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一百三十二
字數:13597 加入書籤
碼字不易, 謝謝大家的支持! 李令月就比裴英娘逍遙多了。
開春之後天氣轉暖, 長安的貴族少男、少女們相約外出遊玩宴飲,幾乎天天都有宴會。
李令月是眾人追捧的對象, 自然少不了應酬,有時候甚至一天能收到十七八封請帖。
她愛熱鬧, 逢宴必至,每天早出晚歸,往來於各大世家的宅邸別墅,儼然是蓬萊宮中最忙的人。
邀請李令月赴宴的人, 通常也會給裴英娘送帖子。
李令月攛掇裴英娘陪她一塊出去玩。
裴英娘去過兩次,本來以為可以吃到新鮮的美食, 欣賞美妙的歌舞, 結果隻被迫旁觀了幾場爭風吃醋。
她懶得再去看貴族少女們的明爭暗鬥,漸漸對各種賞春宴會失去興趣。
這天李治身體大好, 把兒女們全部召集至含涼殿偏殿,笑著問太子李弘:“今年的圍獵籌備得如何了?”
李弘放下筷子, 恭謹道:“日子選在二月下旬, 內侍們已經提前圈出一片林子,諸位王公大臣們蓄勢待發, 盼著那日能拔得頭籌。”
李治頷首,吩咐宦者:“把朕的那套金馬鞍預備好。”
宦者應喏。
李弘吃了一驚,連忙跪在坐席上磕首:“阿父病愈不久, 怎麽受得了圍獵辛苦?”
李治臉上掛著笑, “無妨, 整日待在殿中,實在煩悶。如今春光明媚,不能白白辜負大好風光。”
李弘還想再勸,武皇後插言道:“說起來也巧,我那幾個不成器的從侄剛好從嶺南歸來,碰上這次圍獵,正好讓陛下檢驗一下他們的身手。”
李治咦了一聲,麵帶疑惑,“從侄?”
武皇後眉眼彎彎,笑意盈盈,“陛下忘了?我那兩個同父兄弟因罪流放,已經好些年頭了。可憐承嗣、三思小小年紀,也得跟著顛沛流離,吃了不少苦頭。我前不久夢見阿父哀歎膝下沒有子嗣,心中感傷,已經命人前去嶺南,把承嗣和三思召回長安,承繼武家煙火。”
武士彠是大唐開國功臣,但他的兒子沒有一個人繼承到他的睿智精明。在他去世後,武皇後和楊氏孤兒寡母,受到異母兄弟以及堂族兄弟的欺辱。可以說,武皇後之所以進宮,其實也是無奈之下的孤注一擲。
武皇後掌握實權後,開始報複昔日曾羞辱過她的異母兄弟和堂兄弟。如今她的兩個異母兄弟早已經化為黃土,兩個堂兄弟倒是還活得好好的。
前不久裴拾遺彈劾的,就是武皇後的堂兄弟武惟良和武懷運。
武承嗣和武三思是武皇後的親侄子,從小隨父流放嶺南。
李治皺眉回想片刻,想不起武承嗣和武三思今年多大年紀,“既是你的從侄,理當好好撫育,他們成親了沒有?”
“還沒呢。”武皇後執起鎏金舞馬紋銀壺,親自為李治斟酒,“我已經挑中兩個小娘子了,想求陛下做個媒人。”
李治眉眼舒展,笑容溫和,“誰家小娘子?能叫你惦記上?”
武皇後淡淡掃一眼李令月和裴英娘,“陛下到時候就曉得了。”
帝後二人閑話家常,下首的太子李弘默默聽著,一言不發,臉色有點不好看。
六王李賢、七王李顯和八王李旦坐在另一邊的坐席上,因太子李弘在場,隻要李弘不開口,他們也不說話。
共坐一席的李令月和裴英娘沒有王子們的忌諱,安心吃吃喝喝,時不時插幾句嘴。
聽到武承嗣和武三思的名字,李令月筷子一停:“我的兩位武氏表兄要回來了?”
