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1、別想買走機械廠

字數:4801   加入書籤

A+A-




    “小兔崽子,你竟敢耍老子!”

    一旁的劉金,猛地蹦起來。

    他本來就看這3個“人模狗樣”的家夥不順眼。

    張錦霞氣走之後,他很想把那個“賊賤”的許泰揍一頓。

    等林超的出爾反爾時,劉金已經要爆炸了。

    “連你小子一塊揍!”

    “劉金,你幹什麽?”

    張新華大驚失色。

    如果再把林司令的孫子揍了,海城機械廠這一輩子都別想賣出去。

    聽到這聲叫喚,劉金才收住手,嘴裏還惡狠狠的說道:

    “廠長,這兩個家夥實在太混賬,我教教他們做人。”

    張新華吼道:

    “動不動就喊打喊殺,我們海城機械廠是土匪窩啊!還不服氣?這屋你今後都別進!”

    劉金立刻蔫了,畏畏縮縮的又坐下,隻是嘴裏還絮絮叨叨道:

    “廠長,咱寧可站著死,不能跪著生。”

    張新華也不理他,對著林超歉意的說道:

    “林總,別把這事放在心上。都是些大老粗,發火很正常的事。”

    林超把手一擺。

    “老廠長,海城機械廠已經山窮水盡,靠鋪麵租金維持不了多久。再拖下去,情況隻會更糟糕。你有沒有想過出路何在?”

    張新華重重歎了一口氣。

    “現在還有什麽出路,廠子要重新生產,設備必須更新,沒有2個億不行。技術工人培訓,學徒都要3年,小工沒個5年出不來。”

    說著說著他的眼神變了,表情也有了異樣的色彩。

    “我知道你小子想說高精度機床。可那也是人操縱的,沒有經驗的積累,你根本製造不出合格的零件。”

    “如今的鋼材質量雖然上去了,但很多零件還是要用特種鋼。而且它也不是扔一個坯料就能成的,裏麵有的是門道。”

    這下輪到林超傻眼了,對這些他根本不懂啊!

    一直不說話的趙紳,接口說道:

    “老廠長說得在理。不過,老的一套東西,除了基礎理論外,別的已經無關緊要。以前的機床全憑操縱者的手感,同一台機器換一個人,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就不一樣。想要統一根本就不可能。”

    “但現在不同了,隻要技術人員做好設計,再生成程序,就能由數控機床進行生產。產量大幅提高的同時,人的作用也在下降。甚至要做的隻有保養、放入坯料這些。”

    聽說海城機械廠是龍潭虎穴,他不禁大感興趣。

    二話不說,就跟著林超過來。

    誰知道,凶神惡煞的沒見著,院子裏都是些老人家。

    這反而弄得他小心翼翼,生怕把誰給撞了。

    “胡說八道。”

    聽了他的話,劉金又一拍大腿站起來。

    “那種所謂的數控機床,我也是見識過的。加工出來的東西,比中工工人的做的強點,比起大工來說差遠了。我就不相信,機器能代替人!”

    趙紳一笑。

    “你說的是以前了,現在高精度數控機床加工的還更精細。我不否認有大工能做到這種程度,但那已經是千裏挑一。”

    看劉金還要反駁,張新華一擺手。

    “這位小同誌說的對,技術在發展,取代人那是遲早的問題。但這樣的機器要多少錢?甚至連錢都不一定買得到吧!”

    當年,他也想過購買新的機床,替換廠子裏的捷克造。

    可是那個年月,華夏生產不出高精度的機床。

    跑到外事部門打聽,更是被潑了一盆冷水。

    機床這種東西,外國竟然不賣給華夏,多少錢都不行。

    現在,雖然華夏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但那些明裏暗裏的障礙,卻從沒有少過。

    趙紳說道:

    “如果是德國西門子大約要3000萬以上,不過海城機械廠用不了那麽高檔的東西,幾百萬一台的足夠了。”

    劉金差點被氣死。

    “小子,你說這話什麽意思,難道爺們不夠資格嗎?”

    林超笑了。

    “那種機床用在航空航天上是恰如其分,用來生產農機,不是鮮花插在牛糞上。”

    “噗嗤!”

    這個時候,張錦霞的房間裏傳來一個笑聲。

    劉金聽了怏怏坐下。

    張新華的的雙眉一挑。

    “看林總的意思,是要投資我們機械廠,不知道能帶來多少資金?”

    林超說道:

    “投資可以,廠房絕不能在城裏。”

    張新華立刻點頭道:

    “這是肯定的,機械廠會產生汙染,噪聲也是個大問題。不過,海城機械廠能占多少股份,職工又怎麽樣安置?”

    許泰說道:

    “前期投資4個億,海城機械廠占百分之十五。職工集中安置在碧水莊園3期工程,居住麵積82平米。”

    張新華稍一思索,立刻想起碧水莊園在哪兒。

    哪兒雖是城郊,但交通十分方便,附近還有一個醫院、一個集貿市場,生活、看病都不成問題。

    “林總考慮得確實很周全,住宿方麵我們沒有異議。不過,海城機械廠的股份隻有百分之十五,這開得太低了,至少要到百分之三十。”

    廠區、住宅區加起來,至少也在2個億上下。

    對比林超的4個億,要三成是合理的。

    林超正色說道:

    “我們還要購買車床,培訓技術工人,更新模具,重新研發、設計產品,這其中有不少是錢買不來的。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已經是優待了,不然按照最初的構想隻能是百分之十。”

    張新華的臉上毫無表情。

    俗話說得好,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

    雖然,林超的話不是無的放矢,但張新華必須爭。

    職工們苦了那麽多年,現在多拿一點,將來日子就會好過一點。

    “百分之二十五,不用反駁了。廠裏的技術工人都是行家裏手,大工都十來個,其餘的大半是中工。這些年在外麵闖蕩,大多還是技術工人,有些已經成為企業的中高級管理。有他們的加入,機械廠的架子很快就搭起來。”

    “林總,想必也是知道的,實體企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隻要骨幹存在,再走對路子。幾年之內,廠子就能做大做強,這才真正是錢買不到的東西。”

    林超心中大讚,但臉上卻沒有帶出來。

    “百分之二十,技術人員我們也有,而且掌握最新型的數控機床,人員培訓我們也有周密的計劃……。”

    剛說到這,話就被劉金的怒吼打斷了。

    “我就不信,你們的技術人員比我強,今天不給個說法,海城機械廠你們別想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