道:這裏是十二個銅板,想來讓你去春試應該夠了。不過這事不要讓你嫂子知道,也不要讓爹娘知道。
陶知謙心湧過一陣暖意,點了點頭。
十二個銅板,差不多是大哥一家人半個月的開銷了。
他知道,大哥陶知行的老婆也是一個潑辣婦,向來又把錢看得什麽都緊,知道後真要鬧騰起來,誰也受不了。
三月十五日,是聖元大陸十二國鄉試第一考,春試的日子。
趙國自然也不例外。
不到辰時,柳木書院門前已經滿滿當當擠了數百人,其大部分都是送考生的父母家人私塾先生等人,也有看熱鬧的鎮民。
準備參加春試的考生,大都是十歲左右的孩童,小的甚至有五六歲,大的也不過二十多歲。陶誌強也看到了同村的陶五,穿著一身打補丁的青布衣服,頭發灰白,年齡之大在眾考生可說絕無僅有了。
周圍人群對著陶五指指點點,教育自家小孩,陶五雖然聽在耳,卻也泰然自若,顯是已經習以為常。
辰時至,緊閉的紅木漆門,吱嘎嘎地緩緩打開。
三個白衣長衫的年人走出來,站在台階,掃視著下麵人群。
考生有秩序入場。站在間的年人朗聲道。
參加這次春試的考生,規規矩矩地排著長隊,依次步台階,走進書院大門。
陶知謙也夾雜在隊伍,跟著交報名費,然後由監察人員搜身,防止作弊,這才走進考房。
41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