武皇後笑著點頭。
李令月麵露喜色,扯一扯裴英娘垂在肩頭的赭色絲絛,悄聲說:“表兄們回來,賀蘭表姐肯定很高興!”
裴英娘喉頭一哽,勉強笑了一下。
傻姑娘,武皇後已經對死賴在長安不走的武惟良和武懷運失去耐心,準備誅殺兩個堂兄弟,所以才急著把侄兒召回身邊,壯大娘家勢力。
武承嗣和武三思回來的日子,隻怕就是賀蘭氏的死期啊!
從含涼殿出來,李令月迫不及待吩咐昭善:“預備出宮行障,我要去魏國夫人府。”
回頭看裴英娘,“小十七,和我一道出宮去吧,聽說義寧坊這幾天有賽襖會呢!那些胡人會表演各種稀奇古怪的法術,還能把一個大活人變沒了,可好玩啦!”
裴英娘搖搖頭。
賀蘭氏天天打著探望李令月的名頭進宮陪伴李治,言行大膽,行事放縱,當著武皇後的麵也敢向李治眉眼傳情。
宮中諸人和常常往來宮廷的公主、命婦們,要麽畏懼武皇後,不敢提醒賀蘭氏;要麽憎惡武皇後,等著看武家人的笑話;要麽搖擺不定,決定先冷眼旁觀。所有人都默契地保持沉默,權當看不見賀蘭氏的種種勾引舉動。
武皇後似乎對姐姐的女兒格外寬容,不僅不生氣,還笑對旁人說,賀蘭氏嬌弱可憐,是她的“寶貝小心肝”。
賀蘭氏以為武皇後年老色衰,不是自己的對手,膽子越來越大。上個月她竟然借口喝多了酒,直接睡在李治的床榻上。
蓬萊宮的宦者、女官們嚇得麵如土色,聽到魏國夫人的笑聲就頭疼。
裴英娘不想惹禍上身,一直下意識和賀蘭氏保持距離。多次婉拒李令月帶她出宮遊玩的邀請,也是為了避開賀蘭氏。
李令月笑著揪揪裴英娘的臉頰,“你真是越來越懶了。”
裴英娘笑了笑,也不反駁。
李治單獨留下太子李弘說話,李賢、李顯和李旦送武皇後回寢殿。
武皇後本身就不是溫柔和順的性子,臨朝聽政後,性情愈加剛硬威嚴,兒子們對她敬畏多於孺慕,母子幾人一路沉默,唯有衣裙拂過欄杆的簌簌聲響。
李顯仗著自己年紀小,大著膽子道:“阿娘是想把裴十七許配給武家表兄嗎?”
李旦愣了一下,雙手不自覺握拳。
武皇後淺笑一聲,“小十七還小呢。”
說完這句,轉身走進內殿。
像是否認,又像是沒有否認。
李顯急得抓耳撓腮,“阿娘什麽意思?”
李賢鳳眼斜挑,瞥一眼李顯,“現在是武家兄弟娶婦,又不是你娶親,你著急上火做什麽?”
李顯小聲嘀咕:“我覺得肯定是裴十七,不然阿娘為什麽要對她那麽好?你說是吧,阿弟?”
