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字數:2045   加入書籤

A+A-




    張清明最擔心的甘蔗問題,終於得到了基本圓滿的解決,不由得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當冬陽縣委、縣政府出台政策降低甘蔗價格、禁止蔗農把甘蔗賣到開源州象山縣糖廠,群眾怨聲載道的時候,張清明就給冬陽縣委、縣政府多次反映並送了書麵的報告,可是當時的********劉洪、縣委副書記、縣長盧誌遠根本聽不進去,他們認為他們的做法是對的,隻有那樣做冬陽糖廠才不會垮。

    張清明沒法才通知全鎮沒有賣的甘蔗戶全部停砍不進任何一家糖廠,他是想通過這種辦法來改變縣委、政府的決策,維護蔗農的切身利益。當時張清明就知道他的那種做法是擺明了跟縣委、政府對著幹,鎮上的很多幹部都勸他不要那樣幹,他也知道那樣幹自己的黨委書記有可能保不住。但是,他沒有因為大家的勸阻而改變。

    張清明讓全鎮的甘蔗停砍了以後,又親自給劉洪、盧誌遠遞交了書麵報告和以他個人名義寫的信,但是,兩位領導看了信後非常憤怒,責令張清明限期叫蒼龍蔗農把甘蔗交冬陽糖廠,不然就把他的黨委書記給撤了。

    張清明聽說後沒有怕,也沒有理睬,縣上正要處理他--殺雞給猴看的時候全縣就爆發了蔗農進城請願騷亂的大事件。

    張清明在那次群體事件爆發之前就敏感地覺察到了,預感要出大問題,馬上組織全體鎮幹部一邊做群眾工作,一邊阻止群眾去縣上鬧。

    張清明想,群眾如果鬧起來不但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還會給黨委、政府以及群眾自身帶來非常大的危害。在這一點上,張清明是清醒的,通過做工作,蒼龍鎮的蔗農也理解了鎮黨委、政府的苦衷,沒有人去鬧事。張清明懸著的心終於落實了。

    全縣發生嚴重的群眾事件後,引起了高層的重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平息了,還解決了蔗農的實際問題。張清明是驚喜不已,馬上讓全鎮的蔗農有秩序的把甘蔗送到冬陽糖廠。

    這兩天,張清明心情很愉快,就帶著副鎮長鄭開鋒,一人騎一輛摩托車到龍尾、黑龍、望龍村檢查有線電視和程控電話安裝工程。

    這幾年,隨著蒼龍群眾經濟收入的逐步提高,大家不願意用原先的那些用鐵絲、熒光燈管或像釘耙一樣的室外天線和單家獨戶用的“小簸箕”(地麵接收器)了。大會小會都有人提出要搞閉路電視、要安裝電話。

    有線電視是張清明當鎮長的時候就開始著手搞的,最先搞的向河、白龍、蒼龍、牛頭村等條件稍微好一點的村,每年都在搞,現在全鎮已有百分之六十的村社開通了有線電視信號。張清明和鄭開鋒到龍尾、望龍村看到了當地群眾開通的有線電視不但有十二套節目而且清晰度很高。張清明很高興。看了有線電視工程,張清明、鄭開鋒就到程控電話的試點村中壩村了解情況。

    中壩村在蒼龍鎮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全鎮的主幹公路從中壩而過,屬中山地區,是蒼龍鎮三區片的中心地帶,所以鎮黨委、政府在蒼龍鎮條件好的一二區片的程控電話工程鋪開後,就在中壩搞試點,以中壩為中心建程控電話交換係統,以解決整個三、四區片的程控電話安裝難的問題。

    目前機房已經完工,光釺已經拉到了中壩,初始設計的容量為一千門電話。中壩的交換係統建成,全鎮的電話設計容量就達到了四千門,這樣的設計,按蒼龍的發展速度可能十年也夠了。鎮上已跟電信局談好了,安裝一門電話隻收四百九十元。比起以前蒼龍鎮首次安裝程控電話(四千元)的時候要便宜十來倍,群眾都想安裝。電信局的人對張清明說,蒼龍鎮現在已經安裝了一千六百多門電話了。

    電話安裝得多就說明有錢的農民就多的。有幾個人對張清明說:“張書記,有了電話真是方便,請活路也不用上門一家一家的去說,在家裏就搞定。要喊他拉牛兒來給我犁田,一句話,他就來了,嘿嘿,太舒服了。”

    張清明說:“黨委、政府還想跟移動公司商量在青龍山頂建機站,讓蒼龍鎮所有的地方都有信號,那時隻要買個手機在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打電話”。

    有人笑問:“跟婆娘在床上也可以打?在家裏也有信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