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找到了3號坦克

字數:6484   加入書籤

A+A-




    雖然,整個水池子裏都散發著怪味。

    但林超究竟是被嚇怕了,他又往裏麵撒了兩大包六六粉。

    “咕嚕、咕嚕!”

    果不其然,水池子又有了反應。

    看著不停翻滾的水花,林超掉頭就跑。

    直到進入六六粉圈子,一顆心都還七上八下的。

    “嘩,嘩!”

    誰能想到,這次爬出來的,竟然是幾隻鍋蓋大小的鱷龜。

    趙紳趕緊跑到門邊,連踹帶踢的清除出一條通道。

    這些龜大爺才順著六六粉畫出的道路,晃晃悠悠的爬走了。

    “呼!”

    3個人同時出了口大氣。

    良久,趙紳才心有餘悸的說道:

    “館長,我去把淤塞炸開。”

    這個機修車間的出水口有兩個。

    雖然被堵得嚴嚴實實,但隻要扔兩個手雷進去,就能把事情解決掉。

    “去吧!”

    正在脫防化服的林超答應道。

    就這短短的十來分鍾,他已經渾身濕透,仿佛是從水裏撈出來一般。

    但是刺鼻的味道,又逼得他帶上防塵麵具。

    功夫不大,就聽到兩聲悶響。

    “轟、轟!”

    接著,水池子裏冒出了幾丈高的水花。

    “嘩、嘩!”

    那些臭水立刻從洞開的豁口中流淌出去。

    林超這才發現,這個車間還向下挖了將近1米。

    這應該是修建好庫房以後,因為高度不夠而采取的急救辦法。

    “怪不得那兩大條水蚺能夠生活在裏麵。”

    看水已經流個幹淨,林超率先跳進池子。

    腳下是厚厚的一層苔蘚,乍看上去就像是蛤蟆的皮一樣。

    疙疙瘩瘩的,讓人的心裏直膈應。

    為了防止意外,林超抽出格洛克18。

    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堆堆黑色的骸骨,

    有動物的,也有人的,估計是那兩條水蚺所為。

    林超冒了一身冷汗。

    還好去推滅火劑的時候,這兩家夥沒有攻擊,否則是凶多吉少。

    “哢嚓,哢嚓!”

    腳下傳來聲聲怪響,烏黑色的水一股股的冒出來。

    偶爾,還會有怪模怪樣的昆蟲活動。

    沒有人敢掉以輕心,盡可能的看著腳下和周圍。

    這兒的空間狹窄,真要被什麽東西攻擊,逃脫的希望並不大。

    頭上的防塵麵具也很礙事,視界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安全!”

    終於,趙紳說出了盼望已久的話。

    林超又扔給他兩大包六六粉。

    “房前屋後使勁撒,省得那兩條大王八蛋再回來。”

    不得不防,外麵就一個出口。

    真被伏擊的話,一咬一個準。

    “館長,我操控無人機用動態捕捉一下,想法把它們標記出來。”

    林超點了一下頭。

    這兒還有幾口大箱子,坦克應該就在裏麵。

    他從空間中拿出根撬棍,對著一口箱子,狠狠的敲了幾下。

    “咚、咚!”

    隨著一聲聲悶響。

    那個箱子很快破了個洞,

    一股發黑的臭水立刻從裏麵流出來。

    林超愕然的發現,這些箱子竟然是木頭的。

    隻是,泡了這麽多年竟然還沒有朽壞,確實有些稀奇。

    他細細的看了一下,最後確定是一種鬆木。

    “這些家夥也是偷懶,怎麽不搞點紫檀、黃花梨什麽的。”

    等水淌得差不多了,林超在程遠誌的協助下,將那口箱子撬開。

    裏麵是一個坦克車的底盤。

    林超哈哈笑起來。

    曆盡千辛萬苦,總算是找著了。

    3號坦克,是在1933年時,由希特勒下令研製。

    因為,德國的公路橋梁限重為23噸,以及之前的經驗總結。

    德國陸軍部要求。新型坦克限製在23噸以下,最高行進速度為35公裏。

    1936年,第1輛原型車由戴姆勒?奔馳公司生產。

    其後陸續的對車輛進行改進,主要是增加火炮威力。

    並對裝甲、底盤做出很大的調整。

    1941年,德國執行“巴巴羅薩”計劃,對蘇聯展開了全麵的進攻。

    3號坦克正是德國裝甲部隊的主力

    很快,它們就遇到了對手。

    KV中型坦克。

    T-34-76型中型坦克。

    此時的3號坦克主要是G型、H型。

    部分的G型還在使用37毫米炮外。

    其餘都安裝了新式的50毫米42倍口徑火炮。

    但趾高氣揚的德國坦克兵們發現,他們有了大麻煩。

    KV重型坦克自不必說。

    隻有88毫米高射炮,使用穿甲彈時才能將其擊毀外。

    其餘的火炮打個窪陷出來,都已經算威力大了。

    有了這個發現,那些毛子駕駛員在炮彈打光以後。

    幹脆駕駛車輛,直接碾壓對手。

    對付這樣的怪獸,3號坦克肯定不行。

    它的主要對手就是T-34-76坦克。

    對付不了KV,我還對付不了你?

    但是德國坦克手們發現,自己又想多了。

    一炮上去,對方居然毫無反應。

    再來一炮,炮彈竟然被彈開了。

    可是,對方的76毫米炮卻不是吃素的。

    吃上一發,車組可就玩完了。

    要不是希特勒采取了突然襲擊的方式。

    火速占領哈爾科夫、圍困列寧格勒等等工業重鎮。

    以及德國軍隊的軍事素質與作戰經驗。

    可能在開戰之初,他們就被打回去。

    其後,大傷元氣的蘇聯隻能因陋就簡。

    利用手頭的一切材料拚湊T-34。

    但就是這樣的殘次品,也依然威脅著德軍。

    這就是是著名的“T-34危機。”

    作為應對,3號坦克再次進行改進。

    將50毫米火炮更換為62倍口徑的。

    使用被帽穿甲彈時,能在100米的距離擊穿T-34坦克首上裝甲。

    使用硬芯穿甲彈時,能在500米的距離上擊穿。

    這個時候,3號坦克才算有了一戰之力。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J型坦克的生產數量,也是整個3號坦克中最多的,總共生產了1060餘輛。

    但是在戰爭中,它們損壞殆盡。

    最後隻剩餘的1輛,如今擺放在俄羅斯庫賓卡坦克博物館中。

    林超又撬開另一個木箱子,裏麵裝的正是3號坦克的炮塔。

    他細細的看了一會兒,說道:

    “是J型坦克的前期型。”

    改了火炮還不足以應對T-34。

    設計師們,又對J型車進行徹底的改進。

    增加了炮塔裝甲厚度等等。

    這些大改後的J型坦克,又被稱為3號L型。

    林超又細細的看了一番。

    發現坦克裝甲上,還殘留著沙黃色的油漆。

    他尋思了一陣後說道:

    “這個應該是德國的熱帶塗裝,可能是在意大利繳獲的。”

    但林超又有一些疑惑。

    這樣的裝備,不是應該放在博物館裏嗎?

    怎麽會扔在這個地方,一泡就是幾十年。

    或許,這就是巴西民族性格。

    他們隻喜歡足球、隻喜歡狂歡節。

    林超拍了幾下坦克的裝甲,感歎道:

    “老兵,跟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