他轉頭找李旦尋求支持,結果隻看到一道匆匆離去的背影。
李顯一臉茫然:“走得那麽快幹什麽……”
裴英娘回到東閣,取下發間的簪環首飾,綿密的長發攏成一個圓髻,簪一根靈芝碧玉簪子,換上一身半新不舊的葡萄錦圓領胡服,腳蹬一雙鹿皮長靴,興衝衝踏出正堂。
半夏和忍冬跟在她身後,兩人也都換了一身輕便的裝束。
剛走了沒幾步,迎麵隻見李旦從廊簷那頭匆匆走來,眉頭輕皺,神情淡然,看不出喜怒。
千牛衛是禁衛軍,護衛王公貴族的安全。而千牛備身是天子的貼身宿衛,負責保護天子、執掌禦刀。
千牛備身的遴選極其嚴格,除了要拚爹,還得拚媽,拚完爹媽,再從優擇錄。
首先,牛千備身的父親必須是親王或者宰相之類的高官。
然後,千牛備身的母親隻能是正室夫人。
再者,千牛備身一定得是繼承家業的嫡長子,嫡次子不能當選,妾室所生的庶子更不可能。
拚完爹媽,牛千備身自己也得爭氣。除了武藝高強、擁有一身嫻熟的弓馬騎射本領這個必需條件之外,才學也不能馬虎。
文能通讀經書,武能上馬拉弓,缺一樣都不行。
過五關、斬六將,所有條件都符合了,最後還得拉出來看看相貌。
侍立天子左右的千牛備身,代表大唐的顏麵,當然必須得挑選英武俊朗、相貌堂堂的少年郎,總不能讓天子整天對著幾個黑如鍋底、其貌不揚的近衛吧?
可以說,每一個千牛備身,必定出身高貴,文武雙全,眉目端正,風度翩翩,而且前途遠大,假以時日,定然能位極人臣。
用裴英娘上輩子經常聽到的一個詞語來概括,就是:高富帥。
薛紹的母親是視一品的長公主,但父親官職不夠,不符合千牛備身的標準。不過他在宮中長大,和幾位千牛備身關係很好,常常結伴出行。
李顯和李旦宴請相熟的王孫公子,不當班的千牛備身都到了,薛紹肯定也在其中。
李令月越想越興奮。
裴英娘被李令月拽著走,好幾次差點踩著她的石榴裙。
馮德看到太平公主和永安公主聯袂而來,立即進去通報。
不一會兒,李旦親自迎了出來,攔下興高采烈的李令月,“薛三不在。”
李令月不信,“王兄,你又哄我!”
李旦神色淡淡,“後天是姑父的忌日,薛三這幾天待在家中。”
李令月回想了一下,懊惱頓足:“我怎麽把這個忘了!”
李旦歎口氣,頗為無奈。眉峰忽然一皺,目光落在李令月的右手上。
她走得太急,指尖的護甲忘了取,裴英娘被她攥得緊緊的,滾圓的手腕上被劃了幾條淡淡的紅痕。
李令月順著李旦的眼神低下頭,哎呀一聲,連忙鬆開手,愧疚道:“小十七,疼不疼?”
裴英娘搖搖頭,朝李旦笑了笑,拉著李令月離開。
李旦站在門檻前,目送姐妹倆遠去。
馮德察言觀色,上前一步,大著膽子道:“大王,尚藥局有種綠玉膏,能舒緩止痛,祛除疤痕……”
李旦轉身邁進內殿,“不必了,她們女孩子家,最不缺這些東西。”
馮德立刻收聲。
內殿的歌舞樂聲已經停了,李顯讓人在院中圍起木欄,把兩隻偷偷帶進宮的彩羽公雞丟進去。
鑼聲一響,開始鬥雞。
八王院和含涼殿離得遠,李顯借李旦的院子擺宴,就是打著偷偷鬥雞的主意。
李旦不願過去湊熱鬧,轉身往內院走。進書房前,對馮德道:“去一趟東閣,永安公主的手受傷了,讓她歇一天,字可以慢慢練。”
馮德躬身應喏。
他估摸著永安公主這時候應該在太平公主的殿中,決定下午再去東閣。
馮德猜得不錯,裴英娘確實還在李令月的寢殿裏。
她的手腕隻是擦破一點油皮而已,抹上藥膏,過個兩三天就能恢複如初。
李令月卻緊張得不行,不許她回東閣,堅持命人去殿中省傳喚尚藥局奉禦。
尚藥局奉禦官階不低,隻為天子看診,一般後妃女眷輕易請不動。聞聽太平公主殿中傳召,以為公主得了什麽大症候,急忙趕來。
結果李令月一指裴英娘的手腕,命令道:“千萬不能留疤!”
