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下旨賜婚
字數:4070 加入書籤
() 即使在宮待了多年的宮人,也鮮少看到皇上動怒。
皇上此生最大的心願,便是太子殿下康複如初。
無論用什麽辦法。
又一次會擺在眼前,卻被人不識好歹的拒絕了。
公公拚命地向聶向瑩使眼色,希望她別再逆了皇上了意思。
種種說法雖然都不大靠譜,但是京城裏的官宦貴胄家的小姐們生來不就是為了那一份榮華富貴賭一賭,得以全家得道升天嗎?
若是今日不賭,輕則遭家人嫌棄,平庸一生,重則丟了性命。
這小丫頭怎麽就不明白輕重呢?
聶向瑩依然平靜,她看著皇上那張盛滿了怒氣的臉,原本堂堂的五官因此顯得有些扭曲,甚至,她還從那雙墨深的眼睛裏看到了殺意。
識時務者為俊傑。
她明白這個道理,絕不能因此而無辜身死。
她恭恭敬敬的伏下身,磕了一個響頭,“皇上……”
眾人頓時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她又說出什麽讓皇上暴怒的話來。
聶向瑩道:“是向瑩年輕不懂事,不識大體,讓一心為太子殿下,為向瑩的皇上失望了。向瑩在此磕頭認錯,懇請皇上饒了向瑩的蠢鈍幼稚。”
皇上眯了眯眼,“你的意思是,願意嫁給太子了?”
“是。”聶向瑩應道。
皇上忽地笑了,但是臉上的怒氣並沒有因此減少,“你剛才還想要自由的婚嫁,就因為朕會要了你的性命,就改變了注意?剛才的大義凜然呢,怎麽不見了?到底也不過是貪生怕死之輩。”
聶向瑩沒有說話,這時候隻要讓皇上的願望達成就可以了,其他的任由他去說。
果然,皇上沒有再糾結這個問題,揮揮道:“你退下吧,賜婚的旨意不日會送到丞相府。”
“謝皇上隆恩。”聶向瑩又磕了個頭,低眉順眼的躬身退出殿外。
出了門,她頓時覺得一身輕鬆,送她出來的公公撫著胸口,歎氣道:“聶大小姐真是要嚇死奴才了。”
聶向瑩不好意思道:“讓公公受驚了。”
公公擺擺,“奴才無妨,聶大小姐想明白了才重要。奴才先在此恭喜聶大小姐了。”
“謝公公。”聶向瑩微笑道,內心卻對這場婚事毫無波瀾。
兩人往宮門走去,漫長的甬道一眼望不到頭。參見安寧公主賞花宴的各家小姐們早已離去,沒有那些嬌滴滴的說笑聲,紅牆黃瓦的宮苑又恢複深沉的靜謐。
公公道:“等聖旨下了,宮會派去教養嬤嬤,教聶大小姐宮廷禮儀,另外會有禦醫和太子貼身的宮人,教您怎樣照顧太子殿下的飲食起居。太子殿下自幼身體不好,所以煩請聶小姐一定格外認真學著,千萬不可馬虎了。”
聶向瑩點點頭,“我明白了。”
又走了一段路,公公道:“還有,皇後娘娘也會召見你的。皇後娘娘掌管六宮,一向要求嚴苛,聶大小姐受著點兒。”他有些心虛的瞄了一眼聶向瑩的臉,心頭又是莫名的一跳。
這樣的容貌,定然要叫皇後嫌棄,這太子妃的日子不會好過。
加上太子殿下的身子不好,聶貴妃的那番胡話聽也就聽了,明眼人誰也不當真。萬一將來有一日,太子殿下沒了,定然會怪罪到太子妃頭上。
公公心所想,聶向瑩何嚐不明白。
成為太子妃,那就日日頭上懸著一把刀。
綁著刀的繩子會不會斷,全看太子殿下是生是死。
不會在她自己的裏。
這日子可真是難過啊,聶向瑩如此想著,反而笑了。
“公公的好意,向瑩都謹記在心了。”她道:“日後得了榮華富貴,定然會報答公公。”
公公搖頭道:“奴才不記掛聶大小姐報答,隻是一心為皇上、太子和您好。”
聶向瑩看得出他的忠心,笑了笑,沒有再說話。
很快,他們來到宮門口,聶家的馬車都已經走光了,護衛們雕像一般的矗立在宮門口,寂靜的能聽見風吹過的聲音。
“噠噠噠”,馬蹄聲從後麵傳來,是陸喜駕車過來了。
“既然送小姐進宮,那也要送回去才是。”陸喜道。
聶向瑩道謝,“麻煩你了。”
“沒關係。”
聶向瑩在晴蕎的攙扶下,登上馬車。
剛一坐定,晴蕎忙問道:“小姐,皇上召見您到底是什麽事情?”
因為她和方嬤嬤身份卑微,被攔在公主寢宮外候著,所以並不知道小花園裏的那一場戲。聶向瑩也沒太多心情和她們解釋,草草說道:“皇上要將我賜給太子。”
晴蕎驚呼一聲,“太子不是快死……”
她的話還沒說完,方嬤嬤眼疾快地捂住她的嘴巴。
晴蕎震驚之後,方知自己魯莽了。
外頭駕車的是安寧公主跟前的人,安寧公主是太子殿下的親妹妹,她那番失禮的話要是傳到太子和公主的耳,小姐會受到牽連的。
她慚愧的低下頭。
聶向瑩知道她自己知錯了,繼續說道:“如果我不答應,皇上定會要我死。反正在聶家也是個死,不如進宮做太子妃,過幾天逍遙的日子。”
她看起來很樂觀,晴蕎眼睛發酸,“小姐……”
“沒事沒事,”聶向瑩拍拍她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了。”
方嬤嬤問道:“那去小青山別莊的事情怎麽說?”
“還是得去。”在那個“家”裏帶著,日防夜防安氏等人,反正皇上又沒說不許離開京城,別莊也是聶家的地方,還不是在聶家待嫁?聶向瑩打定了注意,無意識的摸到了藏在了懷的春水魚蓮玉佩,這就是塊燙山芋,得籌謀好了,才能拿捏的住安氏。
她陷入沉思之,晴蕎和方嬤嬤便沒有打擾她了。
很快,馬車停在聶家門前,陸喜欠了欠身,“聶小姐,告辭。”
“謝謝你。”聶向瑩目送他回到車轅上,駕車離開,正準備轉身回府,聽見身後響起譏嘲的笑聲。
“看呐,未來的太子妃回來了,你們還不趕緊的給她行禮?免得人家還沒受用幾次,就得進冷宮守寡了,那可真是白高興一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