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要使壞的倭國人

字數:4980   加入書籤

A+A-




    “組委會馬鹿!”

    場地中,傳來一聲倭語怒吼。

    曾幾何時,倭國人參加這樣的展會,都是被別人尊敬對象。

    現在,經濟不景氣了,待遇也就層層下滑。

    這次,組委會給的位置雖不算差,但那個地盤實在太小了,剛剛夠容納“零戰”而已。

    倭國參展團的領隊鬆島平一,當然不能接受這樣安排,他立刻向組委會提交申訴。

    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那些該死的“鬼畜”不但拒絕了要求,還讓他們忍耐。

    “八嘎,憑什麽華夏人的地盤那麽大,我們就隻有這麽一點點,必須向媒體申訴。”

    “對,我們也不是好惹的,一定要通過關係,讓那些家夥低頭。”

    “華夏那些暴發戶,能有什麽好飛機,橫豎是露西亞的破爛,或者自己仿製低劣產品,怎麽能和皇國的零式作比較。”

    看部下群情激奮,鬆島平一卻搖頭說道:

    “再過兩天就是開幕式,捅到媒體也來不及了。我們先要保證飛機的狀態,在航空節期間不能出任何的亂子。”

    眼下可不比從前了,自從簽署“廣場協定”之後,倭國的經濟就走了下坡路。

    雖然它仍是世界的前列,但已經麵臨越來越多的挑戰,這其中最有競爭力的就是華夏。

    如今,安倍那個野郎的經濟策略,又是靠印錢過日子。

    國內的物價一個勁的往上漲,在持續幾年天知道會發生什麽事。

    “都怪我們生產的產品,都是可替代的啊!”

    鬆島平一發出一聲哀鳴。

    他家祖祖輩輩都是造船的,當年倭國稱雄世界的軍艦,就有鬆島家的一份功勞。

    也正因為如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家裏的人都沒有被軍隊征召。

    就在鬆島家慶幸的時候,“米國鬼畜”的轟炸機來了。

    船廠被炸成一片廢墟,還折損了好幾個近親。

    不過,這種糟糕情況也就到此為止。

    但到戰敗投降時,鬆島家卻麵臨失業的危險。

    就在造船工人們茫然不知所措時,造船廠廠長卻率先幹起來。

    他們已經敏銳的認識到,所剩無幾的運輸船舶,擔不起重建的重任。

    想要從廢墟中站起來,政府、財團就必須購買大量的船隻。

    雖然船廠已經被夷為平地,但是很多設備都被保留。

    這個時候,倭國在海外還有大量的僑民和軍隊需要運回來。

    可國內的運輸船大都被送進海底,就算湊在一起也不敷使用。

    為了盡快完成運輸任務,船廠將軍艦的武器都拆掉,將它們改裝成一艘艘的運輸船。

    到了1949年,華夏的內戰已經逐漸明朗。

    花旗國愕然發現,“西伯利亞的熊爪”已經伸進遠東。

    而那個不共戴天倭國,反倒成了自己的盟友。

    為此,花旗占領軍當局,批準了倭國造船業重新開工。

    其後,遠東又爆發了“高麗戰爭。”

    倭國作為花旗的盟友,承接了大量的訂貨訂單和修船業務,這簡直是百年不遇的發展契機。

    到了1956年時,倭國新船完工量已經達到174.6萬噸。這已經超過英國的產量,位列世界第一。

    這段時間,不單是倭國經濟快速增長。

    世界上的主要國家,也都從二戰的創傷中恢複過來。

    經濟的發展,使得航運業得到空前的發展。

    倭國的造船業進入到黃金發展時期,年均增長達到13%,生產噸位一直把持世界第一,而且在國際市場的比重越來越大。

    但讓人意料不到的是,居然爆發了“石油危機。”

    就在大家都認為經濟下行的時候,倭國造船業卻看準了時機。

    他們在政府主導下,壓縮了造船能力,並組建造船集團。

    不然沒有收到絲毫的影響,還利用日元貶值的良機,掌控了世界造船業50%的產量。

    這樣的結果,讓所有的人都感到心滿意足。

    造船集團再也看不起利潤較薄的普通運輸船,他們逐步淘汰了這一部分的產能,將目光放在利潤較高的特殊船舶上。

    但另一個意外發生了,海峽的對岸,喊著“造船立國”的南棒子,竟然猛追上來。

    他們的起步是60年代,裝門撿著倭國不想造的小船生產。

    到了1973年,蔚山船廠的建成,這標誌著南棒子也能製造現代船舶。

    等到1981年時,它的造船工業已經位居世界第二。

    偏偏倭國政府下了一步臭棋,對擁有5000噸以上產能的60多家造船企業,強製性減少15-40%生產設備的措施。

    這就造成生產效率趨於惡化,越大的造船廠減少的生產力就越多。

    雖然後麵又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倭國造船業領先地位已經喪失。

    到了2002年,南棒子已經成為世界造船業新的王者。

    但在經曆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南棒子也走了倭國的老路。

    他們將重心轉移到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業務上,而把那些普通訂單甩給了華夏。

    到了2015年,南棒子也從世界第一的寶座摔下來。

    現在執牛耳者,華夏!

    究其根源,還不就是製造門檻低。

    隻要有相關的設備,加上製造圖紙,找一些技術工人就能製造出普通船舶。

    一旦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和技術,就能向高技術船舶挺進。

    反觀一同簽署“廣場協議”的聯邦德國。

    他們生產的產品就是不可或缺的,哪怕馬克大幅升值,別的國家也隻能購買它的設備。

    這樣一來,聯邦德國越做越大。

    尤其在兩德合並後,它的人口達到歐盟第二,工業規模和gdp逐步增加到歐盟第一。

    “前輩,那我們怎麽辦?”

    看鬆島平一發愣,旁邊的一個人員小聲說道。

    “嘿嘿嘿!”

    鬆島平一奸笑了幾聲。

    “華夏的飛機不是要表演嗎?我們也一起表演。”

    “哈哈哈!”

    其他人的臉上立刻露出喜色。

    這次來參展的,大多是歐美博物館和收藏家,它們與倭國那可是同盟,肯定不會給華夏人出頭。

    到時候,利用零戰的機動性攪了華夏人的表演。

    就算傳揚出去,媒體也隻會說華夏飛行員的技術不精。

    鬆島平一又正色說道:

    “現在必須弄清楚,華夏使用的是哪一種機型。”

    一個人立刻說道:

    “這個我知道,華夏的飛行表演安排在第一天下午,使用的是一架b-10b轟炸機。”

    鬆島平一的臉上立刻露出喜色。

    “那就決定了,西澤徹三到時候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