奉禦沒敢抬頭看公主的尊榮,跪在地上,覷眼細看,發現永安公主的傷口隻是幾條小擦傷而已。
堂堂尚藥局奉禦,天底下醫術最高明的醫者,竟然被支使著幹這種小藥童的活計!
奉禦氣得半天說不出話,精心護養的花白胡須一顫一顫的,很想一針紮死傳話的宮人。
李令月催促奉禦寫藥方子。
奉禦脾性耿直,隻留下一枚卷草紋銀盒,盒子裏是普通的綠藥膏,“每天塗上六次,這幾日不要沾葷腥。”
李令月嫌奉禦不盡責,讓昭善再去喚兩名司醫來。
裴英娘啼笑皆非,攔住昭善,“阿姊,隻是幾道小擦痕罷了,不必管它也能好的。”
李令月悶悶不樂,“都怪我不當心,要是留疤了怎麽辦?”
“我以前在廊簷玩,不小心摔在簷下的碎石頭上麵,淌了好多血,傷口有這麽大——”裴英娘伸手比劃了一下。
李令月驚呼一聲。
裴英娘一攤手,“那麽大的傷口,都沒留疤呢!”
說著擼起袖子,把粉膩潔白的胳膊展示給李令月看。
那次是裴十郎把她推下回廊的。當時她和婢女們玩遊戲,眼睛上蒙著帕子,看不見方向。忽然被推了一把,頓時頭重腳輕、天旋地轉,等回過神時,才感覺到胳膊上一陣鑽心的刺痛。
張氏心疼了好久,生怕她手臂上會留疤,每天命人煮蘆薈膏子為她塗抹傷口。蘆薈是從波斯傳入中原的稀罕貨,價格昂貴。她連抹了一個月,倒是真的沒留疤。
看裴英娘一副完全不在意的模樣,李令月心裏好過了一點。
她甩下護甲,“這副護甲我不要了,拿去砸了!”
裴英娘瞥一眼散落在地上的護甲,目露惋惜之色:李令月的護甲每一片都是鎏金鑲嵌寶石的寶貝,就這麽砸了,未免可惜。
李令月托起裴英娘的下巴,把她的臉扭向自己,“幾隻護甲罷了,你心疼它做什麽?”
宮人把地上的護甲清理幹淨。
裴英娘像模像樣歎口氣,這個時代銀子不屬於貨幣,金子、開元通寶和絹布是坊間的硬通貨。這三者中,銅錢和絹布適合民間小額買賣,而大宗買賣大多用金子交易,不然隨便買一車貨物就得抬出數百萬錢支付。
裴英娘喜歡所有形式的錢,尤其喜歡小小一片,就能換幾千、幾萬銅錢的金子!
李令月看裴英娘皺著眉頭,像個大人一樣唉聲歎氣,忍俊不禁,捧起她圓圓的臉頰,“你喜歡,我再讓人打幾副好的送你,這一副咱們不要了。”
裴英娘點點頭,很不客氣地提出要求,“要純金的!”
李令月一揮手,豪氣幹雲,“好!”
裴英娘鬆口氣,裝乖賣傻,可算把小姑娘李令月逗笑了。
李令月也鬆口氣,有求必應,總算讓小十七忘記手腕上的傷口啦!
雙方都覺得自己是一個溫柔貼心的好姐姐,成功哄好了妹妹。
一時皆大歡喜。
李顯苦著臉嘀咕:“胖一點怎麽了?胖了才顯得我威武雄壯!阿弟,你看看阿父身邊那幫千牛衛,個個人高馬大,那才是我大唐兒郎!”
李旦涼涼地掃李顯一眼,目光落在他凸起的小肚子上,“去騎馬。”
語氣淡淡的,並不嚴厲,但足夠威懾。
李顯臉上的胖肉皺成一朵千瓣牡丹花,委委屈屈走下牛車:“我是兄長,不和你一般計較。”
李旦盯著李顯爬上馬,留下戶奴楊知恩監督:“看著七王,他敢下馬,立刻喚我。”
楊知恩應喏,老老實實綴在李顯身後,一眨不眨地盯著李顯臃腫的背影。
李顯環顧一圈,發現身邊沒人敢替自己說話,不由悲從中來:都怪那個神神道道的婆羅門醫者!
他乃堂堂英王,身上的每一塊肉全是佳肴珍饈、瓊漿玉液嬌養出來的,不是什麽肥胖症!
他是天潢貴胄,他的肥肉也是高貴的肉,用不著減!
李旦聽不見李顯的腹誹,夾緊馬腹,驅馬走到隊伍後麵。
路過李令月和賀蘭氏的車駕前時,他輕勒韁繩,停在二輪車旁。
李令月仰頭看著他笑,細長的雙眼微微彎起:“王兄,我上回和你說的波斯水晶杯,你幫我尋到了麽?”
李旦搖搖頭:“沒有。”
也不多做解釋。
李令月知道他素來寡言,喔一聲,揮揮手,漫不經心道:“王兄,我讓七兄幫我去尋好了,正好讓他多去西市走動走動。”
賀蘭氏把圍在肩頭的印花帔巾揚起,故意往李令月臉上甩,嘴角帶著淺笑,親昵道:“又使喚你兄弟幫你跑腿?”
李令月拂開帔巾,哈哈大笑:“七兄要選妃了,我不趕緊使喚他,以後阿嫂嫁進來,就沒機會了!”
兩人笑著打趣一陣,壓低聲音,討論李顯的王妃最有可能出自哪個世家大族。
李旦輕夾馬腹,勒馬轉向,慢慢馳到裴英娘的二輪車旁邊。
護衛、宦者、宮女們沉默著前行,旗幟在凜冽的寒風中飛揚。四周靜悄悄的,隻有旌旗在風中舒卷的聲音。
裴英娘十指翻飛,胖乎乎的手指頭把絲線擰成一條條麻花形狀,來回穿插,很快勾勒出一隻蝴蝶形狀的結子。
耳畔忽然響起一陣細碎清脆的珠玉輕擊聲。
裴英娘抬起頭,眼前閃過一道炫目的金光,晃得她眼花繚亂。
李旦貴為親王,座下的駿馬裝飾華麗,馬鞍上鑲嵌了數百顆綠豆大小的寶石,係帶上懸著一片片麒麟金杏葉,金葉隨風飄動,發出窣窣細響。
寶光閃爍,璀璨奪目。
裴英娘忍不住偷偷咽口水:一看就知道很值錢!
李旦居高臨下,俯視著眼睛閃閃發亮的裴英娘,疑惑又詫異。
他以為這個差點死在親生父親劍下的小娃娃,此刻應該躲在車廂裏抹眼淚才對。
特意繞過來看她,就是怕她有什麽好歹。
沒想到她竟然沒事人一般,靠在車窗上做針線活兒。
那個淚如雨下,抱著他不放,無助而絕望的小娘子,仿佛隻是他的錯覺。
除了他,大概沒人相信,一個時辰前,裴家小娘子還蜷縮在床榻上瑟瑟發抖。
不愧是母親挑中的人。
李旦自嘲一笑,策馬離去。
裴英娘盯著馬鞍上的寶石看了好半晌,忽然發現李旦腰上空落落的,沒有佩戴她早上看到的那塊雙鹿紋山玄玉佩。
應該是絲繩絞斷了,沒來得及換新的。
她低頭看看手上剛編好的蝴蝶絡子,粉白兩色,和李旦完全不搭調。在簍子裏翻了翻,找到一條棕黑色的,扭了金線,編成燕子形狀,好看又大方。
連忙捧在手心裏,想問李旦喜不喜歡,抬起頭時,發現人已經不見了。
隻留下一個端正筆直的背影。
裴英娘目光癡迷,嘖嘖道:“連馬尾上都掛了金葉子呀……”
她好想要那匹駿馬!
抵達蓬萊宮後,忍冬讓宮女去抬熱湯,預備服侍裴英娘洗漱。
今天舟車勞頓,李治和武皇後肯定不耐煩見人,用不著去蓬萊殿請安。
果然,夜幕低垂時,羊仙姿往各宮傳話,言聖人已經就寢,讓他們各自安歇。
藥童把熬好的湯藥送到裴英娘殿前,“八王吩咐,貴主莫要忘了服藥。”
裴英娘白天純粹是嚇病的,現在一覺睡醒,又從太極宮搬遷到蓬萊宮,已經好得差不多了。
蠻可以不用吃藥。
藥童麵色不改,把鎏金寶相花紋銀碗往前一遞:“請貴主服藥。”
小娃娃當久了,裴英娘也想使個性子、耍耍賴。
嘴巴還沒撅起來,忍冬已經接過銀碗,舀起一匙子黑乎乎的藥汁子,送到她唇邊:“貴主不怕,吃了藥,病才能好。”
裴英娘臉頰微微一熱,雖然知道自己隻是個八歲的女娃娃,忍冬這麽哄她是正常的,可是好像還是有點難為情。
隻能老老實實吃藥。
吃了藥,她一覺睡到大天亮。
既沒有夢到提著寶劍追殺她的裴拾遺,也沒有夢到討厭的裴十郎和裴十二娘。
她心情大好,早上吃了兩大碗胡麻粥,一盤玉尖麵,兩隻素餡畢羅。
忍冬和半夏把所有箱籠打開,想為裴英娘挑幾件新衣裳。
雖然宮人們為了遷宮一事亂成一團,但女官、女史們有條不紊、忙中有序,百忙之中,仍然記得給裴英娘送來整套首飾衣物和被褥用具,十分貼心。
武皇後要在麟德殿擺宴慶賀遷宮,眾人屆時都要出席,連太子李弘和太子妃也會從東宮趕來湊趣。
這是裴英娘頭一次參加皇室宴會,忍冬想把她打扮得漂亮一點,左看看,右翻翻,挑挑揀揀半天,還找不到滿意的裙裝。
半夏不懂宮中流行什麽樣的服色,隻能跟在忍冬後麵打下手。
裴英娘坐在槅窗下打絡子,日光從茜色窗紗漏進屋裏,籠在她身上,暖洋洋的。
半夏想起一事,悄聲道:“貴主,太子妃也姓裴呢!和貴主好像是一家人。”
太子妃裴氏是左金吾將軍裴居道的女兒,確實和裴英娘同出一族,不過裴氏的祖父曾經做過宰相,而裴英娘的祖父隻是個六品官,比不上裴氏那一房顯耀。
裴英娘把絲線繞成一簇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從前沒來往過,以後也不必特意去結交。你記住,我是天後帶進宮的。”
半夏心神一凜,“婢子明白。”
忍冬終於挑中一條單絲碧羅籠裙,“太平公主愛紅,平時多穿紅色,貴主穿青色最好。”
裴英娘換好衣裳,盤腿坐在銅鏡前,等著忍冬幫她梳髻。
鏡中的小娘子臉色還有點蒼白,穿鬱泥地聯珠團窠對鳥紋錦對襟半臂,淺色縐綢窄袖交領襦衫,單絲碧羅籠裙,竹根青係帶分係在兩邊,一直垂到翹頭履鞋麵上,肩上披一條沙綠色葡萄紋錦厚披帛,完全是一副少女打扮——裴英娘氣度沉靜,宮女們總忍不住把她當大人看待。
忍冬躊躇半天,最後給裴英娘梳了個家常的雙螺髻,略施簪環珠花,發間裹絲絛,留出長長一段,垂在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